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1982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进行的是母语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性的学科教学。因此,把创新教育如何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它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所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实践:
  
  一、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语文教法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只是填鸭式教学,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由于没有注入创新因素而导致:教师说得头头是道,而真正听、说、读、写能力方面的训练内容则显得苍白无力,因此教法必须改进。要考虑:(1)怎么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于漪语)兴趣对求知对创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2)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习惯的形成,是学生主动掌握知识的先决条件,掌握一定的知识又是创新的先决条件。(3)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有了兴趣和习惯还远远不够,要有坚强的毅力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才能激发创新的潜意识。(4)在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上改进教学方法,要大胆走出课文、走出课本,让潜在的创新意识大展宏图。
  
  二、 利用现代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和信息技术现代化的到来,计算机教学以其特有的科学性和形象性,显示出独有的内在魅力,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样,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最为显著的作用是能迅速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而情感是学生学习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激发学生内心的感情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改变了过去教师授课一直拥有三尺讲台,三寸粉笔,两袖清风的旧模式。学生们走进了多媒体教室,尝到了课件教学的甜头,它容量大,效率高,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五彩的画面、神秘的背景、亮丽的色彩、奇妙的曲线、图形、清晰的知识结构图、出奇不意的拓展延伸,都激起学生极大极浓的兴趣,进而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接受与创新以达到提高课堂质量的作用。
  
  三、改变教学观念、创设新的教育方法
  
  1、改变教学观念,让学生自主学习
  何谓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就是在没有外加压力的情况下,学生能自主地找出自我薄弱点,进行目的性明确的学习。
  那么如何转变呢?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靠固有的浅薄的文化知识进行讲座式的教学。新课程标准很明确的告诉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是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换个角度来说,就是在更深一步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而努力。如果片面的认为学生学习只是为了考试,而像以前那样大搞题海战术,那么在新世纪的教育理念下是无立足之地的,也就会被教师队伍所淘汰。新课程标准也明确了“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新世纪的教师不是旧社会的教员,也不是教书匠,而是要经常汲取新鲜的及时的信息,多学习先进的文化理念以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层面,不但懂得如何终生学习,而且会不断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人民教师。
  2、激活课堂气氛,让学生自主发言
  面对我们的初中生我不禁有些后怕,他们已经习惯教师代劳一切,久而久之成了教师一人说,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直线下降。他们总期盼别的同学来发言,然后都举双手赞成,所以答案总是唯一的,。其实语文教学中有些题目就有不同的答案。拿分段来说吧,面对一篇文章总得先分清层次脉络,然后才理解赏析。一篇文章也是一个多面体,不同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会划出不同层次,只要有道理、合乎逻辑就要给予及时肯定,不要在他们发言的第一次就扼杀他们的创新能力。并且阅读一篇课文,你不拘泥于一种成型的看法,而多思考多琢磨,经常从多角度来划分层次,能使学生的思维严密、全面、深刻、灵活。推而广之,看一切事物、事件、分析人物也就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提炼、研究,以激起自己的创新意识。
  初中语文教学肩负着极其重大的责任,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同时,创新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语文教学需要创新教育为它注入活力,让它向更加正确、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
其他文献
开拓思路,要抓“是什么?为什么?说明什么?”三个问题第一层次“是什么?”要求学生“知其然”,从不知到知,具有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和获取信息、处理历史材料的能力。第二层次“为什么”?要求学生分析、综合、归纳、比较、概括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评论历史现象、阐述历史发展规律等能力。第三层次“还有什么?”则要求学生“豁然贯通”,具有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创造性、思维品质。    一、历史问
期刊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探究性学习作为教改的重要内容正在教学第一线轰轰烈烈的开展,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和体会。    一、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1、落实课改新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在传统教育理念中,教师的角色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即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在这种理念下的传统教学——讲授式教学,注重的是知识的落实、理解、技能的训练、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的渗透。学习
期刊
【摘要】 新课程标准下,古典诗歌的教学,应在平等的对话中展开,并努力实现师生的“学习共同体”,努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 对话 “学习共同体” 自主 合作 探究     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对滋润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李元洛先生所说:“美人之光,可以养目;智者之诗,可以养心。”也正因为如此,新教材的编写者们都不约而同地在教材中增加了古典诗歌
期刊
化学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生产各个部门具有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加强中学生的化学启蒙教育和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奠基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高度重视。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启蒙教育,除了要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和传授入门的化学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和掌握化学知识的各种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    初中学生已念了七、八年书,阅读似乎不成问题,其实不然
期刊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对老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语文学科也毫不例外。那么怎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在教学中,学生已经习惯于教师代劳一切,尤其是理性的问题,学生总怕与教师的答案不完全一致,不敢发言。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直线下降。其实,语文教学中有些题目就有不同的答案,一篇文章也是一个多面体,因此不同的学生从
期刊
中学语文课堂中,教师怎样紧紧围绕教材,挖掘其中的人文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实现提升人文素养的目的?  首先,坚持抓住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培养这个根本。从学生入学开始,就教育他们热爱自己的国家,爱它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为它的富强尽心尽力;教育他们了解我们这个民族悠久的历史,为人类及社会进步做出的贡献,让孩子们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有自豪感的人一生是无比高兴的,是充满信心的,这样
期刊
情境教学是一种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它与生活联系密切,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把具有知识性的实际情境搬进课堂,以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为需求,激发学生在环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自信,从而达到使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这值得每位物理教师深思。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几种物理情境的创设方法。    一、利用已有的生活
期刊
高中物理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但由于高中物理本身的学科特点(知识性、逻辑性、抽象性和应用性强),学生学习的诸多因素(学习基础、学习方法等)的影响,以及从初中到高中的学科跨度较大,使学生普遍感到高中物理难学。总有一些学生不能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要求,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以至对物理课产生畏难情绪,甚至丧失学习信心。笔者认为,对这部分学生的教育,首要问题是帮助他们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克服他们的畏难情绪,提高
期刊
职业教育无疑要突出对人才的技术和技能的培养,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也是不可忽略的。加强对职业高中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势在必行。作为语文老师,理应把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放在首位,并努力通过加强“说”的训练,带动学生“听、读、写”能力的全面提高,既增长学生适应社会的才干,又增长学生观察社会、思考问题的见识。下面我将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如何培养职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创设良好氛围,克服
期刊
教师具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决定了其教学方法的选用和教学的效果。历史学科教育要从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笔者认为教学理念的创新是基础和关键。这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师从教学理念上作到以下几点:    一、变史实教育为学史教育    历史学科教学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教师所讲述的内容都是历史上所发生的各种事件。教师如果不注意把握,往往就将整个历史教学变成历史事实的教育。这样一来教授给学生的就只是一些枯燥的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