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我从华南农业大学本科毕业,成为了一名农村教师,同年,我参加了广东省为期五年的“农村教育师资培养硕士计划”,计划结业后扎根乡村教育。
作为一名选择支援贫困地区教育的教师,我并不害怕付出。这几年,我利用周末给基础薄弱的学生义务补习;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心理方面的知识,我花掉几个月的工资去参加心理学课程培训并通过了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考试。2012年我在广州大学学习期间,除了努力地学好每门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还经常和原来单位的同事们在电话里沟通教学方面的事情,并筹划了一个图书募捐活动,为自己服务的农村学校建立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图书室。
然而,能否不忘初心、坚守教育信念却是我面临的最大挑战。我要承受在乡村中学的清贫生活,又要面对更好的工作机遇的诱惑;既要保持职业的激情,又怕自己在孤军作战的境况下陷入职业倦怠的困境。内心有一个声音告诉自己,若要坚定当初自己想为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做点事情的信念,就要寻找动力,以此去抚平心中的那份浮躁。很幸运,揭阳市于2015年启动了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建设,我入选揭阳市名班主任林泽兵工作室首批学员。
在揭阳市名班主任林泽兵工作室首次集训活动上,我第一次接触教育叙事,还能清晰记得聆听林泽兵老师的专题讲座《润物无声 立德树人》、范曙明老师专题讲座《为缺失的德育做点什么》所带来的震撼。听着讲座里真实案例,自己以前的很多类似的教育教学场景犹如电影的画面一般从脑海里掠过,原来我们教育教学生活的点滴可以变成这样一个个美妙的故事,只恨自己懒惰的双手没有及时记录好。看着PPT展示的图片,学生一张张稚嫩的脸庞,联想到自己的成长历程中的激情、困惑、失落、欣喜,百感交织,怪自己短浅的目光和消极的心态,以至没有及时意识到这样一个个美妙的故事能蕴含着如此巨大的正面能量。林泽兵老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德育故事,带给我如沐春风的感受;范曙明老师专题讲座分享她“教育无痕,巧抓教育契机”的思考让我深受启发。
参与工作室学习一年来,教育叙事打开了我的一扇心窗。教育主体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其实质是通过讲述教育故事,体悟教育真谛的一种研究方法。此刻,我终于深知自己经历了那么多的教育教学生活,为何会渐渐地觉得工作是一复一日的重复单调,为什么面对着同样的教育教学问题还是感觉束手无策,为什么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智慧。教育叙事,赋予了我们直面教育问题的勇气和机会,为我们进行教育教学反思提供了有效途径和方法,给予了我们增长教育智慧的历练和积累,以及面对自己内心的窗口。
讲叙、反思、总结我们的教育故事的同时,我们会以更加清晰的目光审视教育,这对于我们将要开展的教育活动具备引领作用。这种教学方法该如何呈现才最具有效果呢?比如一个体验式主题班会,通过分享与主题相关的教育故事,学生要成为故事里的主角,他们才能去发现,感受和思考。教育叙事,离不开学生的参与。作为教育者,根据我们的教育对象,确定我们的教育目标,根据教育目标设计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我们一起守候这些实践活动中给我们带来的教育契机。林泽兵名班主任工作室学习,更新了我的教育理念,同时我也在寻求更加有效的教育方式。
随着中考的临近,自己带的毕业班同学面临着很大的学习压力。每天相对单一重复的复习学习生活,很容易让学生身心疲惫,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容易让学生迷茫而感觉不到备考生活的意义。尤其成绩偏差的同学,由于基础薄弱,面对每天高强度的学习,加上学习的效果往往不能立竿见影,很容易就会失去耐心和信心而选择放弃。如何能让学生体会到坚持的力量和坚持的意义,在紧张的备考中咬紧牙关很是关键。
作为班主任,我思考着如何让学生参与做一件需要坚持的事情,通过参与过程让学生体会坚持的艰难和意义,通过成果的展示让学生感受坚持所带来的不可思议的结果,给正努力坚持备考的学生以动力和支持。单纯的说教显然不能解决以上问题,所以我决定和学生们“创造”一个有关坚持的故事。
学校操场外有一棵高大挺拔的木棉树,我要求班里的同学每天选择相同的时间和相同的角度给木棉树拍一张照片,一直坚持一个月,这样也能给我们紧张的学习带来片刻的轻松。刚开始,同学们的兴致很高,拍完了还在班级Q群里面晒出自己的照片,没有人怀疑或质疑这个故事的意义和价值。过了几天,由于每天拍出来的照片似乎没有太大的变化,依然只是拍到光秃的枝桠,枝桠挂些小球状的花苞沉默不语,没有任何亮点足以吸引眼球,有些同学就开始觉得无聊了,开始询问那花究竟什么时候会开;再过几天,就有一些同学放弃了。每天相同的工作和缺乏惊喜的结果让他们再也找不到丝毫的乐趣。半个月过去,全班就剩下几个同学在坚持。
就在这个故事快要以“悲剧”收场的时候,第十八天的那天早读,一位女生说她拍到花开了。那位女生家庭条件不算好但成绩很优秀,由于每天早上都得帮家里摘菜去卖,所以有早起的习惯,她用一个像素很糟糕的手机拍到了花开。那一天放学,班里的同学都争先恐后地往木棉树下跑,他们似乎不大相信,枝桠那些不起眼的花苞,竟然在这些日子里沐浴阳光雨露,接受大自然的馈赠,积攒力量脱掉了灰土色的外衣,向大自然绽放一抹鲜艳夺目的红!花就这样开了!我们一起见证木棉花开!我知道,这将是我最想要的教育契机!
借此教育契机,我举行一个有关坚持的主题班会。在主题班会上我让那位女生把每天拍的照片按时间连在一起做成幻灯片快速播放时,一棵木棉就这样悄无声息地绽放了,确实震撼。很多同学都不敢相信那是真的,但因为他们的参与,他们知道事情就是那样子。那位女生说,其实即使是每天在同一个时间同个角度去拍,还是可以发现很多不同,比如背景的蓝天,树上的小鸟等等。很多同学很后悔,后悔没有坚持下来。最后师生们一起形成共识:唯有坚持,方能实现从量变到质变;唯有坚持,方有梦想变为现实的可能。坚持的过程便是自我绽放的过程,单独来看微不足道甚至体会不到意义所在,但一旦坚持下来,一日复一日,奇迹就会发生。
每位同学在故事里的参与都不一样,故事的结果对不同的同学来说也是不一样的。坚持到最后的,收获老师的那份赞赏和肯定,也收获了信心和毅力;半途而废的同学,只能得到老师的安慰和同情,但似乎也感受到了坚持付出,结果往往是水到渠成。至此,我终于明白了教育名家李镇西老师的一句话:教育是自然而然的事。同时我也对坚持做一名山村教育工作者的生命状态有了更深的理解。
范曙明老师说,教育的关键在于教育的态度和教育的方法,教育态度体现为爱心,教育方法体现为教育智慧。谁说不是呢,对于我们老师来说,教育应该是在创造爱心的故事,我们用教育智慧把爱传递,让爱创造奇迹。对于学生来说,接受教育应该是从渴望爱到学会爱的励志成长故事。教育叙事,能把整个师生的故事无缝地衔接,在这个关于师生共同缔造的故事里,教师的故事和学生的故事成了两条相互交织的线索推着故事向前发展。当然,在老师的爱心故事里,学生是最终获得健康成长的主人公;在学生的励志成长故事里,老师是那一个循循诱导、善于启发甚至力挽狂澜的关键角色。
教育叙事,仅仅是讲给老师听是不够的,也应该和学生一同分享。教育叙事应该是老师参与学生生命成长的一个生活片段,是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的一个经历缩影。尽量要让学生成为叙事故事里的主角,那样深处其中的故事才不会太遥远,学生才会有所共鸣和触动。
我们每个人都在创造着自己的人生故事,唯有充满爱的故事才是最感人的。如果作为老师能有幸见证、参与或者分享学生积极创造出来的美好故事,那应该是一种多么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又是多么美妙的教育生态画面。回首在自己的坚持下,一路走来的山村教育经历,这何尝不是我的成长故事?于是我内心曾经的那些困惑,渐渐地变得清澈起来,内心常被身边的人感动,有班主任工作室的老师,更有我的学生。
作为一名选择支援贫困地区教育的教师,我并不害怕付出。这几年,我利用周末给基础薄弱的学生义务补习;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心理方面的知识,我花掉几个月的工资去参加心理学课程培训并通过了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考试。2012年我在广州大学学习期间,除了努力地学好每门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还经常和原来单位的同事们在电话里沟通教学方面的事情,并筹划了一个图书募捐活动,为自己服务的农村学校建立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图书室。
然而,能否不忘初心、坚守教育信念却是我面临的最大挑战。我要承受在乡村中学的清贫生活,又要面对更好的工作机遇的诱惑;既要保持职业的激情,又怕自己在孤军作战的境况下陷入职业倦怠的困境。内心有一个声音告诉自己,若要坚定当初自己想为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做点事情的信念,就要寻找动力,以此去抚平心中的那份浮躁。很幸运,揭阳市于2015年启动了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建设,我入选揭阳市名班主任林泽兵工作室首批学员。
在揭阳市名班主任林泽兵工作室首次集训活动上,我第一次接触教育叙事,还能清晰记得聆听林泽兵老师的专题讲座《润物无声 立德树人》、范曙明老师专题讲座《为缺失的德育做点什么》所带来的震撼。听着讲座里真实案例,自己以前的很多类似的教育教学场景犹如电影的画面一般从脑海里掠过,原来我们教育教学生活的点滴可以变成这样一个个美妙的故事,只恨自己懒惰的双手没有及时记录好。看着PPT展示的图片,学生一张张稚嫩的脸庞,联想到自己的成长历程中的激情、困惑、失落、欣喜,百感交织,怪自己短浅的目光和消极的心态,以至没有及时意识到这样一个个美妙的故事能蕴含着如此巨大的正面能量。林泽兵老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德育故事,带给我如沐春风的感受;范曙明老师专题讲座分享她“教育无痕,巧抓教育契机”的思考让我深受启发。
参与工作室学习一年来,教育叙事打开了我的一扇心窗。教育主体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其实质是通过讲述教育故事,体悟教育真谛的一种研究方法。此刻,我终于深知自己经历了那么多的教育教学生活,为何会渐渐地觉得工作是一复一日的重复单调,为什么面对着同样的教育教学问题还是感觉束手无策,为什么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智慧。教育叙事,赋予了我们直面教育问题的勇气和机会,为我们进行教育教学反思提供了有效途径和方法,给予了我们增长教育智慧的历练和积累,以及面对自己内心的窗口。
讲叙、反思、总结我们的教育故事的同时,我们会以更加清晰的目光审视教育,这对于我们将要开展的教育活动具备引领作用。这种教学方法该如何呈现才最具有效果呢?比如一个体验式主题班会,通过分享与主题相关的教育故事,学生要成为故事里的主角,他们才能去发现,感受和思考。教育叙事,离不开学生的参与。作为教育者,根据我们的教育对象,确定我们的教育目标,根据教育目标设计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我们一起守候这些实践活动中给我们带来的教育契机。林泽兵名班主任工作室学习,更新了我的教育理念,同时我也在寻求更加有效的教育方式。
随着中考的临近,自己带的毕业班同学面临着很大的学习压力。每天相对单一重复的复习学习生活,很容易让学生身心疲惫,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容易让学生迷茫而感觉不到备考生活的意义。尤其成绩偏差的同学,由于基础薄弱,面对每天高强度的学习,加上学习的效果往往不能立竿见影,很容易就会失去耐心和信心而选择放弃。如何能让学生体会到坚持的力量和坚持的意义,在紧张的备考中咬紧牙关很是关键。
作为班主任,我思考着如何让学生参与做一件需要坚持的事情,通过参与过程让学生体会坚持的艰难和意义,通过成果的展示让学生感受坚持所带来的不可思议的结果,给正努力坚持备考的学生以动力和支持。单纯的说教显然不能解决以上问题,所以我决定和学生们“创造”一个有关坚持的故事。
学校操场外有一棵高大挺拔的木棉树,我要求班里的同学每天选择相同的时间和相同的角度给木棉树拍一张照片,一直坚持一个月,这样也能给我们紧张的学习带来片刻的轻松。刚开始,同学们的兴致很高,拍完了还在班级Q群里面晒出自己的照片,没有人怀疑或质疑这个故事的意义和价值。过了几天,由于每天拍出来的照片似乎没有太大的变化,依然只是拍到光秃的枝桠,枝桠挂些小球状的花苞沉默不语,没有任何亮点足以吸引眼球,有些同学就开始觉得无聊了,开始询问那花究竟什么时候会开;再过几天,就有一些同学放弃了。每天相同的工作和缺乏惊喜的结果让他们再也找不到丝毫的乐趣。半个月过去,全班就剩下几个同学在坚持。
就在这个故事快要以“悲剧”收场的时候,第十八天的那天早读,一位女生说她拍到花开了。那位女生家庭条件不算好但成绩很优秀,由于每天早上都得帮家里摘菜去卖,所以有早起的习惯,她用一个像素很糟糕的手机拍到了花开。那一天放学,班里的同学都争先恐后地往木棉树下跑,他们似乎不大相信,枝桠那些不起眼的花苞,竟然在这些日子里沐浴阳光雨露,接受大自然的馈赠,积攒力量脱掉了灰土色的外衣,向大自然绽放一抹鲜艳夺目的红!花就这样开了!我们一起见证木棉花开!我知道,这将是我最想要的教育契机!
借此教育契机,我举行一个有关坚持的主题班会。在主题班会上我让那位女生把每天拍的照片按时间连在一起做成幻灯片快速播放时,一棵木棉就这样悄无声息地绽放了,确实震撼。很多同学都不敢相信那是真的,但因为他们的参与,他们知道事情就是那样子。那位女生说,其实即使是每天在同一个时间同个角度去拍,还是可以发现很多不同,比如背景的蓝天,树上的小鸟等等。很多同学很后悔,后悔没有坚持下来。最后师生们一起形成共识:唯有坚持,方能实现从量变到质变;唯有坚持,方有梦想变为现实的可能。坚持的过程便是自我绽放的过程,单独来看微不足道甚至体会不到意义所在,但一旦坚持下来,一日复一日,奇迹就会发生。
每位同学在故事里的参与都不一样,故事的结果对不同的同学来说也是不一样的。坚持到最后的,收获老师的那份赞赏和肯定,也收获了信心和毅力;半途而废的同学,只能得到老师的安慰和同情,但似乎也感受到了坚持付出,结果往往是水到渠成。至此,我终于明白了教育名家李镇西老师的一句话:教育是自然而然的事。同时我也对坚持做一名山村教育工作者的生命状态有了更深的理解。
范曙明老师说,教育的关键在于教育的态度和教育的方法,教育态度体现为爱心,教育方法体现为教育智慧。谁说不是呢,对于我们老师来说,教育应该是在创造爱心的故事,我们用教育智慧把爱传递,让爱创造奇迹。对于学生来说,接受教育应该是从渴望爱到学会爱的励志成长故事。教育叙事,能把整个师生的故事无缝地衔接,在这个关于师生共同缔造的故事里,教师的故事和学生的故事成了两条相互交织的线索推着故事向前发展。当然,在老师的爱心故事里,学生是最终获得健康成长的主人公;在学生的励志成长故事里,老师是那一个循循诱导、善于启发甚至力挽狂澜的关键角色。
教育叙事,仅仅是讲给老师听是不够的,也应该和学生一同分享。教育叙事应该是老师参与学生生命成长的一个生活片段,是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的一个经历缩影。尽量要让学生成为叙事故事里的主角,那样深处其中的故事才不会太遥远,学生才会有所共鸣和触动。
我们每个人都在创造着自己的人生故事,唯有充满爱的故事才是最感人的。如果作为老师能有幸见证、参与或者分享学生积极创造出来的美好故事,那应该是一种多么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又是多么美妙的教育生态画面。回首在自己的坚持下,一路走来的山村教育经历,这何尝不是我的成长故事?于是我内心曾经的那些困惑,渐渐地变得清澈起来,内心常被身边的人感动,有班主任工作室的老师,更有我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