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兰性德的金句。把“人生”改为“学生”做标题。两字微动,颇有一些教育的禅意。
世间爱恋,总不完满。若有“如初见”的心态,那相恋的人,定不会长叹短吁,怨迢迢银河不暗度!如初见, 则永远沉浸在刚刚相识的甜蜜里,永远的温馨、深情和快乐。当然,你得忘记后面还跟着这么一句:何事秋风悲画扇?
教育学生,总有不如意。若有“如初见”的心态,那也是不得了,定不会觉得如今的学生难教,幸亏自己入行教育,与个个喜人的娃儿打交道,沾了童稚,返了童心。当然,你也得忘却教育是一条漫长的路,孩子不是一件产品,你拿捏一次,产品出炉,用不着再见。
“如初见”是有的,日日“如初见”,难。
情人间,耳鬓厮磨之后,日久难免会口舌摩擦。师生相处,新鲜过后,老师觉得学生个个都变了样,昔日伶牙俐齿的优点,成為七嘴八舌的缺陷,那灵机的活泼聪明,也成了课堂上难以制止的坐立不安。学生也看老师不顺眼:前日个还是笑容满面的,今日个怎么就如狼似虎了,凶得像楼下的店主。“如初见”变成了“想如初”:怎么结婚之后,感觉你变了个样呢?这老师,当初不是笑脸盈盈的么?这孩子,前段时间,表现不是挺好么?最怕的是,离婚,厌学,厌教。
“如初见”不常有。而“如初见”的心态,我们应该常常有。
做了父母的人,定不会忘记孩子刚生下的心情。孩丑,却百看不厌,忙人、烦人、磨人,却忙得不亦乐乎。父母和孩子“初见”,一切都是美好的,连哭,都觉得那是生命勃发的生机。初见学生的美好,做教育的人也定不会忘记。天是蓝的,学生的笑容可爱,连淘气的时候,也觉得那是儿童的天性使然。教室里一团糟又何妨?听叽叽喳喳,宛若梵音唱响。孩子争吵,劝架,教育,忙得不亦乐乎,却不叫苦连天。回想起来,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有这么的细心、温柔,有着使不完的劲。觉得教育是幸福的,觉得做一名老师,就要受学生欢迎,日后铭记在学生心中,更好的能成名成家,名垂教史!
后来,不知道是我们变了,还是孩子们变了。我们没有了耐心,失去了新鲜感,我们的心中总装着一位邻居的孩子或者邻班的孩子:“你看,别人的孩子!”我们不能容忍他把自己的房间弄成一团糟,我们不能容忍他们上课不规矩。我们看到他吃完东西不擦嘴巴就会撇嘴,认为偶尔冲出几句脏话是没教养。试想“如初见”那会,我们会赞他:“不错,有点老夫当年的样子!”“咱们班的孩子活泼聪明!”教育是磨人心的事。一家人教育一个孩子都是一场战争,一名教师面对几十名学生,无疑是一场战役。家长也是职业,当家长和教师都有了职业的懈怠感,我们哀叹:这孩子,怎么就越来越不如以前呢?自己怎么就入错行了!今日的学生怎么越来越难教了!
常有“如初见”的心,有些事,也许会云淡风轻。
爱恋中的人,错误也是个性的魅力,撒娇、蛮横也成了眼中的可爱。关键,你不会对他(她)失望,你会包容他(她)的缺点、个性,给他(她)改正的机会,因为,你眼中有情,心中有爱。这样的爱恋,才能任时光荏苒,而弥久常新。推此及彼,有了“如初见”的心,孩子犯错,你自然不会横鼻子竖眼睛,更不会一棍子打死,让孩子遁入无法翻身的境地。小错,你自不会当众批评,恶言中伤,伤其自尊,而会思考掂量,依其个性特质,或调侃几句,或来个冷处理,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提醒自己讲求教育的艺术;原则性的错误,你当然要严厉指出,却认为循循善诱是必须的,宽容和理解是不可少的,给拐杖指道路是正确的,孩子的自尊心是要保护的。而你,也会认识到:孩子,也是在不断地犯错中成长的。别人的孩子,就在“如初见”的心态中,不知不觉中成为了自己的孩子,你看他(她),满生爱怜,充满希望。因为“如初见”,你心中有了教育,有了爱的唤醒,自然而然,你也会拥有职业的尊严和快乐。
“如初见”的心,是爱心,也是耐心。要知道,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人间烟火,才喂养了白头偕老、天长地久的爱情。一辈子的相敬如宾,那是对矛盾的宽容和时间等待,爱心加耐心才造就的奇迹。孩子的成长,向来就不是一蹉而就的,犹如真正的爱恋,漫长而充满等待。有了“如初见”的耐心,你会觉得,孩子并不是产品,教育并不是战争,而是一次美好的跋涉,一次你曾经历的让人难忘的劳作、耕耘:在春天的慵懒的午后,你播下一粒种子,给它浇水,施肥,然后静静地穿梭时光,等待着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教育如同播种,只有不厌其烦地劳作,只有适时地等待,才有花开果熟的一天。
有了“如初见”,你也会拥有一颗发现美的心。杨绛曾回忆她和钱钟书的第一次见面:那是1932年3月,他身着青布大褂,脚踏毛底布鞋,戴一副老式眼镜,眉宇间蔚然而清秀……或许很多事老人忘记了,但第一次见面杨绛先生却一辈子都没有忘却,而且事隔经年,恒久弥新。让人惊讶的还是杨绛先生“如初见”的发现——钟先生衣衫得体,面容清秀,种种美好,历历在目。有了一颗发现美的心,你的学生就会变得立体、全面起来,他(她)有缺点,但是也有优点,他调皮爱动喜捣蛋,但是思维敏捷反应灵活;他解答不出一道容易的数学题写不出一篇作文,但是在篮球场上生龙活虎生气勃勃;他木讷呆板,但是心地善良、听话规矩。有了发现美的眼睛,你会用动态的目光去看待学生,他今天写的字依旧龙飞凤舞,但是比昨日却进步了好多;他今日只得了60分,却比以前进步了7分。有了发现美的眼睛,你看到了学生的错误,不再单纯地停留在错误本身,用自己的错误惩罚学生的错误,而是找到错误的原因,认真帮助孩子成长。
心态变,则行动变。行动变,则教育变。教育变,则学生变。天下自然没有天天的“如初见”,没有,只有改变自我,只有自己寻找。武者修艺,重于内,练于外。教者修行,也需内外兼修,方能成就。教者,练的是外家功,琴棋书画吹拉弹唱都要会一点,备课、讲课、写评语能拿得起放得下,当警察、做心理咨询师、做父亲做母亲这些角色你要学会转换。关键的是,你要练内家功,“学生虐你千百遍,你待学生如初恋”的心态你要有,有了,你好过,学生好过,教育好过。“如初恋”做不到,“如初见”也行。
“如初见”,刚刚生了一脑门子的气,望望窗外,云淡风轻,岁月静好!
教育,也正好。
(作者单位:广州市白云区培英实验小学 )
责任编辑 萧 田
世间爱恋,总不完满。若有“如初见”的心态,那相恋的人,定不会长叹短吁,怨迢迢银河不暗度!如初见, 则永远沉浸在刚刚相识的甜蜜里,永远的温馨、深情和快乐。当然,你得忘记后面还跟着这么一句:何事秋风悲画扇?
教育学生,总有不如意。若有“如初见”的心态,那也是不得了,定不会觉得如今的学生难教,幸亏自己入行教育,与个个喜人的娃儿打交道,沾了童稚,返了童心。当然,你也得忘却教育是一条漫长的路,孩子不是一件产品,你拿捏一次,产品出炉,用不着再见。
“如初见”是有的,日日“如初见”,难。
情人间,耳鬓厮磨之后,日久难免会口舌摩擦。师生相处,新鲜过后,老师觉得学生个个都变了样,昔日伶牙俐齿的优点,成為七嘴八舌的缺陷,那灵机的活泼聪明,也成了课堂上难以制止的坐立不安。学生也看老师不顺眼:前日个还是笑容满面的,今日个怎么就如狼似虎了,凶得像楼下的店主。“如初见”变成了“想如初”:怎么结婚之后,感觉你变了个样呢?这老师,当初不是笑脸盈盈的么?这孩子,前段时间,表现不是挺好么?最怕的是,离婚,厌学,厌教。
“如初见”不常有。而“如初见”的心态,我们应该常常有。
做了父母的人,定不会忘记孩子刚生下的心情。孩丑,却百看不厌,忙人、烦人、磨人,却忙得不亦乐乎。父母和孩子“初见”,一切都是美好的,连哭,都觉得那是生命勃发的生机。初见学生的美好,做教育的人也定不会忘记。天是蓝的,学生的笑容可爱,连淘气的时候,也觉得那是儿童的天性使然。教室里一团糟又何妨?听叽叽喳喳,宛若梵音唱响。孩子争吵,劝架,教育,忙得不亦乐乎,却不叫苦连天。回想起来,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有这么的细心、温柔,有着使不完的劲。觉得教育是幸福的,觉得做一名老师,就要受学生欢迎,日后铭记在学生心中,更好的能成名成家,名垂教史!
后来,不知道是我们变了,还是孩子们变了。我们没有了耐心,失去了新鲜感,我们的心中总装着一位邻居的孩子或者邻班的孩子:“你看,别人的孩子!”我们不能容忍他把自己的房间弄成一团糟,我们不能容忍他们上课不规矩。我们看到他吃完东西不擦嘴巴就会撇嘴,认为偶尔冲出几句脏话是没教养。试想“如初见”那会,我们会赞他:“不错,有点老夫当年的样子!”“咱们班的孩子活泼聪明!”教育是磨人心的事。一家人教育一个孩子都是一场战争,一名教师面对几十名学生,无疑是一场战役。家长也是职业,当家长和教师都有了职业的懈怠感,我们哀叹:这孩子,怎么就越来越不如以前呢?自己怎么就入错行了!今日的学生怎么越来越难教了!
常有“如初见”的心,有些事,也许会云淡风轻。
爱恋中的人,错误也是个性的魅力,撒娇、蛮横也成了眼中的可爱。关键,你不会对他(她)失望,你会包容他(她)的缺点、个性,给他(她)改正的机会,因为,你眼中有情,心中有爱。这样的爱恋,才能任时光荏苒,而弥久常新。推此及彼,有了“如初见”的心,孩子犯错,你自然不会横鼻子竖眼睛,更不会一棍子打死,让孩子遁入无法翻身的境地。小错,你自不会当众批评,恶言中伤,伤其自尊,而会思考掂量,依其个性特质,或调侃几句,或来个冷处理,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提醒自己讲求教育的艺术;原则性的错误,你当然要严厉指出,却认为循循善诱是必须的,宽容和理解是不可少的,给拐杖指道路是正确的,孩子的自尊心是要保护的。而你,也会认识到:孩子,也是在不断地犯错中成长的。别人的孩子,就在“如初见”的心态中,不知不觉中成为了自己的孩子,你看他(她),满生爱怜,充满希望。因为“如初见”,你心中有了教育,有了爱的唤醒,自然而然,你也会拥有职业的尊严和快乐。
“如初见”的心,是爱心,也是耐心。要知道,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人间烟火,才喂养了白头偕老、天长地久的爱情。一辈子的相敬如宾,那是对矛盾的宽容和时间等待,爱心加耐心才造就的奇迹。孩子的成长,向来就不是一蹉而就的,犹如真正的爱恋,漫长而充满等待。有了“如初见”的耐心,你会觉得,孩子并不是产品,教育并不是战争,而是一次美好的跋涉,一次你曾经历的让人难忘的劳作、耕耘:在春天的慵懒的午后,你播下一粒种子,给它浇水,施肥,然后静静地穿梭时光,等待着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教育如同播种,只有不厌其烦地劳作,只有适时地等待,才有花开果熟的一天。
有了“如初见”,你也会拥有一颗发现美的心。杨绛曾回忆她和钱钟书的第一次见面:那是1932年3月,他身着青布大褂,脚踏毛底布鞋,戴一副老式眼镜,眉宇间蔚然而清秀……或许很多事老人忘记了,但第一次见面杨绛先生却一辈子都没有忘却,而且事隔经年,恒久弥新。让人惊讶的还是杨绛先生“如初见”的发现——钟先生衣衫得体,面容清秀,种种美好,历历在目。有了一颗发现美的心,你的学生就会变得立体、全面起来,他(她)有缺点,但是也有优点,他调皮爱动喜捣蛋,但是思维敏捷反应灵活;他解答不出一道容易的数学题写不出一篇作文,但是在篮球场上生龙活虎生气勃勃;他木讷呆板,但是心地善良、听话规矩。有了发现美的眼睛,你会用动态的目光去看待学生,他今天写的字依旧龙飞凤舞,但是比昨日却进步了好多;他今日只得了60分,却比以前进步了7分。有了发现美的眼睛,你看到了学生的错误,不再单纯地停留在错误本身,用自己的错误惩罚学生的错误,而是找到错误的原因,认真帮助孩子成长。
心态变,则行动变。行动变,则教育变。教育变,则学生变。天下自然没有天天的“如初见”,没有,只有改变自我,只有自己寻找。武者修艺,重于内,练于外。教者修行,也需内外兼修,方能成就。教者,练的是外家功,琴棋书画吹拉弹唱都要会一点,备课、讲课、写评语能拿得起放得下,当警察、做心理咨询师、做父亲做母亲这些角色你要学会转换。关键的是,你要练内家功,“学生虐你千百遍,你待学生如初恋”的心态你要有,有了,你好过,学生好过,教育好过。“如初恋”做不到,“如初见”也行。
“如初见”,刚刚生了一脑门子的气,望望窗外,云淡风轻,岁月静好!
教育,也正好。
(作者单位:广州市白云区培英实验小学 )
责任编辑 萧 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