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知人论世”的本意是阐述古人交友问题,然后逐步演化为了文学鉴赏的方法。如今,语文课本中的一些生活情景离实际生活太远,知人论世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根据作者的教学实践,本文提出了“知人论世”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知人论世;合理运用;文本内容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知人论世”出自《孟子》的《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的本意是论述交朋友的范围问题,而随着时代、文学的发展,逐渐成为传统文学批评的重要方法,并在人们日常阅读中,也变得越来越重要。阅读文本之所以要“知人论世”,是因为了解作者的生活环境及其性格特征对于理解文本有很大的帮助。
然而虽说知人论世对我们了解文本有很大的帮助,但并非所有作品都要知人论世。因此,知人论世也该有个“度”,把握好这个“度”对阅读文本才是帮助,不然只会增加负担。
一、“知人论世”要视具体内容而定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知人论世”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因此“知人论世”一定不可以脱离具体内容而“知”而“论”,要把与文本内容相关联的时代背景等与文本的感悟结合起来。“诗圣”杜甫的一生是坎坷的,他的人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创作,以至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因为其具有史的认识价值。
二、“知人论世”异于“名词解释”
说到语文教学的知人论世,很多人的做法是在揭示课题之后,便开始介绍作者“某某,字某,号某,生卒年,主要事迹,代表作品,等等”,将知人论世等同于了某人的名词解释。这样的介绍的确可以使学生对人物有所了解,但这些了解都只是停留在人物的简要介绍上,忽略了人物的思想和学生的个性阅读。
以杜甫的《春望》来说,如果将知人论世停留在“杜甫, 公元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主要作品有《春望》《三吏》《三别》等”,而忽略介绍安史之乱前后杜甫生活环境的差别,那么学生仅仅根据他生于盛唐时期这一内容,是很难理解《春望》所包含的爱国思家之情的。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司马迁发奋写〈史记〉》一课,《鼎尖教案》上的第一课时的第一部分在揭题、解题时这样介绍《史记》: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它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这3000多年间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的优秀典范。
教学时,是在精读时随文进行“知人论世”:司马迁到底经受了一场怎样的灾难?用书上的一个词说就是“飞来横祸”。指导学生理解“飞来横祸”,适时介绍背景:那时,汉朝和匈奴进行着大范围的战役,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三年级时学过《李广射虎》,学生对李广并不陌生),以5000人马与匈奴交战,杀敌1万多,还深入敌方几千里,但最终还是因为寡不敌众而投降了。汉武帝非常生气,司马迁说:“李陵对朋友讲信用,而且还关心体谅士兵,这次他孤军奋战,投降匈奴,我们不应该过分地责备他。要是救兵早点儿赶到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我觉得李陵并不是真的投降,他肯定会找机会报答汉朝的。”汉武帝听后认为司马迁有意替李陵辩护,就将他关进大牢,还对他动用了宫刑。宫刑带给受刑者的,不仅是肉体上的巨大伤害,更使得他们的心灵承受了永远的羞辱。因此,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
理解“悲愤交加”:他悲的是什么?愤的是什么?因为有了背景的铺垫,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司马迁悲的是:自己再也不是一个正常的人了,以后如何受得了别人的嘲讽,自己忠心耿耿,最后却落到如此下场,真是可悲啊!愤的是:自己只是说了真话却遭到了这样的耻辱,这太不公平了,士可杀不可辱呀。因此,只有联系具体的文本内容,适时进行知人论世才能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对人物有所了解,感受人物思想,注重学生的个性阅读。
三、“知人论世”忌讳喧宾夺主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研究中提出了一节好课的标准:有意义,即扎实;有效率,即充实;有生成性,即丰实;常态性,即平实;有待完善,即真实。标准中的第一点便是要有意义,一节课中,学生的学习要有意义。叶教授的本意是指教师讲的学生都知道,何必再上课?但实际上,学生不知道的,教师在讲的时候也要考虑是否有意义。
任何一节课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语文课有语文课的教学目标,如果在“知人论世”上介绍过多的话,那么这节课就成了“人物传记课”。本该是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式的学习课堂成了教师的“一言堂”。因为学生的阅读知识有限,对于这些不了解,因此只能听教师说,因此教师一定要紧扣问题展开,不能跑偏。
“知人论世”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好了无疑可以使语文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运用不好则是“事倍功半”。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提高自身素质,为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书立方编委会.《孟子》书立方[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
[2]李传武.鼎尖教案(江苏版·语文·五年级下)[M]. 延边:延边教育出版社,2011.
(编辑:郭恒)
【关键词】知人论世;合理运用;文本内容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知人论世”出自《孟子》的《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的本意是论述交朋友的范围问题,而随着时代、文学的发展,逐渐成为传统文学批评的重要方法,并在人们日常阅读中,也变得越来越重要。阅读文本之所以要“知人论世”,是因为了解作者的生活环境及其性格特征对于理解文本有很大的帮助。
然而虽说知人论世对我们了解文本有很大的帮助,但并非所有作品都要知人论世。因此,知人论世也该有个“度”,把握好这个“度”对阅读文本才是帮助,不然只会增加负担。
一、“知人论世”要视具体内容而定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知人论世”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因此“知人论世”一定不可以脱离具体内容而“知”而“论”,要把与文本内容相关联的时代背景等与文本的感悟结合起来。“诗圣”杜甫的一生是坎坷的,他的人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创作,以至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因为其具有史的认识价值。
二、“知人论世”异于“名词解释”
说到语文教学的知人论世,很多人的做法是在揭示课题之后,便开始介绍作者“某某,字某,号某,生卒年,主要事迹,代表作品,等等”,将知人论世等同于了某人的名词解释。这样的介绍的确可以使学生对人物有所了解,但这些了解都只是停留在人物的简要介绍上,忽略了人物的思想和学生的个性阅读。
以杜甫的《春望》来说,如果将知人论世停留在“杜甫, 公元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主要作品有《春望》《三吏》《三别》等”,而忽略介绍安史之乱前后杜甫生活环境的差别,那么学生仅仅根据他生于盛唐时期这一内容,是很难理解《春望》所包含的爱国思家之情的。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司马迁发奋写〈史记〉》一课,《鼎尖教案》上的第一课时的第一部分在揭题、解题时这样介绍《史记》: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它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这3000多年间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的优秀典范。
教学时,是在精读时随文进行“知人论世”:司马迁到底经受了一场怎样的灾难?用书上的一个词说就是“飞来横祸”。指导学生理解“飞来横祸”,适时介绍背景:那时,汉朝和匈奴进行着大范围的战役,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三年级时学过《李广射虎》,学生对李广并不陌生),以5000人马与匈奴交战,杀敌1万多,还深入敌方几千里,但最终还是因为寡不敌众而投降了。汉武帝非常生气,司马迁说:“李陵对朋友讲信用,而且还关心体谅士兵,这次他孤军奋战,投降匈奴,我们不应该过分地责备他。要是救兵早点儿赶到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我觉得李陵并不是真的投降,他肯定会找机会报答汉朝的。”汉武帝听后认为司马迁有意替李陵辩护,就将他关进大牢,还对他动用了宫刑。宫刑带给受刑者的,不仅是肉体上的巨大伤害,更使得他们的心灵承受了永远的羞辱。因此,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
理解“悲愤交加”:他悲的是什么?愤的是什么?因为有了背景的铺垫,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司马迁悲的是:自己再也不是一个正常的人了,以后如何受得了别人的嘲讽,自己忠心耿耿,最后却落到如此下场,真是可悲啊!愤的是:自己只是说了真话却遭到了这样的耻辱,这太不公平了,士可杀不可辱呀。因此,只有联系具体的文本内容,适时进行知人论世才能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对人物有所了解,感受人物思想,注重学生的个性阅读。
三、“知人论世”忌讳喧宾夺主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研究中提出了一节好课的标准:有意义,即扎实;有效率,即充实;有生成性,即丰实;常态性,即平实;有待完善,即真实。标准中的第一点便是要有意义,一节课中,学生的学习要有意义。叶教授的本意是指教师讲的学生都知道,何必再上课?但实际上,学生不知道的,教师在讲的时候也要考虑是否有意义。
任何一节课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语文课有语文课的教学目标,如果在“知人论世”上介绍过多的话,那么这节课就成了“人物传记课”。本该是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式的学习课堂成了教师的“一言堂”。因为学生的阅读知识有限,对于这些不了解,因此只能听教师说,因此教师一定要紧扣问题展开,不能跑偏。
“知人论世”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好了无疑可以使语文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运用不好则是“事倍功半”。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提高自身素质,为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书立方编委会.《孟子》书立方[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
[2]李传武.鼎尖教案(江苏版·语文·五年级下)[M]. 延边:延边教育出版社,2011.
(编辑: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