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44和LRP表达与前列腺腺癌发病风险的研究

来源 :右江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eepOrW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CD44与肺耐药蛋白(LRP)在前列腺腺癌(PAC)中的表达及其关联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44和LRP在92例PAC和4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的表达,通过Spearman’s等级相关及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D44和LRP表达的关联性及其对PAC发病的影响。结果CD44和LRP在PAC肿瘤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6.7%和42.4%,高于BPH组的阳性率(分别为20.0%和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和LRP表达增加PAC发病风险,对应风险值分别为3.51和2.54;PAC肿瘤组织中CD44与LRP表达呈正相关(r=0.39,P<0.01)。结论CD44与LRP的异常表达可能与PAC的发生密切相关,二者在PAC的发病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前列腺腺癌;CD44;LRP;发病风险
  中图分类号:R737.25 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9.01.003
  前列腺腺癌(Prostatic adenocarcinoma,PAC)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在中国,尽管前列腺癌发病率远低于西方国家,但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且大多数患者初诊时已经发生转移,预后较差[2]。近年来,有研究显示CD44和LRP的异常表达涉及一些肿瘤如肠癌等的发生和发展[3~4],但在PAC中,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未见报道。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对PAC以及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的组织学标本中CD44和肺耐药蛋白(Lung resistance-related protein,LRP)的表达进行分析,以期探讨PAC中CD44和LRP的关联性及其对PAC发病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收集2016年1月~2017年9月间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确诊的带有石蜡包埋组织标本的PAC患者92例,平均年龄(77.0±4.1)岁。所有患者术前均未行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此外,收集来自同一时期同一医院的带有石蜡包埋组织标本的BPH患者40例作为对照,平均年龄(76.0±5.7)岁。获取所有研究对象的适量石蜡包埋组织标本用于CD44和LRP的表达分析。
  1.2试剂和方法
  所有组织均经4%中性甲醛固定,石蜡包埋。鼠抗人CD44单克隆抗体、鼠抗人LRP单克隆抗体、SP即用型免疫组化试剂盒及DAB显色剂均购自福州迈新公司。石蜡组织切片厚4 μm,按照说明书的操作规范,使用免疫组化SP法对所有标本进行CD44和LRP的染色分析。本研究中,我们采用PBS缓冲液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用已知阳性的大肠癌组织作阳性对照。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进行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用χ2检验来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s等级相关。检验水准:α=0.05,双侧检验。
  2结果
  2.1CD44和LRP表达对PAC发病的影响
  CD44在BPH和PAC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0.0%(8/40)和46.7%(43/92),BPH组织中CD44的阳性率明显低于PAC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RP在BPH和PAC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25%(9/40)和42.3%(39/92),BPH组织中LRP的阳性率明显低于PAC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D44和LRP表达可增加PAC发病风险,对应风险值分别为351(1.46~8.43)和2.54(1.08~5.93)。见表1。
  2.2PAC肿瘤组织中CD44和LRP表达的相关性
  92例PAC组织中CD44和LRP均为阳性27例,均为阴性37例,CD44阳性而LRP阴性16例,LRP阳性而CD44阴性12例,配对计数资料分析表明CD44和LRP表达的相关性呈正相关(Spearman’s等级相关,r=0.39,P<0.01)。见表2。
  3讨论
  PAC是一种好发于老年男性患者的常见恶性肿瘤,该肿瘤起源于前列腺分泌性上皮细胞[5~6]。在全世界范围内,PAC发病率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2位,死亡率居第5位[7]。通过BPH 和癌组织学分析发现无症状前列腺炎症见于多数成年男性,约80%的患者前列腺组织存在不同程度的炎癥因子浸润[8]。大量的病例-对照研究证明,炎症的持续存在将增加PAC的发生风险[9~10]。在慢性炎症微环境下,由于炎症因子的不断浸润或致癌物的反复刺激将导致前列腺上皮细胞的损伤,并发生体细胞基因组的改变[11],增加基因的不稳定性,进而导致更多的基因突变,如MYC基因的过表达,抑癌基因NKX3.1、PTEN、CDKN1B的沉默等[12],促使前列腺细胞转化为高级别的PIN或早期癌变,而AR突变、ERG-TMPRSS2融合等又将驱动PAC的进展[13],从分子水平研究前列腺癌发病机制对其防治均有重大意义[14~15]。
  人类CD44基因位于11号染色体短臂上,长约50 kb,包括20个高度保守的外显子[16]。研究表明CD44异常表达可早于ras、p53等基因的异常,所以CD44的变异可能与ras基因激活有关,是癌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一项对结肠肿瘤p53突变和CD44蛋白的研究,在结肠肿瘤各期中观察到有统计显著性的p53、CD44V6表达增强的趋势,p53和CD44V6表达间有显著相关性[17]。Louis等[18]实验结果显示前列腺腺癌p53阳性率为78.26%,且随着癌细胞分化程度降低、临床分期增高和淋巴结转移,p53蛋白阳性率愈来愈高,可见p53可能是PAC患者预后的标志物之一。由此推断,CD44可能通过影响p53突变来调控PAC的发生发展。   已有报道,LRP 在多种癌症中高表达,可以作为一个新的潜在的癌症预测标志物。如在胃癌当中,LRP在癌组织中高表达,且多因素分析发现,LRP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以及生存预后相关[19];在前列腺癌中,LRP在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肿瘤转移和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呈正相关,但与患者的生存预后以及激素治疗敏感性呈负相关[20]。Kluth等[21]对500例前列腺癌组织进行研究,发现LRP1基因重排1例,说明LRP1基因突变可能与PAC易感性有关。亦有相关研究证实,LRP在PAC中呈高表达[22]。本研究结果提示CD44和LRP二者在PAC组织中显著高表达,与既往研究一致;而且,我们还首次证实了CD44和LRP表達水平呈正相关。但本研究也存在局限性,由于未对上述患者进行随访,故而不能验证CD44和LRP的表达能否预测前列腺癌预后。
  综上,在PAC组织中,CD44和LRP表达增加,且它们间具有正向相关作用,这种上调的CD44和LRP在前列腺腺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研究结果是基于相对较小样本获得,而且我们也没有开展相关机制研究,因此,本研究结果需要通过更大样本并结合体内外实验加以确认。
  参考文献
  [1]Chen W,Zheng R,Baade PD,et al.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2015[J].CA CancerJ Clin,2016,66(2):115-132.
  [2]Attard G,Parker C,Eeles RA,et al.Prostate cancer[J].Lancet,2016,387(10013):70-82.
  [3]林小波,贾环,于照祥,等.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胃癌高表达CD44分子特异性多肽序列的可行性分析[J].山东医药,2018,58(24):10-13.
  [4]杨扬.LRP蛋白在结直肠癌化疗耐药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18.
  [5]吕蔡,刘振湘,白志明.人前列腺癌组织中热休克蛋白90、糖蛋白96的表达及意义[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6,21(3):226-230.
  [6]Wei Li,Alexa Cohen,Yin Sun,et al.The Role of CD44 in Glucose Metabolism in Prostatic Small Cell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J].Mol Cancer Res,2016,14(4):344-353.
  [7]Torre LA,Bray F,Siegel RL,et 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2012[J].CA Cancer J Clin,2015,65(2):87-108.
  [8]Aditi Gupta,Wei Cao,Kavitha Sadashivaiah,et al.Promising Noninvasive Cellular Phenotype in Prostate Cancer Cells Knockdown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J].Scientific World Journal,2013,2013:493689.
  [9]Jiang J,Li J,Yunxia Z,et al.The role of prostatitis in prostate cancer:meta-analysis[J].PLoS One,2013,8(12):e85179.
  [10]Shang Z,Cai Q,Zhang M,et al.A switch from CD44+ cell to EMT cell drives the metastasis of prostate cancer[J].Oncotarget,2015,6(2):1202-1216.
  [11]Vishal Chandra,Yun-Mi Lee,Usha Gupta,et al.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CD44 genetic variants and cancer susceptibility in Asians:a meta-analysis[J].Oncotarget,2016,7(45): 74286-74302.
  [12]Hirth CG,Dos Santos AM,de Cerqueira JBG,et al.PanCD44 Immunohistochemical Evaluation in Prostatectomies from Patients with Adenocarcinoma[J].Biomed Res Int,2018,2018: 2061268.
  [13]Bartholomeusz C,Gonzalez-Angulo AM.Targeting the PI3K signaling pathway in cancer therapy[J].Expert Opin Ther Targets,2012,16(1): 121-130.
  [14]蔡启亮.CD44+肿瘤干/祖细胞在前列腺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15.
  [15]Schmitt M,Metzger M,Gradl D,et al.CD44 functions in Wnt signaling by regulating LRP6 localization and activation[J].Cell Death Differ,2015,22(4):677-689.   [16]Appert-Collin A,Bennasroune A,Jeannesson P,et al.Role of LRP-1 in cancer cell migration in 3-dimensional collagen matrix[J].Cell Adh Migr,2017,11(4):316-326.
  [17]Ling Lin,Kebin Hu.LRP-1:Functions,Signaling and Implications in Kidney and Other Diseases[J].Int J Mol Sci,2014,15(12):22887-22901.
  [18]Louis Theret,Albin Jeanne,Benoit Langlois,et al.Identification of LRP-1 as an endocytosis and recycling receptor for β1-integrin in thyroid cancer cells[J].Oncotarget,2017,8(45):78614-78632.
  [19]Li X,Lv L,Zheng J,et al.The significance of LRPPRC overexpression in gastric cancer[J].Med Oncol,2014,31(2):818.
  [20]Jiang X,Li X,Huang H,et al.Elevated levels of mitochondrion associated autophagy inhibitor LRPPRC are associated with poor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prostate cancer[J].Cancer,2014,120(8):1228-1236.
  [21]Kluth M,Galal R,Krohn A,et al.Prevalence of chromosomal rearrangements involving non-ETS genes in prostate cancer[J].Int J Oncol,2015,46(4):1637-1642.
  [22]Zhang HY,Ma YD,Zhang Y,et al.Elevated levels of autophagy-related marker ULK1 and mitochondrion-associated autophagy inhibitor LRPPRC are associated with biochemical progression and overall survival after 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prostate cancer[J].J Clin Pathol,2017,70(5):383-389.
  (收稿日期:2018-11-09修回日期:2019-01-07)
  (編辑:潘明志)
其他文献
摘要: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0Cr17Ni7A1不锈钢洛氏硬度的影响。将0Cr17Ni7A1不锈钢调整处理后冷却到15℃以下进行深冷处理,并保证调整处理和深冷处理的时间间隔小于1h,可以降低组织的奥氏体稳定化程度,使其转变为马氏体组织,从而提高材料的洛氏硬度。经固溶处理一调整处理一深冷处理一时效处理,可以明显提高0Cr17Ni7A1不锈钢的洛氏硬度,为44-47,符合稳定使用标准的要求。  关键词:过
期刊
为进一步适应现代化期刊的发展要求,缩短出版周期,提高学术研究时效性,增加载文量,更好地为作者和读者服务,經主管部门同意并报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批准,本刊自2019年1月份起由双月刊变更为月刊,每月28日出版。  变更刊期后办刊宗旨不变,“学术质量”始终是本刊的追求。本刊对基础研究类、国家课题、博士、教授的优质稿件一经审稿通过给予绿色通道快速发表。热忱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赐稿。  敬请本刊编
期刊
【关键词】健康中国;临床医学;订单定向;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BDOI:10.3969/j.issn.1003-1383.2021.02.018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实现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从总体战略、具体内容到保障措施都有明确的阐述。《纲要》强调,要遵循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推动健康领域基本公
期刊
【摘要】 目的 研究中医全科慢性病管理模式(TCM-CDGP)对痛风伴高尿酸血症老年患者的作用。  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沙河街、沙东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124例,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膳食指导与宣教随访,间歇期予别嘌醇治疗,急性期予塞来昔布治疗。而观察组给予TCM-CDGP干预,间歇期不予药物治疗,急性期予塞来昔布
期刊
【关键词】 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矫治;掩饰性治疗;极限   中图分类号:R783.5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20.02.012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口腔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对美的追求亦日益提高,因美观意识不断提高,寻求正畸治疗的成人患者也越来越多。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错牙合畸形,该类错牙合往往还伴有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討系统性膀胱功能锻炼路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膀胱功能康复的影响。  方法 选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在妇科行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宫颈癌根治术后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按照系统性膀胱功能锻炼路径进行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前3 d、术后14 d膀胱排尿功能(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排尿量、残余尿量)和储尿功能(膀胱最大容量、
期刊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系统性红斑狼疮;生物标志物   中图分类号:R593.24+1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9.07.015   人类基因组有超过30亿个碱基对,其中大约包含有20 000个蛋白质编码基因,仅约占人类基因组的1.5%,非蛋白质编码基因占人类基因组的98.5%,ENCODE项目研究发现至少80%的人类基因组被转录成
期刊
【关键词】睾丸扭转;坏死;误诊  中图分类号:R697+.22文献标志码:B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9.01.021  睾丸扭转多见于18岁以下的青少年,根据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容易诊断,不典型者难以鉴别,易被误诊误治,可造成睾丸坏死而被切除,从而给患者身心带来终生的损害。因此尽早正确诊断,及时手术探查,能提高睾丸存活率。我院从2000年至2017年共收住睾丸扭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无栓病房建立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患肢肿胀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的300例下肢骨折患者设为对照组,按照下肢骨折围手术护理常规实施护理;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的30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建立无栓病房及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7天患肢肿胀的疗效及入院时、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患肢周径和疼痛状况。结果术后第7
期刊
【摘要】目的用数据揭示近20年医学院校非直属附属医院研究工作的宏观特點与发展趋势,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利用定量分析方法,以国内1997~2017年间公开发表的有关非直属附属医院研究的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献的发表时间、来源、作者、研究单位、资助情况、引用情况、研究主题等各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目前对非直属附属医院的研究在成果总量上达到一定的量级,在研究的广度上也基本涵盖主要的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