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悬念激活语文教学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an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想知道沉香是怎样历尽艰险救出母亲的么?请大家注意收看动画片《宝莲灯》。”在极具诱惑解说的同时还配有精彩的节选画面,这就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电视节目预告。它往往只是给你展现几个精彩的镜头或者扣人心弦的画面特写,可就是这稍纵即逝的一瞬间把观众的好奇心和注意力牢牢地抓住了,以至让你产生非看不可的愿望,这就是悬念产生的巨大魅力!
   教师是三尺讲台上的艺术家,如果能恰如其分地运用悬念来紧紧抓住学生好奇的心,那么学生不就成了被兴趣引领的忠实观众了吗?因此,我不断尝试着如何运用悬念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1 抛砖引玉,扣人心弦
   与精彩的电影预告片一样,一上课我就先把文章的魅力、故事中极具戏剧性的精彩片断或者与文章有关的小故事讲给同学听,让他们产生刨根问底的愿望,自然而然地在老师地带领下进入学习的大门。例如:在教学《提灯女神》之前,我先讲了这样的故事“同学们,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曾两次充满激情地称赞一位女性:“在当地找不到一个男人有足够的毅力去打破这套陈规陋习,能够根据情况的需要,不顾规章地去负责采取行动。只有一个人敢于这样做,那是一个女人,南丁格尔小姐。她确信必须的物品都在仓库里,于是带领几个大胆的人,真的撬开了锁,盗窃了女王陛下的仓库,并且向吓得呆若木鸡的军需官们声称:我终于有了我需要的一切。现在请你们把你们所看到的去告诉英国吧!全部责任由我来负!这位既勇敢又坚强的女性是谁呢?对,她就是“提灯女神”——南丁格尔!人们为什么称她为“女神”呢?”这样的悬念扣人心弦,激起了学生对南丁格尔深深的敬佩之情,并产生了急切想知下文的愿望。
  2 悬念丛生,引人入胜
  天真的孩子对一切都充满着好奇。教学之中我们仍然可以让课堂疑云密布,悬念环生,就像惊险刺激的侦破小说,引领它的读者不得不看下去。
   2.1 巧破迷局:按文章的逻辑顺序,故设疑难,老师不直接把事情的经过、结果,以及问题的原因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在迷宫中不断启发自己的思维,从而找出问题的答案。例如《草船借箭》中周瑜说“对,先生和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的是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老师抓住“一样”、“赶造”两词 设下第一谜“周瑜为什么明知故问?为什么又把决定成败的十万支箭让诸葛亮赶造?”当学生学到第三段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周瑜有意陷害诸葛亮而设下的圈套。接着我又抓住“我得吩咐军将们,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设下第二谜:“那么诸葛亮能在三天之内完成造箭任务吗?学生学到第四段,诸葛亮向鲁肃借船时,老师又设下第三个谜,“既然是造箭,借船又有何用?”学生饶有兴趣,急切地想探个究竟。当读到草船借箭时,学生才终于识得庐山真面目。最后,老师又抓住“神机妙算”一词,设下最后一谜“神在何处?妙在何方?”整节课里,学生在环环相扣的迷宫中,边学边解谜,真正是其乐无穷。
   2.2 打破常规:故意违背事理,在“逆反”情境下带领学生品味课文,也会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如教《太阳》一课时,让学生假设:如果后裔把最后一个太阳也射下来,那么会发生什么?然后引导学生到课文中、到生活里找答案。学生的想象力也在这探究与交流中得到培养。
   2.3 故错迷惑:这种错并非真错,而是在特定的场合下故意错的语言技巧,是随机应变、因势利导的教学艺术。如讲授《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我说:“我把人类的好朋友地球带来了,(指着被污染的地球图片)同学们都发现今天的地球不高兴了。是的,他病了。大家想不想为他治病啊?”显然,“带到教室”、“治病”这一连串“错”言“误”语不仅给人以新鲜感,而且形象生动地强调了地球和人一样都是有生命的,同样需要关心和保护,从而突出要加强环境保护这一中心。
  3 再设悬疑,余味无穷
   文章学完,除文中情节令人回味之外,若设下的悬念犹如钟声不绝于耳,引发的思考如影随形般的不绝于脑,那么课文的生命将会不断延续,学生的思维也将会不断拓展。例如《凡卡》一课的最后环节是组织学生们讨论“爷爷能收到凡卡的信么?为什么?就算爷爷能收到信,凡卡的悲惨生活会改变么?为什么?”学生交流后归纳出:凡卡的悲惨命运是剥削制度造成的,同样悲苦的爷爷是无力改变的。留作业时老师还可趁热打铁,“如果凡卡生活在我们社会主义中国,他又会是怎样的呢?”等。课堂虽然结束,但是这个悬念却让学生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学生自然地展开对比和联想,从而懂得两种社会制度的差别。
   好奇心是人类的天性,也是人们保持旺盛求知欲的源泉。让我们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在语文课堂中巧设悬念、激发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吧!
  收稿日期:2011-10-24
  
其他文献
【摘要】 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命脉”。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追求的目标。激起课堂波澜是实现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如何激起课堂波澜,实现有效教学呢?本文从情境、幽默、表演、语言、故事等多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  【关键词】 激起; 策略 ;课堂; 有效    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平铺直叙、枯燥无味的文章常使读者生厌。语文课堂教学也是一样,照本宣科、平淡无奇的教学会让学生失去学
期刊
思想品德课程内容枯燥,理论性比较强,对初中学生来说不易理解、不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要让思想品德课教学能够吸引学生,切实提高教学效果,政治课教师必须在增添课堂魅力上下功夫。那么,如何才能增添课堂魅力呢?我认为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 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学习动机引起的,只有当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才能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那么,学生
期刊
我以为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过于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
期刊
主题班会课是最具魅力的德育,是班主任教育学生的最佳途径。那么,怎样组织和召开主题班会,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教育效果呢?下面就结合我的一些做法谈谈自己的体会:  主题班会是由班委会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围绕一个专题或针对一个问题而组织的教育活动。首先要有主题,主题应当体现社会、学校和班级思想教育工作的主旋律。一般来说,主题应当是学生共同关心的、感性趣的问题,一方面可以根据《与美德同行》教材,每个月上好一堂主
期刊
【摘要】(1)、使学生产生学习需要,激发学习动机。(2)、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以情激学。1)情感投资,以爱结情。2)真情实话,以情诱学(4)、排除厌学心理,激活其乐学点。(5)、改变环境——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  【关键词】农村 ;思品课 ;素质教育   长期来,农村教育由于历史的、自然的、传统的原因。眼前的、局部的经济利益困惑了一部分农村学生的学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所以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以境生情”,便于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内容中的各种情感.使原来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要达到预期的最佳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本文结合国家公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及自己给初中生上信息技术课的现象,来思索其产生的原因和应对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信息素养   今天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已与以前有很大的不同了。不同点在哪里呢?具体到学校看看,最大标志性区别就是
期刊
备课组是学科教学最重要、最前沿、最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组织,所以现在学校都非常重视备课组建设,备课组的活动也很频繁,丰富。那么,如何在建设备课组过程中努力提高组内教师的专业水平,如何让备课组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呢?  1 认真开好每一次主题式备课组活动  1.1 备课组活动不在多,而在于精,应克服随意性,体现针对性和规范性,能够起到对前期工作及时反馈和总结作用,对后期工作明确引领和指导作用
期刊
创新精神是人生的一笔财富,会使人受益终生。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1 创设宽松气氛,营造创新环境   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自由宽松安全的气氛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创设民主、宽松、友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心理放松的情况下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驰骋想象、敢于标新立异。为学生提供一个无压力、相互平等的和谐氛围,才能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做,使每个学
期刊
德育,是道德品质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的总称。它的内涵是把一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质的社会实践活动。它的外延很广,凡是教学生怎样做人的一切教育活动,均可列入德育范畴,它包括政治思想品德教育课和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也包括日常的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的环境陶冶等等。  1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    1.1 通过感悟语言、积累词句进行德育。语文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