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对地铁发生火灾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阐述,并对如何有效预防此类事故进行论述。同时,在针对地铁这种封闭式的环境下,发生火灾事故以后,如何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本文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地铁 车站 火灾 预防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 U231 文献标识码: A
火灾是危害地铁运营安全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地下空间中发生火灾将比在地面建筑物中发生火灾更具危险性。火灾也是成上轨道交通中发生频率较高、造成损失较大的事故之一。
1 地铁火灾事故分类
1.1设备故障引起的火灾
地铁安全运营涉及众多的设备,各种设备故障,特别是机电类故障及电器短路是引发火灾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1995年10月28日,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地铁由于电动机车电路故障发生火灾。
1.2行车事故引起的火灾
行车事故主要包括列车冲突、列车颠覆等,这些事故可能会导致列车设备起火,从而引发火灾。例如,2005年1月17日,泰国曼谷地铁国家文化中心站发生列车相撞事故,并引发火灾,造成200多人受伤。
1.3人为因素引起的火灾
人为因素主要包括乘客实施的故意破坏以及运营管理人员不正确的操作和防火工作不到位等。乘客在乘车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和破坏行为可能引发火灾,例如乘客携带易燃易爆等违禁物品进站乘车、乱扔烟头、故意纵火等。运营管理人员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不按规定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对防火工作不重视以及安全检查不彻底等行为也可能导致火灾。例如,1987年11月18日,伦敦地铁国王十字车站的火灾,就是由于乘客吸烟后将火柴梗扔进正在运动的自动扶梯内而引发的。
1.4恐怖袭击引起的火灾
近年来,恐怖组织开始对社会影响较大的坑是轨道交通车站和列车,实时爆炸等恐怖袭击活动,从而引发火灾。例如,1995年7月25日,法国巴黎地铁爆炸恐怖袭击引发火灾,导致4人死亡,62人受伤。
2 火灾事故危害
2.1火灾事故导致疏散难度大。
火灾事故发生后,由于地铁比地面建筑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少,一些地铁车站疏散系统不完善、列车紧急安全出口有限等问题制约着人员疏散。另外,火灾现场的乘客面临着死伤的威胁,每个人的心理状态是非常复杂的,恐惧、慌张、不知所措等惊慌状态都对人员的疏散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如果预案不完善,很容易产生踩踏事件,后果不堪设想。
2.2浓烟容易积聚,高温伤害大。
地铁发生火灾时产生的烟、热不易排除,积聚的热量会使地铁系统内的空气温度迅速升高,较早地出现全面燃烧(轰燃)现象。根据建筑物的燃烧试验,在有限的空间环境下,当火灾房间的温度上升到400℃以上时,会立刻出现轰燃。室内温度会从400℃猛升到800~900℃,火灾房间空气的体积急劇膨胀,烟气中的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浓度迅速增高,人们要脱离危险区域非常困难。
2.3火灾扑救难度大。
地下空间的火灾扑救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火情探测困难,难以接近着火点;
二是地下空间有限,灭火路线和疏散通道较少;
三是难以采取拆除障碍物等手段阻止火势扩大;
四是可供使用的灭火材料少,如卤代烷、二氧化碳等一般不宜大量使用;
五是无线通信设备难以使用,联络困难。
3火灾事故的预防措施
3.1优化安全设计
在地铁系统的规划、设计阶段就应当优化安全设计,高度重视火灾预防。站台、站厅、疏散通道、扶梯、设备间、机房、值班室以及列车内部等的装饰材料,应使用无毒不燃或阻燃材料,以减少火灾发生时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及燃烧可能性,最大限度地满足火灾发生时人员逃生的要求。防烟排烟系统应满足在火灾时耐高温工作的要求,送风的排烟量能满足火灾初期人员的逃生要求。在消防供电上,应保证当火灾发生时,及时切断生产生活用电,但应当确保消防设备正常工作。
3.2完善安全设施设备
列车车厢内应配置灭火器材、手动报警按钮、通信设备以及断电时紧急开启车门的装置。车站内应设置防灾广播装置,用来指导乘客紧急疏散。在地铁的消防重点部位,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在车站内应装设消防水泵,在地铁的重要设备用房内应装设气体灭火装置,应配备灾害时救援人员进行地上地下联络的专用无线通信设施。车站内应设置明显的、能保证视觉连续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应能满足火灾时人员安全疏散的要求。
3.3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广泛宣传,提升工作人员职业素养和市民安全乘车意识。地铁运营单位应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法制教育、技术培训、安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任何时候都不能麻痹大意。同时,要加强安全检查,禁止乘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站、乘车,加强对市民的安全乘车意识教育,减少由于乘客违反规定而产生的火灾事故。
3.4制订应急预案,并加强演练
地铁运营单位应制定火灾处置预案,地铁运营单位应定期组织职工和群众参加应急演练,检验应急处置装备、技术的应用效果,各级应急指挥机构应会同地铁运营单位,科学设置火灾场景,提高运营管理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有效应对火灾。
3.5开展安全评估
城市的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定期对地铁运营展开安全评估,及时查找出影响安全的危险因素,研究分析各种消除隐患的措施与方法,提高地铁安全性。
4 地铁车站火灾事故的应对措施和处理程序
4.1 应对措施
4.1.1 及时报告火情
在确认火灾情况后,车站行车值班员应迅速将火灾发生时间、地点和具体位置及其他情况向控制中心报告,控制中心应根据火灾事故的具体情况和应急预案,向公安和消防等部门报告。
4.1.2有效组织人员疏散
无论地铁哪个部位发生火灾,都应在第一时间紧急疏散乘客,同时采取有限的灭火措施。根据世界上城市轨道交通重大火灾事故的教训,乘客没有得到快速、及时、安全的疏散是造成人员重大伤亡的主要原因。列车在车站发生火灾时,可以利用车站楼梯、出入口迅速疏散乘客,环控调度人员应执行火灾模式,车站工作人员应立即关闭自动扶梯,引导乘客出站,并阻止乘客进站乘车。另外,在日常的运营过程中,应当对车站的疏散能力进行评估,对战台、自动扶梯、救援通道的疏散能力进行模拟,科学评估各项设施的疏散能力,发现影响事故久远的瓶颈,并予以消除。在事故发生后,应认真总结乘客疏散的经验和教训,并对不同行车组织方案及事故类型的乘客疏散情况进行专题研究和总结。
4.2 处理程序
参考文献:《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案例评析》 交通运输不便道路运输司
关键词 地铁 车站 火灾 预防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 U231 文献标识码: A
火灾是危害地铁运营安全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地下空间中发生火灾将比在地面建筑物中发生火灾更具危险性。火灾也是成上轨道交通中发生频率较高、造成损失较大的事故之一。
1 地铁火灾事故分类
1.1设备故障引起的火灾
地铁安全运营涉及众多的设备,各种设备故障,特别是机电类故障及电器短路是引发火灾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1995年10月28日,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地铁由于电动机车电路故障发生火灾。
1.2行车事故引起的火灾
行车事故主要包括列车冲突、列车颠覆等,这些事故可能会导致列车设备起火,从而引发火灾。例如,2005年1月17日,泰国曼谷地铁国家文化中心站发生列车相撞事故,并引发火灾,造成200多人受伤。
1.3人为因素引起的火灾
人为因素主要包括乘客实施的故意破坏以及运营管理人员不正确的操作和防火工作不到位等。乘客在乘车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和破坏行为可能引发火灾,例如乘客携带易燃易爆等违禁物品进站乘车、乱扔烟头、故意纵火等。运营管理人员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不按规定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对防火工作不重视以及安全检查不彻底等行为也可能导致火灾。例如,1987年11月18日,伦敦地铁国王十字车站的火灾,就是由于乘客吸烟后将火柴梗扔进正在运动的自动扶梯内而引发的。
1.4恐怖袭击引起的火灾
近年来,恐怖组织开始对社会影响较大的坑是轨道交通车站和列车,实时爆炸等恐怖袭击活动,从而引发火灾。例如,1995年7月25日,法国巴黎地铁爆炸恐怖袭击引发火灾,导致4人死亡,62人受伤。
2 火灾事故危害
2.1火灾事故导致疏散难度大。
火灾事故发生后,由于地铁比地面建筑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少,一些地铁车站疏散系统不完善、列车紧急安全出口有限等问题制约着人员疏散。另外,火灾现场的乘客面临着死伤的威胁,每个人的心理状态是非常复杂的,恐惧、慌张、不知所措等惊慌状态都对人员的疏散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如果预案不完善,很容易产生踩踏事件,后果不堪设想。
2.2浓烟容易积聚,高温伤害大。
地铁发生火灾时产生的烟、热不易排除,积聚的热量会使地铁系统内的空气温度迅速升高,较早地出现全面燃烧(轰燃)现象。根据建筑物的燃烧试验,在有限的空间环境下,当火灾房间的温度上升到400℃以上时,会立刻出现轰燃。室内温度会从400℃猛升到800~900℃,火灾房间空气的体积急劇膨胀,烟气中的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浓度迅速增高,人们要脱离危险区域非常困难。
2.3火灾扑救难度大。
地下空间的火灾扑救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火情探测困难,难以接近着火点;
二是地下空间有限,灭火路线和疏散通道较少;
三是难以采取拆除障碍物等手段阻止火势扩大;
四是可供使用的灭火材料少,如卤代烷、二氧化碳等一般不宜大量使用;
五是无线通信设备难以使用,联络困难。
3火灾事故的预防措施
3.1优化安全设计
在地铁系统的规划、设计阶段就应当优化安全设计,高度重视火灾预防。站台、站厅、疏散通道、扶梯、设备间、机房、值班室以及列车内部等的装饰材料,应使用无毒不燃或阻燃材料,以减少火灾发生时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及燃烧可能性,最大限度地满足火灾发生时人员逃生的要求。防烟排烟系统应满足在火灾时耐高温工作的要求,送风的排烟量能满足火灾初期人员的逃生要求。在消防供电上,应保证当火灾发生时,及时切断生产生活用电,但应当确保消防设备正常工作。
3.2完善安全设施设备
列车车厢内应配置灭火器材、手动报警按钮、通信设备以及断电时紧急开启车门的装置。车站内应设置防灾广播装置,用来指导乘客紧急疏散。在地铁的消防重点部位,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在车站内应装设消防水泵,在地铁的重要设备用房内应装设气体灭火装置,应配备灾害时救援人员进行地上地下联络的专用无线通信设施。车站内应设置明显的、能保证视觉连续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应能满足火灾时人员安全疏散的要求。
3.3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广泛宣传,提升工作人员职业素养和市民安全乘车意识。地铁运营单位应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法制教育、技术培训、安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任何时候都不能麻痹大意。同时,要加强安全检查,禁止乘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站、乘车,加强对市民的安全乘车意识教育,减少由于乘客违反规定而产生的火灾事故。
3.4制订应急预案,并加强演练
地铁运营单位应制定火灾处置预案,地铁运营单位应定期组织职工和群众参加应急演练,检验应急处置装备、技术的应用效果,各级应急指挥机构应会同地铁运营单位,科学设置火灾场景,提高运营管理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有效应对火灾。
3.5开展安全评估
城市的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定期对地铁运营展开安全评估,及时查找出影响安全的危险因素,研究分析各种消除隐患的措施与方法,提高地铁安全性。
4 地铁车站火灾事故的应对措施和处理程序
4.1 应对措施
4.1.1 及时报告火情
在确认火灾情况后,车站行车值班员应迅速将火灾发生时间、地点和具体位置及其他情况向控制中心报告,控制中心应根据火灾事故的具体情况和应急预案,向公安和消防等部门报告。
4.1.2有效组织人员疏散
无论地铁哪个部位发生火灾,都应在第一时间紧急疏散乘客,同时采取有限的灭火措施。根据世界上城市轨道交通重大火灾事故的教训,乘客没有得到快速、及时、安全的疏散是造成人员重大伤亡的主要原因。列车在车站发生火灾时,可以利用车站楼梯、出入口迅速疏散乘客,环控调度人员应执行火灾模式,车站工作人员应立即关闭自动扶梯,引导乘客出站,并阻止乘客进站乘车。另外,在日常的运营过程中,应当对车站的疏散能力进行评估,对战台、自动扶梯、救援通道的疏散能力进行模拟,科学评估各项设施的疏散能力,发现影响事故久远的瓶颈,并予以消除。在事故发生后,应认真总结乘客疏散的经验和教训,并对不同行车组织方案及事故类型的乘客疏散情况进行专题研究和总结。
4.2 处理程序
参考文献:《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案例评析》 交通运输不便道路运输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