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想知道沉香是怎样历尽艰险救出母亲的么?请大家注意收看动画片《宝莲灯》。”在极具诱惑解说的同时还配有精彩的节选画面,这就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电视节目预告。它往往只是给你展现几个精彩的镜头或者扣人心弦的画面特写,可就是这稍纵即逝的一瞬间把观众的好奇心和注意力牢牢地抓住了,以至让你产生非看不可的愿望,这就是悬念产生的巨大魅力!
教师是三尺讲台上的艺术家,如果能恰如其分地运用悬念来紧紧抓住学生好奇的心,那么学生不就成了被兴趣引领的忠实观众了吗?因此,我不断尝试着如何运用悬念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1 抛砖引玉,扣人心弦
与精彩的电影预告片一样,一上课我就先把文章的魅力、故事中极具戏剧性的精彩片断或者与文章有关的小故事讲给同学听,让他们产生刨根问底的愿望,自然而然地在老师地带领下进入学习的大门。例如:在教学《提灯女神》之前,我先讲了这样的故事“同学们,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曾两次充满激情地称赞一位女性:“在当地找不到一个男人有足够的毅力去打破这套陈规陋习,能够根据情况的需要,不顾规章地去负责采取行动。只有一个人敢于这样做,那是一个女人,南丁格尔小姐。她确信必须的物品都在仓库里,于是带领几个大胆的人,真的撬开了锁,盗窃了女王陛下的仓库,并且向吓得呆若木鸡的军需官们声称:我终于有了我需要的一切。现在请你们把你们所看到的去告诉英国吧!全部责任由我来负!这位既勇敢又坚强的女性是谁呢?对,她就是“提灯女神”——南丁格尔!人们为什么称她为“女神”呢?”这样的悬念扣人心弦,激起了学生对南丁格尔深深的敬佩之情,并产生了急切想知下文的愿望。
2 悬念丛生,引人入胜
天真的孩子对一切都充满着好奇。教学之中我们仍然可以让课堂疑云密布,悬念环生,就像惊险刺激的侦破小说,引领它的读者不得不看下去。
2.1 巧破迷局:按文章的逻辑顺序,故设疑难,老师不直接把事情的经过、结果,以及问题的原因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在迷宫中不断启发自己的思维,从而找出问题的答案。例如《草船借箭》中周瑜说“对,先生和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的是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老师抓住“一样”、“赶造”两词 设下第一谜“周瑜为什么明知故问?为什么又把决定成败的十万支箭让诸葛亮赶造?”当学生学到第三段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周瑜有意陷害诸葛亮而设下的圈套。接着我又抓住“我得吩咐军将们,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设下第二谜:“那么诸葛亮能在三天之内完成造箭任务吗?学生学到第四段,诸葛亮向鲁肃借船时,老师又设下第三个谜,“既然是造箭,借船又有何用?”学生饶有兴趣,急切地想探个究竟。当读到草船借箭时,学生才终于识得庐山真面目。最后,老师又抓住“神机妙算”一词,设下最后一谜“神在何处?妙在何方?”整节课里,学生在环环相扣的迷宫中,边学边解谜,真正是其乐无穷。
2.2 打破常规:故意违背事理,在“逆反”情境下带领学生品味课文,也会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如教《太阳》一课时,让学生假设:如果后裔把最后一个太阳也射下来,那么会发生什么?然后引导学生到课文中、到生活里找答案。学生的想象力也在这探究与交流中得到培养。
2.3 故错迷惑:这种错并非真错,而是在特定的场合下故意错的语言技巧,是随机应变、因势利导的教学艺术。如讲授《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我说:“我把人类的好朋友地球带来了,(指着被污染的地球图片)同学们都发现今天的地球不高兴了。是的,他病了。大家想不想为他治病啊?”显然,“带到教室”、“治病”这一连串“错”言“误”语不仅给人以新鲜感,而且形象生动地强调了地球和人一样都是有生命的,同样需要关心和保护,从而突出要加强环境保护这一中心。
3 再设悬疑,余味无穷
文章学完,除文中情节令人回味之外,若设下的悬念犹如钟声不绝于耳,引发的思考如影随形般的不绝于脑,那么课文的生命将会不断延续,学生的思维也将会不断拓展。例如《凡卡》一课的最后环节是组织学生们讨论“爷爷能收到凡卡的信么?为什么?就算爷爷能收到信,凡卡的悲惨生活会改变么?为什么?”学生交流后归纳出:凡卡的悲惨命运是剥削制度造成的,同样悲苦的爷爷是无力改变的。留作业时老师还可趁热打铁,“如果凡卡生活在我们社会主义中国,他又会是怎样的呢?”等。课堂虽然结束,但是这个悬念却让学生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学生自然地展开对比和联想,从而懂得两种社会制度的差别。
好奇心是人类的天性,也是人们保持旺盛求知欲的源泉。让我们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在语文课堂中巧设悬念、激发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吧!
收稿日期:2011-10-24
教师是三尺讲台上的艺术家,如果能恰如其分地运用悬念来紧紧抓住学生好奇的心,那么学生不就成了被兴趣引领的忠实观众了吗?因此,我不断尝试着如何运用悬念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1 抛砖引玉,扣人心弦
与精彩的电影预告片一样,一上课我就先把文章的魅力、故事中极具戏剧性的精彩片断或者与文章有关的小故事讲给同学听,让他们产生刨根问底的愿望,自然而然地在老师地带领下进入学习的大门。例如:在教学《提灯女神》之前,我先讲了这样的故事“同学们,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曾两次充满激情地称赞一位女性:“在当地找不到一个男人有足够的毅力去打破这套陈规陋习,能够根据情况的需要,不顾规章地去负责采取行动。只有一个人敢于这样做,那是一个女人,南丁格尔小姐。她确信必须的物品都在仓库里,于是带领几个大胆的人,真的撬开了锁,盗窃了女王陛下的仓库,并且向吓得呆若木鸡的军需官们声称:我终于有了我需要的一切。现在请你们把你们所看到的去告诉英国吧!全部责任由我来负!这位既勇敢又坚强的女性是谁呢?对,她就是“提灯女神”——南丁格尔!人们为什么称她为“女神”呢?”这样的悬念扣人心弦,激起了学生对南丁格尔深深的敬佩之情,并产生了急切想知下文的愿望。
2 悬念丛生,引人入胜
天真的孩子对一切都充满着好奇。教学之中我们仍然可以让课堂疑云密布,悬念环生,就像惊险刺激的侦破小说,引领它的读者不得不看下去。
2.1 巧破迷局:按文章的逻辑顺序,故设疑难,老师不直接把事情的经过、结果,以及问题的原因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在迷宫中不断启发自己的思维,从而找出问题的答案。例如《草船借箭》中周瑜说“对,先生和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的是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老师抓住“一样”、“赶造”两词 设下第一谜“周瑜为什么明知故问?为什么又把决定成败的十万支箭让诸葛亮赶造?”当学生学到第三段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周瑜有意陷害诸葛亮而设下的圈套。接着我又抓住“我得吩咐军将们,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设下第二谜:“那么诸葛亮能在三天之内完成造箭任务吗?学生学到第四段,诸葛亮向鲁肃借船时,老师又设下第三个谜,“既然是造箭,借船又有何用?”学生饶有兴趣,急切地想探个究竟。当读到草船借箭时,学生才终于识得庐山真面目。最后,老师又抓住“神机妙算”一词,设下最后一谜“神在何处?妙在何方?”整节课里,学生在环环相扣的迷宫中,边学边解谜,真正是其乐无穷。
2.2 打破常规:故意违背事理,在“逆反”情境下带领学生品味课文,也会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如教《太阳》一课时,让学生假设:如果后裔把最后一个太阳也射下来,那么会发生什么?然后引导学生到课文中、到生活里找答案。学生的想象力也在这探究与交流中得到培养。
2.3 故错迷惑:这种错并非真错,而是在特定的场合下故意错的语言技巧,是随机应变、因势利导的教学艺术。如讲授《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我说:“我把人类的好朋友地球带来了,(指着被污染的地球图片)同学们都发现今天的地球不高兴了。是的,他病了。大家想不想为他治病啊?”显然,“带到教室”、“治病”这一连串“错”言“误”语不仅给人以新鲜感,而且形象生动地强调了地球和人一样都是有生命的,同样需要关心和保护,从而突出要加强环境保护这一中心。
3 再设悬疑,余味无穷
文章学完,除文中情节令人回味之外,若设下的悬念犹如钟声不绝于耳,引发的思考如影随形般的不绝于脑,那么课文的生命将会不断延续,学生的思维也将会不断拓展。例如《凡卡》一课的最后环节是组织学生们讨论“爷爷能收到凡卡的信么?为什么?就算爷爷能收到信,凡卡的悲惨生活会改变么?为什么?”学生交流后归纳出:凡卡的悲惨命运是剥削制度造成的,同样悲苦的爷爷是无力改变的。留作业时老师还可趁热打铁,“如果凡卡生活在我们社会主义中国,他又会是怎样的呢?”等。课堂虽然结束,但是这个悬念却让学生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学生自然地展开对比和联想,从而懂得两种社会制度的差别。
好奇心是人类的天性,也是人们保持旺盛求知欲的源泉。让我们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在语文课堂中巧设悬念、激发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吧!
收稿日期:2011-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