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都不能少”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velgato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培养人的过程,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与成长。发展性教育是关注人的发展,关注人的主体性的培养和激活,从而从根本上确立人在自身发展的主体地位,解决了教育发展和人的发展的核心问题。而在学生中又有一些特殊群体--残疾学生,格外需要我们关注。由于我所教的班级就有两名残疾学生,在如何促进残疾学生的主体发展方面,我进行了一些尝试:
  1 影响残疾学生主体发展的因素
   1.1 残疾学生的主体发展与她们的自身残疾密切相关.。纵观残疾人的人生经历,那是一条铺满荆棘的曲折道路。从他们出生的那一天开始,就遇到来自社会、旁人甚至是家庭和父母的抛弃。就因为自身的残疾,给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产生了自卑等一些消极情绪。但是,这也恰恰造就了一些成功人士,罗斯福、霍金、张海迪……他们会正视自己的残疾,身残志不残,用自己的努力和拼搏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为残疾,他们大都自小就学会在逆境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和正常人不一样了,自己就要在学习和工作中付出超过常人几倍,几十倍的努力。持之以恒,又怎能不取得成功?
   1.2 残疾学生主体发展与外界的态度有关.。对于学生、老师与残疾孩子相处的问题,应特别注意残疾孩子本身身体上有缺陷,因此会比正常孩子更加敏感,心理上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对待这类孩子,要特别小心,既不能一味的同情,让他们觉得自己处处与正常人不一样,也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对他们有所偏见。正确的做法是,对残疾学生再有所照顾的基础上一视同仁,要让残疾学生多参与班级和学校的活动,充分肯定他们的优点,帮助他们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和健全的人格。
   1.3 残疾学生主体发展与他们自身的心理品质有着剪不断的联系.。尽管他们残疾了躯体的某一部分,然而他们心理品质却比一般人要好许多。有时候虽然会滋长自卑,但只要他们清楚的认清自己的劣势和长处,就会及时的把自卑转化为奋斗的动力,从而沿着理想的道路勇敢的向前攀登。在这些心理品质当中,不得不说到自信、自强、自尊,这三个“自”代表了残疾人共有的心理品质。正是在这些心理品质的影响下,他们学会了磨练自己的意志,坚强自己的韧性和耐力,并把它们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去,用辛勤的双手去描绘自己美好的未来。
  2 促进残疾学生的主体发展
   2.1 制定并完善保障残疾学生权益的相关法律。这些年来,我国相继制定并实施了《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保障条例》等多部法律法规,,并与2010年5月,由国务院办公厅有转发了教育部、中国残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其中的重要目的就是为了保障残疾人上学和就业的权益,防止出现歧视残疾人的行为。
   2.2 利用教育系统的教育资源影响他们.。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残疾人的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于是相关的学校教育出现了。系统的学校教育对他们的成长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残疾学生除了接受知识以外,更重要的他们学会了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学会了做人的道理,为自己将来立足于社会奠定了基础。
   2.3 创设活动促进残疾学生发展.。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而精神成长的过程,是人的知、情、意统一发展的过程,不能强制,不能灌输,必须借助活动平台,唤醒残疾学生潜在的主动力量,市残疾学生在具体的活动实践中,逐渐掌握知识、完善道德、提升自我。
   2.3.1 收听收看一些残疾人成功的事例的相关报道。虽然用正常人作为他们的学习榜样也可以,但毕竟残疾人和正常人之间客观上存在着很多差异,因此,只有选取他们中成功的真实事例来说服教育作用才更明显。这方面的事例就太多太多,比如:张海迪、石丹等等,在这些残疾人身上,有他们的闪光点,我们要善于挖掘,并与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别人也是残疾人,然而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今天他们成功了,着时奋斗的结果。有些残疾人奋斗的历程是相当艰辛的,正常人看完很多都泪流满面,自然对残疾学生更能起到有力的鞭策作用。
   2.3.2 通过特色活动展示残疾学生风采。许多残疾学生缺少有成就的动机和主动参与意识,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我们首先要发现残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把它加以放大,如:有的残疾学生唱歌非常好,就可以为他设计一次“演唱会”;有的残疾学生画画得好,就可以为他举办一次“画展”;有的残疾学生下棋厉害,那不妨来一场“挑战赛”……通过这些活动充分展示残疾学生的才华,使他们在班级中得到其他同学的肯定,从而形成良好的自我确认,打开学生的“能量开关”,让残疾学生心情愉快,散发正面的能量。
   总的来说,残疾学生的主体发展的教育工作不仅繁琐,而且难度极大。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本着着眼于残疾学生的长远发展,采取多种措施,促使他们养成自尊、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进而发展残疾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用努力,用志气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明天!
  收稿日期:2011-12-17
  
其他文献
我以为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过于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
期刊
主题班会课是最具魅力的德育,是班主任教育学生的最佳途径。那么,怎样组织和召开主题班会,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教育效果呢?下面就结合我的一些做法谈谈自己的体会:  主题班会是由班委会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围绕一个专题或针对一个问题而组织的教育活动。首先要有主题,主题应当体现社会、学校和班级思想教育工作的主旋律。一般来说,主题应当是学生共同关心的、感性趣的问题,一方面可以根据《与美德同行》教材,每个月上好一堂主
期刊
【摘要】(1)、使学生产生学习需要,激发学习动机。(2)、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以情激学。1)情感投资,以爱结情。2)真情实话,以情诱学(4)、排除厌学心理,激活其乐学点。(5)、改变环境——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  【关键词】农村 ;思品课 ;素质教育   长期来,农村教育由于历史的、自然的、传统的原因。眼前的、局部的经济利益困惑了一部分农村学生的学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所以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以境生情”,便于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内容中的各种情感.使原来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要达到预期的最佳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本文结合国家公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及自己给初中生上信息技术课的现象,来思索其产生的原因和应对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信息素养   今天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已与以前有很大的不同了。不同点在哪里呢?具体到学校看看,最大标志性区别就是
期刊
备课组是学科教学最重要、最前沿、最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组织,所以现在学校都非常重视备课组建设,备课组的活动也很频繁,丰富。那么,如何在建设备课组过程中努力提高组内教师的专业水平,如何让备课组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呢?  1 认真开好每一次主题式备课组活动  1.1 备课组活动不在多,而在于精,应克服随意性,体现针对性和规范性,能够起到对前期工作及时反馈和总结作用,对后期工作明确引领和指导作用
期刊
创新精神是人生的一笔财富,会使人受益终生。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1 创设宽松气氛,营造创新环境   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自由宽松安全的气氛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创设民主、宽松、友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心理放松的情况下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驰骋想象、敢于标新立异。为学生提供一个无压力、相互平等的和谐氛围,才能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做,使每个学
期刊
德育,是道德品质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的总称。它的内涵是把一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质的社会实践活动。它的外延很广,凡是教学生怎样做人的一切教育活动,均可列入德育范畴,它包括政治思想品德教育课和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也包括日常的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的环境陶冶等等。  1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    1.1 通过感悟语言、积累词句进行德育。语文教
期刊
“想知道沉香是怎样历尽艰险救出母亲的么?请大家注意收看动画片《宝莲灯》。”在极具诱惑解说的同时还配有精彩的节选画面,这就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电视节目预告。它往往只是给你展现几个精彩的镜头或者扣人心弦的画面特写,可就是这稍纵即逝的一瞬间把观众的好奇心和注意力牢牢地抓住了,以至让你产生非看不可的愿望,这就是悬念产生的巨大魅力!   教师是三尺讲台上的艺术家,如果能恰如其分地运用悬念来紧紧抓住学生好
期刊
【摘要】 解题过程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审题.尤其在考试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不仅影响解题的质量和速度,也会影响学生考试的情绪. 审题是解题的开端.所谓审题,就是在对问题进行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对问题的数学特征进行分析,从而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在头脑中有一个清晰反映的思维活动。  【关键词】 学生; 审题能力; 培养    在目前的数学教学中,大多数的学生都能较好的掌握各知识点,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往往做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