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教育者,是影响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发展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变化着。师生关系既有和谐的因素,也存在着不和谐的现象。探讨师生关系的目的,就是分析师生关系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通过一定的方法加以转化,使师生关系达到和谐融合的局面,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实现教育目标。
师生关系中的不和谐现象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是经常遇到的,影响着师生关系的发展。
一、师生之间“单向交流”
师生交流是教师教育学生的一个重要方式。师生之间的交流,能让教师更好地去了解学生,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解决学生的疑惑,使其快乐的学习和成长。但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教师讲学生听的现象,学生缺少的甚至没有在教师面前说话的机会。这样的单向交流会使教师和学生的谈话过程中,学生缺少向教师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使教师不能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还会导致教师只是凭自己的认识和经验对学生进行教育,往往会导致教师和学生的谈话没有针对性,不能很好地抓住学生问题的本质,不容易被学生接受,严重的会导致学生对教师的认识出现偏见,产生不良情绪,师生关系不和谐。
二、师生之间“唯师是从”
教育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努力构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角色定位,更要尊重学生,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教师如果缺少对学生的尊重,而只是强调教师的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味要求学生听从教师的安排,对于学生的意见和看法“置之不理”,或者不去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学生的一些做法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学生只能是消极地“唯师是从”,师生关系开始出现问题。
三、师生之间“捉迷藏”
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学生的主要活动是学习,但学习不是唯一的活动,学生在学习之余想更多地从事一些别的活动,了解一些别的问题。如果教师仅仅注重学生的学习,对于学生从事学习之外的活动,教师缺乏恰当的管理和引导,只是简单的限制或禁止,就会使学生和教师“捉迷藏”。表面听从教导好好学习,其实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只要不被教师发现就行。这时学生只是考虑不能让教师发现他的活动,处处防着教师,根本谈不上什么师生关系和谐。
四、师生之间“对立”
学生之间有相似之处,但更多的是不同之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我们提倡因材施教。教师的教育活动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差别,千篇一律的用同一种方法对待所有的学生,产生的结果有两种:一是如果这种方法适合某些学生,会使这些学生积极配合教师的指导认真学习,提高成绩;二是对于另外一部分不配合的学生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产生抵触情绪的学生如果不及时引导,会使其对教师的反对意见越来越大以至“对立”,导致师生关系破裂,是师生关系不和谐最严重的表现。
以上所列举的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是一部分,分析师生关系不和谐的目的在于探讨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快乐、健康的成长与发展。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如何处理师生关系以求和谐?下面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学会倾听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要想和学生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要了解学生。倾听就是一种了解学生的有效途径。倾听学生的意见、学生的看法、学生的声音,从学生的声音中能更准确地了解学生、分析学生,进而理解学生。教师只有倾听学生的意见,才能更有利于改进我们的教学。同时,倾听也是尊重学生的表现,学生也是公民,也有言论自由,不能不让他们说话啊!尊重是相互的,教师尊重学生,学生会更尊重教师,师生的关系就会更融洽。
(二)学会信任 教师要相信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每个学生都有自信,都相信自己可以做好一些事情,也都渴望教师能给他们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渴望教师的信任。作为教师主要是引导作用,要把主动权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索、寻找,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给学生一个锻炼的机会,这也是教师尊重学生的一个体现,会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其的尊重和信任,会使其更信任教师。
(三)学会“放纵” 师生关系不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师的“限制”、“严禁”太多,除了学习之外的任何其他的活动全免。学校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杜威说过“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单纯的限制学生的活动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同时更加刺激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欲望。学生时代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决定了学生有着极强的好奇心。未见过的事物想看一眼,未参加的活动想参加一次,教师明令禁止的活动更使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时会不惜冒着被“处罚”的危险去满足自己的欲望和好奇心。这就是有些活动越限制发展越快、越禁止越多的一个原因。唐代诗人白居易有句诗写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怎样才能让“春风吹不生”?对学生来讲,只能是满足其好奇心,让学生明白其道理、知道其结果。没有了好奇心,也就自然而然明白应该去做些什么。而且还会感谢教师能让他学会了更多的道理、明白了更多的问题、了结了更多的事情。何乐而不为?
(四)学会“示弱” 教师要有威信,学生要听从教师的指导,可是如果学生在教师面前无理取闹或闹情绪时,教师应该怎么办?为了维护教师的威信火冒三丈、反把学生批评一顿?这是我们都不愿看到的情况。如何处理才能恰当?教师情绪过于激动时作为教师可以冷处理,向学生示弱,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吧。学生就会更加深刻地反思教师为何不批评自己?当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教师对他的包容时,它就会有所感悟、会更敬佩教师、尊重教师,此所谓“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没有解决不好的问题,只有方法恰不恰当的原因,恰当的方式会使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更融洽。
(五)学会求助 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帮助。很多学生认为教师好像是无所不能,没有难得住的问题,这只是学生对自己的一种过高的认识,自己也是有着太多太多的疑问等着解答。能不能找学生帮忙解决?寻求学生的帮助首先是对学生能力的肯定,一旦寻找学生的帮助,会使学生转变对自己的认识,认为自己也是教师看重和相信的学生,会全身心的解决教师的难题。很多时候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求助学生的问题必须有些限制,最好是一些学习上的难题,让学生在解决的过程中提高自己能力,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师生关系也会更融洽。
(六)学会“交流” 不要只是看到学生学习有问题时才找其谈话,也不要一味的只是谈学习,平时也要多注意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学习之外的事情,帮助学生更好地处理好学习之外的事情以使其精力更集中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通过和学生的交流,让学生能更正确的认识自己、认识生活、认识社会,形成自己的恰当合理的想法和看法,同时也让学生有所感悟、有所体会,促进其良好品德的发展,师生关系也会有所发展。
总之,师生关系在教育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正确地认识其作用,合理运用一定的方法,通过教师恰当而有效的处理,使师生之间的关系和谐、融洽,使学生能在教师的教育和帮助下,能力得到培养、信心得到增强、成绩得到提高、人格得到发展、情绪得到陶冶。使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对生活、对明天、对世界充满了信心和勇气,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美好的希望。
师生关系中的不和谐现象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是经常遇到的,影响着师生关系的发展。
一、师生之间“单向交流”
师生交流是教师教育学生的一个重要方式。师生之间的交流,能让教师更好地去了解学生,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解决学生的疑惑,使其快乐的学习和成长。但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教师讲学生听的现象,学生缺少的甚至没有在教师面前说话的机会。这样的单向交流会使教师和学生的谈话过程中,学生缺少向教师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使教师不能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还会导致教师只是凭自己的认识和经验对学生进行教育,往往会导致教师和学生的谈话没有针对性,不能很好地抓住学生问题的本质,不容易被学生接受,严重的会导致学生对教师的认识出现偏见,产生不良情绪,师生关系不和谐。
二、师生之间“唯师是从”
教育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努力构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角色定位,更要尊重学生,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教师如果缺少对学生的尊重,而只是强调教师的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味要求学生听从教师的安排,对于学生的意见和看法“置之不理”,或者不去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学生的一些做法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学生只能是消极地“唯师是从”,师生关系开始出现问题。
三、师生之间“捉迷藏”
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学生的主要活动是学习,但学习不是唯一的活动,学生在学习之余想更多地从事一些别的活动,了解一些别的问题。如果教师仅仅注重学生的学习,对于学生从事学习之外的活动,教师缺乏恰当的管理和引导,只是简单的限制或禁止,就会使学生和教师“捉迷藏”。表面听从教导好好学习,其实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只要不被教师发现就行。这时学生只是考虑不能让教师发现他的活动,处处防着教师,根本谈不上什么师生关系和谐。
四、师生之间“对立”
学生之间有相似之处,但更多的是不同之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我们提倡因材施教。教师的教育活动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差别,千篇一律的用同一种方法对待所有的学生,产生的结果有两种:一是如果这种方法适合某些学生,会使这些学生积极配合教师的指导认真学习,提高成绩;二是对于另外一部分不配合的学生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产生抵触情绪的学生如果不及时引导,会使其对教师的反对意见越来越大以至“对立”,导致师生关系破裂,是师生关系不和谐最严重的表现。
以上所列举的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是一部分,分析师生关系不和谐的目的在于探讨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快乐、健康的成长与发展。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如何处理师生关系以求和谐?下面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学会倾听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要想和学生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要了解学生。倾听就是一种了解学生的有效途径。倾听学生的意见、学生的看法、学生的声音,从学生的声音中能更准确地了解学生、分析学生,进而理解学生。教师只有倾听学生的意见,才能更有利于改进我们的教学。同时,倾听也是尊重学生的表现,学生也是公民,也有言论自由,不能不让他们说话啊!尊重是相互的,教师尊重学生,学生会更尊重教师,师生的关系就会更融洽。
(二)学会信任 教师要相信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每个学生都有自信,都相信自己可以做好一些事情,也都渴望教师能给他们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渴望教师的信任。作为教师主要是引导作用,要把主动权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索、寻找,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给学生一个锻炼的机会,这也是教师尊重学生的一个体现,会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其的尊重和信任,会使其更信任教师。
(三)学会“放纵” 师生关系不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师的“限制”、“严禁”太多,除了学习之外的任何其他的活动全免。学校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杜威说过“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单纯的限制学生的活动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同时更加刺激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欲望。学生时代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决定了学生有着极强的好奇心。未见过的事物想看一眼,未参加的活动想参加一次,教师明令禁止的活动更使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时会不惜冒着被“处罚”的危险去满足自己的欲望和好奇心。这就是有些活动越限制发展越快、越禁止越多的一个原因。唐代诗人白居易有句诗写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怎样才能让“春风吹不生”?对学生来讲,只能是满足其好奇心,让学生明白其道理、知道其结果。没有了好奇心,也就自然而然明白应该去做些什么。而且还会感谢教师能让他学会了更多的道理、明白了更多的问题、了结了更多的事情。何乐而不为?
(四)学会“示弱” 教师要有威信,学生要听从教师的指导,可是如果学生在教师面前无理取闹或闹情绪时,教师应该怎么办?为了维护教师的威信火冒三丈、反把学生批评一顿?这是我们都不愿看到的情况。如何处理才能恰当?教师情绪过于激动时作为教师可以冷处理,向学生示弱,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吧。学生就会更加深刻地反思教师为何不批评自己?当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教师对他的包容时,它就会有所感悟、会更敬佩教师、尊重教师,此所谓“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没有解决不好的问题,只有方法恰不恰当的原因,恰当的方式会使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更融洽。
(五)学会求助 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帮助。很多学生认为教师好像是无所不能,没有难得住的问题,这只是学生对自己的一种过高的认识,自己也是有着太多太多的疑问等着解答。能不能找学生帮忙解决?寻求学生的帮助首先是对学生能力的肯定,一旦寻找学生的帮助,会使学生转变对自己的认识,认为自己也是教师看重和相信的学生,会全身心的解决教师的难题。很多时候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求助学生的问题必须有些限制,最好是一些学习上的难题,让学生在解决的过程中提高自己能力,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师生关系也会更融洽。
(六)学会“交流” 不要只是看到学生学习有问题时才找其谈话,也不要一味的只是谈学习,平时也要多注意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学习之外的事情,帮助学生更好地处理好学习之外的事情以使其精力更集中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通过和学生的交流,让学生能更正确的认识自己、认识生活、认识社会,形成自己的恰当合理的想法和看法,同时也让学生有所感悟、有所体会,促进其良好品德的发展,师生关系也会有所发展。
总之,师生关系在教育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正确地认识其作用,合理运用一定的方法,通过教师恰当而有效的处理,使师生之间的关系和谐、融洽,使学生能在教师的教育和帮助下,能力得到培养、信心得到增强、成绩得到提高、人格得到发展、情绪得到陶冶。使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对生活、对明天、对世界充满了信心和勇气,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美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