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生命意识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etl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云南省生命生存生活素质教育基础工程系列教材(试用)三年级生命教育《活动 2我和小猫咪》
  设计理念:
  云南省实施三生教育《决定》指出:“三生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本活动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了人应该如何善待和尊重大自然的生命,让学生在层层递进的活动中受到生命平等、热爱生命、不轻视和随意残害动物生命的情感教育。
  为了让每个学生懂得“生命是平等的,任何一种生命都是有感知的生命。人类不能轻视和随心所欲地残害动物生命”的道理,教学应积极创设情境,用生活中的实例来激活学生的思想,把学生当做活动的主体,让他们在活动中受到热爱生命的教育,成为一个充满爱心的人。
  活动目标:
  1.懂得生命是平等的,人类不能轻视和随心所欲地残害动物的生命。
  2.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
  3.结合生活体验,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联系实际表达自己感悟的能力。
  4.激发热爱生命、关爱生命、珍视生命的积极情感并在现实生活中学会善待生命,逐步建立起对生命的责任意识;从小养成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珍爱动物的行为习惯,学会与他人、社会、自然和谐相处。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小猫咪和小鱼在人的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展现人和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懂得生命是平等的。
  难点:懂得生命是平等的,学会尊重和善待生命,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并把生命意识付诸生活之中。
  活动准备:
  多媒体设备、音像和图文资料、爱心卡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起导入
  1.听《珍珠鸟》录音并思考: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发?
  师(小结):故事里的珍珠鸟与主人和谐而自然的关系感人至深。这是人与动物之间用信赖创造出的美好境界。我们今天还要听几个这样的感人故事。
  2.学生看图听老师讲故事《我和小猫咪》,再思考:
  (1)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小猫咪的生命应该和我们一样的平等吗?为什么?
  (2)我们应该怎么做才不会伤害到它?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讲故事,把学生带入一定的情境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使学生受到故事内容的感染,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激发了他们珍爱生命的情感。使他们感受到生命的平等,体验到生命的可贵,为理解珍爱自然界的生命做了铺垫。)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思考问题: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小猫咪,你希望小女孩怎么对待你呢?(补充——交流——推荐)
  2.全班交流,相互评价:谁补充的结果最令小猫咪满意。
  3.教师小结:生命是平等的,任何一种生命都是地球的一个组成部分;任何一种生命都是有感知的生命。(板书:亲近动物 相互信赖)
  (设计意图:结合故事,特别是学生身边的故事,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如何正确认识生命,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明白,生命是平等的,是需要相互尊重的,小猫咪接近“我”,“我”接近小猫咪,是一种爱的沟通,展现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感人情景,进而感悟更深层次的爱——信赖。)
  三、角色表演,换位体验
  1.学生演《我是一条幸运的小鱼》,体验小鱼对自我生命的在乎。
  思考问题:大海妈妈对救小鱼是无能为力了,而那些小鱼对于人们来说实在是太弱小和微不足道,如果你就是被困在浅水里的一条小鱼,此时此刻你会怎样做?
  2.自由汇报。(多种设想:想对过路的人大声喊;很着急,希望奇迹出现;会发挥自己的求生本能等等。)
  3.教师小结:小鱼的心里话让我们懂得:每条小鱼都非常在乎自己的生命,都有求生的本能。小鱼是有生命的动物,在小男孩眼里,他扔回大海的不仅是一条小鱼,更是一条生命,扔回一条小鱼就挽救了一条生命!生命是多么宝贵,多么值得珍惜呀!就是七岁的孩子也懂得这个道理。让我们记住:保护动物,尊重生命!(板书:保护动物 尊重生命)
  (设计意图:生命是崇高的话题,也是十分理性的内容,单纯的说教难以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平等和可贵,只有把生命回归于一定的情境之中,通过具体生动的表演才能使学生真正懂得生命的价值,并且学会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小男孩所做的一切,是对小鱼生活习性的充分尊重,是对动物的爱,也是珍惜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四、结合实例,拓展升华
  1.看录像(“人类残杀动物”、“救助流浪动物”和“人鸥情”),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动物?
  2.学生分组讨论后汇报。
  3.征集“关爱动物,珍爱生命”的名言。(写爱心卡——展示)
  4.教师小结:“尊重生命,关爱动物”不仅是一句口号,更应该落实到行动中,如果我们都能奉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做到人与动物、人与人、人与社会,甚至国与国之间相互信赖,那么这个世界将会更加和谐、美好。(板书:生命平等 珍爱他人)
  (设计意图:“三生教育”要求珍爱生命要从日常的点滴做起,教师只有把生活中常见的事例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放在这个环节中激发学生思考,通过直观感受视频和问题探究来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才能使学生深入体验人与动物间的挚爱真情,受到珍爱生命与善待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教育并付诸行动。)
  五、动手操作,拓展延伸
  1.课后作业。
  (1)大家身边一定都有自己喜爱和熟悉的动物或植物,请你编一个充满爱心的童话故事,配上图画并与同学一起分享。
  (2)在家里或者教室里种上一粒种子,可以是豌豆、西瓜籽、花生等,让我们精心地照顾它们,一个月后与同学交流植物的成长过程。
  2.课外阅读《我的动物朋友》。
  3.后续展示活动。
  (1)小组交流展示“作业1”的成果,进行评比,修改后粘贴在班级宣传栏里供大家参观学习。
  (2)以班组为单位举办一次“作业2”的展览活动,邀请其他班组的老师和同学来观看。
  (设计意图:“三生教育”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理性认识,而且要付诸实践,通过实践进一步强化理性认识。设计本环节就是要通过一系列后续活动,强化学生的生命意识。)
  作者单位
  昆明市五华区教育科研中心
  ◇责任编辑:刘岭南◇
其他文献
绘画在构图上有虚实相生的手法,文学作品中有虚写实写之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虚实结合。“实”体现在教师的讲和学生的练;“虚”则是其间留下的空间。不少教师重“实”轻“虚”,总是担心自己没讲清楚,没讲透彻,学生练得少,不能理解。因此,不遗余力地抓讲和练。而这样做效益并不明显,甚至适得其反。如果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巧留空间,那将是另一番景象。课堂中巧妙的空间就像投入石子后的水面,荡起层层涟漪;就像欣赏美
期刊
“语文园地”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对传统教材的继承与突破,与原来的“基础训练”相比,“语文园地”除了帮助学生对所学的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系统梳理、整合、巩固外,更注重培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信。“语文园地”中的栏目都以“我会……”的形式出现,“我会读”、“我会写”、“我会说”、“我会画”都是激励学生满怀自信地进行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的有效形式。因此,从“基础训练”到“语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体现人文精神,要把学生当作“发展中的人”来培养。人文精神是指人的“真实精神、真情实感和真实愿望”,其出发点和归宿点都集中在“人”字上。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已成为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的核心价值取向。    一、充分挖掘教材,渗透人文思想    在数学教材中,大部分人文教育内容并不占明
期刊
教学片段赏析    师:你们喜欢什么样的球类活动?  生:乒乓球、篮球、足球……  师:受场地限制,我们做个拍球比赛的游戏。全班分成两个队,每队选出3人,比一比哪一队拍得多。  (每队三名选手,每位选手拍5秒钟。两名裁判员数数,教师记录在黑板上。)  结果统计:1号选手:22、16;2号选手:21、18;3号选手:23、18。  师:请大家把自己队拍球的总数算出来。(板书:22+21+23=66,
期刊
思维灵感往往能产生巧妙的方法,使问题获得快捷的解决,这种瞬息间萌发的灵感,使学生学习充满乐趣,学习信心倍增。    一、创设“趣境”,激发思维灵感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促使各种感官处于活跃状态,引起对学习的高度注意,为激发思维灵感提供最佳的心理准备。因此,创设“趣境”是激发学生思维
期刊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正从“热闹”回归“常态”,关于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成了小学课堂教学研究的热点。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加深对课程理念的认识,构建真实而有效的“常态”课堂教学呢?    一、观念要更新,认识要清晰    课程改革实施到现在,教师观念有了更新,对课程改革理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以下问题仍值得关注。  问题1:新课改一定要“大破大立”吗?  改革是对事物进行完善,将其不合理
期刊
教材分析:  《画》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是一首五言谜语诗,配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画上的山、水、花、鸟,给人以山水相映、鸟语花香的美感。整首诗以“画”这个谜底为中心,抓住山水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图文对应,妙趣横生。  设计理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阅读教学应为学生学习语文提供具体、可供想象的学习背景,让学生主动感知
期刊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设计理念:  让识字教学充满情趣,不仅是低年级学生的心理需求,也是识字教学自身的规律所在。增添识字教学的情趣实为追求高效的识字,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接触汉字、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同时把识字与阅读、识字与积累、识字与情感结合起来,达到多识多记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目的。  教学目标:  1.认识“根、折”等10个生字,正确书写“根、折”等8个生字。 
期刊
文本解读:《灰雀》是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文章记叙了列宁在莫斯科郊外养病期间爱护灰雀的故事,反映了列宁爱鸟,更爱诚实的孩子,同时表现了男孩的诚实与天真。文章采用明线和暗线相结合的写法,写列宁喜爱灰雀,寻找灰雀,再见到灰雀,这是明线;发现灰雀不见了,列宁怀疑可能是被男孩抓走了。在列宁的诱导下男孩承认并改正了错误,这是暗线。课文以人物的对话为主,既写出了列宁对孩子的教育过程,
期刊
教育,教育,我们是否教而不育,或者抓了教育而忘了教养?对学生,当今我们时常挂在嘴上的是“爱、尊重和微笑”,爱他们的什么?怎么爱?你在多大程度上尊重学生?微笑真是一副灵丹妙药吗?这种微笑服务是本色的、职业性的,还是商业性的?“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我们所处的现实真是这样吗?  “谁出的题目啊?现在的星空还灿烂吗?怎么不改成美丽的太湖水呢?这个比较有现实意义。作为一名高中生而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