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要品性清澈,就算火候欠佳,笨手笨脚地表达自我,也是一种真挚的富有啊。”赤木明登先生所点亮的美学质感充盈着我的血液。
赤木明登是一位哲学攻读者,是一位传统漆艺着迷者,是一位柴米中打滚儿的大俗人。比起诸如“日本当代工艺大师”的头衔,似乎这些称谓更浸淫着质朴的泥土芳香,更镌刻着虔诚的檀木纹路,更弥漫着空气感的余白象征。以至几季有余,一提起赤木先生和他的朋友们———以明暗来喻器物的渊源和未来———简直完全身临其境:其净手抚慰茗茶摄起的袅袅线香,其粗糙温厚的掌纹为楮树皮上浆时留下的特殊印记,其专注于深邃绵长纯棉织物的器乐般穿梭,仿佛均历历在目。
大抵,匠心的坚守,在于本真的意趣,在于灵气的深耕。赤木先生坚信,真正的美物也许是无心之作,是创作者自然的本性流露。手艺人们守义,一边向先贤的传统造物之术致敬,一边向摩登的坚韧耐用不断延展叩问。如此革故鼎新的命门,绝非大和民族之固有,华夏《易经》亦早言诸如是,曰:“生生之谓易。”而匠心的传承,也依赖于风格的拾遗与风骨的承袭。删繁就简方可举重若轻,不忘初心方可砥砺前行。这倒不是说非要与极端物质欲望做个“断舍离”,更重要的是如何邂逅内心的“信达雅”。
或大阪小铺某玄关的枣形茶叶罐儿,或京城闹中取静巷尾的糖堆串儿,对守候匠心这件小事,东方是狂热的,巨龙是坚定的。中华匠人虽如星火零散,却亦赤心燎原。不光是赤木一行的物哀之美,愈来愈多的炎黄年轻面孔,兼具着非传统知识分子的批判性,重新审视着阿多诺的“瓶中信”,将反思与自立放诸远外。这也同时意味着,当代中国新青年们在不经意间,再次将现实美学救赎提上日程。他们坦言,冰冷机器无法复制出独一无二的偏执,他们深谙,流水作业难以比拟造物有灵的情怀。二者共性不言而喻:自律的美非千篇一律,介入社会的美需要独立精神的支持。
《美物抵心》之“感知天惠”篇中曾提及:被过度消费的匠人,隔三岔五就蹦出来的匠心,似是摒弃了粗陶坛酿的寂,仍欠缺参悟精致之美的力道。从如何品酌古老意趣的现代文化意义来看,有理由相信,中国新生代青年也正在思索世相的精深度背后的美学价值。如若仅强调近乎纯粹的艺术,修缮这份最古老的奢华,如烟弥散,飘忽無形,怕也只能求个心安了。反之,拿出“循古不泥古,向新故创新”的姿态来注入精粹的灵感之源,就算并非刻意吹捧“灵韵”,也有望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文化自律的审美性,文化自治的独立性、文化自信的时代性。
这种丛生于后现代主义的亚文化,同样地,镜像反哺着以新中产文化消费为代表的“择善而从”。这多少会令人讶异:从独立手艺人到链条化的文化产业,均不同意义地建立在文化工业的基础上,却同时被奢望兼具着批判文化工业的使命。在被营造出“众生皆平等”的丛丛物化消费幻象中,纯商业路线者夸张地赞美着同质的泛化,吹捧着线性的依赖,工业化出一批又一批趋之若鹜的倡导者与跟随者。而匠人之所以拥有匠心的信仰,无外乎———他们近乎执念地追寻着,并身体力行地尝试着———创意或许可以重新点燃艺术神话感的星星之火。但,大概永不缺抱怨者哀号“金匠点金亦乏术”吧,那么,何不先孕朝花,尔后夕拾?三秋树也好,二月花也罢,美学符号本就变化多端且意义松散,盲目溯洄,终将搁浅,唯有破除桎梏与禁锢,方不空捞水中月。
毋庸置疑,冲击着纯手工业创造的“制造品们”比比皆是。但当带着“究竟什么是美物?”“我们为什么要做下去?”的引子探入,想着若能采撷一二是极好的,掩卷深思才有所懊悔:原来,这些问题并不存在答案呵。也许又回到了希庇阿斯的尴尬“美是难的”。诚然,多元背景下依然需要匠心观念的启迪:摒弃粗滥拙劣的模仿,信任独立自我的创造,重构理性青年的独舞。不以渗入心魂的磐石来无心插柳,不以雕刻时光为前提的乖戾执拗,不以坦然接纳一切不美好来换取无瑕的朝圣叩首,致使美物们无法受到才华的召唤而遵从个体意志力而汇聚一堂,都是残缺的徒劳,会令上帝发笑。
手艺大家们总有看似庸常的陈述,即使肌肤纹理的沟壑掩不住清逸的笑意,也请相信那是淘沙后眉间沁出的汗水点滴。就审美态度而言,理应舞如薄烟,赋卿独立之精神;自人文财富来讲,当倡守若犁牛,崇尚大愚之深耕;从现世价值说开,不外创似赋渔,讲求疏豪之融会。意欲探索“大道至简,知行合一”的时代课题,至少,先以青年人的温度去抵御拜物教的所向披靡吧。
倘若有意再多提一嘴:中国青年重拾文化自信力了吗?
溯洄从之,知少年强;溯游从之,还看今朝。
[本文系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创意文化产业国际传播中传统文化缺失问题研究———以新媒体为例”(项目编号:201610060021)的课题成果。]
赤木明登是一位哲学攻读者,是一位传统漆艺着迷者,是一位柴米中打滚儿的大俗人。比起诸如“日本当代工艺大师”的头衔,似乎这些称谓更浸淫着质朴的泥土芳香,更镌刻着虔诚的檀木纹路,更弥漫着空气感的余白象征。以至几季有余,一提起赤木先生和他的朋友们———以明暗来喻器物的渊源和未来———简直完全身临其境:其净手抚慰茗茶摄起的袅袅线香,其粗糙温厚的掌纹为楮树皮上浆时留下的特殊印记,其专注于深邃绵长纯棉织物的器乐般穿梭,仿佛均历历在目。
大抵,匠心的坚守,在于本真的意趣,在于灵气的深耕。赤木先生坚信,真正的美物也许是无心之作,是创作者自然的本性流露。手艺人们守义,一边向先贤的传统造物之术致敬,一边向摩登的坚韧耐用不断延展叩问。如此革故鼎新的命门,绝非大和民族之固有,华夏《易经》亦早言诸如是,曰:“生生之谓易。”而匠心的传承,也依赖于风格的拾遗与风骨的承袭。删繁就简方可举重若轻,不忘初心方可砥砺前行。这倒不是说非要与极端物质欲望做个“断舍离”,更重要的是如何邂逅内心的“信达雅”。
或大阪小铺某玄关的枣形茶叶罐儿,或京城闹中取静巷尾的糖堆串儿,对守候匠心这件小事,东方是狂热的,巨龙是坚定的。中华匠人虽如星火零散,却亦赤心燎原。不光是赤木一行的物哀之美,愈来愈多的炎黄年轻面孔,兼具着非传统知识分子的批判性,重新审视着阿多诺的“瓶中信”,将反思与自立放诸远外。这也同时意味着,当代中国新青年们在不经意间,再次将现实美学救赎提上日程。他们坦言,冰冷机器无法复制出独一无二的偏执,他们深谙,流水作业难以比拟造物有灵的情怀。二者共性不言而喻:自律的美非千篇一律,介入社会的美需要独立精神的支持。
《美物抵心》之“感知天惠”篇中曾提及:被过度消费的匠人,隔三岔五就蹦出来的匠心,似是摒弃了粗陶坛酿的寂,仍欠缺参悟精致之美的力道。从如何品酌古老意趣的现代文化意义来看,有理由相信,中国新生代青年也正在思索世相的精深度背后的美学价值。如若仅强调近乎纯粹的艺术,修缮这份最古老的奢华,如烟弥散,飘忽無形,怕也只能求个心安了。反之,拿出“循古不泥古,向新故创新”的姿态来注入精粹的灵感之源,就算并非刻意吹捧“灵韵”,也有望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文化自律的审美性,文化自治的独立性、文化自信的时代性。
这种丛生于后现代主义的亚文化,同样地,镜像反哺着以新中产文化消费为代表的“择善而从”。这多少会令人讶异:从独立手艺人到链条化的文化产业,均不同意义地建立在文化工业的基础上,却同时被奢望兼具着批判文化工业的使命。在被营造出“众生皆平等”的丛丛物化消费幻象中,纯商业路线者夸张地赞美着同质的泛化,吹捧着线性的依赖,工业化出一批又一批趋之若鹜的倡导者与跟随者。而匠人之所以拥有匠心的信仰,无外乎———他们近乎执念地追寻着,并身体力行地尝试着———创意或许可以重新点燃艺术神话感的星星之火。但,大概永不缺抱怨者哀号“金匠点金亦乏术”吧,那么,何不先孕朝花,尔后夕拾?三秋树也好,二月花也罢,美学符号本就变化多端且意义松散,盲目溯洄,终将搁浅,唯有破除桎梏与禁锢,方不空捞水中月。
毋庸置疑,冲击着纯手工业创造的“制造品们”比比皆是。但当带着“究竟什么是美物?”“我们为什么要做下去?”的引子探入,想着若能采撷一二是极好的,掩卷深思才有所懊悔:原来,这些问题并不存在答案呵。也许又回到了希庇阿斯的尴尬“美是难的”。诚然,多元背景下依然需要匠心观念的启迪:摒弃粗滥拙劣的模仿,信任独立自我的创造,重构理性青年的独舞。不以渗入心魂的磐石来无心插柳,不以雕刻时光为前提的乖戾执拗,不以坦然接纳一切不美好来换取无瑕的朝圣叩首,致使美物们无法受到才华的召唤而遵从个体意志力而汇聚一堂,都是残缺的徒劳,会令上帝发笑。
手艺大家们总有看似庸常的陈述,即使肌肤纹理的沟壑掩不住清逸的笑意,也请相信那是淘沙后眉间沁出的汗水点滴。就审美态度而言,理应舞如薄烟,赋卿独立之精神;自人文财富来讲,当倡守若犁牛,崇尚大愚之深耕;从现世价值说开,不外创似赋渔,讲求疏豪之融会。意欲探索“大道至简,知行合一”的时代课题,至少,先以青年人的温度去抵御拜物教的所向披靡吧。
倘若有意再多提一嘴:中国青年重拾文化自信力了吗?
溯洄从之,知少年强;溯游从之,还看今朝。
[本文系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创意文化产业国际传播中传统文化缺失问题研究———以新媒体为例”(项目编号:201610060021)的课题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