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重点探讨为高校广告专业学生开设关于视听语言体系的基础教学训练的必要性,通过对镜头基础的讲解与对话、追逐段落的单元训练的课程设计,该体系有效衔接前后专业课程,培养学生影像思考能力,了解影视知识体系架构,掌握视听语言规律与语法知识,从而以扎实的影像能力开展创新、创意的影像创作活动。
【关键词】视听语言体系;镜头
【中图分类号】F713.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014-02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与移动智能端应用的发展对各个行业业已形成的模式与状态造成巨大的冲击。当这些来自于数据信息领域的挑战不断形成的同时,传统广告行业也不可避免地遭受重创。多年来成为主流广告形式的影视广告必将面临变革,企图再用美丽的、静态的画面和千篇一律的广告宣传手法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已悄然变成过去时。与此同时,观众更期望能够从短小精悍的影视广告作品中获取如电影大片一般的视觉体验与情感共鸣,如2012年台湾大众银行为了品牌理念的推广,邀请奥美为其打造一系列以真人真事改编的微电影,至今被奉为影视广告行业中的经典之作。所以,以行业整体趋势来看,逐步突破常规,创作富有创造力、生命力、内容至上的作品才是目前的应急之策。而这一切实则对影视广告的教学要求也逐步提高,学生只有掌握扎实的视听语言能力才有助于创新、创意活动的开展。因此,为学生开设关于视听语言体系的基础教学训练,以保障他们通过后续课程有足够的空间与能力创作有质感、有观赏性、具有专业素养的影视广告作品势在必行。
关于视听语言体系的基础教学训练旨在培养学生影像思考能力,了解影视知识体系架构,掌握视听语言规律与语法知识。该套教学体系的完成将有利于连接专业基础课程《广告摄像》有关基础设备的使用与专业核心课程《影视广告制作》对镜头、对创意有更高要求的作品创作。在训练过程中主要分两个阶段执行,分别是镜头基础的掌握与常用单元的训练,如对话段落的拍摄与剪辑技巧、追逐段落的拍摄与剪辑技巧等。利用互联网为学生建立学生作品展播平台,建立校园内外的激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影像制作,主动积累相关经验,从而培养影像创作的兴趣也是该教学训练的最终目的。
一、镜头基础
涉及影视方面的教学,强调镜头基础的掌握是作品创作的首要前提。虽然通过前续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掌机拍摄与后期使用剪辑软件的能力,却往往对于镜头使用的规则与剪辑语法问题茫然不知所措,以至于一旦出现情节段落而无法进行有效的拍摄,影响最终成品的输出。因此,为学生拆分每一个镜头的具体内容,以镜头为单位进行循序渐近的解剖与讲解是这个环节的重点。
从每一个镜头来看,我们根据分镜头脚本的内容(图1)来具体掌握镜头使用的原则与其功能。首先,规范化使用景别,不仅符合大众视觉消费最基本的审美需求,而且景别在运用恰当的情况下,可以有效激发创作者与观众的情感共鸣,一旦情感的纽带建立起来,品牌所要输出的价值理念自然而然在观众心目中产生。比如,远景所具有的抒情功能,中景所具有的叙事功能,以及特写所具有的纪实细节功能非打乱的景别使用可以体现。而五种景别(从远景到特写)从抒情功能到叙事功能的递减,反向递增规律也是影视范畴内约定俗成的表达。学生一旦掌握这样的内部规律,在自己脚本的镜头景别设计上可以根据镜头的画面内容与创作者表达重点契合使用,达到高效的定夺拍摄景别的能力。
其次,拍摄角度的合理选择有助于人物情绪与动作的释放。在拍摄角度的择取上,往往学生也是各种奇招乱招并用,甚至于因为没有掌握各个角度所自带的情感属性而错误地拿捏拍摄对象的内在情感。该课程训练体系结合影视广告、电影资料、电视资料为学生系统地梳理摄影机拍摄水平角度与垂直角度的各种组合所赋予镜头与人物不同解读的可能性,打通广告与影视的隔阂,尽可能培养广告专业学生将来具备各种影视创作体裁的可能,以应对广告领域不断求新求变的变量环境。比如,利用新闻联播案例为学生讲解仰角拍摄所带的情感属性:敬畏、神圣;利用动画片案例为学生讲解俯角拍摄所带的情感属性:居高临下、渺小、弱势群体;利用电影《阿甘正传》的天使视角为学生讲解垂重俯角的特殊情况使用,让学生明白拍摄角度的使用也是有章法可言——画面内容直接决定拍摄角度。
第三,拍摄方法也是镜头学习的一大变量之一,但结合目前影视资源的案例来看,运动镜头无论从当下使用频率来说,还是辅助器材使用的难度系数来看,并不是学生创作首要考虑的因素。学生在较好地完成固定镜头的使用前提下,適当利用身边的器材造成运动镜头的拍摄才是最佳方案,以个别镜头的精致度点亮观众的视野,进而达到提升作品层次的效果。
第四,在视听语言能力的培养上,学生极其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便是对于声音摄取的把控,他们往往尽全力促成画面的美观度与内容性,而忽视了现场声音的摄取,也并未在前期就考虑到后期的效果制作问题。因此,强制学生拍摄前完成分镜头脚本的撰写,借用分镜头脚本的格式内容提醒学生影片关于声音的处理,是前期录制的同期声,还是后期考虑加入的配音、解说词、或音效等?通过该视听语言体系的学习,培养学生影视上关于声音与画面并重的专业认知,扭转传统影视广告重画面轻声音的现状,为广告的变形打下夯实的影视能力基础。
最后,对于时长感觉的把握将帮助学生在以理论为指导下的伏案创作与实践形成有效比对,提高学生对于每个镜头的敏感度,以及广告片长的把握,以避免陷入冗长拖沓的影视创作,而又失去影视广告所独有的特征。
结合分镜头脚本的创作,该体系系统地帮助学生梳理单个镜头运用的规则与规律,以应对将来无论是影视广告或是电影化的短篇广告创作所需要具备的影视能力,起到“以不变应万变”的作用。哪怕创作实验片、创意片,在基础之上使用镜头元素的变量,也将为创作带来莫大的便利,不致于乱了阵脚无从下手。因此,对于镜头基础的掌握实则影视广告学习的根本大法。 二、单元训练:对话与追逐
在镜头掌握的基础之上,结合分镜头脚本连贯上下镜头则属于对镜头学习的更高要求。在完成第一阶段的学习之后,该体系进入第二阶段分单元训练的模块,主要抓取影视作品中出现频次最高的对话段落与追逐段落展开有针对性的训练。该体系学习完成后,学生在脚本设计阶段就可有意识地划分情节,如若符合对话或追逐情节,则可以按照该体系所提供的镜头设计技巧进行镜头布局,以避免少走弯路。如此行之,那么篇幅并不会过长的影视广告便被拆解成各个部分执行,而学生实际凭借自(下转33页)(上接14页)己对于作品理解而去设计的镜头数量减少,降低难度,在有效的空间里凝聚创意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通篇形成自己独特的影像风格也未尝不可,但这些能力往往基于掌握而得以提升。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对话段落的镜头设计并未形成一套章法,这让学生作品中经常出现要么牺牲掉对话,要么出现打乒乓球似的来回应战对话的尴尬局面。在这些单元设计中,该体系把镜头设计与剪辑技巧进行通篇考虑,逐渐培养学生利用分镜头脚本就在头脑中规划出作品镜头画面的能力。對话段落,主要借助三镜头法则延伸出其他多种镜头机位的变形,并为学生明确“跳轴”的概念,规避拍摄现场有可能出现的错误问题。与学生就“跳轴”问题展开深入讨论,甚至借助课堂实拍与剪辑,让学生直观明白“跳轴”所带来的后果,为此罗列出多种有效解决方式。除此之外,对话场景的人物站位、数量演变则是另外的变形。三镜头法则主要针对两人面对面的对话展开,但是如果拍摄现场出现站位多样化或多人现场情况,又该如何抓取拍摄重点?该体系为学生设计出一套1+N或1+1的变形与套用模具,即尽量把多样化、复杂化的对话场景纳入系统归纳的模具里,利用三镜头法则举一反三,以直接、高效地解决对话段落的镜头设计问题,同时有效地带动剪辑节奏,形成错落有致的谈话氛围。
众所周知,谈话与运动镜头构成影视作品中的较大比率。因此,为学生归纳运动段落的镜头设计与剪辑技巧属于视听语言体系基础教学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运动段落往往表现为主要拍摄对象的跑,或主要拍摄对象的追赶,包括一对一的追赶,或多对一的追赶,而这三种模式又可以形成交叉的线索产生更为丰富的变形。所以,追逐段落以这三种模式为教学模型,通过学生对这三种模式的经典案例的拉片、模拍、原创剪辑训练,提高学生对于拍摄追赶的镜头的感觉,从而熟悉用不同的拍摄角度与景别来呈现运动镜头的叙事内容,这有别于静态的镜头诠释。另外,鼓励学生在运动镜头设计中创新、创意,以不同的拍摄方法,或拍摄角度,或各种镜头基础的重新组合来呈现高速运动的效果,以形成直观的、震撼的视觉冲击。当然,追逐段落的剪辑技巧不同于对话段落的循序渐近——几乎等同于文学脚本的演绎,追逐段落在剪辑上更富有蒙太奇效果的体现。在这个单元进行各种尝试,学生可以充分体验蒙太奇理论,包括不同景别镜头的组合,不同声画镜头的组合等,更深一步体会所谓视听语言体系的奥秘所在。
视听语言体系的基础教学训练打破原课程学科体系,形成以模块为区分、以单元为主线的全新课程内容体系,衔接摄影技术课程与作品创作课程,将有效解决学生影视基础薄弱的问题,为他们在创作前期提供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为日后的创作奠定基础。而该体系内的案例解读也能够激发出学生对于影视作品的热爱。因此,这不仅为学生提供此时创作的有力武器,也为他们彼时漫长的从业之路上培养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视听语言体系基础教学训练是理论,是核心,是创作影视作品之前的必修内容。
【关键词】视听语言体系;镜头
【中图分类号】F713.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014-02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与移动智能端应用的发展对各个行业业已形成的模式与状态造成巨大的冲击。当这些来自于数据信息领域的挑战不断形成的同时,传统广告行业也不可避免地遭受重创。多年来成为主流广告形式的影视广告必将面临变革,企图再用美丽的、静态的画面和千篇一律的广告宣传手法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已悄然变成过去时。与此同时,观众更期望能够从短小精悍的影视广告作品中获取如电影大片一般的视觉体验与情感共鸣,如2012年台湾大众银行为了品牌理念的推广,邀请奥美为其打造一系列以真人真事改编的微电影,至今被奉为影视广告行业中的经典之作。所以,以行业整体趋势来看,逐步突破常规,创作富有创造力、生命力、内容至上的作品才是目前的应急之策。而这一切实则对影视广告的教学要求也逐步提高,学生只有掌握扎实的视听语言能力才有助于创新、创意活动的开展。因此,为学生开设关于视听语言体系的基础教学训练,以保障他们通过后续课程有足够的空间与能力创作有质感、有观赏性、具有专业素养的影视广告作品势在必行。
关于视听语言体系的基础教学训练旨在培养学生影像思考能力,了解影视知识体系架构,掌握视听语言规律与语法知识。该套教学体系的完成将有利于连接专业基础课程《广告摄像》有关基础设备的使用与专业核心课程《影视广告制作》对镜头、对创意有更高要求的作品创作。在训练过程中主要分两个阶段执行,分别是镜头基础的掌握与常用单元的训练,如对话段落的拍摄与剪辑技巧、追逐段落的拍摄与剪辑技巧等。利用互联网为学生建立学生作品展播平台,建立校园内外的激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影像制作,主动积累相关经验,从而培养影像创作的兴趣也是该教学训练的最终目的。
一、镜头基础
涉及影视方面的教学,强调镜头基础的掌握是作品创作的首要前提。虽然通过前续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掌机拍摄与后期使用剪辑软件的能力,却往往对于镜头使用的规则与剪辑语法问题茫然不知所措,以至于一旦出现情节段落而无法进行有效的拍摄,影响最终成品的输出。因此,为学生拆分每一个镜头的具体内容,以镜头为单位进行循序渐近的解剖与讲解是这个环节的重点。
从每一个镜头来看,我们根据分镜头脚本的内容(图1)来具体掌握镜头使用的原则与其功能。首先,规范化使用景别,不仅符合大众视觉消费最基本的审美需求,而且景别在运用恰当的情况下,可以有效激发创作者与观众的情感共鸣,一旦情感的纽带建立起来,品牌所要输出的价值理念自然而然在观众心目中产生。比如,远景所具有的抒情功能,中景所具有的叙事功能,以及特写所具有的纪实细节功能非打乱的景别使用可以体现。而五种景别(从远景到特写)从抒情功能到叙事功能的递减,反向递增规律也是影视范畴内约定俗成的表达。学生一旦掌握这样的内部规律,在自己脚本的镜头景别设计上可以根据镜头的画面内容与创作者表达重点契合使用,达到高效的定夺拍摄景别的能力。
其次,拍摄角度的合理选择有助于人物情绪与动作的释放。在拍摄角度的择取上,往往学生也是各种奇招乱招并用,甚至于因为没有掌握各个角度所自带的情感属性而错误地拿捏拍摄对象的内在情感。该课程训练体系结合影视广告、电影资料、电视资料为学生系统地梳理摄影机拍摄水平角度与垂直角度的各种组合所赋予镜头与人物不同解读的可能性,打通广告与影视的隔阂,尽可能培养广告专业学生将来具备各种影视创作体裁的可能,以应对广告领域不断求新求变的变量环境。比如,利用新闻联播案例为学生讲解仰角拍摄所带的情感属性:敬畏、神圣;利用动画片案例为学生讲解俯角拍摄所带的情感属性:居高临下、渺小、弱势群体;利用电影《阿甘正传》的天使视角为学生讲解垂重俯角的特殊情况使用,让学生明白拍摄角度的使用也是有章法可言——画面内容直接决定拍摄角度。
第三,拍摄方法也是镜头学习的一大变量之一,但结合目前影视资源的案例来看,运动镜头无论从当下使用频率来说,还是辅助器材使用的难度系数来看,并不是学生创作首要考虑的因素。学生在较好地完成固定镜头的使用前提下,適当利用身边的器材造成运动镜头的拍摄才是最佳方案,以个别镜头的精致度点亮观众的视野,进而达到提升作品层次的效果。
第四,在视听语言能力的培养上,学生极其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便是对于声音摄取的把控,他们往往尽全力促成画面的美观度与内容性,而忽视了现场声音的摄取,也并未在前期就考虑到后期的效果制作问题。因此,强制学生拍摄前完成分镜头脚本的撰写,借用分镜头脚本的格式内容提醒学生影片关于声音的处理,是前期录制的同期声,还是后期考虑加入的配音、解说词、或音效等?通过该视听语言体系的学习,培养学生影视上关于声音与画面并重的专业认知,扭转传统影视广告重画面轻声音的现状,为广告的变形打下夯实的影视能力基础。
最后,对于时长感觉的把握将帮助学生在以理论为指导下的伏案创作与实践形成有效比对,提高学生对于每个镜头的敏感度,以及广告片长的把握,以避免陷入冗长拖沓的影视创作,而又失去影视广告所独有的特征。
结合分镜头脚本的创作,该体系系统地帮助学生梳理单个镜头运用的规则与规律,以应对将来无论是影视广告或是电影化的短篇广告创作所需要具备的影视能力,起到“以不变应万变”的作用。哪怕创作实验片、创意片,在基础之上使用镜头元素的变量,也将为创作带来莫大的便利,不致于乱了阵脚无从下手。因此,对于镜头基础的掌握实则影视广告学习的根本大法。 二、单元训练:对话与追逐
在镜头掌握的基础之上,结合分镜头脚本连贯上下镜头则属于对镜头学习的更高要求。在完成第一阶段的学习之后,该体系进入第二阶段分单元训练的模块,主要抓取影视作品中出现频次最高的对话段落与追逐段落展开有针对性的训练。该体系学习完成后,学生在脚本设计阶段就可有意识地划分情节,如若符合对话或追逐情节,则可以按照该体系所提供的镜头设计技巧进行镜头布局,以避免少走弯路。如此行之,那么篇幅并不会过长的影视广告便被拆解成各个部分执行,而学生实际凭借自(下转33页)(上接14页)己对于作品理解而去设计的镜头数量减少,降低难度,在有效的空间里凝聚创意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通篇形成自己独特的影像风格也未尝不可,但这些能力往往基于掌握而得以提升。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对话段落的镜头设计并未形成一套章法,这让学生作品中经常出现要么牺牲掉对话,要么出现打乒乓球似的来回应战对话的尴尬局面。在这些单元设计中,该体系把镜头设计与剪辑技巧进行通篇考虑,逐渐培养学生利用分镜头脚本就在头脑中规划出作品镜头画面的能力。對话段落,主要借助三镜头法则延伸出其他多种镜头机位的变形,并为学生明确“跳轴”的概念,规避拍摄现场有可能出现的错误问题。与学生就“跳轴”问题展开深入讨论,甚至借助课堂实拍与剪辑,让学生直观明白“跳轴”所带来的后果,为此罗列出多种有效解决方式。除此之外,对话场景的人物站位、数量演变则是另外的变形。三镜头法则主要针对两人面对面的对话展开,但是如果拍摄现场出现站位多样化或多人现场情况,又该如何抓取拍摄重点?该体系为学生设计出一套1+N或1+1的变形与套用模具,即尽量把多样化、复杂化的对话场景纳入系统归纳的模具里,利用三镜头法则举一反三,以直接、高效地解决对话段落的镜头设计问题,同时有效地带动剪辑节奏,形成错落有致的谈话氛围。
众所周知,谈话与运动镜头构成影视作品中的较大比率。因此,为学生归纳运动段落的镜头设计与剪辑技巧属于视听语言体系基础教学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运动段落往往表现为主要拍摄对象的跑,或主要拍摄对象的追赶,包括一对一的追赶,或多对一的追赶,而这三种模式又可以形成交叉的线索产生更为丰富的变形。所以,追逐段落以这三种模式为教学模型,通过学生对这三种模式的经典案例的拉片、模拍、原创剪辑训练,提高学生对于拍摄追赶的镜头的感觉,从而熟悉用不同的拍摄角度与景别来呈现运动镜头的叙事内容,这有别于静态的镜头诠释。另外,鼓励学生在运动镜头设计中创新、创意,以不同的拍摄方法,或拍摄角度,或各种镜头基础的重新组合来呈现高速运动的效果,以形成直观的、震撼的视觉冲击。当然,追逐段落的剪辑技巧不同于对话段落的循序渐近——几乎等同于文学脚本的演绎,追逐段落在剪辑上更富有蒙太奇效果的体现。在这个单元进行各种尝试,学生可以充分体验蒙太奇理论,包括不同景别镜头的组合,不同声画镜头的组合等,更深一步体会所谓视听语言体系的奥秘所在。
视听语言体系的基础教学训练打破原课程学科体系,形成以模块为区分、以单元为主线的全新课程内容体系,衔接摄影技术课程与作品创作课程,将有效解决学生影视基础薄弱的问题,为他们在创作前期提供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为日后的创作奠定基础。而该体系内的案例解读也能够激发出学生对于影视作品的热爱。因此,这不仅为学生提供此时创作的有力武器,也为他们彼时漫长的从业之路上培养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视听语言体系基础教学训练是理论,是核心,是创作影视作品之前的必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