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硬实力到软实力

来源 :企业与企业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cjz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汉油田是中石化集团公司在鄂的一家大型综合性石油企业,地处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本部设在湖北省潜江市。东临省会武汉,西接古城荆州,南靠长江,北依汉水,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 油田矿区总人口13.5万人,现有员工3.24万人,资产总额180亿元,截止2007年,累计生产原油4801万吨、天然气16.22亿立方米。经过40多年的开发建设,而今的江汉油田已发展成为中国南方重要的油气勘探开发基地、工程技术服务基地和石油机械装备制造基地,盐卤化工、科研设计、辅助生产和社区服务也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实力。
  追寻江汉油田勘探开发4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足迹,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样一条主线,江汉油田走过的既是一条扩张资源、更新设备、创新技术、不断增强自身硬实力的发展之路,也是一条以人为本、更新观念、提升管理、创新文化、不断提升自身软实力的自强之路。正是不懈地追求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协调发展,才铸就了江汉油田如今的辉煌。
  
  一、以和谐作为企业文化的主色调,既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了营养,又切合了企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文化的根系发
  达而坚实
  
  从江汉油田的发展历程来看,与其注重以油强国、持和兴企、以人为本的企业发展理念有密切的关系,而这也正是江汉油田企业文化的核心所在。以和谐促进发展,以发展巩固和谐,进而形成在和谐中发展,在发展中进一步和谐的良性循环。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观念形成很早。所谓“和”,就是多种事物的和谐、合作、和睦相处、相辅相成,其中也包含结合、统一、融合、协调、适当、均衡等多方面的意思。《国语·郑语》记载:“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这段话提到了两个相互对峙的概念:一个是“和”,一个是“同”。“和”的原意是指不同声音的相互唱和,太史伯引申为“以他平他”,亦即多种不同事物的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补充,这样事物就会朝新的方向发展。“同”就是“以同裨同”,亦即同一类因素的简单相加,久而久之就会使事物失去发展的动力,从而会失去存在的意义。这段话给人们的启示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企业要想生存和蓬勃发展下去,必须遵循和谐发展的原则,那就是差异性原则、均衡性原则和互补性原则。所谓差异性原则,是指任何事物不论在共时形态还是在历时形态上都有差异性,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只有同一而没有差异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我们必须承认他们的差异性,尊重他们的差异性。所谓均衡性原则,是指事物不同的组成因素要按照适当的比例、适当的秩序达到适当的均衡。一些因素过于膨胀,一些因素过于萎缩,就会失去均衡,就会影响事物的稳定和发展。所谓互补性原则,是指与事物有关的各种因素不能相互抑制、相互排斥,而是要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一定社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同时又反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企业文化是一定社会文化中的一种类型,既有一定社会文化的共性,也有企业在自身发展实践中形成的个性。江汉油田经过40多年的发展,在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的碰撞中终于形成了以和谐为特征,以和谐为动力,以和谐为目标,以和谐为原则的和谐企业文化。以和谐为特征意味着油田的企业文化建设在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以及三者间的统一方面都呈现出不同层次的特色,但宏观上始终体现出的是和谐。
  以和谐为动力意味着油田的企业文化建设始终注意把握事物的差异性,始终注意处理好不同事物之间的均衡性,始终注意促进事物之间的良性互补性,在推动事物的和谐共处中推动企业的蓬勃发展。
  以和谐为目标是指油田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为了处理好企业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企业的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之间的关系;企业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企业集团与国内同行业、国外同行业等的关系。企业达到了和谐的目标,也就意味着企业各方面和谐运转,人人分工合作,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也就真正实现了企业发展的根本目的。
  以和谐为原则是指油田的企业文化建设始终坚持和谐的发展导向,处处尊重和处理好事物内部、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均衡性、互补性,坚持和支持企业文化向着有利于企业和谐发展的方向前进,反对和阻止企业文化向着不利于企业和谐发展的方向滑落。
  注重和谐,追求和谐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终极追求和根本原则。国有企业作为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依托,更是需要贯彻和谐的发展理念。所谓“和则一,一则多力”,只有企业和谐了,才能使企业团结如一人,只有企业团结如一人,企业中的每一个人才能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企业的发展增砖添瓦。而企业的不断发展,又会进一步促进企业员工的发展。和谐是企业员工与企业的双向肯定,能够促使两者之间形成互养循环的依靠感,推动企业与个人共同发展进步。和谐是江汉油田企业文化发展之根,和谐是江汉油田企业文化发展之本,和谐是江汉油田腾飞的翅膀,和谐也为每一个江汉石油人实现人生理想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二、在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的对接中,走扬弃之路,文化的基础广泛而深厚
  
  江汉油田企业文化兴起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的江汉大会战,工人队伍主要由军队转业而来。1970年,一次就从当时的广州军区和武汉军区成建制地转业25000名军人参加油田大会战。这一不同于其他行业工人队伍的组成特点,使得油田文化在其初生状态就具有了浓厚的军人文化色彩。直到现在,各种军事术语在石油勘探开发生产建设领域还十分流行。又由于中国的石油工业兴起于共和国初建时期,为了应对当时复杂的国际环境,江汉油田是作为一个战备油田开发的,找油找气,在当时,不仅是经济,更是政治,故而中国的石油又有“志气油”的称谓。从毛主席向全国发出“工业学大庆”的号召起,石油人便成为共和国工业界的精神骄子,同时也打上了强烈的政治烙印。石油文化与军队文化、政治文化的融合,积淀了江汉油田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使得油田企业文化在形成过程中就极富特色。
  从构成看,是一种混合文化,这是油田企业文化得以形成的社会文化因素。俗话说,一方水土一方人,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地方文化。由于中国油田建设起步比较晚,又值特殊的历史时期,任务的繁重与时间的紧迫,决定了石油工业在起步阶段如同铁路建设一样,必须依靠军人来完成。而军人组成的“五湖四海”,带来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在江汉油田每一个子单位之中,全国各省市的人几乎都能找到,这就使得来自不同地域的人员所携带的原初地域文化开始大碰撞,而油田人转战南北,在形成现代“逐油藏而居的石油部落”的同时,所吸收、携带的不同工作区域的文化与本身的原初地域文化又进行碰撞、共生,逐渐形成了再生形态的地域混合文化。文化具有传承性,江汉油田企业文化建设是围绕着企业的生存发展进行的,但企业的主体又是由人来承担的,因此江汉油田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十分注重不同主体所携带的原初文化和再生文化,使其在融合共生中发展,在共生发展中不断扬弃完善,从而奠定了江汉油田深厚的社会文化基础。
  从性质看,是价值文化与制度文化的双重引领。这是油田企业文化得以形成的制度文化基础。制度是一种规范,是一种制约,同时也是一种指导,一种标准。制度可以是显性的明文规章制度,同时也内含隐性的价值标准约束。其中显性制度是隐性制度的外化,隐性制度是显性制度的内涵。由于石油行业在建设初期面临着人力、物力、财力极度匮乏的客观困境,而石油所担负的经济任务和政治任务又都相当艰巨,因此,石油工业一起步就特别注重制度管理和价值标准约束。当初12万大军齐集江汉,会战指挥部就注意发挥人民军队遵守纪律、敢打硬仗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又由于石油是“志气油”的观念深入人心,在这一政治价值标准的指引和约束下,江汉油田的制度建设更是体现了鲜明的爱国主义色彩,为了祖国的富强,“我为祖国献石油”就成为江汉油田制度建设的价值标准约束,“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管理制度以及“岗位责任制”就成为江汉油田制度建设的硬性制度约束,因为价值标准约束已被广大员工所认同,所以硬性的制度约束也就顺理成章地为广大员工所遵守,两者相统一,构成了江汉油田企业文化建设的制度文化基础。
  从观念形态看,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精神,是油田企业文化得以形成的精神文化基础。艰苦奋斗,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精神,中华民族才能历经磨难一直屹立在世界东方,也才能建立新中国和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石油作为一门新型产业和特殊行业,其本身就与艰苦二字紧紧相连。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尽快粉碎西方的禁运和封锁,年轻的共和国必须走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之路,而在当时解决能源问题又是最为迫切的。也正是在这一时代大背景下,石油工人登上了中国工业建设的历史舞台,并在很短的时间内,靠人拉肩扛的艰苦奋斗精神,在戈壁、在荒原、在极其原始的条件下,为共和国找到了能源,将中国贫油的帽子扔到了太平洋。 这一切,如果没有为党分忧、为国争光的思想境界和一股吃苦耐劳的精神是根本不可能的。当初铁人王进喜与其他行业的英模一道,登上天安门接受共和国最高领导人的接见,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就是民族精神的体现,也是当时面对贫困求发展的内在动力。王铁人等人共同构成了第一代石油人的榜样,他们的精神感召力激发了百万石油大军以及全社会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潮,这在江汉油田的勘探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石油勘探的职业特点一方面锻造了石油人的开拓精神,另一方面则锻炼了石油人的承受能力和韧性,形成了石油文化敢打敢拼的特征。在江汉油田的早期风雨兼程中,油田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企业精神也逐渐沉淀下来,最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有一些经典的口号,如“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有我的家”等,现在看来也仍然令人肃然起敬。在一定条件下,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江汉油田形成的这种精神是油田得以生存发展的内在自觉力量,也是推动油田和谐企业文化破土而出的精神动力。
  
  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位一体合力推进,文化的传播与培育普及而深入
  
  江汉油田和谐企业文化由初始走向理性并最终形成,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二十一世纪初。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石油企业由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这一带有根本性质的变化,要求油田必须面向市场,回归到企业的本位上来,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 尊重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 重新规划企业,走效益发展型道路。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江汉油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着手引进并研究企业文化。这一时期,也是全球经济出现疲软,亚洲发生金融风暴的时期,由于内外环境的变化等多方面的原因, 江汉油田在稳产13年后,一度连续几年出现了亏损。面对困境,为了迅速扭亏为盈,走出低谷,鼓舞全局员工排除困难,“滚石而上”,油田开始从理论与实践、传承与创新、借鉴与吸收的结合上着手研究企业文化,并与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一道推进,引导激励全局广大员工昂扬斗志,振奋精神,进行江汉油田“第二次创业”。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改革的步步深入和力度的不断加大,在阵痛过程中,江汉也一度遭遇了稳定问题。如何解决前进过程中的矛盾,2005年油田党委从大处着眼,从宏观上把握,从系统上均衡,提出了建设“和谐油田、阳光油田、效益油田、平安油田”的新理念,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企业文化,并将其提升到推动企业发展与进步的战略高度,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由此可见,江汉油田和谐企业文化的形成是改革开放背景下的产物,是积极应对市场变化的产物,是对企业在改革开放期间积极之处的发扬和消极之处的纠正与弃化,是企业更好地适应客观实际变化的措施和战略。为了油田的和谐发展,油田从企业文化建设的三个层面开始正式着手探索,具体如下:
  (1)以物质文化建设树和谐。和谐是建立在一定物质基础之上的,不是无中生有的“空中楼阁”。人们为了生存,就必须解决衣食住行等基本物质问题。如果企业员工连生存都没有保障,是不用奢谈企业能达到和谐状态的。要和谐,就必须遵从唯物史观的最基本原理,从解决人们的生活问题开始,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江汉油田将此作为建设和谐企业文化的最基本的切入点,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生活质量。现在的江汉油田,不仅经济基础实力较三年前翻了一番,职工的居住条件、矿容矿貌、公共设施建设,都发生了空前的变化。
  (2)以精神文化建设凝和谐。精神上的和谐是最高层次的和谐,是最能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无形动力。在企业文化建设所包括的各个要素中,企业精神是其核心和精髓,是企业独特的传统习惯、作用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一个企业要使它的各个方面能够有机结合,产生最佳的作用和效果,必须将重点放在企业精神的培育上。在吸收江汉油田传统的开拓进取精神基础上,针对新时期的企业特点,江汉油田将本企业的精神提炼为江汉精神,对具体内涵曾两次进行总结和概括,一次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叶,江汉精神被概括为“苦干快上,自立自强”。随着新时期的到来,面对新的发展机遇,江汉精神必须与时俱进,因此江汉油田又对企业精神进行第二次提炼,现在的江汉精神为“自强不息,和谐发展”。为使江汉精神为广大员工所内化和发扬,江汉油田主要采取宣传和实践引导的方式进行培育。具体来说,一是在油田报纸、电视、网站上开辟专栏、专题,通过召开动员会、演讲会、座谈会和报告会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江汉精神。二是把江汉精神作为员工入厂、入团、入党教育的基本内容进行管束。三是在“江汉第一口井”——钟11井建立传统教育基地,让员工群众在实地参观中不断提高对江汉精神的认识。四是通过组织开展“塑造形象,加快发展”、“做实践江汉精神江汉人”等铸魂、塑形的主体系列活动,在实践中引导员工群众自觉践行江汉精神。这些举措不仅培养员工以企业为家的集体意识,而且形成了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氛围,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以制度文化建设固和谐。制度文化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中介,也是企业和谐的保证,好的制度能引领企业走向和谐的理想状态,不好的制度会使原本的和谐也变得不和谐。为了保证企业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都能和谐运转,江汉油田从两方面对制度文化进行建设。一方面,对硬性制度体系进行了完善和健全,按照“适用的留下,不完善的增补,不适用的废止”的原则,江汉油田对岗位责任、安全生产、技术管理、HSE管理、经营管理、党群工作等十多个方面的制度,进行了全面清理、分析、修订、补充和完善,逐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各项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在管理上淡化政治价值标准而强化以人为本的文化内涵,从尊重和发掘人的本性方面进行制度建设。如江钻股份有限公司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探索出来的SME管理模式,其中就借鉴了先进的西方文化,如泰罗的科学管理、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拿破仑·希尔的成功法则、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等科学理论。在吸收这些理论科学内核的基础上,江钻股份有限公司提炼出了自己的管理思想,即从人们需要激励和追求卓越的心理需要方面对企业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科学管理和成功行动的企业管理运行机制。SME管理模式的运行,较好地调动了员工生产的责任意识和释放个人潜力的积极性,使员工个人发展与企业整体发展较好地统一起来,为巩固企业的和谐筑起了一道理性的屏
  道,也是长久的屏道。
  
  四、以人为本、持和兴企,不断强化文化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文化的引导势能持久而强劲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江汉油田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创新,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思想和企业文化的优秀成果,弘扬时代精神,突出企业特色,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建设和谐油田的总体思想指导下,对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悟,这就是以人为本、持和兴企。
  企业是由人组成的,人是企业的主体,是企业中的最大资源,也是企业文化的最主要、最活跃的载体。企业的和谐归根到底是人的和谐,如何使不同个体的人和谐共处,如何使个体的人的不同需求得到和谐满足,如何使不同个体的人与企业的兴亡发达和谐与共起来,企业都必须作好“人”的工作。以人为本是和谐企业文化发展的前提,是和谐企业文化发展的方向,是和谐企业文化发展的主旨,是和谐企业文化发展的纲领,围绕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油田从不同方面对其进行了具体展开和探讨。
  1、力求个人与企业的价值在共同的成长中实现双赢。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最核心之处是尊重人的价值的体现,这种价值的体现不仅是自我价值的体现,也是个人对企业所作贡献的体现。在以往的国有企业发展中,往往过多的是空喊以企业为家,在这种抽象的集体主义原则要求下,却忽视了企业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江汉油田认为,伴随着工业现代化的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广大员工与企业的文化情感。而要深化这种情感,最根本之处还得从尊重员工的价值需求开始。人既是独立的个体,也是社会中的一员,因此既有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也有实现社会价值的需求。因此,油田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坚持科学的人才理念,除了引导员工为企业多作贡献外,还从工作本身给员工提供实现自我价值、展示才华的舞台,如清河采油厂,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从尊重员工的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出发,充分激发员工强烈追求成功和卓越的欲望,鼓励员工建立积极的心态和树立明确的目标,并从改善心智模式,开展团体学习和学会系统思考等方面培养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能力,从而实现员工个人的自我超越和企业追求卓越发展的共同愿望。
  2、坚持效率与公平同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是个绝对与相对相统一的概念。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既有先天的共性,也有后天的共性,既有先天的差异,也有后天的差异。作为共同的人,都应该享有基本的生存权,作为不同的人,应该享有社会赋予他的与其综合素质相对应的待遇。具体到企业的分配制度而言,因为这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也是企业和谐与否的物质基础,因此江汉油田格外将分配制度纳入企业的物质文化建设范畴内,总体思路是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长远目标是追求共同富裕。坚持效率优先意味着要尊重个人能力的高低,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否则,干好干坏一个样,就会使企业“同则不继”。在收入分配基本原则方面,坚持“向一线员工倾斜,向科技工作者倾斜,向艰苦岗位倾斜,向有贡献的人倾斜”,同时积极引进当今世界先进的激励机制,结合油田的实际大胆试行。兼顾公平还意味着要尊重每个人、每个家庭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要使他们共享油田改革发展的成果。 这方面,江汉油田的很多做法可资借鉴。比如,筹措3000万元作为扶贫帮困资金专款专用,定期向困难家庭发放生活补助金、大重病补助金和助学金,做到了“不让一个困难家庭吃不上饭、不让一个困难家庭看不起病、不让一个油田子女上不起学”。还比如,他们坚持做好经常性走访慰问和重大节日集中慰问,特困人员由局处领导上门看望等。
  3、坚持制度约束与道德引领并举。以人为本是个富有规范性含义的发展理念,人在这里既是个抽象名词,也是个具体名词,以人为本,意味着是要以企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主体为企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而不是以企业非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主体为根本推动力;以人为本,意味着是以企业员工在生产实践中所沉淀下来的具有真善美性质,引领着企业前进方向的美好意识为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而不是以在生产实践中所遗留下来的一些恶习、落后于时代的东西为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进一步扩展开来,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发展和社会交往的日益增多,人与人之间在生产和生活上都处于生产者与消费者互换的角色,因此,以人为本还意味着以服务于全社会广大苍生为企业发展的外在推动力。只有以企业主体在生产实践中所养成的先进的东西制约落后的东西,企业才能达到和谐发展的理想目标。因此这就必须要借助一定的规范来进行制约和引领,江汉油田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历史中形成了制度约束和道德引领相互配合的规范机制。所谓制度约束主要以制度来保证以人为本的理念的执行,江汉油田认为职工是企业最宝贵、最具能动性的资源,油田只有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体制,才能做到充分依赖人、信任人、尊重人、理解人,才能以公平、公正、合理的用人制度、晋升制度、考核制度、分配制度、激励制度和有效的培训制度来培育职工、激励职工,发掘职工潜能,从而促使职工积极主动地执行企业新的发展战略,按照企业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所谓道德引领,主要是从道德宣传、道德渗透、道德榜样方面来引领员工培养优良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等道德意识规范。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核心,江汉油田认为,空洞的说教不如现实的事例,为此江汉油田经常运用榜样示范法来进行职业道德建设,如江汉石油管理局2006年油田组织的江汉油田外闯市场先进报告会,在油田掀起了一场学习先进爱岗敬业的活动进一步深入高潮,使得广大员工不仅从中体会出了传统的油田人拼搏、奉献精神的可贵,更加体会了现时代抢抓机遇、靠技术抢占市场的开拓精神的真正含义。与此同时,大力开展职业道德教育,通过集中学习、座谈交流等形式,加强职工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增强主人翁责任感;突出抓好《员工守则》、《安全生产十大禁令》的宣贯,培育职工“忠诚企业、诚实守信、爱岗敬业、遵章守纪、遵守公德”的职业道德,引领职工立足岗位、扎根一线,创一流工程、一流产品、一流服务。在社会公德建设方面,从2003年开始,江汉油田连续组织了两届“双十佳”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比活动,大力弘扬传统美德,树立道德高标。实施爱心工程,通过常年开展扶贫帮困、志愿者服务、助残助孤、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组织好邻里、公益明星等评选,大力倡导“真情献社会,爱心献他人”的良好风气,并注重爱心活动的持续开展。在江汉油田,慷慨解囊,扶贫济困是献出一份爱心;助人为乐,关心他人是献出一份爱心;促膝谈心,好话劝人三冬暖,帮助他们解除心理疙瘩也是献出一份爱心;宽容谦让、与人为善、孝亲尊长、睦邻友善,更是献出一份爱心。“献爱心”实质是体现了个人对社会的一种责任,一种回报,一种高境界的以人为本的体现,有利于建立起团结、友爱、信赖的新型社会主义人际关系,有利于整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成。
  4、注重生产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和谐统一。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依靠人的高度自觉。而人是生产的主体,企业文化深深植根于企业员工的生产文化之上,或者换言之,企业的生产和生产方式是企业文化产生的土壤。江汉油田的企业文化,是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科学性、团结性、开拓性、敬业性的特质。比如班组文化和车间文化,就是江汉油田的生产文化。江汉油田把生产文化建立在班组上,建立在车间上,注重一个个小团体的协作配合,这其实是最实在的一种企业文化。班组文化的创建,增强了班组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了班组工作和产品质量、提升了班组基础管理、培育了班组团队精神,为广大员工参与班组的日常管理提供了条件和场所,使广大员工切实感受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文化落地生根提供了有力保证,为企业文化建设注入了生命力,而企业文化反过来可以更理性地提升生产文化的水平,更好地促进企业生产向和谐境界努力。企业文化建设与生产文化建设的双向互动可以促使企业文化能更好地被员工所认同、接受,成为企业文化的真实的执行力,还能结合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反馈给企业,促进企业文化的升华,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有效途径,在江汉油田中也确实效果非凡,如品牌文化意识就是二者统一后的产物,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如钻井公司70155钻井队牢固树立“打一口油井、立一座丰碑、占一方市场”的品牌观念,被誉为“江汉铁军”,成为中石化名牌基层队。象这样享誉国内甚至世界的还有“江汉油建”、“江汉井下”、“江汉物探”、“江汉测井”等优秀团队以及“石油四机”、“江钻牌”钻头、“超级”牌漂粉精等优秀品牌,正引领着江汉油田走向中国、走向世界,使江汉油田实现了由“江汉制造”到“江汉创造”的历史性跨越。
  一个悠远深邃的梦,一曲奋进开拓的歌。一部艰难创业史,数万江汉石油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破浪前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企业文化,自强不息,和谐发展,抒写了一首首赞美诗,吟唱了一曲曲风流歌。在未来的征程中,我们有理由相信:江汉石油人在和谐企业文化的引领下,凝心聚力,克难奋进,一定会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单位:江汉油田石油管理局)
其他文献
华表的影像流淌在徐徐展开的巨大卷轴上,“飞鸟”和“鲸鱼”自在翱翔“鸟巢”上空,人类在冉冉升起的蔚蓝色星球上漫步,闪烁的星空变幻成通体晶莹的“鸟巢”,……视觉和感官上的震撼,让观众切实感受到“同一个梦想”。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到底施了什么魔法?  高科技,让天才的创意变为现实。    开幕式技术制作组组长于建平说:震撼来自创新方案和高新技术的大量结合。北京采用了历届奥运会最复杂的技术系统,采用了大量世界
期刊
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就业、就医、就学、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十分关注的焦点问题。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国家财政责无旁贷,财政政策是解决民生问题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是,国家的财力是有限的,在有限的财力约束条件下,如何建立公共财政对民生投入的长效保障机制,切实有效地改善民生,是当前摆在广大财政工作者面前一个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期刊
2008年8月12日至16日,湖北省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工业经济协会(以下简称省“企联”)召开了2008年第二次秘书长工作会议,来自省“企联”的副秘书长单位的有关部门负责人和部分市州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的代表应邀出席了会议。会议由省“企联”会长邱思胜(右)主持,省企联执行副会长涂焱生(左)出席会议并作了工作汇报。    会上,省“企联”雇主工作部、培训部、杂志部、网络部、会员部及办公室等部门
期刊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生活水平逐步的提高,对土鸡(优质鸡)的需求逐步扩大。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十堰市张湾区提出了发展现代化特色农业,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的思路,建立健全畜牧兽医技术人员队伍,辐射各乡镇街办村组干部,联动网络化、技术性服务,积极引导专业户和专业村走规模化经营、土鸡产业化发展的特色养殖之路,倡导服务促动、典型带动、示范驱动、科技推动、项目拉动、宣传鼓动等举措,促进土鸡养
期刊
加强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经营业绩考核,实施绩效管理,是国资监管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是激发企业活力,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更是代表地方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充分享受资产收益权、重大决策权和选择经营者权的重要体现。宜昌市国资委从2004年以来,大胆探索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和绩效管理的新方法,走出了一条施加压力、激发活力、增添动力,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新路子。    一、在实践中探索,在
期刊
一、周口市财政社会保障现状    河南省周口市财政社保部门成立于1997年。目前,全市范围内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在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促进全市的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城乡低保制度基本建立。截止2007年底,全市有12万名城市低保对象,人均月保障标准市直、项城、川汇区是160元,其他县是128元,达不到这个标准的补齐,2008年最低补差水平不低于95元。从199
期刊
2008年10月12日,由湖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湖北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公司、上海博润投资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宏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孝感市、成宁市协办,湖北浙江商会、武汉博润投资有限公司,湖北博润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博润投资第八届国际研讨会暨“2008福星惠誉·湖北民营企业高峰论坛”在武汉东湖易斯特国际酒店举行。湖北省副省长赵斌在会前接见了与会专家,就当前经济形势听取了
期刊
近期,美国金融危机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事件,由美国次贷危机而引爆的金融危机,使美国今年以来就有大小10家银行倒闭。美国政府于惊慌不安中制订了一个由政府出资700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10月3日,在布什政府向参众两院“求爹告奶”般游说之下,美众议院终于以263票赞成、171票反对通过此方案,布什总统竟于2小时内签字,让这项法案立即生效,足见布什政府的迫不及待之窘态。  据有关媒体透露,美国许多纳税人对其
期刊
一、财政部、国税总局:调整印花税征收方式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前不久宣布,经国务院批准,从2008年9月19日起,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征收方式,将现行的对买卖、继承、赠与所书立的A殷、B股股权转让书据按千分之一的税率对双方当事人征收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调整为单边征税。  单边征税后,买卖、继承、赠与所书立的A股、B股股权转让书据的出让方将按千分之一的税率征收证券(股桑)交易印花税,
期刊
美国救市计划未能挽回市场信心,欧美金融业状况继续恶化,股市纷纷暴跌。在此情况下澳大利亚央行率先宣布下调基准利率1个百分点。受此影响,澳大利亚股市扭转早盘大幅下挫的局面,收盘上涨1.7%。市场人士认为,这可为各国央行采取联合行动提供参考。    澳大利亚连续两月降息    澳大利亚央行将基准隔夜拆款利率下调1个百分点至6%。此次降息正值信贷紧缩冲击全球银行系统之时,降息幅度较市场预期的50基点高出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