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级是学生的班级,学生是班级的主人。班级岗位责任制,是指在以学生为主体的班级内,各个学生分工合作,责任到人,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
关键词:初中;岗位责任制;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教师要积极落实班级岗位责任制,促进学生参与活动,思考个人的健康成长,能否适应社会,能否在集体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一、组织交流活动
在班级管理中,学生常常出现相互推诿、不愿意承担责任的问题,这是他们缺乏自我同一性的体现。针对此问题,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机会,引导其围绕“班级自主管理”这个主题进行分析,促使他们自主总结归纳出“岗位责任制”的自我管理方法,并积极付诸实践。教师要适当用语言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完善“岗位责任制”的设定,这样能起到全员教育的效果。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主题班会活动,首先,思考一下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早自修纪律问题、值日生劳动态度问题等。其次,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自己作为班级的一员能为班级做些什么,尝试唤醒他们的自我同一性。在学生认识到自己是集体的成员之后,教师引导其思考如何合理分配班级的各项工作,可以先分成勞动、学习、纪律、文艺、体育等几个大块,然后再分别设定相关内容,学生尽量细化各个板块的内容,让每一个班级成员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在这样的主题活动中,学生深化认识,逐步体会到自我和集体的关系,渐渐地形成自我同一性,提升了责任感。
二、细化角色分工
魏书生在《班主任工作漫谈》中提到,管理班级要靠班级的主人们,也就是要靠班级的学生,教师要将班级各种事务科学地分配给每一个同学,集中大家的力量,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持班级的运转。教师要引导学生为班级的各种工作进行明确分工,并充分思考自己适合哪一个岗位,然后开展科学竞聘。在选举中,学生更好地认识了自我,也认识到要齐心合力改善班级管理状况,继而起到提升自我同一性的效果。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每一个班级管理岗位开展思考,首先设定各个岗位的具体要求是什么,然后结合个人的情况进行思考,想一下自己适合哪一个岗位,此后再自主设定竞选演讲词,并和其他同学一起竞争。例如:有学生想要担当自修课纪律监督员这个岗位,该岗位的要求是以身作则,遵守纪律,同时遇到在自修课说话等问题,还要加以劝阻。但是有同学提出:“你自己上自修课的时候也会说话,你不适合这个职位。”该学生便进行反思,确认自己的确很想挑战这个职位,然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我想要利用这个机会促使自己当一个遵守纪律的好学生,在监督他人的同时,实际上我也监督了自己的行为。我觉得这样效果会更好。”该学生的演讲得到了其他同学的认可,于是,顺利当选。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学生明白各个岗位的要点,而且还能促使学生自主参与活动。在细化了角色后,每一个学生都认识到了自己的能力,并积极参与其中。这样学生就会形成积极的同一性,他们会按照设定好的班级规范去工作、学习,能更好地解决班级成员之间的不完善和不和谐之处,这样学生也能更好地感受到自己在班级中存在的意义。
三、改善评价方式
很多学生之所以缺乏认同感,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认识,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创造机会,促使学生积极开展自评和互评,让他们在自我反省、倾听他人建议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问题,继而形成良性循环。在实行“岗位责任制”一段时间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评价,引导他们思考自己有哪些需要进步的空间。在开展“岗位责任制”一个月后,教师组织大家开展交流讨论的活动,说说自己是否很好地充当了“小干部”,在工作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如何解决问题,是否存在不足之处,以后要如何改进。如有学生提出:“我负责收缴班级同学的作业,但是有的时候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口头作业,我就不知道如何界定同学是否完成了作业。”教师引导大家围绕此问题进行讨论,说说如何能帮助该“干部”更好地完成班级管理工作。学生提出了不少建议,例如:“可以问一些问题,让对方口头回答,这样就能看到该同学是否认真预习。”又如,“可以让同学提交一段自学的视频,作为证明。”同学的建议让该“干部”得到了启发,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他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借鉴吸收,优化自己的工作。同时,学生也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有可能会出现错误,所以当同伴存在问题的时候,学生也能以宽容、理解的心态面对他人,进而更好地改善班级自主管理效果。
四、家校合作
在培养学生自我同一性的时候常常会发现学生存在“拒斥”的情况,由于青少年过早地将自我意识固定化,没有考虑各种选择的可能,所以会停止对同一性的探究。这样的学生要么固执地坚持自己的看法,并拒绝采纳父母的价值观,要么他们过度依赖父母。要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教师还要积极开展家校合作,将“岗位责任制”延伸到家庭,要让学生思考自己在家庭中承担什么责任。这样,就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开展自我反思,避免出现“拒斥”的情况。家长首先要和孩子进行互动讨论,说说家庭生活中需要承担哪些工作,如“家庭安保员”需要在家庭成员都出门的情况下,检查水、电、煤气的开关,检查门窗是否关好。又如,“家庭卫生员”需要负责寻找家中的卫生死角,并进行打扫,“家庭会计”需要合算家庭整个月的开支,看看收入和支出是否平衡,并提出“节约小建议”。孩子可以和家长一起讨论自己适合担当怎样的角色,如一些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大,家长可以推荐他担当“家庭会计”,这不仅能让孩子提升家庭责任感,更能让他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帮助其提升数学学习能力,因此,有一箭双雕的作用。教师要利用微信积极联系学生家长,让他们在家庭生活中也让孩子认识到自己应该承担什么责任,避免过度地将自己的价值观灌输给孩子。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形成自我同一性。
五、结语
班主任应该指导学生结合的方法建立“岗位责任制”,促进他们意识到在课堂上他们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促进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能力,最终促进学生全面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如何发挥班级管理中学生的主体作用[J].朱云娟.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09(04).
[2]浅谈班级管理中的“自主”策略[J].马少卿.新课程(小学).2014(07).
关键词:初中;岗位责任制;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教师要积极落实班级岗位责任制,促进学生参与活动,思考个人的健康成长,能否适应社会,能否在集体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一、组织交流活动
在班级管理中,学生常常出现相互推诿、不愿意承担责任的问题,这是他们缺乏自我同一性的体现。针对此问题,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机会,引导其围绕“班级自主管理”这个主题进行分析,促使他们自主总结归纳出“岗位责任制”的自我管理方法,并积极付诸实践。教师要适当用语言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完善“岗位责任制”的设定,这样能起到全员教育的效果。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主题班会活动,首先,思考一下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早自修纪律问题、值日生劳动态度问题等。其次,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自己作为班级的一员能为班级做些什么,尝试唤醒他们的自我同一性。在学生认识到自己是集体的成员之后,教师引导其思考如何合理分配班级的各项工作,可以先分成勞动、学习、纪律、文艺、体育等几个大块,然后再分别设定相关内容,学生尽量细化各个板块的内容,让每一个班级成员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在这样的主题活动中,学生深化认识,逐步体会到自我和集体的关系,渐渐地形成自我同一性,提升了责任感。
二、细化角色分工
魏书生在《班主任工作漫谈》中提到,管理班级要靠班级的主人们,也就是要靠班级的学生,教师要将班级各种事务科学地分配给每一个同学,集中大家的力量,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持班级的运转。教师要引导学生为班级的各种工作进行明确分工,并充分思考自己适合哪一个岗位,然后开展科学竞聘。在选举中,学生更好地认识了自我,也认识到要齐心合力改善班级管理状况,继而起到提升自我同一性的效果。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每一个班级管理岗位开展思考,首先设定各个岗位的具体要求是什么,然后结合个人的情况进行思考,想一下自己适合哪一个岗位,此后再自主设定竞选演讲词,并和其他同学一起竞争。例如:有学生想要担当自修课纪律监督员这个岗位,该岗位的要求是以身作则,遵守纪律,同时遇到在自修课说话等问题,还要加以劝阻。但是有同学提出:“你自己上自修课的时候也会说话,你不适合这个职位。”该学生便进行反思,确认自己的确很想挑战这个职位,然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我想要利用这个机会促使自己当一个遵守纪律的好学生,在监督他人的同时,实际上我也监督了自己的行为。我觉得这样效果会更好。”该学生的演讲得到了其他同学的认可,于是,顺利当选。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学生明白各个岗位的要点,而且还能促使学生自主参与活动。在细化了角色后,每一个学生都认识到了自己的能力,并积极参与其中。这样学生就会形成积极的同一性,他们会按照设定好的班级规范去工作、学习,能更好地解决班级成员之间的不完善和不和谐之处,这样学生也能更好地感受到自己在班级中存在的意义。
三、改善评价方式
很多学生之所以缺乏认同感,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认识,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创造机会,促使学生积极开展自评和互评,让他们在自我反省、倾听他人建议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问题,继而形成良性循环。在实行“岗位责任制”一段时间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评价,引导他们思考自己有哪些需要进步的空间。在开展“岗位责任制”一个月后,教师组织大家开展交流讨论的活动,说说自己是否很好地充当了“小干部”,在工作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如何解决问题,是否存在不足之处,以后要如何改进。如有学生提出:“我负责收缴班级同学的作业,但是有的时候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口头作业,我就不知道如何界定同学是否完成了作业。”教师引导大家围绕此问题进行讨论,说说如何能帮助该“干部”更好地完成班级管理工作。学生提出了不少建议,例如:“可以问一些问题,让对方口头回答,这样就能看到该同学是否认真预习。”又如,“可以让同学提交一段自学的视频,作为证明。”同学的建议让该“干部”得到了启发,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他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借鉴吸收,优化自己的工作。同时,学生也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有可能会出现错误,所以当同伴存在问题的时候,学生也能以宽容、理解的心态面对他人,进而更好地改善班级自主管理效果。
四、家校合作
在培养学生自我同一性的时候常常会发现学生存在“拒斥”的情况,由于青少年过早地将自我意识固定化,没有考虑各种选择的可能,所以会停止对同一性的探究。这样的学生要么固执地坚持自己的看法,并拒绝采纳父母的价值观,要么他们过度依赖父母。要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教师还要积极开展家校合作,将“岗位责任制”延伸到家庭,要让学生思考自己在家庭中承担什么责任。这样,就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开展自我反思,避免出现“拒斥”的情况。家长首先要和孩子进行互动讨论,说说家庭生活中需要承担哪些工作,如“家庭安保员”需要在家庭成员都出门的情况下,检查水、电、煤气的开关,检查门窗是否关好。又如,“家庭卫生员”需要负责寻找家中的卫生死角,并进行打扫,“家庭会计”需要合算家庭整个月的开支,看看收入和支出是否平衡,并提出“节约小建议”。孩子可以和家长一起讨论自己适合担当怎样的角色,如一些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大,家长可以推荐他担当“家庭会计”,这不仅能让孩子提升家庭责任感,更能让他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帮助其提升数学学习能力,因此,有一箭双雕的作用。教师要利用微信积极联系学生家长,让他们在家庭生活中也让孩子认识到自己应该承担什么责任,避免过度地将自己的价值观灌输给孩子。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形成自我同一性。
五、结语
班主任应该指导学生结合的方法建立“岗位责任制”,促进他们意识到在课堂上他们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促进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能力,最终促进学生全面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如何发挥班级管理中学生的主体作用[J].朱云娟.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09(04).
[2]浅谈班级管理中的“自主”策略[J].马少卿.新课程(小学).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