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改变学生“愁作文”的现状,我致力于写作教学的探索。随着研究的深入,我深感在“作文”这一非常个性化的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定位至关重要。由于“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我们的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重知识传授,轻情意培养,而“作文连着健康的生命”,教师居高临下,缺乏人文关怀的教导在不知不觉中堵住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往往事倍功半。我调整自己的角色,立足于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重视学生“自悟”,把自己定位于“引导者”、“合作者”、“赏鉴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写作的兴趣,使其作文由“被动”变“主动”,其作文水平显著提高。
一、教师要做学生思想情感的引导者
学生作文是运用文字表达思想情感的过程。而中学生在作文中往往不会写真情实感,不敢写真情实感。不会写真情实感是因其缺乏对生活的细心体味感悟,不敢写真情实感是因其自觉思想境界不高,情感不感天动地。加之教师往往以“思想不深刻,感情不充沛”来评价学生文章,使得学生不能正视自己的思想感情。这里一个关键的问题是教师如何认识学生本身,我以为学生本身是个正在成长的生命。其思想的肤浅,甚至错误,情感的稚嫩,甚至贫乏,都是正常的现象,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成长,教师要做学生思想情感的引导者,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从两方面进行思想感情的引导。
(1)引导学生重视自我体验
语文学科鲜明的人文性在作文教学中表现尤为突出,“我”是作文的灵魂,人文合一是作文的规律。学生作文中常常丢失了自我,代之以“我们”“大家”“英雄”“伟人”,走入编造的误区。引导学生重视自我体验,教师就要好好珍视学生的心声,倾听其大胆发出的不成熟的“心音”。我通过创设展现自我情感的情境引导学生,例如“我的体验”“我的成长”“我的快乐”“我发现的美”等命题本身就是让学生把我的思想情感灵魂熔铸于作文中,让我们从中看到一个个有血有肉、生机勃勃、个性鲜明的“我”。
(2)帮助学生升华思想情感
当学生敞开心扉,抒写心事时,我们会发现他们的习作中,流露着个体的孤芳自赏,显出生活的压抑、无奈,反映出茫然甚至消极的人生态度。这时候,教师要在价值观念、道德行为、生活观念、人际关系、择友标准、审美情趣等方面做引路人。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升华情感。这一环节,切忌空发“人生宏论”,而要千方百计提供思想碰撞,情感冲突的机会。使学生自我选择,自我认识,自我提高。让文章成为认识生活的过滤器,把矫情、浮躁、浅薄滤去,让真诚、健康、深刻呈现出来。
二、教师要做学生的合作者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个体差异非常大,我们过去习惯于文前指导,面向全体学生有一定的作用,而在实际作文训练中,教师是否考虑过合作者的角色呢?结合我的实践经验,我以为至少可以在以下方面与学生合作。
(1)帮助选材
在命题作文中学生常常无从下笔,这时候教师可让学生先讲述自己的相关生活,从中帮助学生进行分析筛选,去粗取精,去旧布新。在这样的合作中,学生逐步把生活中的原材料与写作内容联系起来,这种牵线搭桥的作用在学生作文中极为重要。
(2)提供材料
由于学生阅读量、知识积累一般都落后于教师,所以在作文中学生需要的资料不齐全时,教师及时提供帮助,如以“生命”为话题作文时,我在《读者精华本》《刘墉文集》中筛选一些关于生命的哲理性论述,印发给学生,使学生化解引用之难。同时教给学生如何搜集材料,意义深远。
(3)“下水”帮修改
教师写下水文,不一定是整篇尝试,我在作文教学中多次亲自帮助学生改一两处,特别是在训练学生语言凝练生动时,把学生文章中累赘、空泛的文字稍加改动,使学生产生直观对比,印象非常深刻,其影响力不言而喻。
三、教师要做学生作文的鉴赏者
学生完成一篇文章,无论篇幅大小,质量好坏,都是内心情感的结晶,是他们苦思冥想的成果。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曾深刻指出:人性中最深刻的禀赋是被赏识的渴望。写了作文渴望得到老师的赏识,是学生写作的直接动力之一。一个学生从小到大写了不少作文,而读者往往只有教师一人,老师应该满足学生的这种渴望,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和热情。我认为教师要成为学生作文的鉴赏者,先赏后鉴,在赏中鉴。欣赏是最重要的,教师在充当读者时,应始终把自己定位于学生的朋友,为学生的每一点成功而喜,进而表扬,激励。或书面或口头,洋溢一片赞赏之情。在此基础上,要做一个客观的评价者,以学生乐意接受的方式,指出作文的不足,不夸大,不缩小。评价的目的是为了给学生指点迷津,促其提高。
新的课程标准呼唤新的教学理念,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正确定位会打开作文的新局面。
(作者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四中学)
一、教师要做学生思想情感的引导者
学生作文是运用文字表达思想情感的过程。而中学生在作文中往往不会写真情实感,不敢写真情实感。不会写真情实感是因其缺乏对生活的细心体味感悟,不敢写真情实感是因其自觉思想境界不高,情感不感天动地。加之教师往往以“思想不深刻,感情不充沛”来评价学生文章,使得学生不能正视自己的思想感情。这里一个关键的问题是教师如何认识学生本身,我以为学生本身是个正在成长的生命。其思想的肤浅,甚至错误,情感的稚嫩,甚至贫乏,都是正常的现象,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成长,教师要做学生思想情感的引导者,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从两方面进行思想感情的引导。
(1)引导学生重视自我体验
语文学科鲜明的人文性在作文教学中表现尤为突出,“我”是作文的灵魂,人文合一是作文的规律。学生作文中常常丢失了自我,代之以“我们”“大家”“英雄”“伟人”,走入编造的误区。引导学生重视自我体验,教师就要好好珍视学生的心声,倾听其大胆发出的不成熟的“心音”。我通过创设展现自我情感的情境引导学生,例如“我的体验”“我的成长”“我的快乐”“我发现的美”等命题本身就是让学生把我的思想情感灵魂熔铸于作文中,让我们从中看到一个个有血有肉、生机勃勃、个性鲜明的“我”。
(2)帮助学生升华思想情感
当学生敞开心扉,抒写心事时,我们会发现他们的习作中,流露着个体的孤芳自赏,显出生活的压抑、无奈,反映出茫然甚至消极的人生态度。这时候,教师要在价值观念、道德行为、生活观念、人际关系、择友标准、审美情趣等方面做引路人。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升华情感。这一环节,切忌空发“人生宏论”,而要千方百计提供思想碰撞,情感冲突的机会。使学生自我选择,自我认识,自我提高。让文章成为认识生活的过滤器,把矫情、浮躁、浅薄滤去,让真诚、健康、深刻呈现出来。
二、教师要做学生的合作者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个体差异非常大,我们过去习惯于文前指导,面向全体学生有一定的作用,而在实际作文训练中,教师是否考虑过合作者的角色呢?结合我的实践经验,我以为至少可以在以下方面与学生合作。
(1)帮助选材
在命题作文中学生常常无从下笔,这时候教师可让学生先讲述自己的相关生活,从中帮助学生进行分析筛选,去粗取精,去旧布新。在这样的合作中,学生逐步把生活中的原材料与写作内容联系起来,这种牵线搭桥的作用在学生作文中极为重要。
(2)提供材料
由于学生阅读量、知识积累一般都落后于教师,所以在作文中学生需要的资料不齐全时,教师及时提供帮助,如以“生命”为话题作文时,我在《读者精华本》《刘墉文集》中筛选一些关于生命的哲理性论述,印发给学生,使学生化解引用之难。同时教给学生如何搜集材料,意义深远。
(3)“下水”帮修改
教师写下水文,不一定是整篇尝试,我在作文教学中多次亲自帮助学生改一两处,特别是在训练学生语言凝练生动时,把学生文章中累赘、空泛的文字稍加改动,使学生产生直观对比,印象非常深刻,其影响力不言而喻。
三、教师要做学生作文的鉴赏者
学生完成一篇文章,无论篇幅大小,质量好坏,都是内心情感的结晶,是他们苦思冥想的成果。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曾深刻指出:人性中最深刻的禀赋是被赏识的渴望。写了作文渴望得到老师的赏识,是学生写作的直接动力之一。一个学生从小到大写了不少作文,而读者往往只有教师一人,老师应该满足学生的这种渴望,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和热情。我认为教师要成为学生作文的鉴赏者,先赏后鉴,在赏中鉴。欣赏是最重要的,教师在充当读者时,应始终把自己定位于学生的朋友,为学生的每一点成功而喜,进而表扬,激励。或书面或口头,洋溢一片赞赏之情。在此基础上,要做一个客观的评价者,以学生乐意接受的方式,指出作文的不足,不夸大,不缩小。评价的目的是为了给学生指点迷津,促其提高。
新的课程标准呼唤新的教学理念,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正确定位会打开作文的新局面。
(作者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