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描绘了俄国丰富多彩的上层社会生活,和被宗教思想围困统治的愚昧人心。全书用安娜的爱情悲剧和列文的农村改革这两条线索,将当时俄国社会生活的千姿百态展现得淋漓尽致。安娜作为几个女主中唯一一个以悲剧收场的人物,不光是当时大的社会环境中妇女地位低下的结果,还和她自身人格的偏执极端与心理缺陷有关,在身心都受到极度摧残的情况下,结束生命是她唯一有尊严的选择。
关键词:托尔斯泰;三我结构理论;心理折磨
指导教师:林燕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2--02
自从《安娜·卡列尼娜》这部作品问世以来,已经有不少的专家学者分析过里面的人物形象,思想艺术价值等。关于安娜的死因也有很多人分析过,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这里我想从作者本身、弗洛伊德的三我结构理论以及安娜的心理崩塌过程这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
美国心理学家郎吉弩斯曾提出“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这一观点,他认为创作主体的心理对主体活动具有主导作用,文本是作者内心感想的枢纽和载体。其实纵观整部文学作品,安娜是一个极其矛盾的存在,爱情与亲情的矛盾、丈夫和情人的矛盾、自我与本我的矛盾等等,归根究底这些矛盾都是作者心境的一种反射。托尔斯泰创作这部作品是在俄国十九世纪后半期,当时正面临俄国的农奴制改革。在这个大的社会环境下,安娜作为一名女性人物不论从何种角度来说都属于弱势群体。所以托尔斯泰创造安娜这个人物形象时内心是极其复杂的,他的感性告诉自己安娜追求爱情是人的本性所向,他的理性又认为安娜是不理智的,她为了追求爱情抛弃一切的行为不应被世人接受。在这种矛盾和冲突下,托尔斯泰用死为安娜的一生画上句号。这是安娜的解脱,对托尔斯泰来说或许也是一种解脱。安娜作为文学作品中存在的人物,她的生死自然是由创作者说了算,许多笔者都在分析造成安娜死亡的原因,我觉得托尔斯泰的内心主导作用才是决定其生死的最根本的原因。
二、本我、自我与超我的挣扎折磨
在弗洛伊德看来,人格是控制人行为的内在因素,它决定着一个人在特定情况下的行为。完整的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当这三个部分相互排斥,互相抵制的时候,一个人的人格就会变得有缺陷,甚至会导致一些精神疾病。自始至终安娜都在自我、本我、超我这三者之间徘徊挣扎。如果一个人的心理长期遭受折磨,终会有崩溃的一刻。
弗洛伊德的“本我”认为世间所有事物的存在都是为了满足快乐的欲望,这种欲望不应该被束缚和限制。安娜这个角色在整部作品中和其他女性角色不一样,在于她敢放弃一切,只为自己而活,追求别人渴望而不可得的爱情。所以渥倫斯基的出现,让安娜重新活了过来,她不顾一切地追随渥伦斯基,追寻本我的快乐,一头扎进爱情旋涡不能自拔。
把“本我”比作刚刚出生只知道滿足自己欲望的婴儿,那么“自我”就是已经长大,懂的克制欲望约束言行的成年人。“自我”说的是“自己”意识的觉醒,是在本我与外部环境的矛盾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外部环境——社会现实,在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安娜在死前表现出强烈的宗教道德意识,她说:“申冤是我的,我会报答”,这句话来自基督教《圣经》的《新约》第十二章十九节。安娜相信犯了过错的人会都会受到应有的惩罚,人人都要用道德、教义来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所以在渥伦斯基向安娜表达爱意之后,安娜也曾犹豫不决,因为她内心深处的自我意识在拉扯着她,她知道自己是一个有家庭有孩子的女人,她明白如果接受渥伦斯基的爱就是违背了道德教义,将会受到鄙视和嘲笑。这些都是自我意识和现实施加在爱情之路的阻碍,想要通过这条路就必须抛弃自我,抛开现实环境,然后才能抓住到“本我”追寻的快乐。
当然安娜最后会走向死亡,不仅仅是本我与自我的矛盾冲突让她煎熬,她没有达到当时世人所要求她达到的超我状态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超我”是“自我”和“本我”的升华。是人格结构中的最高层次,安娜没有达到“超我”要求的完美,所以她也必须承受不完美的惩罚。在嫁给位高权重的卡列宁之后还不守妇道与渥伦斯基偷情,这在当时的人看来堪称是罪该万死的。拥有最好的婚姻和家庭却不懂得珍惜,站在社会道德的高度来说是会被谴责和鄙视的。外界对安娜的蔑视与谴责给安娜走向死亡的道路“添砖加瓦”。
在安娜追求爱情的整个过程中幸福的体验只占了很少的部分,更多的是爱情带给她心理的煎熬和折磨,因为在她的人格情感中感性的“本我”渴望爱情,理性的“自我”害怕爱情,道德的“超我”毁灭爱情。在三种自我人格的相互挣扎下,安娜和现实斗争了无数个回合,但在爱情这场战役中,还是以失败告终,一个将爱情视为生命全部的女人,爱情已经毁灭,何来活着的意义。
三、“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
从初次相识的心动到相恋时的恩爱再到后来的怀疑猜忌,或许安娜宁愿从来没有遇到过渥伦斯基。最后用死结束自己生命的决定除去外界一切干扰因素,打破内心最后一丝求生希望的是她自己。如果说在本我、自我、超我与社会道德中安娜受到的是内心矛盾的折磨和煎熬,那么她在渥伦斯基那里没有得到理想状态中的爱情才是最致命的打击。当她知道渥伦斯基开始回归政坛和正常的社交活动中后,她开始变得焦虑不安,怀疑渥伦斯基在外面有别的女人,希望能24小时掌握渥伦斯基的行踪,更加渴望渥伦斯基的陪伴,可是爱情就像细沙一样,抓得越紧,溜走的越快。渥伦斯基对安娜的诉求不闻不问,对她的挽留感到厌恶,对她的关心也越来越少,剩下孤独寂寞的安娜一个人在家胡思乱想。安娜也想努力说服自己不要怀疑渥伦斯基对她的感情,到后来甚至用吗啡控制情绪,但是她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失败了,而且这些努力在渥伦斯基眼中是那么的无聊可笑。从安娜选择抛弃家庭和卡列宁离婚而选择渥伦斯基时,爱情变成了她生命的全部,从那一刻起,安娜只为爱情而活。后来当她明白和渥伦斯基的爱情不可能回到最初的时候,她选择结束痛苦,结束自己的生命。如果安娜不是一个多情的女子,没有爱上渥伦斯基,一辈子和卡列宁过着平淡的生活,如果安娜没有抛弃美满的家庭将爱情视为生命的一切,而是听了卡列宁的话继续和他保持婚姻关系,只把渥伦斯基当作情人,或许又会是另一个结局。
四、结语
如果非要给安娜的死亡列出几点原因,不管是作者的蓄意安排还是当时社会文化驱使,安娜自己都是帮凶之一。从最开始就知道自己和卡列宁的婚姻没有爱情却毫不反抗,绕了一圈最后以离婚作为这场闹剧的收场,把自己平淡富足的生活搞得波涛汹涌,然后在逆流中独自折磨煎熬,最后事情发展到自己无法掌控的地步时,就选择最极端的方式逃避。现实社会中也有很多的“安娜”,只是她们选择结束不幸的婚姻后继续在不幸的爱情中苟活,而安娜不愿苟活。在保卫爱情的这场战役中,安娜失败了。
不论是和卡列宁分开还是和渥伦斯基关系破裂,安娜都在做同一件事儿——捍卫自己的爱情。她的一生充满矛盾和煎熬,最后既失去了家庭、儿子,也失去了生命。可能这是安娜不曾想到过的,但是在现实面前她的努力和执着都显得微不足道。命运总是很奇妙,渥伦斯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安娜的人生,让原本毫不相干的两个人相识相爱最后相离。从安娜爱上渥伦斯基的那一刻起,命运已不再受自己掌控,爱的过程痛苦且煎熬,只有死亡才是真正的解脱,才是倾尽所有爱过之后有尊严的选择。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7:98.
[2]原一川,王娟.从弗洛伊德的人格三结构阐释哈姆雷特的犹豫[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2(6):142-143.
关键词:托尔斯泰;三我结构理论;心理折磨
指导教师:林燕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2--02
自从《安娜·卡列尼娜》这部作品问世以来,已经有不少的专家学者分析过里面的人物形象,思想艺术价值等。关于安娜的死因也有很多人分析过,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这里我想从作者本身、弗洛伊德的三我结构理论以及安娜的心理崩塌过程这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
美国心理学家郎吉弩斯曾提出“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这一观点,他认为创作主体的心理对主体活动具有主导作用,文本是作者内心感想的枢纽和载体。其实纵观整部文学作品,安娜是一个极其矛盾的存在,爱情与亲情的矛盾、丈夫和情人的矛盾、自我与本我的矛盾等等,归根究底这些矛盾都是作者心境的一种反射。托尔斯泰创作这部作品是在俄国十九世纪后半期,当时正面临俄国的农奴制改革。在这个大的社会环境下,安娜作为一名女性人物不论从何种角度来说都属于弱势群体。所以托尔斯泰创造安娜这个人物形象时内心是极其复杂的,他的感性告诉自己安娜追求爱情是人的本性所向,他的理性又认为安娜是不理智的,她为了追求爱情抛弃一切的行为不应被世人接受。在这种矛盾和冲突下,托尔斯泰用死为安娜的一生画上句号。这是安娜的解脱,对托尔斯泰来说或许也是一种解脱。安娜作为文学作品中存在的人物,她的生死自然是由创作者说了算,许多笔者都在分析造成安娜死亡的原因,我觉得托尔斯泰的内心主导作用才是决定其生死的最根本的原因。
二、本我、自我与超我的挣扎折磨
在弗洛伊德看来,人格是控制人行为的内在因素,它决定着一个人在特定情况下的行为。完整的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当这三个部分相互排斥,互相抵制的时候,一个人的人格就会变得有缺陷,甚至会导致一些精神疾病。自始至终安娜都在自我、本我、超我这三者之间徘徊挣扎。如果一个人的心理长期遭受折磨,终会有崩溃的一刻。
弗洛伊德的“本我”认为世间所有事物的存在都是为了满足快乐的欲望,这种欲望不应该被束缚和限制。安娜这个角色在整部作品中和其他女性角色不一样,在于她敢放弃一切,只为自己而活,追求别人渴望而不可得的爱情。所以渥倫斯基的出现,让安娜重新活了过来,她不顾一切地追随渥伦斯基,追寻本我的快乐,一头扎进爱情旋涡不能自拔。
把“本我”比作刚刚出生只知道滿足自己欲望的婴儿,那么“自我”就是已经长大,懂的克制欲望约束言行的成年人。“自我”说的是“自己”意识的觉醒,是在本我与外部环境的矛盾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外部环境——社会现实,在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安娜在死前表现出强烈的宗教道德意识,她说:“申冤是我的,我会报答”,这句话来自基督教《圣经》的《新约》第十二章十九节。安娜相信犯了过错的人会都会受到应有的惩罚,人人都要用道德、教义来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所以在渥伦斯基向安娜表达爱意之后,安娜也曾犹豫不决,因为她内心深处的自我意识在拉扯着她,她知道自己是一个有家庭有孩子的女人,她明白如果接受渥伦斯基的爱就是违背了道德教义,将会受到鄙视和嘲笑。这些都是自我意识和现实施加在爱情之路的阻碍,想要通过这条路就必须抛弃自我,抛开现实环境,然后才能抓住到“本我”追寻的快乐。
当然安娜最后会走向死亡,不仅仅是本我与自我的矛盾冲突让她煎熬,她没有达到当时世人所要求她达到的超我状态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超我”是“自我”和“本我”的升华。是人格结构中的最高层次,安娜没有达到“超我”要求的完美,所以她也必须承受不完美的惩罚。在嫁给位高权重的卡列宁之后还不守妇道与渥伦斯基偷情,这在当时的人看来堪称是罪该万死的。拥有最好的婚姻和家庭却不懂得珍惜,站在社会道德的高度来说是会被谴责和鄙视的。外界对安娜的蔑视与谴责给安娜走向死亡的道路“添砖加瓦”。
在安娜追求爱情的整个过程中幸福的体验只占了很少的部分,更多的是爱情带给她心理的煎熬和折磨,因为在她的人格情感中感性的“本我”渴望爱情,理性的“自我”害怕爱情,道德的“超我”毁灭爱情。在三种自我人格的相互挣扎下,安娜和现实斗争了无数个回合,但在爱情这场战役中,还是以失败告终,一个将爱情视为生命全部的女人,爱情已经毁灭,何来活着的意义。
三、“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
从初次相识的心动到相恋时的恩爱再到后来的怀疑猜忌,或许安娜宁愿从来没有遇到过渥伦斯基。最后用死结束自己生命的决定除去外界一切干扰因素,打破内心最后一丝求生希望的是她自己。如果说在本我、自我、超我与社会道德中安娜受到的是内心矛盾的折磨和煎熬,那么她在渥伦斯基那里没有得到理想状态中的爱情才是最致命的打击。当她知道渥伦斯基开始回归政坛和正常的社交活动中后,她开始变得焦虑不安,怀疑渥伦斯基在外面有别的女人,希望能24小时掌握渥伦斯基的行踪,更加渴望渥伦斯基的陪伴,可是爱情就像细沙一样,抓得越紧,溜走的越快。渥伦斯基对安娜的诉求不闻不问,对她的挽留感到厌恶,对她的关心也越来越少,剩下孤独寂寞的安娜一个人在家胡思乱想。安娜也想努力说服自己不要怀疑渥伦斯基对她的感情,到后来甚至用吗啡控制情绪,但是她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失败了,而且这些努力在渥伦斯基眼中是那么的无聊可笑。从安娜选择抛弃家庭和卡列宁离婚而选择渥伦斯基时,爱情变成了她生命的全部,从那一刻起,安娜只为爱情而活。后来当她明白和渥伦斯基的爱情不可能回到最初的时候,她选择结束痛苦,结束自己的生命。如果安娜不是一个多情的女子,没有爱上渥伦斯基,一辈子和卡列宁过着平淡的生活,如果安娜没有抛弃美满的家庭将爱情视为生命的一切,而是听了卡列宁的话继续和他保持婚姻关系,只把渥伦斯基当作情人,或许又会是另一个结局。
四、结语
如果非要给安娜的死亡列出几点原因,不管是作者的蓄意安排还是当时社会文化驱使,安娜自己都是帮凶之一。从最开始就知道自己和卡列宁的婚姻没有爱情却毫不反抗,绕了一圈最后以离婚作为这场闹剧的收场,把自己平淡富足的生活搞得波涛汹涌,然后在逆流中独自折磨煎熬,最后事情发展到自己无法掌控的地步时,就选择最极端的方式逃避。现实社会中也有很多的“安娜”,只是她们选择结束不幸的婚姻后继续在不幸的爱情中苟活,而安娜不愿苟活。在保卫爱情的这场战役中,安娜失败了。
不论是和卡列宁分开还是和渥伦斯基关系破裂,安娜都在做同一件事儿——捍卫自己的爱情。她的一生充满矛盾和煎熬,最后既失去了家庭、儿子,也失去了生命。可能这是安娜不曾想到过的,但是在现实面前她的努力和执着都显得微不足道。命运总是很奇妙,渥伦斯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安娜的人生,让原本毫不相干的两个人相识相爱最后相离。从安娜爱上渥伦斯基的那一刻起,命运已不再受自己掌控,爱的过程痛苦且煎熬,只有死亡才是真正的解脱,才是倾尽所有爱过之后有尊严的选择。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7:98.
[2]原一川,王娟.从弗洛伊德的人格三结构阐释哈姆雷特的犹豫[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2(6):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