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消防执法中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

来源 :商品与质量·消费视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5playga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消防工作虽然在不断改进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但目前我国消防工作现状还存在着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如行政审批质量不高、滥用自由裁量权等。本文试图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办法。
  关键词:消防执法;问题;对策
  消防部门作为国家行政执法机构,执法工作的好坏、执法效率的高低,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建设的进程,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多年来,公安消防机构狠抓执法规范化建设,严格依法行政,从整体上保证了消防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消防执法正面临诸多挑战,出现了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问题,面临新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消防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和改善消防执法机制,以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经济建设已显得尤为紧迫。
  一、消防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行政审批质量不高,需要行政审批的建设项目“先上马,后办证”的现象比较严重。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基本上是处在以“钢筋水泥”拉动GDP的阶段,各种建设工程项目纷纷上马,需要办理消防行政审批的建设项目也非常多,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上看,许多行政审批项目办理的情况并不理想,超期执法、违规审批的情况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特别是在许多开发区中,为了配合当地政府“优化经济发展”的需要,许多建设项目在未办理相关消防审批手续的情况下便开工,待项目投入使用后再补办相关手续,甚至存在一些工程项目已经运行多年但是消防行政许可依然没有办理的情况,这样就必然会导致大量的火灾隐患。
  (2)执法随意性较大,滥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重罚轻纠、以罚代改”等违法现象仍然存在,对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的却给予了从轻或减轻处罚,而从轻及从重处罚条件,完全依靠消防执法人员的主观判断,行政处罚中“喊高罚低”,或告知后不处罚等现象屡见不鲜。
  (3)违反法定程序执法,存在“重实体,轻程序”的情况。近年来随着消防执法任务的不断加重,再加上执法人员编制少事情多等方面的原因,使得许多执法人员视执法程序为“多余的绊脚石”,发现违法行为先实施处罚,然后再补《立案审批表》、《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等相关的手续或者不使用相关的法律文书,有些执法人员为了图方便,直接收缴当事人缴纳的罚款,违反罚缴分离的制度规定,还有些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立案不结案,结案不立卷,执法程序随时中断,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4)处罚执行不到位,特别是“三停”处罚流于形式。消防行政处罚包括措施包括警告、行政处分、罚款、责令停止施工、责令停止使用、责令停产停业等,但是在实践当中,往往只注重罚款的缴纳情况,对于其他的行政处罚执行情况则往往落实不够,特别是对于和罚款并处的责令停止施工、停止使用或停产停业(简称“三停”)等行政处罚的执行情况往往不闻不问,执法者和被处罚对象之间往往会达成这样一种默契,即只要被处罚对象只要缴纳了罚款那么被处罚对象便不需要停工或停用,依然可以继续施工或投入使用、营业。
  (5)存在滥用临时查封措施的情况。《消防监督检查规定》第二十二条虽然规定了可以适用临时查封的几种情形,但是一方面这些规定并不具体,如根据条款规定安全出口严重堵塞不具备安全疏散条件的应当进行临时查封,那么什么样的情况就是被具备安全疏散条件?条款中并未明确。另一方面该规定也留下了一个口子,即对于“其他可能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火灾隐患”也要适用临时查封,这就导致在实践中,部分执法者为了完成执法任务或是其它的目的,就利用这一规定缺陷,对不具备查封条件的场所也适用查封手段,致使临时查封措施被滥用。
  (6)火灾事故调查率低,火灾事故调查办案质量不高。“有火必调”是火灾事故调查的一个基本要求,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远非如此,部分大队辖区内火灾事故一年达到了数百起,但实际办理的火灾事故调查案件却只有几十起,这与要求严重不符。 同时,由于火调工作专业性强,要查的是各行各业的火灾,需要火灾原因调查的专业知识,需要火灾所涉及到的相关行业的知识,还需要火调的实践经验。从事火调工作的执法人员,大多是临危受命、身兼数职,很难把精力集中到火调工作上。这就必然导致火灾事故调查案件的办理质量低下,极易引发人民群众的不满。
  (7)消防监督管理的模式落后,社会化消防安全管理体系没有建立。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规定“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消防安全机制,逐级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然而,事实证明,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的实施效果并不明显,消防安全责任往往只表现为行政管理责任,而非强有力的法律责任。对于政府各级各部门日常的消防工作职责履行,根本没有任何强制条款,消防安全由此也很难被纳入其他工作环节。在实际中,消防监督执法不仅承担了消防监督工作职责,而且还承担着消防工作的行政管理职能。本应由政府承担的消防工作会议、消防规划、消防宣传、消防培训、消防检查、消防组织建设等职责,由政府转嫁给了消防机构,消防机构成了政府的具体办事机构,其行政管理的职能远远大于监督执法的职能,导致消防机构即是消防工作的监督者,又是消防工作的管理者,管理与监督交织在一起,使得消防工作成了消防机构一家的事,无法体现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其他部门和个人的消防责任也很难落实。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法律法规不健全
  虽然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为主体,其他部门、地方性法规相配套的消防法律法规体系,但是这样的法律法规体系依然存在着许多的缺陷,一是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法律法规直接存在相互冲突的现象,以湖南省为例,虽然已经制定了《湖南省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办法》及《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办法》等地方性的消防行政法规,但这些规定与公安部制定的《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存在明显冲突,比如 《湖南省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建筑内部装修以及用途变更的公众聚集场所工程项目,应当依法报送公安消防机构审核、验收。”而《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第二十四条则规定“依法不需要取得施工许可的建设工程,可以不进行消防设计、竣工验收消防备案。”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冲突,这就为执法实践带来了困惑,也为执法不作为和腐败提供了空间。二是法律法规的体系结构不合理,过于重视实体的规定,而对执法程序很少涉及,部分法律规定过于原则化,缺乏可操作性,目前规范消防执法行为程序的主要是公安部制定的《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以之来规范消防执法行为一方面规范面窄,另一方面也缺乏针对性。正是由于我国现行消防法律体系的局限性和不完整性,造成了消防执法工作宏观管理控制不起来,微观管理又管不住的局面。   (二)现役体制约束,执法人员编制不够,流动性大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消防部队工作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担负的任务也越来越繁重,除了要承担防火监督、火灾扑救的任务外,还担负着抢险救援、政治保卫、执勤、反恐排爆等任务。而防火监督执法人员担负的职责除了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外,还担负着建筑工程的防火设计审核、消防验收、投入使用营业前检查、大型活动举办前检查和执勤、社会培训考核、行政处罚、产品检测、火灾事故调查、信访查处、对街道(乡镇)及公安派出所指导培训、宣传教育等等,工作量相当繁重。目前,现有的消防部队编制是依据公安部《关于颁布<公安消防部队总队以下编制方案>的命令》(公政治[2010]239号)进行编制。由于警力不足,消防人员往往一人兼任多个角色,不堪重负,消防部队的力量显得越来越薄弱。多数消防大队只有消防执法人员7人左右,但要肩负一个县级区域的消防监督工作。而在现行体制下,如果要由国家大量补充现役消防队伍的人员来满足地方消防工作的需要是不可能的,所以这就产生了大量的消防工作于警力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由于现役体制的特殊性,很多专业技术人才,在刚刚具备消防岗位能力和素质,就因受部队职务、年龄、服役年限等诸多因素限制,或是调动到非执法岗位或是退出现役,造成人才流失。
  (三)消防执法的监督机制不健全
  对消防执法的监督可以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就内部监督而言主要指我们消防部门内部上一级对下一级、部门之间、领导对具体执法人员的监督,这种监督由于执法者认识上的不足,相关内部监督制度不健全,造成监督不力,甚至相互包庇,导致存在的问题没有得到纠正。外部监督主要指行政相对人、其它机关单位和社会舆论的监督,这一监督由于社会普遍的法律意识和消防意识不高,相关执法信息透明度不高,造成从外部对执法者执法监督的程度不高。由此导致我们执法中存在的一此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纠正。
  (四)执法环境的影响
  我国法制建设起步较晚,人们法律意识不高,法治观念尚未深入人心。在实践中,执法者漠视法律规定、行政相对人不懂得使用法律维权、其他单位组织或个人常常使用自己的影响力干涉执法活动。长久以来,人们受“官官相护”且“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等思想的影响,面对行政执法机关的不当行为往往是能忍则忍、怕惹麻烦,这就造成了执法者对行政相对人损害后果的漠视且不以为错的心态。同时,长久以来的人治化的社会环境,使得行政相对人在其行政违法行为被执法机关查处后,常常习惯利用其社会关系为其“了难”“摆平”,其他的单位或机关领导等有社会影响的组织或个人也经常基于其各自的利益需要,为违法者出面打招呼、批条子,而在这样的外部环境影响下,作为执法者的公安机关消防机关想要合理、公正的进行执法无疑是有一定难度的。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要进一步健全消防法律、法规体系
  一是要逐步完善和健全以《消防法》为龙头,行政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与地方性法规,实体性规定与程序性规定相结合的消防法规体系。为此要抓紧制定、完善、修改相应的法规、规章。目前亟待制定消防执法行政程序规定,以规范消防行政执法的各个环节;制定全国统一的消防工程施工、检测和维修保养企业的资质管理规定和工程竣工验收标准,规范检测和维修保养的标准和制度,切实保证消防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质量;制定社会消防安全培训、消防保险、消防中介服务等规定,推动消防工作的社会化进程。二是在制定、修改和补充有关法规、规范时,要充分考虑现实的实际情况,既要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也要考虑历史遗留问题,既要保证法规、规范的时效、严肃性,也要做到法规、规范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当然,法律、法规不可能包容所有情况,也正是因为如此,对那些不能预见的问题,要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做出明确的规定,留存余地,让执法人员去尝试、去创造,为充实有关法规提供素材。
  (二)要逐步实现从现役体制到职业化的过渡
  消防部队实行职业化的制度,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有效地保卫我国的经济建设顺利进行和人民群众生命与财产的需要。建立职业消防体制,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消防业务骨干,有利于消防执法的稳定性和公正性。职业消防体制可只针对现行消防监督执法。从事灭火抢险救援任务的消防中队,可根据需要实行现役制或者社会聘用制,这样有利于队伍的年轻化,保持其旺盛的战斗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同时,推进职业消防制,把它从目前大公安的角色中剥离出来,也是明确公安和消防自身的职责,改变目前公安警力不足的有效手段之一,这也是和国际接轨的大趋势。
  (三)要改革行政许可的审批模式,建立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技术审查与行政审批相分离的制度
  消防执法人员编制少、任务重,同时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的限制导致执法人员专业技术能力不足、执法能力不均衡,建立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技术审查与行政审批分离制度,将依法应当进行消防设计审核的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文件委托给第三方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建设单位申请消防设计审核的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并依据施工图审查机构的审查结论作出消防行政许可决定。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第三方中介服务机构的专业优势,保证技术审核的质量,也能够
  (四)合理确定火灾调查的比率,实行大型火灾组织调查、小型火灾依申请调查的制度
  目前由于火灾事故数量大、消防执法人员编制少、业务能力不足,导致目前火灾事故调查率低、火灾调查质量不高,要加强和改善火灾事故调查工作的质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合理确定火灾事故的调查比率,要改变目前“逢火必查”的原则要求,对火灾事故调查确定一个标准,在标准之下的火灾事故可以明确规定除当事人明确请求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进行调查的外,可以不用调查。这一指标应当是一般火灾范围以内的再划分,一般来讲,这一标准应当包含有人员伤亡的火灾、有一定经济损失的火灾。而经济损失可以根据地方整体经济状况、年度职工工资标准和小微火灾的损失比率、火灾总数和监督干部数量等指标综合确定。
  (五)进行消防监督体制改革,转换消防监督机构职能
  一是要加强社会职能人员培训指导工作,使其真正胜任内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可以考虑成立专门的社会消防培训学校(中心),组织专业的师资力量,将防火业务、检查程序及方法、火险隐患处置办法等知识教给社会职能人员,确保单位内部消防安全工作顺利正常开展。二是将监督检查与社会监督相结合,在强化监督检查及政府督办力度的同时,启动开展社会监督体系。强化社会整体消防安全管理意识,营造“人人关注消防,人人参与管理”的良好社会氛围,调动社会力量共同与违反消防安全管理行为作斗争,从而提高社会整体消防防御能力,这也是宏观控制应采取的措施。三是加强“阳光执法”,增加消防监督执法工作的透明度。“阳光执法”的主旨并非只是公告一个办事种类、办事程序、办事期限,还应体现在办理的过程,减少过程中的“暗箱操作”。充分尊重当事人的知情权,让当事人了解办理过程中的一切,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对一些重大问题应举办听证会,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四是将不属于政府职能范畴的事务剥离到社会中去,真正实现角色转换,将执法人员真正从繁琐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放开手脚,在宏观控制、微观督导与政策技术咨询之余,有更多时间用于业务研究,以便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魏蕾:关于公共行政变革与行政行为理论发展的探索[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06期;
  【2】乔旭、王舜:我国消防管理社会化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J];生产力研究;2006年03期;
  【3】高锦田、白凤领、刘东海:我国消防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建议[J];中国西部科技;2006年14期;
  【4】王静波:基层火调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17期;
  【5】石志华:当前基层消防监督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A];2007年湖北省消防学术论文集[C];2007年;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水利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内容,然后分析了影响水利工程质量的因素,最后提出对于水利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优化的方案。  关键词:水利建设;工程管理;质量控制  一、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内容  质量管理是指为了保证作业过程质量而确定的重点管理对象、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承包单位在工程施工前应根据施工过程质量管理的要求,列出质量管理明细表,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后,在此基础上实施质量预控。  
期刊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路桥施工中的现场管理要点,然后分析说明了目前现场管理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具体解决方法。  关键词:路桥工程;施工管理;现场管理;问题解决  一、施工现场管理要点  1.质量管理  ①施工项目各个部门严格按照《程序文件》中有关各级、各岗位人员质量职责方面的规定对自身工作进行规划、执行和自我检查,且各级人员之间应就质量管理工作达成一致,做好协调沟通;②按照工程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对施工
期刊
摘 要:数人侵权行为是侵权行为中的特殊形态,《侵权责任法》颁布实施后,实践中该如何认定及认定之后的责任划分存在诸多不确定,学术界因此展开激烈的探讨,笔者认为应当结合法律条文,尽量明确认定的标准,在法律上给出相对确定的责任主体与承当方式。  关键词:侵权行为;数人侵权;责任  2010年7月1日正式施行的《侵权责任法》填补了我国民事法律规范的又一空白,对于民事制度的完整和民法典的编纂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在不断进步,逐渐在经济领域中占有主要地位,随之带来的是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体现了工程造价的重要性,工程造价贯穿了整个建筑工程,包括施工质量、进度、造价、安全、技术等方面总体的控制,以达到建筑工程预期的目标和最终利益最大化。本篇论文针对建筑工程造价的整体控制和管理做浅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见解,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整体控制;市场  建筑工程
期刊
摘 要:在工程全寿命期的不同参与者和不同工程阶段之间,由于工作、沟通、协调检查和学习等需要而产生大量的信息,并在其中不断传递。前阶段的大量信息会被后一阶段连续的使用,后一阶段的大量信息会被新建工程借鉴和学习等。加上工程的信息具有数量庞大、类型复杂、来源广泛、存储分散、应用环境复杂、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等特征,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效率和有效性就取决于其信息在全寿命期的收集、加工、传输、存储、维护和使用
期刊
摘 要:农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只有不断发展农业生产力,才能保证我国的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我国的农村水利水电工程在近些年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是在建设管理上仍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本文就水利水电工程对于农村发展的重要性,阐述如何发展完善农村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与发展。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工程管理;发展策略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在农业的发展水平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农村的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影响着我
期刊
摘 要: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控制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对水利工程项目的成败有直接的影响。如何采取有效的方法来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还需要大量的研究和探讨。针对当前水利工程施工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根据在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经验总结,对今后的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工作提出有效建议。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安全隐患;预防;安全管理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水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建设工程企业不断崛起,然而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工程的质量、进度以及成本的控制在工程的管理中地位越显突出,工程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就当前社会而言,工程的建设管理中作为主要的实施手段有进度控制、质量控制与成本控制,这三种控制提高了生产的效率,推动了社会进步的有效手段。其在现在的管理工作中越来越被业
期刊
摘 要:在总括的建筑工程内,土建预算占到了侧重的位置;构建出定额计价框架下的土建预算,能缩减原有的原料耗费,增添预算投资含有的合理性。在施工以前,估测出多样的耗费,以及材料必备的经费。土建程序中必备的各类别费用应被涵盖进定额计价这样的路径中,以便供应实效凸显的预算对策。  关键词:定额计价;土建预算;有效对策  土建预算归属于侧重的预算点,精准的土建预算能修整图纸含有的弊病。经由审核,土建预算关联
期刊
摘 要:石化工程大件吊装的合同管理根据项目的大小,吊装难度,吊装机具选用等因素,包含于建筑安装施工合同中或独立于施工合同外。文章针对吊装合同管理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找出解决利益竞争的办法。  关键词:大件吊装;合同管理;一体化;利益竞争  引言:  在石化工程中,设备的起重吊装是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的施工程序,也是决定整个项目安装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的关键环节,特别是大型、超重设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