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教学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教育的本质是育一代新人。语文是传情达意的工具,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内容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蓝本,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在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的同时,使之受到思想政治、道德情操、人文素养等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德智全面发展。因此挖掘语文教学的博大教化力量,培养德才策督的高素质人オ,是当今语文教师的历史使命。
一、挖据教材的美育因素,引起学生强烈共鸣
小学语文课文中,据初步统计小语教材中有上百篇表现催人奋发的社会美的写人记事的文章。一套教材,就像一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百科全书,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美育素质教育内容。这一篇篇课文,无不以其特有的魅力,发挥着美育素质教育的潜能。语文教师应该通过对这些课文的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使他们从小逐步具有感受美、理解美以及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通过课内教学的途径,采取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崇高、什么是邪恶……同时,语文课还应该通过这些课文的教学,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文明的行為习惯,再现作者的真情实感,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这是对学生进行美育培养的关键之一。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主要诉诸形象,这是因为小学生年龄小、见识少,想像力差。因此教师必须借助艺术形象来唤起学生的美感。
二、发挥电教化,渗透教育
多媒体技术的形、声、色并茂的特殊功能,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齐上阵,让他们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集中,不断将间接经验内化为直接经验和表象,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晦涩的内容形象化,很容易实现情境教学。语文教材中情景交融的诗歌、富有息诗意的散文、引人入胜的小说、哲理深刻的小品文占相当比例,都蕴含着浓郁的德育情感因素,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渗透感染和陶冶作用。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进一步强化这些德育因素,使之具有更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更好地激起学生内心深处的感情波澜,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我们都知道,感知是一切认识活动的基础,它不仅反映客观事物自身具有的多种多样的感情状貌,而且它进而把这些感情状貌联合成完整的形象。人对事物主体主要以感知的形式反映客观事物,而事物的主体的某些特征必须由表及里地进行分析、概括、深入地感知,进而把握事物的本质。作为小学生受已有经验、知识的束缚,加之经历浅显,知识面窄,归纳综合的思维能力差,这样就很难把握语言文字所塑造的形象的完整性。电教手段以它独特的优美画面,悦耳的音乐,激发学生继续探究作品内在美及主动学习的精神,达到”授文传道“的目的。
三、找准教材与现实的切合点,以文导情
所谓”以文导情”就是指用文章中蕴含的德育情感因素对现实学生存在的不成熟的偏激的或不正确的思想意识、情感志趣加以疏导,促成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在语文学中密切联系现实,深入了解今天的学生,找准思想教育的切入点,抓住最佳时机学生以文导情,让学生更容易心悦诚服,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把握语言艺术,使学生通过语言获得深刻的美感,这是语文教学中美育培养的重要手段。
四、指导感情朗读,体会文章中心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悟文章的意境,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口诵心悟的过程,就是运用课文的思想内容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朗读技巧,还多读多想,潜心阅读,读出内涵、读出感情、读出意味。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有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优越性,势在必行。从根本上来说,它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辩证统一,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而语文的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才能成为有源之水,发挥语文育人的作用。所以,我们都应继续认真、深入地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正确把握语文教改的方向,领悟新课改的真谛,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充分挖据在语文数学中渗透德育的好素材,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 龙建刚
一、挖据教材的美育因素,引起学生强烈共鸣
小学语文课文中,据初步统计小语教材中有上百篇表现催人奋发的社会美的写人记事的文章。一套教材,就像一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百科全书,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美育素质教育内容。这一篇篇课文,无不以其特有的魅力,发挥着美育素质教育的潜能。语文教师应该通过对这些课文的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使他们从小逐步具有感受美、理解美以及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通过课内教学的途径,采取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崇高、什么是邪恶……同时,语文课还应该通过这些课文的教学,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文明的行為习惯,再现作者的真情实感,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这是对学生进行美育培养的关键之一。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主要诉诸形象,这是因为小学生年龄小、见识少,想像力差。因此教师必须借助艺术形象来唤起学生的美感。
二、发挥电教化,渗透教育
多媒体技术的形、声、色并茂的特殊功能,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齐上阵,让他们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集中,不断将间接经验内化为直接经验和表象,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晦涩的内容形象化,很容易实现情境教学。语文教材中情景交融的诗歌、富有息诗意的散文、引人入胜的小说、哲理深刻的小品文占相当比例,都蕴含着浓郁的德育情感因素,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渗透感染和陶冶作用。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进一步强化这些德育因素,使之具有更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更好地激起学生内心深处的感情波澜,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我们都知道,感知是一切认识活动的基础,它不仅反映客观事物自身具有的多种多样的感情状貌,而且它进而把这些感情状貌联合成完整的形象。人对事物主体主要以感知的形式反映客观事物,而事物的主体的某些特征必须由表及里地进行分析、概括、深入地感知,进而把握事物的本质。作为小学生受已有经验、知识的束缚,加之经历浅显,知识面窄,归纳综合的思维能力差,这样就很难把握语言文字所塑造的形象的完整性。电教手段以它独特的优美画面,悦耳的音乐,激发学生继续探究作品内在美及主动学习的精神,达到”授文传道“的目的。
三、找准教材与现实的切合点,以文导情
所谓”以文导情”就是指用文章中蕴含的德育情感因素对现实学生存在的不成熟的偏激的或不正确的思想意识、情感志趣加以疏导,促成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在语文学中密切联系现实,深入了解今天的学生,找准思想教育的切入点,抓住最佳时机学生以文导情,让学生更容易心悦诚服,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把握语言艺术,使学生通过语言获得深刻的美感,这是语文教学中美育培养的重要手段。
四、指导感情朗读,体会文章中心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悟文章的意境,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口诵心悟的过程,就是运用课文的思想内容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朗读技巧,还多读多想,潜心阅读,读出内涵、读出感情、读出意味。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有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优越性,势在必行。从根本上来说,它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辩证统一,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而语文的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才能成为有源之水,发挥语文育人的作用。所以,我们都应继续认真、深入地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正确把握语文教改的方向,领悟新课改的真谛,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充分挖据在语文数学中渗透德育的好素材,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