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间操是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体育课外活动形式,但是多数学校的课间操都存在活动形式单一、管理松散等问题。随着我国不断推行新课程改革,我市教育科学规划方案中也明确指出要加强校本研究。因此,以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课间操校本化改革情况,对我校课间操校本化的规划、形式、内容、组织实施等进行分析研究,为进一步推进学校课间操校本化改革提供有一定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中学 课间操 校本化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0.038
一、我校目前课间操实施现状
通过研究我校课间操校本化已经取得了较好成效,每个年级都有自己级部的特色,例如:太极拳、健身操、高三年级的跑操,这些措施提高了学生课间操参与率、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丰富了体育课程校本化。但实施中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如体育师资力量不足,到课间操时只一位老师按时组织和播放音乐,学校鼓励性政策缺乏、部分教师和学生家长对课间操校本化改革的认识不深等现状。
二、课间操校本化实施目的
以课间操校本化改革为契机,顺应一校一特色的教育改革方向。并以课间操校本化为抓手,大力推进我校形成鲜明的体育特色,符合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学校有两个校区三个年级,近五千名学生,这些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都不一样,单一的课间操内容和形式已无法满足学生的成长,因此,科学合理的课间操规划、丰富的课间操形式和内容,多元科学的评价方式是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课间操校本化实施需求
(一)提高学生参与度的需求
学生课间操的兴趣呈现出多样化,这就要求课间操的内容必须要丰富、形式要更加多样。目前我校的课间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课间操,即做眼保健操和广播体操或健身操,学生都产生了倦怠感,课间操效果随年级增长而下降,需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间操来满足不同学生兴趣爱好的需求,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课间操的锻炼效果。
(二)提高课间操质量的需求
时间和强度是决定课间操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我校课间操时间只有短短的三十分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学生在教室里做眼保健操需要五分钟,再从教室里走出来、要去卫生间,参加完活动还要按时上课,所以如果组织严密、节奏紧凑的话,练习时间能达到十五分钟就非常高效了。因此,如何组织实施教学过程,保证课间操时间和强度就是提高课间操质量的关键。
四、课间操校本化改革实施细则
课间操是学生每天必须参加的一项体育活动,是学生紧张学习中的一种积极休息,使学生在前三节课中积累的疲劳更快消除,因此,课间操组织形式对课间操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丰富课间操内容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将单一的“两操”活动,改变成丰富的“课间活动”。有机组合各项体育运动成为一种新型的课间活动模式。可以保留现阶段我校实行的全国中学生广播体操《放飞理想》,提倡各年级自编具有年级特色的级部韵律操、健身操或者班操。根据学生身体发展规律,可以将跑、跳、核心力量以及拉伸等运动项目加入到“课间活动”里,不仅符合学生身体发展变化规律,同时也深化了体育教学改革中素质练习的要求,使课间操的内容由单一变得丰富、多彩、厚实。
(二)根据气候变化来改变组织形式
我们北方地区学校课间操应该符合季节气候的变化。根据季节、气候、学校场地设施等情况,采用合操、分操、课间跑步、课间体育活动等组合形式。如夏季以合操为主;春、秋两季以合操、跑步与分组活动相结合;冬季以跑步和分组活动为主,增大活动量。
(三)实行班级领操纳入考核评比
学生在集体广播体操时,每周的值周班级选出若干名优秀领操员,在主席台及各班前排领操,并要求在每周结束后将“课间活动”以图文的形式总结汇报,学期末将内容纳入优秀班集体考核。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四)教师要深入课间活动
课间活动改革后,需要更多的教师来组织班级学生分组练习,尤其是需要体育教师组织、指导、示范、监督、纠错等一系列工作,需要他们在全校几千人的“课间活动”中深入各年级、班级、小组甚至每位学生来组织教学。同时,也需要各相关部门的教师做好保障和支持来优化“课间活动”改革的顺利进行。
(五)发挥班主任指挥棒的作用
班主任在班级教学和管理中的作用是其他教师不可替代的。每天课间操时,需要班主任组织和督促学生从班级走出来,走到阳光下,走向大自然,第一時间站到操场上,这样才能保证有充足的时间来完成每天的课间活动。充分调动班主任的积极性,培养班主任每天同学生一起锻炼的习惯,发挥好班主任指挥棒的作用尤为重要。
(六)科学组织、精确操作、高效完成课间活动
由于课间操时间只有短短15分钟,想要在有限的时间里产出最大的效果就需要体育教师科学有序的组织和规划,精确的把握每一分钟,将学生的练习准确、有效的进行教学,发挥好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保障“课间活动”高效顺利的完成。
五、结论
(一)改变形式丰富课间活动
改变长期以来单调集中的广播体操方式,以多样化的形式,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实现课间锻炼的健身价值。如场地有限,可以分年级、班级、项目、合理利用场地交叉进行,组织足、篮、排、羽、乒、健美操等活动小组;将国家规定的广播体操与年级的自编操结合,可以隔天、周或月为周期进行轮换;不同季节,采用合操、分操、课间体育活动、课间跑步等不同的组合形式。
(二)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我校实施课间操校本化之后,体育教师的工作量随之增加,一些体育教师不仅满课时,还有每天的业余训练,过重的教学任务,不利于教师积极参与教学与教改活动,更不利于教师成长,对我校教育事业的主体也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应适当增加师资力量,并将课间活动纳入教师课时工作量。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课间操校本化的重要意义,在教学工作上为开展课间操校本化活动提供支持,对校本化工作提供组织领导与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嘉堃,陈宇婷,单亚萍.中学大课间操的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2):36-37.
[2]吴素贞.影响体育大课间活动有效开展的因素分析和对策探讨[J].青少年体育,2017(03):82-83.
[3]梁宇东.探析“一校一品”大课间体育活动新形式[J].中国学校体育,2017(05):93-94.
[4]梁禄.特色课间操在济南市市中区中学大课间的推广路径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8.
【关键词】中学 课间操 校本化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0.038
一、我校目前课间操实施现状
通过研究我校课间操校本化已经取得了较好成效,每个年级都有自己级部的特色,例如:太极拳、健身操、高三年级的跑操,这些措施提高了学生课间操参与率、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丰富了体育课程校本化。但实施中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如体育师资力量不足,到课间操时只一位老师按时组织和播放音乐,学校鼓励性政策缺乏、部分教师和学生家长对课间操校本化改革的认识不深等现状。
二、课间操校本化实施目的
以课间操校本化改革为契机,顺应一校一特色的教育改革方向。并以课间操校本化为抓手,大力推进我校形成鲜明的体育特色,符合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学校有两个校区三个年级,近五千名学生,这些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都不一样,单一的课间操内容和形式已无法满足学生的成长,因此,科学合理的课间操规划、丰富的课间操形式和内容,多元科学的评价方式是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课间操校本化实施需求
(一)提高学生参与度的需求
学生课间操的兴趣呈现出多样化,这就要求课间操的内容必须要丰富、形式要更加多样。目前我校的课间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课间操,即做眼保健操和广播体操或健身操,学生都产生了倦怠感,课间操效果随年级增长而下降,需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间操来满足不同学生兴趣爱好的需求,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课间操的锻炼效果。
(二)提高课间操质量的需求
时间和强度是决定课间操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我校课间操时间只有短短的三十分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学生在教室里做眼保健操需要五分钟,再从教室里走出来、要去卫生间,参加完活动还要按时上课,所以如果组织严密、节奏紧凑的话,练习时间能达到十五分钟就非常高效了。因此,如何组织实施教学过程,保证课间操时间和强度就是提高课间操质量的关键。
四、课间操校本化改革实施细则
课间操是学生每天必须参加的一项体育活动,是学生紧张学习中的一种积极休息,使学生在前三节课中积累的疲劳更快消除,因此,课间操组织形式对课间操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丰富课间操内容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将单一的“两操”活动,改变成丰富的“课间活动”。有机组合各项体育运动成为一种新型的课间活动模式。可以保留现阶段我校实行的全国中学生广播体操《放飞理想》,提倡各年级自编具有年级特色的级部韵律操、健身操或者班操。根据学生身体发展规律,可以将跑、跳、核心力量以及拉伸等运动项目加入到“课间活动”里,不仅符合学生身体发展变化规律,同时也深化了体育教学改革中素质练习的要求,使课间操的内容由单一变得丰富、多彩、厚实。
(二)根据气候变化来改变组织形式
我们北方地区学校课间操应该符合季节气候的变化。根据季节、气候、学校场地设施等情况,采用合操、分操、课间跑步、课间体育活动等组合形式。如夏季以合操为主;春、秋两季以合操、跑步与分组活动相结合;冬季以跑步和分组活动为主,增大活动量。
(三)实行班级领操纳入考核评比
学生在集体广播体操时,每周的值周班级选出若干名优秀领操员,在主席台及各班前排领操,并要求在每周结束后将“课间活动”以图文的形式总结汇报,学期末将内容纳入优秀班集体考核。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四)教师要深入课间活动
课间活动改革后,需要更多的教师来组织班级学生分组练习,尤其是需要体育教师组织、指导、示范、监督、纠错等一系列工作,需要他们在全校几千人的“课间活动”中深入各年级、班级、小组甚至每位学生来组织教学。同时,也需要各相关部门的教师做好保障和支持来优化“课间活动”改革的顺利进行。
(五)发挥班主任指挥棒的作用
班主任在班级教学和管理中的作用是其他教师不可替代的。每天课间操时,需要班主任组织和督促学生从班级走出来,走到阳光下,走向大自然,第一時间站到操场上,这样才能保证有充足的时间来完成每天的课间活动。充分调动班主任的积极性,培养班主任每天同学生一起锻炼的习惯,发挥好班主任指挥棒的作用尤为重要。
(六)科学组织、精确操作、高效完成课间活动
由于课间操时间只有短短15分钟,想要在有限的时间里产出最大的效果就需要体育教师科学有序的组织和规划,精确的把握每一分钟,将学生的练习准确、有效的进行教学,发挥好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保障“课间活动”高效顺利的完成。
五、结论
(一)改变形式丰富课间活动
改变长期以来单调集中的广播体操方式,以多样化的形式,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实现课间锻炼的健身价值。如场地有限,可以分年级、班级、项目、合理利用场地交叉进行,组织足、篮、排、羽、乒、健美操等活动小组;将国家规定的广播体操与年级的自编操结合,可以隔天、周或月为周期进行轮换;不同季节,采用合操、分操、课间体育活动、课间跑步等不同的组合形式。
(二)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我校实施课间操校本化之后,体育教师的工作量随之增加,一些体育教师不仅满课时,还有每天的业余训练,过重的教学任务,不利于教师积极参与教学与教改活动,更不利于教师成长,对我校教育事业的主体也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应适当增加师资力量,并将课间活动纳入教师课时工作量。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课间操校本化的重要意义,在教学工作上为开展课间操校本化活动提供支持,对校本化工作提供组织领导与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嘉堃,陈宇婷,单亚萍.中学大课间操的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2):36-37.
[2]吴素贞.影响体育大课间活动有效开展的因素分析和对策探讨[J].青少年体育,2017(03):82-83.
[3]梁宇东.探析“一校一品”大课间体育活动新形式[J].中国学校体育,2017(05):93-94.
[4]梁禄.特色课间操在济南市市中区中学大课间的推广路径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