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当然是一个兼具深度和广度的课题,需要一线教学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积极探索和总结。本文简要探讨了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的三点宏观性策略,即采取有效手段,培养学生学科兴趣;优化课堂教学,彰显学生主体地位;开展实践探究,锻炼学生综合素养。
【关键词】新课改 核心素养 高中数学 教学心得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5-0038-02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持续深入推进,核心素养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更成为高中数学教学的基本指向。本文基于笔者的教学体会与教学思考,拟就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谈几点宏观性的策略,希望对相关教学工作者有所启示。
一、采取有效手段,培养学生学科兴趣
根据新课标中的定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通过长期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毫无疑问,要想有效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说是最基本的一步和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因为很难想象学生在对数学学科缺乏兴趣的情况下会养成真正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从较深层次上看,核心素养实际上是一种非常抽象的东西,它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内生性学习感悟,其学习感悟不断纵向加深和横向发展,最终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养成牢固的素养。这一过程如果没有浓厚学习兴趣的加持,是不可能完成的。因而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比如进行趣味化的课堂导入,充分应用教具和学具,适当引入小组合作学习,以及合理借助信息技术,注重数学史的渗透等等,实际上这些也都是新课标所重视或提倡的重要途径。总之,手段和方法是不拘一格的,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的具体特点采取有效手段,并持之以恒,逐步地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从而为促进其学科素养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选择教学手段时,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情来确定具体的教学手段。比如,如果想要增加数学课堂中的直观资源,那么高中数学教师则可选择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呈现数学资源,让学生及时内化所学知识,促使学生全面进行数学探究。在这时,高中数学教师便要思考哪些多媒体资源可以切实调动高中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以“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与三视图”一课教学为例,高中数学教师便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现生活中不同造型的几何实物,也可使用Flash动画来展现各个几何体的直观结构,引导学生观察从实物抽象出几何体的动态过程。这就可以促使学生进行直观想象,使其进一步掌握柱体、椎体、球体等各类几何体的空间结构特点。在此基础上,高中生也能积极思考,自主汇总空间几何体三视图与直观图的转换特点,而这就可促使学生自主建构数学知识。
二、优化课堂教学,彰显学生主体地位
前文已有指出,从本质上看核心素养实际上是一种非常抽象的东西,它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内生性学习感悟,无论是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还是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即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六个基本方面),其养成都是以此为核心的,因此,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显得至关重要,进一步而言,只有在这方面做到位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得以充分调动和发挥,才能产生真正的学习感悟。很难想象在传统的、将学生作为知识接受“容器”的灌输式教育模式下学生会获得核心素养的显著发展。事实上,“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原本就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基本教学原则,其作用和目的也能够真正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课改后的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更加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几乎每一节中设置了若干探究与思考栏目,其主要目的也正是在于引导学生的思维,便于其自主探索学习,这可以说是新课改的基本体现之一。因此,教师应减少传统的以让学生识记和理解为目标的灌输式教学,而多采取新课标所倡导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多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探索性学习中去产生感悟。当然这一过程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实践证明,只有师生积极互动和配合,才能在确保教学活动有序展开、教学目标顺利实现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有效促进其内生性学习感悟的产生乃至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
在构建以生为本的新型数学课堂时,高中数学教师便可尝试创设课堂情境,因为本学科的抽象度较高,高中生很有可能会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失去思考兴趣,或者是陷入认知瓶颈,难以及时调动个人已有认知经验。但是,如果可以呈现直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认真思考直观现象,使其从大量的感性认知中提炼出理性规律,则可切实优化学生的课堂参与行为,使其自主展开数学探究。就如在“随机事件的概率”一课教学中,为了全面调动高中生的思考积极性,高中数学教师便可组织抛硬币、摸球等动手实践活动,由此丰富学生的直观经验,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随机事件的概念及其特征,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数学知识。在这一能动活动的驱动下,高中生也可自主思考如何才能准确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问题,而这就可不断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其积极展开数学探究,合理推测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自主演绎,探究出科学结论。当然,在发挥高中生主体学习行为的过程中,教师的科学介入与适当辅导也十分关键,因为高中生的心智发育状况还不成熟,经常产生知识疑问,需要及时接受教师的专业指导。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以先学后教的方式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帮助学生有效建构数学知识。
三、开展实践探究,锻炼学生综合素养
适当开展一些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解决问题,无疑是提升综合素养的最佳途径,这也就是所谓“实践出真知”。有鉴于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地组织一些落地性较强的实践探究活动。在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备受关注,因为只有让学生全面参与数学建模活动,使其能够自主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问题,才能让学生一生受益,确保学生可以学以致用,使其由此实现长足发展。对此,高中数学教师便要积极组织丰富的数学实践活动,尽量丰富学生的动手实践经验,引导学生自主迁移数学知识,在实践情境中构建数学模型,不断丰富学生的问题解决经验。在此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也很有可能会产生创新性思维,而针对这一生成性资源,高中数学教师要合理判斷、准确选择,以便由此引导学生参与发明创造活动,从而切实优化学生的数学素养。 例如,在学习了用样本估计整体等相关知识后,有些学生提出质疑,觉得用样本估计整体所获得的结果可能不准确,会出现数据误差。笔者就抓住机会组织了一次实践探究活动,主题是以样本估计整体的方式调查本校教师的工资水平,让学生以小组方式采访本校老师,进行调查探究。探究的具体思路是:首先通过采访调查出全校老师的工资水平;然后以样本估计整体的方式进行样本调查,即调查各职称层级具有代表性的老师,而后估计全校老师的工资水平。经过调查验证发现,两种方式取得的最终结果虽存在一定误差,但在预计范围以内,这就说明了用样本估计整体的科学性,而学生们在本次实践中不仅锻炼了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切实感受到采用样本估计整体的方式要省时省力得多,从而对其重要性也认识得更为深刻。
另外,在组织数学实践活动时,高中数学教师也要跳出时空、学科界限,尝试全面开发乡土资源,同时也要在特定情境下与其他学科教师、其他教育力量合作,以教育合力共同推进数学实践活动。如此,则可切实完善数学学科的教学活动,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除此之外,高中数学教师也要与学生一同参与研学活动,让学生全面经历设计数学实践主题、开发并整合综合实践素材等前期准备工作,然后让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数学实践,使其积极利用数学方法去分析、解决现实问题。这样一来,高中生则可逐步形成良好的创新实践能力,也可逐步形成研究意识。这就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行为,全面开发学生的数学发展潜能,让学生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坚持德智共生,优化学生思维品质
在核心素养理念结构中,其中有一项十分重要的素养任务便是要切实优化学生的社會性品格发育情况,全面保护学生的心理素质。这是因为核心素养理念最初便是为了解决立德树人问题所提出的一个教学论点,经过反复证明与实践检验提出了相应的素养结构,需要全面引导学生继承科学精神,让学生自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接受道德规范,且要通过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不断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由此让学生真正实现健康成长。因此,在实施核心素养改革活动时,高中数学教师要坚持将德育与智育结合起来,切实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真正爱上数学、爱上真理,使其切实实现长足进步。
在推进德智共生教育活动时,高中数学教师要坚持以现实为中心、以学生为本位,不必宣传高尚的大道理,而是应该根据学生的现实问题组织相应的德育教育活动。比如,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引导本班学生以小组形式全面分析了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通项公式,同时借助银行存款单利问题促使学生自主列出了等差数列,使其积极进行数列求和计算。在本节课上,笔者会从两个方面去实施德育教育。首先,针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行为,笔者就全面渗透了团队合作教育,告诉学生小组合作的关键之处在于和谐互助、共享资源,而学生也应该做到共享数学学科资源,且要实现合理分工,为团队服务。因此,一旦学生出现了自私自利、枉顾团队利益等不良行为,笔者便会及时指出,告诉学生要及时调整合作学习态度,使其及时参与到小组合作讨论活动之中。其次,从数学教学内容来说,笔者会及时渗透消费观教育活动。由于笔者使用银行存款单利问题来引导学生分析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所以笔者便利用这一问题背景告诉学生要善于理财,同时还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消费观。比如,有的学生存在“活在当下”的想法,表示自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因为如果犹豫,很可能会在过一段时间之后便失去了对这个商品的兴趣。有的学生则存在过度节约的想法,表示自己不愿意花费过多金钱,只要现有物质能够让自己正常生活、学习即可。还有的学生表现出了冲动消费的问题,承认自己会跟风买东西,无法抗拒各个商品的打折诱惑,也因此买了许多没用的东西。对此,笔者就告诉学生要合理支配自己的零花钱,买东西要理智、清醒,及时分析自己是否存在购物需要,不可浪费金钱、浪费物资,如果学生有多余的零花钱,则可在能力范围内选择相应的理财产品。如此,不仅可对学生产生一定的思想启示,且可让学生意识到学好数学也可让自己的生活质量变得越来越好,从而切实端正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使其能够认真、刻苦地学习数学,自主迁移数学知识去分析现实问题。
综上,本文简要探讨了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四点宏观性策略,即采取有效手段,培养学生学科兴趣;优化课堂教学,彰显学生主体地位;开展实践探究,锻炼学生综合素养;实现德智共生,优化学生思维品质与精神财富。事实上,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当然是一个兼具深度和广度的课题,需要一线教学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积极探索和总结,本文抛砖引玉,尚望有识者指教。
参考文献:
[1]林小青.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7(13):35.
[2]肖凌戆.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优效课堂的基本特征[J].中国数学教育,2017(24):25-29.
【关键词】新课改 核心素养 高中数学 教学心得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5-0038-02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持续深入推进,核心素养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更成为高中数学教学的基本指向。本文基于笔者的教学体会与教学思考,拟就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谈几点宏观性的策略,希望对相关教学工作者有所启示。
一、采取有效手段,培养学生学科兴趣
根据新课标中的定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通过长期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毫无疑问,要想有效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说是最基本的一步和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因为很难想象学生在对数学学科缺乏兴趣的情况下会养成真正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从较深层次上看,核心素养实际上是一种非常抽象的东西,它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内生性学习感悟,其学习感悟不断纵向加深和横向发展,最终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养成牢固的素养。这一过程如果没有浓厚学习兴趣的加持,是不可能完成的。因而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比如进行趣味化的课堂导入,充分应用教具和学具,适当引入小组合作学习,以及合理借助信息技术,注重数学史的渗透等等,实际上这些也都是新课标所重视或提倡的重要途径。总之,手段和方法是不拘一格的,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的具体特点采取有效手段,并持之以恒,逐步地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从而为促进其学科素养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选择教学手段时,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情来确定具体的教学手段。比如,如果想要增加数学课堂中的直观资源,那么高中数学教师则可选择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呈现数学资源,让学生及时内化所学知识,促使学生全面进行数学探究。在这时,高中数学教师便要思考哪些多媒体资源可以切实调动高中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以“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与三视图”一课教学为例,高中数学教师便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现生活中不同造型的几何实物,也可使用Flash动画来展现各个几何体的直观结构,引导学生观察从实物抽象出几何体的动态过程。这就可以促使学生进行直观想象,使其进一步掌握柱体、椎体、球体等各类几何体的空间结构特点。在此基础上,高中生也能积极思考,自主汇总空间几何体三视图与直观图的转换特点,而这就可促使学生自主建构数学知识。
二、优化课堂教学,彰显学生主体地位
前文已有指出,从本质上看核心素养实际上是一种非常抽象的东西,它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内生性学习感悟,无论是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还是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即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六个基本方面),其养成都是以此为核心的,因此,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显得至关重要,进一步而言,只有在这方面做到位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得以充分调动和发挥,才能产生真正的学习感悟。很难想象在传统的、将学生作为知识接受“容器”的灌输式教育模式下学生会获得核心素养的显著发展。事实上,“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原本就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基本教学原则,其作用和目的也能够真正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课改后的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更加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几乎每一节中设置了若干探究与思考栏目,其主要目的也正是在于引导学生的思维,便于其自主探索学习,这可以说是新课改的基本体现之一。因此,教师应减少传统的以让学生识记和理解为目标的灌输式教学,而多采取新课标所倡导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多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探索性学习中去产生感悟。当然这一过程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实践证明,只有师生积极互动和配合,才能在确保教学活动有序展开、教学目标顺利实现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有效促进其内生性学习感悟的产生乃至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
在构建以生为本的新型数学课堂时,高中数学教师便可尝试创设课堂情境,因为本学科的抽象度较高,高中生很有可能会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失去思考兴趣,或者是陷入认知瓶颈,难以及时调动个人已有认知经验。但是,如果可以呈现直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认真思考直观现象,使其从大量的感性认知中提炼出理性规律,则可切实优化学生的课堂参与行为,使其自主展开数学探究。就如在“随机事件的概率”一课教学中,为了全面调动高中生的思考积极性,高中数学教师便可组织抛硬币、摸球等动手实践活动,由此丰富学生的直观经验,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随机事件的概念及其特征,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数学知识。在这一能动活动的驱动下,高中生也可自主思考如何才能准确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问题,而这就可不断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其积极展开数学探究,合理推测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自主演绎,探究出科学结论。当然,在发挥高中生主体学习行为的过程中,教师的科学介入与适当辅导也十分关键,因为高中生的心智发育状况还不成熟,经常产生知识疑问,需要及时接受教师的专业指导。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以先学后教的方式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帮助学生有效建构数学知识。
三、开展实践探究,锻炼学生综合素养
适当开展一些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解决问题,无疑是提升综合素养的最佳途径,这也就是所谓“实践出真知”。有鉴于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地组织一些落地性较强的实践探究活动。在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备受关注,因为只有让学生全面参与数学建模活动,使其能够自主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问题,才能让学生一生受益,确保学生可以学以致用,使其由此实现长足发展。对此,高中数学教师便要积极组织丰富的数学实践活动,尽量丰富学生的动手实践经验,引导学生自主迁移数学知识,在实践情境中构建数学模型,不断丰富学生的问题解决经验。在此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也很有可能会产生创新性思维,而针对这一生成性资源,高中数学教师要合理判斷、准确选择,以便由此引导学生参与发明创造活动,从而切实优化学生的数学素养。 例如,在学习了用样本估计整体等相关知识后,有些学生提出质疑,觉得用样本估计整体所获得的结果可能不准确,会出现数据误差。笔者就抓住机会组织了一次实践探究活动,主题是以样本估计整体的方式调查本校教师的工资水平,让学生以小组方式采访本校老师,进行调查探究。探究的具体思路是:首先通过采访调查出全校老师的工资水平;然后以样本估计整体的方式进行样本调查,即调查各职称层级具有代表性的老师,而后估计全校老师的工资水平。经过调查验证发现,两种方式取得的最终结果虽存在一定误差,但在预计范围以内,这就说明了用样本估计整体的科学性,而学生们在本次实践中不仅锻炼了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切实感受到采用样本估计整体的方式要省时省力得多,从而对其重要性也认识得更为深刻。
另外,在组织数学实践活动时,高中数学教师也要跳出时空、学科界限,尝试全面开发乡土资源,同时也要在特定情境下与其他学科教师、其他教育力量合作,以教育合力共同推进数学实践活动。如此,则可切实完善数学学科的教学活动,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除此之外,高中数学教师也要与学生一同参与研学活动,让学生全面经历设计数学实践主题、开发并整合综合实践素材等前期准备工作,然后让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数学实践,使其积极利用数学方法去分析、解决现实问题。这样一来,高中生则可逐步形成良好的创新实践能力,也可逐步形成研究意识。这就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行为,全面开发学生的数学发展潜能,让学生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坚持德智共生,优化学生思维品质
在核心素养理念结构中,其中有一项十分重要的素养任务便是要切实优化学生的社會性品格发育情况,全面保护学生的心理素质。这是因为核心素养理念最初便是为了解决立德树人问题所提出的一个教学论点,经过反复证明与实践检验提出了相应的素养结构,需要全面引导学生继承科学精神,让学生自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接受道德规范,且要通过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不断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由此让学生真正实现健康成长。因此,在实施核心素养改革活动时,高中数学教师要坚持将德育与智育结合起来,切实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真正爱上数学、爱上真理,使其切实实现长足进步。
在推进德智共生教育活动时,高中数学教师要坚持以现实为中心、以学生为本位,不必宣传高尚的大道理,而是应该根据学生的现实问题组织相应的德育教育活动。比如,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引导本班学生以小组形式全面分析了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通项公式,同时借助银行存款单利问题促使学生自主列出了等差数列,使其积极进行数列求和计算。在本节课上,笔者会从两个方面去实施德育教育。首先,针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行为,笔者就全面渗透了团队合作教育,告诉学生小组合作的关键之处在于和谐互助、共享资源,而学生也应该做到共享数学学科资源,且要实现合理分工,为团队服务。因此,一旦学生出现了自私自利、枉顾团队利益等不良行为,笔者便会及时指出,告诉学生要及时调整合作学习态度,使其及时参与到小组合作讨论活动之中。其次,从数学教学内容来说,笔者会及时渗透消费观教育活动。由于笔者使用银行存款单利问题来引导学生分析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所以笔者便利用这一问题背景告诉学生要善于理财,同时还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消费观。比如,有的学生存在“活在当下”的想法,表示自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因为如果犹豫,很可能会在过一段时间之后便失去了对这个商品的兴趣。有的学生则存在过度节约的想法,表示自己不愿意花费过多金钱,只要现有物质能够让自己正常生活、学习即可。还有的学生表现出了冲动消费的问题,承认自己会跟风买东西,无法抗拒各个商品的打折诱惑,也因此买了许多没用的东西。对此,笔者就告诉学生要合理支配自己的零花钱,买东西要理智、清醒,及时分析自己是否存在购物需要,不可浪费金钱、浪费物资,如果学生有多余的零花钱,则可在能力范围内选择相应的理财产品。如此,不仅可对学生产生一定的思想启示,且可让学生意识到学好数学也可让自己的生活质量变得越来越好,从而切实端正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使其能够认真、刻苦地学习数学,自主迁移数学知识去分析现实问题。
综上,本文简要探讨了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四点宏观性策略,即采取有效手段,培养学生学科兴趣;优化课堂教学,彰显学生主体地位;开展实践探究,锻炼学生综合素养;实现德智共生,优化学生思维品质与精神财富。事实上,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当然是一个兼具深度和广度的课题,需要一线教学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积极探索和总结,本文抛砖引玉,尚望有识者指教。
参考文献:
[1]林小青.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7(13):35.
[2]肖凌戆.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优效课堂的基本特征[J].中国数学教育,2017(24):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