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123456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诸多能力培养的核心。本文就初中物理课程的性质及其特点,联系多年来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探讨初中物理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首先,要把思维活动放在认识的过程中,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其次,在初中物理教学的思维能力培养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物理教学;思维能力;感性认识;创新思维
  在素质教育中,对于初中生来说,其素质组成最重要的方面是学生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提高是诸多能力培养的中心问题。由于初中物理教学的性质及其学习方法的特点,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和自觉地培养学生这种能力。
  联系多年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谈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首先,把思维活动放在认识的过程中,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即对各种感官材料进行思维加工的过程。这包含对这些感官材料形成思维中的抽象认识——形成概念,还有在问题分析中形成思维中具体认识——具体应用。其次,在初中物理教学的思维能力培养过程要培养学生缜密严谨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一、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物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一门学科,而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的理论来源于实践,与生活生产实践有着密切、广泛的联系。对于开始接触物理学科的初中学生来说,学习物理,在思维方法和能力上都需要一个不小的台阶。学生学习中一个最突出和普遍的问题是对基本概念和理论一般仅从感性方面去理解和分析接受。例如,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其大小可以衡量,学生很容易接受,然而往往忽略其方向和作用点。这表明,学生的认识还仅停留在感性经验阶段。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要不断加强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他们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突破固化了的思维模式。从教学实践中,我们了解到实现这一完成和突破,需要经历两个思维过程,第一是将学生的感觉和印象抽象为概念,第二是将抽象认识回到问题中作具体体现。例如,从学生的感性认识中,抽象出了压强、功率等概念,然后在具体问题分析中又出现这些抽象概念,进一步掌握和运用这些概念,达到理性认识。
  思维活动的这两个过程有联系也有区别,后者是前者的在现和应用,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根据。对于刚开始接触物理的初中学生来说,第一个过程相对第二个过程较为容易,但只有完成两个过程,才能达到理性认识的阶段。
  二、思维能力培养要处理好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关系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注意处理好培养学生程序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关系很重要。从教学的基本要求来看,初中物理教学对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很强的。物理基础公式的推导就是对初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很好的培养,例如:
  如图1所示,这是一个简单的并联联电路,我们假设电阻
  R1和R2的电流和电压分别为I1、I2和U1、U2,而电路
  的总电阻为R,总电流为I,总电压为U。不计电源内阻。
  我们开始推导,由并联电路的特点可得:
  U=U1=U2 (1)
  I=I1+I2 (2)
  由欧姆定律可以得到:U=IR,U1=I1R1,U2=I2R2,将这三个式子稍作变换带入到(2)式中可得: U/R=U1/R1+U2/R2 (3)
  由(1)式和(3)式得:
  这让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等于并联电路中各电阻倒数之和。这就是并联电路的物理规律。R=1/R1+1/R2
  在上面的推导中,我们先给出一些已知条件,然后用我们已经学过的欧姆定律,将所需公式列出,在根据列出公式的内部联系推导出最后结论。这个简单的推导过程就是对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这种思维训练的效果可以从学生的作业和试卷情况中很好的得到检验。一旦确定这种缜密的逻辑思维方式,学生在后续课程的学习中会有很大的益处。但亦可能出现只会读书本,解题过于刻板的倾向。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可以设想,假如物理教学过程就此终结,那么可能会在创新思维培养方面留下缺憾。事实上教学中也经常遇到一些学生不愿意接受逻辑思维训练的情况,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种是不愿意深入理解概念,喜欢跟着感觉走,因此在分析一些基本问题是经常出现错误。这种表现其实是用片面的思维与科学的思维的对立,必须从思考方式上加以引导。因为创新思维一般与漫无边际的遐想相关,某些直觉能够活跃学生的思想。因此,既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又要注重培养其创新思维。比如,平时的思考题作业题甚至考题中均可以安排一些灵活运用物理学基本概念原理达到同一目的,而方案结果不是唯一的题型。这样即吸引大家积极思考,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训练了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求解素质。
  (作者通联:445705湖北省来凤县旧司乡高洞中学)
其他文献
《乘法分配律》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在学习了加法运算定律以及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后乘法的又一个定律,它沟通了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是乘加这两种运算之间的一种规律,具有特殊意义,但是我发现很多学生对这个运算定律总是弄不清,做题时经常出错,我常在想能不能找出一种好方法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个规律呢?终于有一天当我用另一种语言在讲这节《乘法分配律》时,学生的表情变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
期刊
5月8日晚,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正当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一群学生准备过马路时,一辆客车突然失控冲了过来,与前方停在路边的另一辆客车追尾相撞,被撞客车猛力冲向正要过马路的学生。危险瞬间,本可以躲开逃生的女教师张丽莉,奋不顾身去救学生,自己被卷入车轮下,双腿粉碎性骨折,高位截肢。  看了电视中播放张丽莉的事迹,我们无不为之动容,也深深敬佩这位好老师,她对学生的爱远远超过自己的生命。  从小到大,我最敬佩
期刊
班级管理工作中,表扬与批评是班主任做好工作的重要手段。表扬与批评都会对学生的情绪、感情、心理、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只有适时、适度、有效的表扬与批评,才能起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达到既定的教育目的。如何使批评运用得当,行之有效,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因人因事而异,做到有情有理,程度适宜,使批评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好效果。班主任的批评在方式方法上是大有讲究的。  因此,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应
期刊
【摘 要】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今世界,知识与经济无论对于一个国家还是个人来说,都将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与困惑同在。世界各国无不在加大办学力度。我国政府也在大力提倡科教兴国并普及义务教育。然而在重视量的同时我国对质的问题却放在了相对次要的地位。随着我国教师地位的提高和待遇的改善,许多老师无意提高自己,以致于出现了诸如讲课不生动,学生不配合,甚至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等与现代教育理念相悖的问题。许多
期刊
课改的基本理念是:教育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要关注学生、关注过程、关注发展。而要体现这个基本理念,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我以为拓展课堂教学空间,要在“调”、“改”、“增”、“删”、“组”五个字上下功夫。   一.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和教学的
期刊
初中化学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学科,必须研究如何从学科本身出发来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服务,即通过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培养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使之具备科学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与此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重视科学态度、学习方法及兴趣的培养;重视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及自学能力;重视通过介绍中国化学工业发展状况及
期刊
教育,从来都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他应因时而动,因势而动,方能彰显出教育的本质。  如今,我们走在课改的路上。丢掉旧的包袱,轻装上阵,你会发现,教育的路途也可以轻松愉悦,一路欢歌。  一.一马平川的苦闷  谁都想要一马平川的坦途,可在没遇到课改时,我却因此而苦闷……  “好,大家打开书本,开始预习……”一如既往的课堂,一如既往的沉闷。看到学生们那似老僧坐定般无悲无喜的漠然神色,让人心里也不由一阵紧缩
期刊
语言学家吕叔湘打过比喻:“教师教学生,类似农夫种田,种子撒到田里,是给他适合的水、阳光、空气、肥料,让他自己去生长、开花、结果。”所以在传统的教学设计下,改变的是课堂的组织形式。“学会学习”力求体现在“给予学生能学的就自学,能互学的就互学。给予学生更大的空间和时间,给予学生自由体验和表达的机会。做到真正的学习,而非接受。”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不外乎熟读、背诵、翻译这三步曲,这样教古代优秀文学作品很难让
期刊
一.加强自身修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班主任是学校管理学生的主力军,他们平时的一言一行都深刻地影响着学生,所以,班主任应该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著名哲学家艾果尔曾说过:“教育的艺术就是懂得引导。”言传身教是作为班级管理者、引路人一贯奉行的工作作风。班主任平常要加强学习,用渊博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不仅自身修养好而且知识也要丰富,只有这样,才能教育好学生如何做人、如何茁壮成长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企业需求逐步由“用工荒”转向“人才荒”,不仅高端人才缺口大,而且在一线工作的蓝领工人,如何激发其“草根智慧”,发挥他们的实用技能,创造出实质性的效果,也是当今企业急待解决的问题。企业在经济浪潮中要有持续的发展,首先要靠一流的产业工人,没有高水平的一线技术工人配合转型、升级,只有机械设备和生产工艺的升级,不会有实质性的效果,“一流的设备、二流的工艺、三流的工人、生产出的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