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科技创新资源 发挥核心支撑作用

来源 :先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702988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和重要指示精神,成都市召开科技创新大会,以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为核心,全力推动成渝地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大会集中发布了《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战略规划(征求意见稿)》《关于全面加强科技創新能力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支持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的人才行动计划》,核心要义是推动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创新发展,这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指南和重大举措。在此,本文结合中科院建设科创中心实践与创新发展工作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科技创新中心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了应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加速推进,科技创新范式发生新的变化,全球创新新格局加速形成的新形势和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科技创新中心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核心任务与重大举措。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研究表明,无论是发达国家著名的科技创新中心,还是我国北京、上海、合肥、粤港澳大湾区等科创/科学中心,其重要特点都是拥有大科学装置、一流创新主体、高端创新人才、良好创新环境、较强科技投入等,有利于提升国家基础研究水平,强化源头创新能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增强国际科技竞争话语权。
  成都迎来建设科技创新中心重大历史机遇
  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强调,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特别指出要支持成渝地区以“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正式吹响了建设中国西部科学城的号角。
  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双核之一,成都积极响应党中央决策部署,紧扣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主题主线,明确提出高标准规划建设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提出建设全国重要的创新驱动动力源、全国重要的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全国一流的高端创新要素集聚地、全国领先的创新创业生态典范区四大战略定位。
  中科院是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2017年,中科院出台了《中国科学院关于参与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和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指导意见》。目前,中科院全面参与了科创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已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优化布局、加快建设形成凸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地位和作用、引领创新发展的国家创新高地,在国家创新高地建设中发挥了骨干和关键作用,有力支持了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企业加快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中科院也在成渝地区前瞻布局了科技创新资源。自1958年建院以来,中科院成都分院已建成西南地区综合性的科学研究基地、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2014年成立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填补了中科院在重庆市研究机构的空白。
  当前,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正在研究编制,国家实验室建设加快启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科创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加快推进,重大科技项目全面部署,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迫切需要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渝科创中心、成都科学城建设中找准定位、明确方向、加快推动。
  打造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的核心创新载体
  高站位谋划。2016年4月,李克强总理视察成都科学城时得知中科院成都分院将整体迁入,并将整合更多的中科院创新资源支撑成都科学城建设,他高兴地指出:“中科院成都分院来了,科学城就活了”。
  高效能推进。2016年以来,中科院成都分院、光电所、成都生物所、成都山地所、成都文献中心、中科信息、成都有机等7家单位整建制地集中聚集在成都科学城核心区,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也落子成都科学城,初步形成总占地3500亩、建设用地约1800亩、集聚8000名创新人才的中科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一园三区”格局,包括成都分院科学城园区、光电所科学城园区和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园区(含大科学装置区),建设具有世界一流学术水平、特色鲜明、面向国内外开放的国家级科学研究基地、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和高新技术创新创业基地。
  高质量供给。除了整体引进研究机构,成都分院还推动“柔性基底微纳结构成像系统研究装置”“空间轻型高分辨率光学成像相机系统研制平台”等5个四川省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首批支撑项目启动建设;推动成都超算中心建设,并围绕“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海量数据存储与计算需求筹建西部科学数据中心;围绕川藏铁路、超分辨光刻等领域筹划“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前沿引领技术平台落地;按照中科院党组“搬迁、改造、升级”的总体要求,积极引进了上海微系统所、高能所、工程热物理所、微电子所、天津工生所、中科曙光、云从科技等中科院机构相继在成都布局研发单元或成果转化基地;培养和集聚了一大批中科院优秀人才,着力建设新型高端研究智库,组织开展“科学与中国”“科学思维与决策”、院士专家行等活动,为科创中心建设提供科学咨询与智力支撑,为人才强省、强市跨越发展提供“源动力”。
  用好科技创新能力建设“18条”和人才新政“2.0版”
  成都科技创新能力建设“18条”和人才新政“2.0版”无疑将为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成都科技创新工作及打造科技产业生态圈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这套科技创新政策组合拳的主要特点是含金量高,有几十万元、成百上千万元、上亿元的资金支持普惠政策,也有“一事一议”的特殊政策;精准度强,比如专门设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系统性强,广泛涉及到科技创新载体、创新主体、创新人才、创新环境、创新投入的全要素、全周期;开放度高,在全国率先面向成渝青年人才实施社会保险、工作年限同城认定。我们既要采取多种方式做好政策宣传、又要“真金白银”抓好政策兑现,关键是更要着力在四个方面充分发挥好政策作用。   着力夯实基础。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高度重视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科院承担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子午工程二期核心站点”“空间轻型高分辨率光学成像相机系统研制平臺”等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项目相继落地四川稻城、成都天府新区集聚发展。为了推进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要突出重点、着眼长远、引育并重,充分用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筹划建设“十四五”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前沿引领技术平台,谋划一系列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启动国家实验室建设。
  着力补齐短板。四川省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细分出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新一代网络技术、智能装备、航空与燃机、医药健康等16个重点产业,成都则在66个产业功能区、14个产业生态圈中加快构建“5+5+1”现代产业体系。特别要用好“补链强链”专项行动计划、“硬核科技”配套政策等,补齐产业链、技术链、创新链的薄弱环节,做好互补协调发展,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着力集聚资源。基于高端创新资源的稀缺性、有限性、时效性,成都应进一步在“两中心两地”找准定位,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兑现政策红利,加大力度集聚高端研发机构、高端创新人才。例如,中科院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中科院“三个面向”“四个率先”要求,以建设创新研究院、卓越创新中心、大科学中心、特色研究所等四类机构深入开展研究所分类改革,以建设科教融合区域中心促进中科院科教资源与地方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按照“一事一议”原则,加快集聚中科院研发机构,加快将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着力对标一流。包括对标一流的开放共建体制。参照北京、上海、合肥、粤港澳等地做法,加强与中科院等统筹部署,例如怀柔科学城采用与中科院联合申请的方式,通过高水平建设中国科学院大学、积极引进中科院系统研究所等战略举措,已经吸引了中科院电子所、力学所、空间科学中心等多个研究所以及13000余名研究生和高校教师入驻,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等大科学装置以及交叉研究平台落地;对标一流的战略规划,例如,2020年6月11日,深圳市刚刚正式发布《光明科学城空间规划纲要》,将构建“一主”(大科学装置集群)“两副”(科教融合集群、科技创新集群)的科学装置集聚区空间布局,凸显了创新平台和创新主体的集群效应;对标一流的创新政策环境,例如,2019年10月16日北京市印发《关于新时代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坚持全球视野、扩大开放,以更大的勇气通过制度创新驱动科技创新。
  目前,我们将奋力把中科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打造为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一核”的重要创新载体和策源地,引领辐射“四区”创新发展,助力成都产业生态圈和产业功能区转型升级,助推成都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国家实验室,为成渝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贡献中科院力量,探索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的“成都模式”。
  作者
  王嘉图  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分党组书记、副院长、研究员
  董   微  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科技合作处处长、正高级工程师
其他文献
中央党校教授青连斌谈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工程---------  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向往,把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发展成果转化为人人可感可及、普遍受益的社会认同,成都市决定在“十四五”时期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其中第一大工程,就是“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工程”,到“十四五”末期进入国内高收入城市行列。这一部署和决策,抓住了收入是民生之源、提高收入水平是提升居民幸福
期刊
2021年春节假期后第一天,以“成都蓉漂专家”身份参加了成都市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动员大会,在成都筑梦成功的段丽丽,发出了由衷的感叹:“六年前,为了找到适合做实验室的大楼几经周折,今天我们自己的大楼马上就可以交付使用了,旁边还有职工宿舍楼和各种休息运动场所。成都真是一个筑梦之城、圆梦之都。”80后农学博士段丽丽,借助成都人才政策的东风,带着对农业农村的向往,怀揣着创业的梦想,成为“蓉漂”圆梦成
期刊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营造适应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的良好营商环境和要素保障能力。实现这一目标,人力资源支撑下的职业教育提升是重要手段。本文从长期技术产业消费变革对新职业人群的需求趋势和现有供给能力及其背后机制进行考察,提出可能的解决路径。  经济发展将对未来职业产生深刻影响  在我国,伴随着刘易斯第二拐点的逐步到来,城乡一体化带来的产业升级要求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结果,将导致城乡实际工资的均衡化,进
期刊
1日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出席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  ★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主持召开市规委会2020年第5次主任会议,谢瑞武、田蓉、刘守成、方存好、刘筱柳、刘玉泉、王平江参加。  2日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唐川平,李仲彬参加省委第九巡视组巡视成都市工作动员会及工作汇报会,朱志宏、吳凯、谢瑞武、王川红、
期刊
中规院风景院院长王忠杰谈生态惠民示范工程-------  立足新發展阶段,成都市委市政府坚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切实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统筹部署实施“十四五”时期“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其中,“生态惠民示范工程”充分体现了生态环境作为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与人民生活的前置性、基础性配置要素的重要价值。以生态环境为底,建设天蓝山绿水清土净景美的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让城市更生态、更宜居、更健康
期刊
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院长孙建平谈智慧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工程  “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是“十四五”期间成都市委市政府的系统谋划部署,是成都增强发展战略优势、保持生活城市特质的重要抓手。“智慧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工程”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城市安全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让城市安全、社会安定、市民安心是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重大使命的本源,是成都作为推进以人为核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作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明确支持成渝地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今天,我们线上线下互动、“政产学研用投”协同,召开科技创新大会,推出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战略规划,发布成都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18条”和人才新政“2.0版”,与社会各界共话成都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的突围之路,共谋西部科学城协同协作、共建共享的发展之道,以实际行动坚定
期刊
“十二五”期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明确提出“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更加凸显了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作用。近年来发展的实践证明,科技发展对一个国家和城市发展的贡献度在不断提升,成都市科技对GDP的贡献率达到了64%,明显高于全国平均值、处在国内城市的第一方阵,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比如以色列已达到90%
期刊
4日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凤朝陪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省委副书记、代省长黄强调研成都东部新区和天府国际机场建设推进情况,苟正礼、方存好参加。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凤朝出席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暨推进区域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朱志宏、刘玉泉、刘任远、陈历章参加。  5日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研究市委常委班子民主
期刊
春节期间,“七宝玲珑——来自喜马拉雅的艺术珍品”展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举行,七天时间吸引了大批市民和游客前来打卡、参观。喜马拉雅文明和古蜀先民的“对话”,跨越时空,震铄古今。金沙,这个来自古蜀文明的不朽遗珍,已成为成都本土文脉链接国际的桥梁,亦是世界人民了解成都的重要窗口。而金沙和三星堆联手“申遗”,作为近年来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也让千万成都人翘首期盼。  金沙是春节成都人热门打卡地  2021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