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司新味道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61583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镜头的语言”大致说的是两个方面的事情:其一是说镜头的视角、光圈以及镜头特质所形成的影像效果,其二是拍摄者运用镜头的特质所体现出来影像风格。这一回咱们说一说这“其一”的事情。
  视频镜头的理念
  在135相机体系内,35mmf/1.4规格的镜头一直是一个高级的品种。我用过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多个不同品牌的35mm f/1.4镜头,因为都是天价,只是从朋友那里借来感受一下子而已,直到去年的某一天,我也买回了一支属于自己的35mm f/1.4镜头,用在单反相机上面不断“体味”。
  相比之前的FE 35mm f/2.8镜头,Distagon T*FE 35mm f/1.4ZA新镜头的体积略有增大,但是对比当下同类别的镜头,这个标志“ZEISS”商标的FE 35mmf/1.4镜头,还是顺应了数码影像的潮流。
  用习惯了35mm的镜头、对于这个视角我似乎并不陌生,有了f/1.4的光圈,也能够“描述”出我所想象当中的那一种影像效果,于是拍摄些许的室内小景,展现于此,再辅以镜头使用感受的一点文字,这便是此次试镜的“差事”。
  大光圈的魅力
  35mm的焦距,对于很多摄影者来说是“半长不短”的规格,但广角没有明显的变形,又成为了它的特点,用这支镜头我拍摄了几个家里面现成的“物件”,近拍的效果一目了然。干脆把光圈设定在f/1.4的位置上,变换着位置找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索尼的Distagon T*FE 35mmf/1.4 ZA镜头的最近调焦距离在0.3米,在这个距离上拍摄出来的影像,f/1.4的大光圈浅景深的效果得到的是一个“极限”的表现,背景的虚化柔美而又“清晰”,尤其是在直接拍摄黑白影像时,背景的虚化更可以很好地衬托出拍摄的主体,而运用虚实的对比关系,突出了“显现”的要素,又掩去了所谓的“摄影真实”。
  索尼的Distagon T*FE 35mmf/1.4 ZA是目前索尼全幅微单镜头系列之中相对孔径最大的镜头,在规格上秉承了高贵的传统、整体的设计也透着高雅与华丽,可以进行无级调节的光圈显然是应视频拍摄的需求,而对于静态影像的拍摄一样用着方便。经典的Distagon光学结构使得镜头能够均匀的光线映射克服了画面边缘的“渐晕”问题,我猜想这可能就是“视频镜头”的特需所在?
  在胶片的时代,35mm f/1.4的摄影镜头虽然都是价格不菲,但是我用过为数不多的几种都会感觉到f/1.4的这一挡光圈“徒有虚名”,缩小一挡光圈影像品质才有改善,少数镜头为了追求过小体积,画面暗角都十分严重。而本次试用的Distagon T*FE 35mm f/1.4 ZA镜头则是在影像传感器的发展下改变了光学的结构,增大了镜头的体积,加上新材料的运用,全开光圈的影像品质没有什么问题,从而改变了此类镜头的概念。
  索尼的Distagon T*FE 35mmf/1.4 ZA无疑是进入到了同类型镜头顶级水准的行列,镜头整体的工艺精湛,用起来自然也是柔滑顺畅,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我们要如何用它拍摄出自己满意的影像了……
其他文献
第25届TIPA成员大会暨2015年度最佳影像产品大奖的评选工作,于2015年3月20日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最大城市迪拜的Oberoi举行。这次大会审议并通过了上一年度工作报告,讨论并表决通过接纳法国的《鱼眼》和英国的《专业摄影师》两个摄影杂志加入TIPA,评选出了第25届TIPA年度最佳影像产品大奖的获奖产品,并确定了下一届TIPA成员大会的举办地。  3月下旬的迪拜还处于冬季,虽然中午的温度超
期刊
中画幅启蒙相机  上世纪八十年代过来的摄影人大都对玛米亚67相机有所了解,当大多数人还携带135相机翻山越岭时,一部分职业摄影人开始使用120相机,玛米亚RB67也成为很多摄影人进入中画幅领域的启蒙相机。  当1969年,很多人还在为可换镜头双反相机玛米亚C330惊叹时,一个已经渐渐孕育成熟的机型玛米亚RB67就要诞生了。1970年问世的玛米亚RB67奠定了玛米亚在中画幅胶片相机的领先地位,198
期刊
2015年3月27日至28日,德国蔡司与其摄影镜头业务上长久以来的合作伙伴香港石利洛公司,在北京的雁栖湖湖景酒店举办了“蔡司消费光学产品体验日”活动。主办方还向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媒体记者重温了蔡司的发展历程,同时全面介绍了蔡司消费光学业务的产品范围及相关活动,以下是蔡司集团的相关业务及产品介绍。  蔡司消费光学部门  蔡司消费光学业务部门是德国蔡司集团6个核心业务部门之一,其他业务部门还包括半
期刊
2006年10月我开始在网络上分享我从Google Reader得到的国外的艺术设计方面的资讯,主要的平台是百度空间和豆瓣网。因为当时百度空间提供的免费图片空间最大,速度也快,版式也算简单,我选择在那里开设了我的第一个博客。我还专门写了一篇“创刊词”,其中提到因为对纸的偏爱,我的目标就是要做一本自己的纸质杂志,所以这个博客是为纸质杂志做准备。一开始,博客的名字叫“underconstruction
期刊
绝大多数相机制造者和摄影者,都有着共同的愿望,就是获得一张清晰再清晰的照片。大家为此花费了许多智慧、心血和金钱。但我们又时常可以看到一些明显是有意而为的焦点不实,画面模糊的虚的影像,同时,在虚的影像之下,其主题和表达也非惯常那般的明确。  中国古代绘画理论的基本观念就是“虚实相生”,所谓虚由实生,实仗虚行,以实为本,以虚为用。这里的虚与实,即有画面对景物描摹处理技法上的意义,也有表达上的主次之意。
期刊
蔡东东对拍摄的喜爱开始于1998年还在部队当兵的时候,那时他主要拍摄一些部队训练的场景。退伍后,他在北京电影制片厂做了一个以商业摄影为主的摄影工作室;一年后的2003年,他毅然转向职业艺术创作,其时探索了很多方向,但拍的最多的还是自己的生活。2006年是他的转折年,基于长时间的思考和对于摄影理论及图像生产理论的阅读,他开始转向对于图像生产及起源方面的创作实践,他的《镜子》系列中的一张就是这方面的体
期刊
田野的影像是晦暗的或者说暖昧的,却是有魅力的,一种具有思想深度的感性魅力,就是:让意识进入未来。  影像停留于过去,停留于快门打开的那个瞬间,对影像的理解就是在意识中重返那个瞬间而从中看着镜头前的对象,但是重返过去,这是由于我们不能凭空面对未来,即面对未来的可能性必须有历史线索,否则无从选择。存在的意图是继续存在,空无的现时无法与未来进行对话和交易,所以必须带上历史赠与未来,重返是为了出发。比如,
期刊
海杰:你之前有一次在国外的驻留计划?  蔡东东:那是2011年在意大利都灵的UNIDEE艺术基金会的驻留项目,在那里生活了四个月。那个基金会是贫穷艺术的代表人物米开朗基罗-皮斯托莱托创办的。老头已经70多岁,依然创作力旺盛,经常和我们(来自世界各地的驻留艺术家)待在一起。老头最近的一件作品是写了一本《第三天堂》的书,他说人类已经进入了第三个阶段。  海杰:对你的认识影响大吗?  蔡东东:有影响。这
期刊
一年一度的“两会”,不仅是中国的政治大事,也是对媒体记者的一个挑战,特别对参加报道的摄影记者,更是一场新闻摄影大赛。很多摄影记者参加“两会”报道几乎成了每年工作中的规定动作,在历届“两会”报道中,曾出现了不少精彩的新闻摄影作品,同时,每年“两会”的场所、会议程序都是相近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出新,是给每位摄影记者出的一道难题。  据中国青年报的报道,共有8000名记者采访2015年“两会”,这其中
期刊
最初,一些影像进入了我的内心,经由视网膜一大脑一手指一系列生物反应,照片诞生了,如同摄影最原初的本职。  在这些照片中,事物皆缺乏指向性,司空见惯,或者意义未明。水体、植物、光、人迹、虚拟的画面、某片风景、某个事件、某张照片的局部、某个电视荧屏中的场景。没有“人的情感”,缺乏惯常意义上的“关怀”。 对这些影像的选择是无知觉的。但既然它们出现了,就必然与我心灵的某些形迹相合相生。且在某个极微的点或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