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涨的习作兴趣是写好作文的前提,网络以独特的形式吸引着孩子们的视野。借助网络这一载体,激发出学生的写作欲望,为孩子们搭造一条通往写作之路的通途。本文阐述了利用网络激发孩子们写作兴趣的种种方法。
关键词:发布图片;网搜片段;网络互评;小组合作
大千世界包罗万象,总有许多令人叹服的旖旎风光,妙趣横生的动人故事,形形色色的奇人异士,这一切都值得让学生去描绘,然而要使这世间万物跃然纸上,栩栩如生,教师应积极利用或精心设计各种习作情境,努力引导学生感受生活,激发其习作欲望,而网络就像一张魔毯深深吸引着学生。把网络作为学生习作的一方天地,就如同给学生习作这艘航船升起了兴趣的风帆,那些闪烁着情感和智慧的儿童定会踏浪远航,汩汩欢畅。
一、摄下精彩镜头,点燃写作欲望
生活趣事,课堂内外,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表情朗读,角色表演,插图欣赏……这种种美好镜头,摄下来贴在网上,不仅使它们成为孩子们永恒的记忆,而且每个镜头,每个场景都可以成为习作的情境,只要教师有心,稍加点拨,孩子们写作欲望便油然而起,不愁笔下没有清泉流淌。在语文活动课上,孩子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自编自导自演小品的有模有样。其中有一个孩子饰演小品《负荆请罪》的廉颇,赢得了满堂喝彩,他能准确地把握人物的语气语调,还惟妙惟肖地加上了廉颇的动作,使人物形象活灵活现。我用像机把场面拍摄下来,传到班上的网页上。让学生们回家浏览,第二天,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津津有味地回忆描述,生动的镜头不断回放着,于是《未来之星——吴啸》、《我们班的廉颇》、《开心课堂》、《语文课上的笑声》、《瞧这节课》……一篇篇鲜活的习作“贴”在这些图片下面,浓厚的欢乐气氛和童趣迎面扑来,让人身临其境般感受其中的乐趣。网络让生活中的瞬间变成了永恒。每个人的记忆不一定都是那么清晰,但网络照片能把昨天发生的一瞬间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有如此清晰的画面,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何愁不会活灵活现呢?
二、网搜精彩片段,引发写作激情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胸中书籍“积蓄”越多,写起文章来就会越得心应手,文章内容就会越丰富,网络上有许多文章,不仅包含着生动丰富的文字美,而且蕴含着动人心魄的形象美。它们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的磁场,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的心,使孩子们心中潜藏着一串蒙眬的灵感,一触即发。
例: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水”这一单元时,我让学生交流搜集有关水的诗句,同学们个个争先恐后在投影仪上展示搜集的诗句,我发现同学们大部分展示的都是古诗,一节灵动的课顿时变得单调乏味。于是我利用课间十分钟在网上搜了一段关于水的现代诗:“水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礼物,滴滴水珠,涓涓细流,滚滚浪花,滔滔江河,我们永远离不开水……”
师:“同学们写得美吗?你觉得美在哪里?”
生:“老师,水真是千变万化,小到水珠,大到江河,真是太神奇了。”
生:“我觉得文中的几个词用得很好,滴滴、涓涓、滔滔、滚滚这些词都写出了水的不同情态。”
生:“这段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水比作礼物——”。此时,学生已进入了愤悱状态,我趁热打铁。“谁能美美地读一读”,学生心中的激情已被点燃,朗读时自然流露出心驰神往的神情,从抑扬顿挫的朗读中学生充分感受到水的美好,而且潜意识里也受到了美的感染和熏陶,这时我紧锣密鼓地又抛出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感受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这一问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众说纷纭,一位同学立即写出了一首诗:
歌颂水
几亿年前,你是万物之源;几亿年后,你还是我们的母亲。这多少年头,你源源不断地流着、流着——好像在讲一个永远也讲不完的故事。我敬爱的你,生命的母亲!你,就是水。千百年来,你清澈而干净。你像一条透明的丝带,盘绕了整个地球,让这个美丽的蓝色星球生机勃勃!
多么精妙的一首小诗,这不就是一颗纯真的童心在感悟着世界,理解着世界,书写着世界吗?情真意切,形象生动,字字珠玑。正因为有了网络,才使我们在短短的课间十分找到需要的教材,调整了教学思路,拓开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课程资源,从而诞生了精彩的习作。
三、放手学生互评,品味习作乐趣
学生的潜能就像一座冰山,隐藏在水下面的部分,我们无法预知。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我觉得,只要给学生一个键盘,他就可以出色的完成作文的批阅。在学习“变化”这一单元时,作文是让学生写“××的变化”,题目布置下去,很快学生就把习作发布在网上,可是我发现孩子们写得不够深刻,记叙得不够生动,怎么办?我让学生互相点评作文。其一,通过学生的互相点评,让学生学会赏析作文,发现自己作文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其二,通过写评语对学生的写作又是一项锻炼。在学生互相点评过程中,我首先引导他们明确什么样的作文才是成功的作文,即:中心明确,语言生动,详略得当,构思新颖。我找了一篇范文,经过讲解和学生的讨论后,孩子们对优秀作文有了一个清晰的概念,然后我提出了修改的要求:找出错别字,修改不通顺的句子,勾画出优美的词句,书写评语。看一看一位孩子们所写的评语吧——你的语言是那么流畅,那么有个性,那么精炼,如果你的错别字被你大脑里的“聪明士兵”清除了,那么就更完美了。那不正是一个新的“张晓风”出现了吗?而且你“小作家”的殊荣也不就名副其实了?加油小才女!
这简直是一首灵动的小诗,短短几句,文彩飞扬,既热情地赞扬了习作的优势,同时又委婉地提出了意见,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孩子们点评作文时浓厚的兴趣和无限的喜悦。
交流,对话是网络作文吸引作者和读者的法宝,这个互动平台,让作者和读者都有一吐为快的喜悦。每一个上网浏览的人在欣赏与评价中不断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失去这些文字的作用,相反,有些优秀的作文几年后,仍被后来者津津乐道,百看不厌,是大家学习的楷模。这些被人浏览、留言的文章,更让小作者拥有了不同一般的成就感,鼓起了写作的勇气,即使积累的只是几篇文章,甚至一篇文章,也能让作者在量的变化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小组合力创作,写作热情澎湃
把一个人单调复杂的思维创作变成集体快乐、智慧的结晶,这种写作形式上偶尔的变换,给孩子们带来了高涨的写作热情。例如北师大版五年级《奇观》这一单元,学生在领略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秘雄伟、《浙江潮》的气势雄豪、《红树林》的婉约秀美后“初显身手”,要求学生编一则探险故事。这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一方面要求学生搜集一些有关奇观的资料,另一方面故事要尽量编得曲折,才有趣。于是我灵机一动,让学生自愿结合学习小组,各小组首先讨论故事的人物、时间、地点、情节,接着编写写作提纲,然后可以自由选择地点进行写作,并把它们发表在班级网站上。彻底放开的孩子们像飞出笼子的小鸟,个个兴致勃勃,情趣盎然。有的小组在教室里埋头创作;有的小组在操场上商量讨论;有的小组一边商量一边写,每个字每句话,都互相切磋,字斟句酌,直到满意为止;有的小组创作章回小说,一人负责编写一个小故事,写完后再进行互相修改……孩子不亦乐乎,几天下来,一件件新鲜的作品纷纷出炉,光看题目就让人眼前一亮:《蓝色幽灵》、《奥尔漫斯奇遇记》、《小兔奇奇看大千世界》、《玛亚旅行记》……再看看文章的篇幅,少至六、七页,多的上十页。同学们不仅把它们发表在网站上,还别出心裁地将各组作文打印收集起来装成册,起名为“文海拾贝”,捧着孩子们一份份几千余字的集体智慧的杰作,我真切地体会到:乘着“兴趣”的风帆,驾着网络的航船,孩子们的作文终于扬帆远航了。
关键词:发布图片;网搜片段;网络互评;小组合作
大千世界包罗万象,总有许多令人叹服的旖旎风光,妙趣横生的动人故事,形形色色的奇人异士,这一切都值得让学生去描绘,然而要使这世间万物跃然纸上,栩栩如生,教师应积极利用或精心设计各种习作情境,努力引导学生感受生活,激发其习作欲望,而网络就像一张魔毯深深吸引着学生。把网络作为学生习作的一方天地,就如同给学生习作这艘航船升起了兴趣的风帆,那些闪烁着情感和智慧的儿童定会踏浪远航,汩汩欢畅。
一、摄下精彩镜头,点燃写作欲望
生活趣事,课堂内外,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表情朗读,角色表演,插图欣赏……这种种美好镜头,摄下来贴在网上,不仅使它们成为孩子们永恒的记忆,而且每个镜头,每个场景都可以成为习作的情境,只要教师有心,稍加点拨,孩子们写作欲望便油然而起,不愁笔下没有清泉流淌。在语文活动课上,孩子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自编自导自演小品的有模有样。其中有一个孩子饰演小品《负荆请罪》的廉颇,赢得了满堂喝彩,他能准确地把握人物的语气语调,还惟妙惟肖地加上了廉颇的动作,使人物形象活灵活现。我用像机把场面拍摄下来,传到班上的网页上。让学生们回家浏览,第二天,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津津有味地回忆描述,生动的镜头不断回放着,于是《未来之星——吴啸》、《我们班的廉颇》、《开心课堂》、《语文课上的笑声》、《瞧这节课》……一篇篇鲜活的习作“贴”在这些图片下面,浓厚的欢乐气氛和童趣迎面扑来,让人身临其境般感受其中的乐趣。网络让生活中的瞬间变成了永恒。每个人的记忆不一定都是那么清晰,但网络照片能把昨天发生的一瞬间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有如此清晰的画面,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何愁不会活灵活现呢?
二、网搜精彩片段,引发写作激情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胸中书籍“积蓄”越多,写起文章来就会越得心应手,文章内容就会越丰富,网络上有许多文章,不仅包含着生动丰富的文字美,而且蕴含着动人心魄的形象美。它们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的磁场,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的心,使孩子们心中潜藏着一串蒙眬的灵感,一触即发。
例: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水”这一单元时,我让学生交流搜集有关水的诗句,同学们个个争先恐后在投影仪上展示搜集的诗句,我发现同学们大部分展示的都是古诗,一节灵动的课顿时变得单调乏味。于是我利用课间十分钟在网上搜了一段关于水的现代诗:“水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礼物,滴滴水珠,涓涓细流,滚滚浪花,滔滔江河,我们永远离不开水……”
师:“同学们写得美吗?你觉得美在哪里?”
生:“老师,水真是千变万化,小到水珠,大到江河,真是太神奇了。”
生:“我觉得文中的几个词用得很好,滴滴、涓涓、滔滔、滚滚这些词都写出了水的不同情态。”
生:“这段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水比作礼物——”。此时,学生已进入了愤悱状态,我趁热打铁。“谁能美美地读一读”,学生心中的激情已被点燃,朗读时自然流露出心驰神往的神情,从抑扬顿挫的朗读中学生充分感受到水的美好,而且潜意识里也受到了美的感染和熏陶,这时我紧锣密鼓地又抛出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感受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这一问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众说纷纭,一位同学立即写出了一首诗:
歌颂水
几亿年前,你是万物之源;几亿年后,你还是我们的母亲。这多少年头,你源源不断地流着、流着——好像在讲一个永远也讲不完的故事。我敬爱的你,生命的母亲!你,就是水。千百年来,你清澈而干净。你像一条透明的丝带,盘绕了整个地球,让这个美丽的蓝色星球生机勃勃!
多么精妙的一首小诗,这不就是一颗纯真的童心在感悟着世界,理解着世界,书写着世界吗?情真意切,形象生动,字字珠玑。正因为有了网络,才使我们在短短的课间十分找到需要的教材,调整了教学思路,拓开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课程资源,从而诞生了精彩的习作。
三、放手学生互评,品味习作乐趣
学生的潜能就像一座冰山,隐藏在水下面的部分,我们无法预知。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我觉得,只要给学生一个键盘,他就可以出色的完成作文的批阅。在学习“变化”这一单元时,作文是让学生写“××的变化”,题目布置下去,很快学生就把习作发布在网上,可是我发现孩子们写得不够深刻,记叙得不够生动,怎么办?我让学生互相点评作文。其一,通过学生的互相点评,让学生学会赏析作文,发现自己作文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其二,通过写评语对学生的写作又是一项锻炼。在学生互相点评过程中,我首先引导他们明确什么样的作文才是成功的作文,即:中心明确,语言生动,详略得当,构思新颖。我找了一篇范文,经过讲解和学生的讨论后,孩子们对优秀作文有了一个清晰的概念,然后我提出了修改的要求:找出错别字,修改不通顺的句子,勾画出优美的词句,书写评语。看一看一位孩子们所写的评语吧——你的语言是那么流畅,那么有个性,那么精炼,如果你的错别字被你大脑里的“聪明士兵”清除了,那么就更完美了。那不正是一个新的“张晓风”出现了吗?而且你“小作家”的殊荣也不就名副其实了?加油小才女!
这简直是一首灵动的小诗,短短几句,文彩飞扬,既热情地赞扬了习作的优势,同时又委婉地提出了意见,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孩子们点评作文时浓厚的兴趣和无限的喜悦。
交流,对话是网络作文吸引作者和读者的法宝,这个互动平台,让作者和读者都有一吐为快的喜悦。每一个上网浏览的人在欣赏与评价中不断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失去这些文字的作用,相反,有些优秀的作文几年后,仍被后来者津津乐道,百看不厌,是大家学习的楷模。这些被人浏览、留言的文章,更让小作者拥有了不同一般的成就感,鼓起了写作的勇气,即使积累的只是几篇文章,甚至一篇文章,也能让作者在量的变化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小组合力创作,写作热情澎湃
把一个人单调复杂的思维创作变成集体快乐、智慧的结晶,这种写作形式上偶尔的变换,给孩子们带来了高涨的写作热情。例如北师大版五年级《奇观》这一单元,学生在领略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秘雄伟、《浙江潮》的气势雄豪、《红树林》的婉约秀美后“初显身手”,要求学生编一则探险故事。这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一方面要求学生搜集一些有关奇观的资料,另一方面故事要尽量编得曲折,才有趣。于是我灵机一动,让学生自愿结合学习小组,各小组首先讨论故事的人物、时间、地点、情节,接着编写写作提纲,然后可以自由选择地点进行写作,并把它们发表在班级网站上。彻底放开的孩子们像飞出笼子的小鸟,个个兴致勃勃,情趣盎然。有的小组在教室里埋头创作;有的小组在操场上商量讨论;有的小组一边商量一边写,每个字每句话,都互相切磋,字斟句酌,直到满意为止;有的小组创作章回小说,一人负责编写一个小故事,写完后再进行互相修改……孩子不亦乐乎,几天下来,一件件新鲜的作品纷纷出炉,光看题目就让人眼前一亮:《蓝色幽灵》、《奥尔漫斯奇遇记》、《小兔奇奇看大千世界》、《玛亚旅行记》……再看看文章的篇幅,少至六、七页,多的上十页。同学们不仅把它们发表在网站上,还别出心裁地将各组作文打印收集起来装成册,起名为“文海拾贝”,捧着孩子们一份份几千余字的集体智慧的杰作,我真切地体会到:乘着“兴趣”的风帆,驾着网络的航船,孩子们的作文终于扬帆远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