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首先论述了歌唱呼吸的重要性及歌唱呼吸与生活中呼吸的不同之处,继而介绍了几种不同的歌唱呼吸方法并评价了其优劣,使人们了解、鉴别以至在声乐学习的道路上不走或少走弯路。
关键词:歌唱;呼吸;方法
气息是发声的源泉,是歌唱的基础。歌唱者悦耳的声音是建立在良好的气息运用基础上的。国内外对呼吸法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看法是一致的。克拉克在《呼吸》一书中指出:歌唱者必须是位专业的呼吸者。普里斯曼在他的《猴头心理学》中认为:呼吸是声音的生命力。中国著名声乐教授周小燕认为:谁懂得呼吸,谁就能歌唱。中国传统声乐则道:夫气者,音之帅也,气粗则音浮,气弱则音薄,气浊则音滞,气散则音竭。充分说明了声音与气息的关系,道出了呼吸法的重要性。
生活中说话的呼吸与歌唱的呼吸在生理上讲是完全一样的,但在实际运用上却存在着重大的区别。一般说来,生活中的呼吸是胸腔下意识有节奏的运动,它吸气和呼气的时间长短是相等的。由于它不受呼吸的时间、方法、气息量、换气、速度等方面的制约,所以,生活中的呼吸是随意而又自由的。然而,歌唱的呼吸则不同,歌唱的呼吸是由吸气、保持、歌唱三个过程组成的。需要说明的是,保持应当理解是在吸气之后,换气之前,是吸气过程的延续。因为歌唱的声音不仅要悦耳动听,而且还必须根据歌唱的发声和艺术表现的要求,进行多种变化来表达、揭示音乐中的思想情感及其内涵。所以,歌唱的呼吸应该是有计划、有准备、有节制的。
对于一个歌唱者来说,运用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来歌唱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一个歌唱者的嗓音条件很好,乐感也很好,并且有着良好的身体素质,但缺乏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那么,他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歌唱家。因为歌唱的呼吸正确与否,影响着声音的准确、音质的优美、情感的表现、吐字的清晰、音域的宽窄、音量的大小、音乐的分句、甚至歌唱寿命的长短。由此可见,歌唱呼吸与一切歌唱的表现技巧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它是一切发声技巧的重要基础。所以,每一个声乐工作者都应努力的去学习、研究、掌握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
胸式呼吸法这是一种主要依靠胸腔来控制气息的歌唱呼吸方法。吸气时,双肩抬起,收缩腹部,扩张胸腔,把气吸向肺尖和锁骨;吸气则相反,双肩放下,扩张腹部,将吸满气息、扩张了的胸腔马上收缩回去。这便是胸式呼吸法。
我们知道,肺尖和锁骨部位是很少有伸展余地的。所以,这种呼吸方法在吸气时,气吸的浅,容量也相应减小,歌唱发声的动力也随之而减弱。这样便失去了横隔膜和腹部肌肉灵敏地的控制气息的能力。由于气息自上胸呼出,歌唱时气息便一泻而出,胸腔马上塌下去,气息也就不可能在胸腔内保持长久。而歌唱时又需要大量的气息供使用,这样胸腔必然使劲控制气息,容易是歌唱出想紧张感,因而失去的胸腔共鸣的作用。由于胸腔过度紧张,迫使喉头、颈肌、下颚及舌根紧张,影响音域的扩展和声区的统一,演唱高音和延长音会甚感困难,并缺乏色彩变化,至使音乐苍白无力。另外,由于胸式呼吸呼气过猛,使声带长期受到气息的强烈冲击,造成破裂肌长期处于紧张、充血的状态,极易疲劳,必然造成声带闭合不全、声音沙哑等现象,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失声。所以这种歌唱的呼吸方法是不科学、不理想、不可取的。
腹式呼吸方法。这是一种主要依靠下降横隔膜,用腹部肌肉来控制气息的呼吸方法。它要求把气一直吸到小腹部,因而气息吸的过深。从生理上讲,横隔膜把胸腔和腹腔隔开了,气息不可能吸至小腹,而只能吸入肺部。小腹部是腹直肌的末梢部分,它的活动范围和能力都比较小,竭力下降横隔膜,其结果只能是腹部膨胀,胸腔肋骨受压,因而气息的容量也就不可能大。所以用腹部来控制气息是不可行的。不难看出腹式呼吸法虽然比胸式呼吸法稍好点,因为它不像胸式呼吸那样紧张,但效率仍然不高。而这种呼吸法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充分发挥肺的机能,结果是声音单薄细弱僵化而缺乏应有的活力。所以,这种方法仍不可取。
胸腹式联合呼吸法。(下面简称“胸腹式呼吸法”)这是一种运用胸腔、横隔膜和腹部肌肉共同控制气息的呼吸方法。
1、吸气,身体应保持舒适自然的姿势,双肩必须自然的下垂,胸部适度的挺起并保持稳定(胸上半部分不可喘息起伏),颈部放松,面带微笑,气要吸的深。用“打哈欠”的动作来体会打开喉咙的感觉;用“惊讶”的动作来体会歌唱前所需要的吸气感觉;用“闻花”的动作来体会深吸气的感觉。这样吸气,后腰和后背都会有扩张和充满气的感觉,一般气流吸到鼻顶,头腔也会感觉到开阔,似乎吸进去的气分成两股气流,一股气流往后腰后背,另一股气流进入头腔,浑身充满了气感,这便是正确的吸气状态。
由于胸腹吸气肌肉群的扩展运动,使胸腔底部向外伸张,同时胸腔两肋打开,横隔膜下降,使两张肺叶向下,向左右,向前后全方位的扩展,因横隔膜下降,胸腔和肺部扩大,使腰部周围及腹部膨胀,把胸腔和腹腔联合成储气的整体,使气的储量增加,由于储气容量的增大,便可以充分的供给歌唱时多种气息的需要,从而发出自由而清纯的声音。
需要提醒和强调的是:1、吸气时要适可而止,不可吸的过分饱满,也不可用力太大。只要胸廓和上腹部能轻松挺起,气息够用就行,以免产生僵化,就如同血液在血管里凝固了一样。2、吸气时,不仅是前面和两侧,整个腰部周围都应有明显的扩张感,尤其是后腰。这是许多歌唱者常常忽视和意识不到的地方。他们往往在前面和两侧获得足够的扩张,而忘却了后腰的扩张,特别是后腰扩张的持续,可获得最大限度的支持,因为后腰是大块肌肉,它更坚强有力,可以减少一些小的,尤其是咽喉部肌肉的疲劳。3、吸气时应做到无声、柔和、平稳。否则,吸气的声音将影响歌唱的表现和感染力。
2、呼气。按照上述的要求将气息吸入后,仍应保持吸气的状态,在发出声音时应注意控制住气。以免气息一泻而出也就谈不上什么控制了。
具体讲,呼吸即发声时,腰肌将气息源源不断的向上托起,腹部的托起和胸廓,两肋的保持,形成气息既推动又控制的对抗状态,气息由此而产生弹性和力量,因而使歌声圆润、通畅。这就是气息的保持,气息的对抗作用。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1、呼气时喉头、声带要挡住气,喉咙不可开的太大,否则,挡不住向上来的呼气压力而失去良好的呼吸支持。2、要学会持续的、从容的、均匀的、有节制的呼气。只有这样,才能使歌声纯洁、悦耳,使高音辉煌持久。3、呼气的力度和要求发出的高、低、强、弱等的音要成正比例。根据这一理论,在保持气息状态时,呼气的状态应随着音乐的轻、重、缓、急、高、低、强、弱等,巧妙地进行调整、控制气息的力度大小和气量的消耗,不合适的力量会影响声音的质量甚至音准。
因此,“胸腹式联合呼吸法”是歌唱的最理想、最科学、最有使用价值的歌唱呼吸法。它比其他歌唱呼吸法更充分的发挥了人体及机能,并认为的强化了胸、腹在呼吸运动中的功能和作用。它的气息容量最大,对气息的控制能力最强,呼吸的支点最明显,呼吸的状态也最轻松自如。优点之多是其他歌唱呼吸法所无法比拟的。
参考文献:
[1]程淑安.声乐与教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156。
[2]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怎样提高声乐演唱水平【M】.华乐出版社,2003:167。
[3]石惟正.声乐学基础【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7。
关键词:歌唱;呼吸;方法
气息是发声的源泉,是歌唱的基础。歌唱者悦耳的声音是建立在良好的气息运用基础上的。国内外对呼吸法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看法是一致的。克拉克在《呼吸》一书中指出:歌唱者必须是位专业的呼吸者。普里斯曼在他的《猴头心理学》中认为:呼吸是声音的生命力。中国著名声乐教授周小燕认为:谁懂得呼吸,谁就能歌唱。中国传统声乐则道:夫气者,音之帅也,气粗则音浮,气弱则音薄,气浊则音滞,气散则音竭。充分说明了声音与气息的关系,道出了呼吸法的重要性。
生活中说话的呼吸与歌唱的呼吸在生理上讲是完全一样的,但在实际运用上却存在着重大的区别。一般说来,生活中的呼吸是胸腔下意识有节奏的运动,它吸气和呼气的时间长短是相等的。由于它不受呼吸的时间、方法、气息量、换气、速度等方面的制约,所以,生活中的呼吸是随意而又自由的。然而,歌唱的呼吸则不同,歌唱的呼吸是由吸气、保持、歌唱三个过程组成的。需要说明的是,保持应当理解是在吸气之后,换气之前,是吸气过程的延续。因为歌唱的声音不仅要悦耳动听,而且还必须根据歌唱的发声和艺术表现的要求,进行多种变化来表达、揭示音乐中的思想情感及其内涵。所以,歌唱的呼吸应该是有计划、有准备、有节制的。
对于一个歌唱者来说,运用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来歌唱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一个歌唱者的嗓音条件很好,乐感也很好,并且有着良好的身体素质,但缺乏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那么,他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歌唱家。因为歌唱的呼吸正确与否,影响着声音的准确、音质的优美、情感的表现、吐字的清晰、音域的宽窄、音量的大小、音乐的分句、甚至歌唱寿命的长短。由此可见,歌唱呼吸与一切歌唱的表现技巧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它是一切发声技巧的重要基础。所以,每一个声乐工作者都应努力的去学习、研究、掌握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
胸式呼吸法这是一种主要依靠胸腔来控制气息的歌唱呼吸方法。吸气时,双肩抬起,收缩腹部,扩张胸腔,把气吸向肺尖和锁骨;吸气则相反,双肩放下,扩张腹部,将吸满气息、扩张了的胸腔马上收缩回去。这便是胸式呼吸法。
我们知道,肺尖和锁骨部位是很少有伸展余地的。所以,这种呼吸方法在吸气时,气吸的浅,容量也相应减小,歌唱发声的动力也随之而减弱。这样便失去了横隔膜和腹部肌肉灵敏地的控制气息的能力。由于气息自上胸呼出,歌唱时气息便一泻而出,胸腔马上塌下去,气息也就不可能在胸腔内保持长久。而歌唱时又需要大量的气息供使用,这样胸腔必然使劲控制气息,容易是歌唱出想紧张感,因而失去的胸腔共鸣的作用。由于胸腔过度紧张,迫使喉头、颈肌、下颚及舌根紧张,影响音域的扩展和声区的统一,演唱高音和延长音会甚感困难,并缺乏色彩变化,至使音乐苍白无力。另外,由于胸式呼吸呼气过猛,使声带长期受到气息的强烈冲击,造成破裂肌长期处于紧张、充血的状态,极易疲劳,必然造成声带闭合不全、声音沙哑等现象,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失声。所以这种歌唱的呼吸方法是不科学、不理想、不可取的。
腹式呼吸方法。这是一种主要依靠下降横隔膜,用腹部肌肉来控制气息的呼吸方法。它要求把气一直吸到小腹部,因而气息吸的过深。从生理上讲,横隔膜把胸腔和腹腔隔开了,气息不可能吸至小腹,而只能吸入肺部。小腹部是腹直肌的末梢部分,它的活动范围和能力都比较小,竭力下降横隔膜,其结果只能是腹部膨胀,胸腔肋骨受压,因而气息的容量也就不可能大。所以用腹部来控制气息是不可行的。不难看出腹式呼吸法虽然比胸式呼吸法稍好点,因为它不像胸式呼吸那样紧张,但效率仍然不高。而这种呼吸法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充分发挥肺的机能,结果是声音单薄细弱僵化而缺乏应有的活力。所以,这种方法仍不可取。
胸腹式联合呼吸法。(下面简称“胸腹式呼吸法”)这是一种运用胸腔、横隔膜和腹部肌肉共同控制气息的呼吸方法。
1、吸气,身体应保持舒适自然的姿势,双肩必须自然的下垂,胸部适度的挺起并保持稳定(胸上半部分不可喘息起伏),颈部放松,面带微笑,气要吸的深。用“打哈欠”的动作来体会打开喉咙的感觉;用“惊讶”的动作来体会歌唱前所需要的吸气感觉;用“闻花”的动作来体会深吸气的感觉。这样吸气,后腰和后背都会有扩张和充满气的感觉,一般气流吸到鼻顶,头腔也会感觉到开阔,似乎吸进去的气分成两股气流,一股气流往后腰后背,另一股气流进入头腔,浑身充满了气感,这便是正确的吸气状态。
由于胸腹吸气肌肉群的扩展运动,使胸腔底部向外伸张,同时胸腔两肋打开,横隔膜下降,使两张肺叶向下,向左右,向前后全方位的扩展,因横隔膜下降,胸腔和肺部扩大,使腰部周围及腹部膨胀,把胸腔和腹腔联合成储气的整体,使气的储量增加,由于储气容量的增大,便可以充分的供给歌唱时多种气息的需要,从而发出自由而清纯的声音。
需要提醒和强调的是:1、吸气时要适可而止,不可吸的过分饱满,也不可用力太大。只要胸廓和上腹部能轻松挺起,气息够用就行,以免产生僵化,就如同血液在血管里凝固了一样。2、吸气时,不仅是前面和两侧,整个腰部周围都应有明显的扩张感,尤其是后腰。这是许多歌唱者常常忽视和意识不到的地方。他们往往在前面和两侧获得足够的扩张,而忘却了后腰的扩张,特别是后腰扩张的持续,可获得最大限度的支持,因为后腰是大块肌肉,它更坚强有力,可以减少一些小的,尤其是咽喉部肌肉的疲劳。3、吸气时应做到无声、柔和、平稳。否则,吸气的声音将影响歌唱的表现和感染力。
2、呼气。按照上述的要求将气息吸入后,仍应保持吸气的状态,在发出声音时应注意控制住气。以免气息一泻而出也就谈不上什么控制了。
具体讲,呼吸即发声时,腰肌将气息源源不断的向上托起,腹部的托起和胸廓,两肋的保持,形成气息既推动又控制的对抗状态,气息由此而产生弹性和力量,因而使歌声圆润、通畅。这就是气息的保持,气息的对抗作用。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1、呼气时喉头、声带要挡住气,喉咙不可开的太大,否则,挡不住向上来的呼气压力而失去良好的呼吸支持。2、要学会持续的、从容的、均匀的、有节制的呼气。只有这样,才能使歌声纯洁、悦耳,使高音辉煌持久。3、呼气的力度和要求发出的高、低、强、弱等的音要成正比例。根据这一理论,在保持气息状态时,呼气的状态应随着音乐的轻、重、缓、急、高、低、强、弱等,巧妙地进行调整、控制气息的力度大小和气量的消耗,不合适的力量会影响声音的质量甚至音准。
因此,“胸腹式联合呼吸法”是歌唱的最理想、最科学、最有使用价值的歌唱呼吸法。它比其他歌唱呼吸法更充分的发挥了人体及机能,并认为的强化了胸、腹在呼吸运动中的功能和作用。它的气息容量最大,对气息的控制能力最强,呼吸的支点最明显,呼吸的状态也最轻松自如。优点之多是其他歌唱呼吸法所无法比拟的。
参考文献:
[1]程淑安.声乐与教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156。
[2]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怎样提高声乐演唱水平【M】.华乐出版社,2003:167。
[3]石惟正.声乐学基础【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