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写作水平的高低是反映学生语文素养好坏的重要标尺。提高学生作文写作能力成为了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加强对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研究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高中作文教学实施新课标语文教学的需要。
高中语文 作文教学
一、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联想能力
没有思维和感悟渗入的语文学习不是真正的意义上的语文学习。每年的高考优秀作文,都会出现一些精彩的句子,其中,古诗文的灵活运用是文章引人入胜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我们看来,作者所引古诗文,我们的学生都学过,绝大多数都会背诵,但就是用不上,以致学非所用。
造成学生感悟能力、想象力和联想力缺乏的原因有很多,首先一点就是功利化的应试教育的冲击。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应付考试似乎成了学生学习的第一要义,困于书山题海之中,难以自拔,哪有闲暇去感悟什么。再一点就是学生自身的惰性。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使学生的思维方式更多地趋向于感性化,注重表面,拒绝理性,拒绝思考。
作文是一种个性化写作,没有自己的独特感悟,就写不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写作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没有丰富的材料储存也是无法写出好的文章。只有材料丰富,信息充足,视野才更开阔,思维才能活跃;只有思维活跃了,感悟能力和联想能力才能得到切实提高,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二、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热爱生活
罗丹曾表示:“我们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新课程标准推进的过程中,更多的人开始注重研究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学习模式的构建,且将它们运用在教学实践当中。对于高中语文作文的教学,也应该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体现,在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建议应当使用体验式的方法。“体验”的意思是认识事物通过实践,通过对生活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进行体验。这是为了对学生关注社会以及体验生活进行引导,引导它们出现“时”与“事”的自主写作想法。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对学生热爱的生活体验进行指引,并积极表现现实情境,写作的目标应该是“人的发展”,纽带则是情感,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于要点加以把握,使学生实际的操作技能得到培养,才能够使教学效果更好。
三、创设情境,激发灵感
作文练习时,让学生写看到过的、体体验过的、发生在身边的事情,他们会感觉作文离他们并不遥远。合理的情境创设能够使学生能够在特定的氛围下很地进入写作状态。例如:亲情,谁都体验过,可是让学生写他们最熟悉的亲情类文章,他们也感觉无从下手。在作文指导课上,教师可以采用创设情境法激发学生体验亲情。如给学生先放歌曲《母亲》《父亲》之类歌曲,让学生深深陷入亲情之爱的氛围中,在感情上引起共鸣。进而让学生敞开心扉,谈谈父母或亲人给自己的一些看似平凡却让自己永记心弦的爱,你一点,我一滴,相互启发,使他们恍然惊诧到,自己原本生活在暖融融的爱当中,从而在作文中一吐为快。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借助讲故事、听音乐、看影视作品等多种手段来创设写作氛围,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四、通过默写优秀作文,提高写作的整体感觉
通过让学生默写优秀作文,并要求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背出、默写和校对。通过这一过程,可以让学生感受优秀作文的优秀,通过背诵,使这些材料成为学生的素材。通过默写,让学生去整体把握和理解作文的结构、语句等元素,加深印象。通过校对,让学生发现自己遗忘的正是自己所缺乏的,从而发现自己的不足。通过反复这一过程,优秀的素材就会为学生所用,作文水平也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要求学生每周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优秀作文,在规定的时间里背出、默写并校对。学生默写时遗漏的词句往往就是优美的句子,所以笔者要求学生校对好重新背出。经过这样长期的训练,很多优美的词句会在学生的作文中自然流露,并且学生会学到很多写作技巧,作文水平会有很大的提高。
五、把握立意,写出好文章
写文章之前,学生要先确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图,即立意,而立意正确、专一、新颖、深刻、巧妙,才能写出好文章。
(1)立意要正确。正确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义,所谓正确就是要保证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观点正确,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违反国家规定与法规,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给人以积极的启发。
(2)立意要新颖。文章最忌随人后、人云亦云,新颖的角度是作文创新的核心。立意新颖要求跳出陈旧的框框、不按顺向思维、习惯思维或原有的心理定式进行立意构思,而是以独到的视角去审视题目中所蕴涵的另类内容,避开他人所常写,写别人所未写。即使同一写作对象,也可以从许多角度切入,只要我们打破思维的定式,站在时代的高度,避“俗”求“异”,多角度、多侧面思考,或联想、或扩展、或类比、或逆向,发人之所未发,就能在五颜六色的天空里构筑属于你的最美的彩虹。
六、自助评改
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传统的作文评价是教师改,教师评,教师是习作的惟一裁判者,结果学生写得辛苦,教师改得辛苦,大家都苦多甘少,却收效甚微。如何变苦为乐,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呢?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学会了自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大胆地改变传统的"精批细改"的做法,把作文批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彰显其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来主宰其作文的命运,评判其作文的得与失,应该是当前语文教改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在作文的评改这一环节中,强化学生评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让大家变苦为甘。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应注重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走进自然生活、融入社会生活、参与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畅快地表达内心的想法。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笔者也将更加关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语文作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先平.高中作文教学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2]丁艳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探讨[J].中国教师,2013(22).
高中语文 作文教学
一、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联想能力
没有思维和感悟渗入的语文学习不是真正的意义上的语文学习。每年的高考优秀作文,都会出现一些精彩的句子,其中,古诗文的灵活运用是文章引人入胜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我们看来,作者所引古诗文,我们的学生都学过,绝大多数都会背诵,但就是用不上,以致学非所用。
造成学生感悟能力、想象力和联想力缺乏的原因有很多,首先一点就是功利化的应试教育的冲击。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应付考试似乎成了学生学习的第一要义,困于书山题海之中,难以自拔,哪有闲暇去感悟什么。再一点就是学生自身的惰性。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使学生的思维方式更多地趋向于感性化,注重表面,拒绝理性,拒绝思考。
作文是一种个性化写作,没有自己的独特感悟,就写不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写作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没有丰富的材料储存也是无法写出好的文章。只有材料丰富,信息充足,视野才更开阔,思维才能活跃;只有思维活跃了,感悟能力和联想能力才能得到切实提高,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二、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热爱生活
罗丹曾表示:“我们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新课程标准推进的过程中,更多的人开始注重研究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学习模式的构建,且将它们运用在教学实践当中。对于高中语文作文的教学,也应该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体现,在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建议应当使用体验式的方法。“体验”的意思是认识事物通过实践,通过对生活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进行体验。这是为了对学生关注社会以及体验生活进行引导,引导它们出现“时”与“事”的自主写作想法。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对学生热爱的生活体验进行指引,并积极表现现实情境,写作的目标应该是“人的发展”,纽带则是情感,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于要点加以把握,使学生实际的操作技能得到培养,才能够使教学效果更好。
三、创设情境,激发灵感
作文练习时,让学生写看到过的、体体验过的、发生在身边的事情,他们会感觉作文离他们并不遥远。合理的情境创设能够使学生能够在特定的氛围下很地进入写作状态。例如:亲情,谁都体验过,可是让学生写他们最熟悉的亲情类文章,他们也感觉无从下手。在作文指导课上,教师可以采用创设情境法激发学生体验亲情。如给学生先放歌曲《母亲》《父亲》之类歌曲,让学生深深陷入亲情之爱的氛围中,在感情上引起共鸣。进而让学生敞开心扉,谈谈父母或亲人给自己的一些看似平凡却让自己永记心弦的爱,你一点,我一滴,相互启发,使他们恍然惊诧到,自己原本生活在暖融融的爱当中,从而在作文中一吐为快。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借助讲故事、听音乐、看影视作品等多种手段来创设写作氛围,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四、通过默写优秀作文,提高写作的整体感觉
通过让学生默写优秀作文,并要求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背出、默写和校对。通过这一过程,可以让学生感受优秀作文的优秀,通过背诵,使这些材料成为学生的素材。通过默写,让学生去整体把握和理解作文的结构、语句等元素,加深印象。通过校对,让学生发现自己遗忘的正是自己所缺乏的,从而发现自己的不足。通过反复这一过程,优秀的素材就会为学生所用,作文水平也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要求学生每周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优秀作文,在规定的时间里背出、默写并校对。学生默写时遗漏的词句往往就是优美的句子,所以笔者要求学生校对好重新背出。经过这样长期的训练,很多优美的词句会在学生的作文中自然流露,并且学生会学到很多写作技巧,作文水平会有很大的提高。
五、把握立意,写出好文章
写文章之前,学生要先确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图,即立意,而立意正确、专一、新颖、深刻、巧妙,才能写出好文章。
(1)立意要正确。正确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义,所谓正确就是要保证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观点正确,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违反国家规定与法规,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给人以积极的启发。
(2)立意要新颖。文章最忌随人后、人云亦云,新颖的角度是作文创新的核心。立意新颖要求跳出陈旧的框框、不按顺向思维、习惯思维或原有的心理定式进行立意构思,而是以独到的视角去审视题目中所蕴涵的另类内容,避开他人所常写,写别人所未写。即使同一写作对象,也可以从许多角度切入,只要我们打破思维的定式,站在时代的高度,避“俗”求“异”,多角度、多侧面思考,或联想、或扩展、或类比、或逆向,发人之所未发,就能在五颜六色的天空里构筑属于你的最美的彩虹。
六、自助评改
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传统的作文评价是教师改,教师评,教师是习作的惟一裁判者,结果学生写得辛苦,教师改得辛苦,大家都苦多甘少,却收效甚微。如何变苦为乐,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呢?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学会了自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大胆地改变传统的"精批细改"的做法,把作文批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彰显其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来主宰其作文的命运,评判其作文的得与失,应该是当前语文教改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在作文的评改这一环节中,强化学生评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让大家变苦为甘。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应注重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走进自然生活、融入社会生活、参与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畅快地表达内心的想法。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笔者也将更加关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语文作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先平.高中作文教学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2]丁艳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探讨[J].中国教师,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