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阶段,全球经济化不断的发展,我国与西方国家不断的交流互动,不仅是经济上的接触,在文化以及哲学方面也不断的进行碰撞。通过与西方国家的接触,西方哲学逐渐进入我国的哲学领域中,并且与我国的哲学发生特殊的联系,在我国语境的影响下,西方哲学在保持自身的风格特点时逐渐的发生中国化的改变。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西方哲学的改变历程有三个阶段,明清、晚清以及上世纪70年代末。在新时期下,西方哲学依旧在朝向中国化发展,本文基于此进行讨论,简单介绍新时期下西方哲学的中国化发展历程。
【关键词】新时期 西方哲学 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B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0-0038-02
引言:
中国研究西方哲学本身就是中国哲学的一部分,并不是西方哲学中的一部分。西方哲学具有一定的变化,能够通过西方哲学的变化了解到历史的变化。西方哲学在五四运动时期开始传入中国,被中国思想学家认为是影响我国中国哲学思想的外来文化,开始对西方哲学的好奇转移到接受,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对西方哲学文化开始批判,然后开始自省,这种变化不是对外来文化的借鉴以及欣赏,而是一种文化形态在全新的语境下的重新诠释,既能够体现出西方哲学文化的生命力,还能够展现我国哲学文化的包容性,因此我国哲学文化将西方哲学在我国的发展看作是西方哲学的中国化发展。本文基于以上观点,将分析西方哲学的中国化历程,首先解释西方国家哲学的中国化历程,然后表明西方哲学中国化的三个阶段,最终在新时期背景下阐述西方哲学的中国化的三个阶段,以此来向人们展示西方哲学文化中国化的历程,使其能够充分认识到西方文化的活力以及我国哲学文化的包容性。
一、西方国家哲学的中国化历程
西方国家哲学的中国化历程可以理解为西方哲学在中国进行传播时不断地被中国哲学文化所影响,通过中国哲学文化的包容、创造以及吸收的过程,是中国哲学学者站在中国哲学思维角度以及中国立场进行解读西方哲学文化的过程,主要体现出西方哲学文化鲜明的主体。通过西方国家哲学文化的传播使我国学者能够充分认识到中西哲学存在的差异以及相同之处,以中国哲学文化的精神为基础进行解读西方哲学文化,能够建构出属于中国哲学学者特殊的哲学品格。假如我国哲学学者不用中国哲学文化的精神进行解读西方哲学文化,那么中国学者就无法有效的了解西方哲学文化,使其在我国的文化影响下也难以形成中国化历程。我们在对西方哲学文化进行解读时首先要尊重西方哲学的内在,要根据其原本的哲学思想进行解读,以此来研究西方哲学文化的哲学观念,其次要尊重西方哲学文化与中国哲学文化之间的关联性,要尊重西方哲学文化出现的哲学历史,遵循历史的轨迹进行解读西方哲学文化,以此来完成西方国家哲学文化中国化历程的研究。
二、西方哲学中国化的三个阶段
(一)明清阶段
西方哲学最早进入中国的时间是我国明清初期,由耶稣会传教士入华传教,之后到1610年代中后期西方国家先后有学者进入我国进行传教,因此“西学”才广泛的被人们所知道。当时西学传播的主要内容是天文、地理、制造器械技术以及神学。当时传教士向我国传达的都是西方国家哲学中较为尊贵以及重要的部分,是西方哲学家最为看重的部分。在西方哲学在我国进行传播时主要有三个显著的特点。首先,在当时的社会对于西方哲学的解读带有一定的格义色彩,格义色彩是指佛学与道学以及玄学的翻译,我国晚明时期学者在进行解读西方哲学时是以儒家学说为基础理论,以此来解释西方哲学,所以在西方哲学中国化的第一个阶段上将西方哲学理解为中国哲学的局部延伸。其次,西方哲学在当时阶段的传播主体是由于哲学的高度限定的,将西方哲学的整体格局介绍到我国的哲学理论当中,是一种与我国中传统学说有根本差异的学说。最后,西方哲学在我国明清时期进行中国化的第一阶段仅是将数学以及物理学等旁支进行中国化处理,其他方面依旧未有任何变化。
(二)晚清阶段
西方哲学中国化的第二阶段始于我国晚清时代,由于西学东渐运动而产生第二阶段的变化。当时的历史总体情景发生变化,对于西方的哲学文化发展也起到一定的影响,导致西方哲学中国化的第二阶段与第一阶段相比有显著的改变,当时的历史时期西学东渐的历史改变较大,全面更新我国的哲学的格局,因此导致西方哲学中国化第二阶段快速发展。在晚清时期西学作品开始传入我国,传教士在我国的沿海地区进行传教活动的开展,虽然有大量的西方传教士在我国进行西方文化的传播,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知识传播。在当时,中国哲学学者对于西方哲学的解读存在争论,之后在20世纪20年代中我国哲学学者形成研究西方国家哲学体系,对于西方国家的哲学文化进行全面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西方哲学在我国形成课程体系,因此在第二阶段的发展中,西方哲学达到重要的发展阶段。在第二阶段的发展过程中不再局限于古代哲学的发展,主要是以近代哲学的发展为主要背景,完全将我国的五行学说推翻,从而对我国的哲学发展也起到一定的影响。
(三)20世纪70年代末阶段
20世纪70年代末阶段,中国哲学者对西方哲学的研究进入全新的阶段,在新阶段对于西方哲学的研究是前两个阶段被忽略的地方,尤其是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西方哲学。在新的阶段中对于西方哲学更加重视近代哲学的研究,主要是由于当时我国正在向现代主义道路发展,因此对于现代西方哲学尤为关注,并且关注许多反思现代的哲学内容。在对西方现代哲学的研究中逐渐产生新的基点,从而对中国哲学研究体系产生三条研究道路,首先,是对西方哲学的研究主要针对法国现代哲学的研究,其次,以海德格尔哲学为基点进行对其后辈哲学内容的研究,这条道路偏离现象学的本体理论,将研究的内容逐渐推向政治哲学中,以此来对西方哲学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最后,将西方哲学体系逐渐向古希腊哲学研究方向转移。三条道路无论是哪一种道路对于西方哲学解读,都是将本体論以及政治学作为解读目标。 三、新时期下西方哲学中国化的三个阶段
(一)传统知识阶段
在新时期的背景下,传统知识型是西方哲学中国化的第一阶段,其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在对西方哲学传统知识的研究中主要是以中国哲学典型思维为主,中国典型思维模式对于西方哲学研究将其事物划分出鲜明的界限,将每一项哲学知识理论固定到其正确方向中,无论对于哲学知识体系怎样进行模块化肢解都能够清晰的呈现出其哲学本质,从而使西方哲学能够更加真实有效。运用中国思维进行解读西方哲学将其局限于马克思主义之中,使中国哲学家能够更清楚的了解西方哲学文化,但在西方哲学中,对于哲学的观念理解为人类文明的核心,不单是马克思主义,还包括其他的哲学学说,比如知识史、思想史、文化史等,以此来突出西方哲学中国化的首要特点。
(二)文化比较阶段
文化比较阶段是西方哲学中国化的第二阶段,在其由第一阶段进行转变为第二阶段时是由于历史以及时代的发展,新时期的发展对于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从而使我国哲学对西方哲学知识研究逐渐向文化研究过渡。在此种阶段下中国呈现出跨文化的研究方向,将比较研究作为新型研究方式,对于西方哲学采取静观或者旁观的态度,将知识以及历史重新进行诠释。在此阶段还注重研究哲学事件本身,对其文化特質做出深刻的解释,对其进行解释时主要基于中西文化的共性,从而在研究过程中产生两方面的典型特质,首先是将西方哲学的历史以及思维进行联系,主要认为西方哲学是以思想带动历史,以此来带动人们的文化发展,其次,是将两国的文化进行有效的对比,从中进行分析两种哲学的文化形成因素,在研究过程中西方哲学文化对于我国的哲学文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此种基础上,将独断式的研究方式摒弃,将哲学研究者的学术思想以及看待西方哲学的方式作为探究文化发展主要研究方式,避免独断式研究带来的错误思想,从而使西方哲学研究逐渐进入正轨。
(三)当代解释阶段
当代解释阶段时新时期下西方哲学中国化的最后阶段,在此阶段对西方哲学的研究主要以当代解释作为研究方式,将西方哲学经历过的历史进行科学的证实,使其能够体现出西方哲学的厚重感。在此阶段哲学研究者的理解从复制行为逐渐向创造行为进行过度,但在解释的过程中要注意运用正确的方式,要对自身做出的解释做出保证,使其能够在历史的发展中表现出来,同时,在解释过程中要以中国特质作为解释基础,以此来呈现出更加具有时代意义的解释。经过不断的研究发展,西方哲学的第三阶段当代解释主要是研究西方哲学的思想和意义的创造。
结语:
综上所述,西方哲学最早进入我国是在明清阶段,通过传教士能够了解西方哲学文化,当时主要是将神学以及传统思想作为研究目标,在发展过程中给我国哲学家产生过怀疑的态度。之后,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逐渐进入新时期的研究阶段,在新时期中西方哲学的中国化依旧具有三个阶段。首先是知识的转变,其次是文化的转变,最后是思想创造的转变,以此来构成西方哲学中国化的发展历程。
参考文献:
[1]谢昌飞,孟丹丹.西学东渐与西方哲学中国化的叙事逻辑与理论特征[J].求是学刊,2016(04):38-44.
[2]王艳华,韩秋红.西方哲学中国化:问题逻辑与思想旨趣[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03):170-177.
[3]韩秋红.西方哲学形而上轨迹与西方哲学中国化历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5):60-69.
作者简介:
史金红(1979.12-),女,山东潍坊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新时期 西方哲学 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B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0-0038-02
引言:
中国研究西方哲学本身就是中国哲学的一部分,并不是西方哲学中的一部分。西方哲学具有一定的变化,能够通过西方哲学的变化了解到历史的变化。西方哲学在五四运动时期开始传入中国,被中国思想学家认为是影响我国中国哲学思想的外来文化,开始对西方哲学的好奇转移到接受,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对西方哲学文化开始批判,然后开始自省,这种变化不是对外来文化的借鉴以及欣赏,而是一种文化形态在全新的语境下的重新诠释,既能够体现出西方哲学文化的生命力,还能够展现我国哲学文化的包容性,因此我国哲学文化将西方哲学在我国的发展看作是西方哲学的中国化发展。本文基于以上观点,将分析西方哲学的中国化历程,首先解释西方国家哲学的中国化历程,然后表明西方哲学中国化的三个阶段,最终在新时期背景下阐述西方哲学的中国化的三个阶段,以此来向人们展示西方哲学文化中国化的历程,使其能够充分认识到西方文化的活力以及我国哲学文化的包容性。
一、西方国家哲学的中国化历程
西方国家哲学的中国化历程可以理解为西方哲学在中国进行传播时不断地被中国哲学文化所影响,通过中国哲学文化的包容、创造以及吸收的过程,是中国哲学学者站在中国哲学思维角度以及中国立场进行解读西方哲学文化的过程,主要体现出西方哲学文化鲜明的主体。通过西方国家哲学文化的传播使我国学者能够充分认识到中西哲学存在的差异以及相同之处,以中国哲学文化的精神为基础进行解读西方哲学文化,能够建构出属于中国哲学学者特殊的哲学品格。假如我国哲学学者不用中国哲学文化的精神进行解读西方哲学文化,那么中国学者就无法有效的了解西方哲学文化,使其在我国的文化影响下也难以形成中国化历程。我们在对西方哲学文化进行解读时首先要尊重西方哲学的内在,要根据其原本的哲学思想进行解读,以此来研究西方哲学文化的哲学观念,其次要尊重西方哲学文化与中国哲学文化之间的关联性,要尊重西方哲学文化出现的哲学历史,遵循历史的轨迹进行解读西方哲学文化,以此来完成西方国家哲学文化中国化历程的研究。
二、西方哲学中国化的三个阶段
(一)明清阶段
西方哲学最早进入中国的时间是我国明清初期,由耶稣会传教士入华传教,之后到1610年代中后期西方国家先后有学者进入我国进行传教,因此“西学”才广泛的被人们所知道。当时西学传播的主要内容是天文、地理、制造器械技术以及神学。当时传教士向我国传达的都是西方国家哲学中较为尊贵以及重要的部分,是西方哲学家最为看重的部分。在西方哲学在我国进行传播时主要有三个显著的特点。首先,在当时的社会对于西方哲学的解读带有一定的格义色彩,格义色彩是指佛学与道学以及玄学的翻译,我国晚明时期学者在进行解读西方哲学时是以儒家学说为基础理论,以此来解释西方哲学,所以在西方哲学中国化的第一个阶段上将西方哲学理解为中国哲学的局部延伸。其次,西方哲学在当时阶段的传播主体是由于哲学的高度限定的,将西方哲学的整体格局介绍到我国的哲学理论当中,是一种与我国中传统学说有根本差异的学说。最后,西方哲学在我国明清时期进行中国化的第一阶段仅是将数学以及物理学等旁支进行中国化处理,其他方面依旧未有任何变化。
(二)晚清阶段
西方哲学中国化的第二阶段始于我国晚清时代,由于西学东渐运动而产生第二阶段的变化。当时的历史总体情景发生变化,对于西方的哲学文化发展也起到一定的影响,导致西方哲学中国化的第二阶段与第一阶段相比有显著的改变,当时的历史时期西学东渐的历史改变较大,全面更新我国的哲学的格局,因此导致西方哲学中国化第二阶段快速发展。在晚清时期西学作品开始传入我国,传教士在我国的沿海地区进行传教活动的开展,虽然有大量的西方传教士在我国进行西方文化的传播,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知识传播。在当时,中国哲学学者对于西方哲学的解读存在争论,之后在20世纪20年代中我国哲学学者形成研究西方国家哲学体系,对于西方国家的哲学文化进行全面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西方哲学在我国形成课程体系,因此在第二阶段的发展中,西方哲学达到重要的发展阶段。在第二阶段的发展过程中不再局限于古代哲学的发展,主要是以近代哲学的发展为主要背景,完全将我国的五行学说推翻,从而对我国的哲学发展也起到一定的影响。
(三)20世纪70年代末阶段
20世纪70年代末阶段,中国哲学者对西方哲学的研究进入全新的阶段,在新阶段对于西方哲学的研究是前两个阶段被忽略的地方,尤其是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西方哲学。在新的阶段中对于西方哲学更加重视近代哲学的研究,主要是由于当时我国正在向现代主义道路发展,因此对于现代西方哲学尤为关注,并且关注许多反思现代的哲学内容。在对西方现代哲学的研究中逐渐产生新的基点,从而对中国哲学研究体系产生三条研究道路,首先,是对西方哲学的研究主要针对法国现代哲学的研究,其次,以海德格尔哲学为基点进行对其后辈哲学内容的研究,这条道路偏离现象学的本体理论,将研究的内容逐渐推向政治哲学中,以此来对西方哲学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最后,将西方哲学体系逐渐向古希腊哲学研究方向转移。三条道路无论是哪一种道路对于西方哲学解读,都是将本体論以及政治学作为解读目标。 三、新时期下西方哲学中国化的三个阶段
(一)传统知识阶段
在新时期的背景下,传统知识型是西方哲学中国化的第一阶段,其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在对西方哲学传统知识的研究中主要是以中国哲学典型思维为主,中国典型思维模式对于西方哲学研究将其事物划分出鲜明的界限,将每一项哲学知识理论固定到其正确方向中,无论对于哲学知识体系怎样进行模块化肢解都能够清晰的呈现出其哲学本质,从而使西方哲学能够更加真实有效。运用中国思维进行解读西方哲学将其局限于马克思主义之中,使中国哲学家能够更清楚的了解西方哲学文化,但在西方哲学中,对于哲学的观念理解为人类文明的核心,不单是马克思主义,还包括其他的哲学学说,比如知识史、思想史、文化史等,以此来突出西方哲学中国化的首要特点。
(二)文化比较阶段
文化比较阶段是西方哲学中国化的第二阶段,在其由第一阶段进行转变为第二阶段时是由于历史以及时代的发展,新时期的发展对于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从而使我国哲学对西方哲学知识研究逐渐向文化研究过渡。在此种阶段下中国呈现出跨文化的研究方向,将比较研究作为新型研究方式,对于西方哲学采取静观或者旁观的态度,将知识以及历史重新进行诠释。在此阶段还注重研究哲学事件本身,对其文化特質做出深刻的解释,对其进行解释时主要基于中西文化的共性,从而在研究过程中产生两方面的典型特质,首先是将西方哲学的历史以及思维进行联系,主要认为西方哲学是以思想带动历史,以此来带动人们的文化发展,其次,是将两国的文化进行有效的对比,从中进行分析两种哲学的文化形成因素,在研究过程中西方哲学文化对于我国的哲学文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此种基础上,将独断式的研究方式摒弃,将哲学研究者的学术思想以及看待西方哲学的方式作为探究文化发展主要研究方式,避免独断式研究带来的错误思想,从而使西方哲学研究逐渐进入正轨。
(三)当代解释阶段
当代解释阶段时新时期下西方哲学中国化的最后阶段,在此阶段对西方哲学的研究主要以当代解释作为研究方式,将西方哲学经历过的历史进行科学的证实,使其能够体现出西方哲学的厚重感。在此阶段哲学研究者的理解从复制行为逐渐向创造行为进行过度,但在解释的过程中要注意运用正确的方式,要对自身做出的解释做出保证,使其能够在历史的发展中表现出来,同时,在解释过程中要以中国特质作为解释基础,以此来呈现出更加具有时代意义的解释。经过不断的研究发展,西方哲学的第三阶段当代解释主要是研究西方哲学的思想和意义的创造。
结语:
综上所述,西方哲学最早进入我国是在明清阶段,通过传教士能够了解西方哲学文化,当时主要是将神学以及传统思想作为研究目标,在发展过程中给我国哲学家产生过怀疑的态度。之后,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逐渐进入新时期的研究阶段,在新时期中西方哲学的中国化依旧具有三个阶段。首先是知识的转变,其次是文化的转变,最后是思想创造的转变,以此来构成西方哲学中国化的发展历程。
参考文献:
[1]谢昌飞,孟丹丹.西学东渐与西方哲学中国化的叙事逻辑与理论特征[J].求是学刊,2016(04):38-44.
[2]王艳华,韩秋红.西方哲学中国化:问题逻辑与思想旨趣[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03):170-177.
[3]韩秋红.西方哲学形而上轨迹与西方哲学中国化历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5):60-69.
作者简介:
史金红(1979.12-),女,山东潍坊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