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病历摘要
患者,女,38岁,主因头痛反复发作2年。2年前因家庭变故出现头痛,呈持续性钝痛,头部似束带感,双侧额顶部为主,持续数小时或数天不等,偶有轻度恶心,曾间断服用尼美舒利分散片0.1,每日2次,症状无缓解。无发烧、畏寒、眩晕、抽搐、喷射状呕吐,无意识障碍、心悸、气短、关节疼痛等。近半月来因工作繁忙,头痛反复发作,感觉身体疲倦、乏力而于2011-7-11就诊。既往身体健康,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肺结核、类风湿关节炎病史,两个月以来,饭后上腹部疼痛伴烧心、嗳气,服用尼美舒利后上腹部疼痛加重,未见黑便。查体:体温36.5?C ,Bp130/80mmHg 神情,头颅无畸形,头顶右侧有两个明显压痛点、左侧有一个明显压痛点,巩膜未见黄染,瞳孔等大,扁桃体未见红肿,甲状腺未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界不大,各瓣膜未闻杂音,上腹部有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及,双下肢未见浮肿。血常规正常,便潜血阴性,血生化肝肾功能正常,头颅CT未见异常,颈椎正侧位片未见异常,内镜检查胃窦小弯侧有一1.5*1.0cm溃疡,HP阴性。诊断考虑:1 紧张性头痛,2胃溃疡。给予头部阿是穴挑刺;鲁南贝特2#,每日3次;奥美拉唑20mg,每日2次;果胶铋2#,每日3次;停用尼美舒利。挑刺方法:患者取坐位,全身放松,在头部两侧各寻找1处明显的压痛点,用拇指指甲掐压“十”字标记,作为阿是穴。常规消毒,用左手拇食指固定皮肤,右手持20ml一次性注射器针头(B型侧口),将针尖迅速刺入皮下1-2mm,在皮下轻划3-5次,然后将针体倾斜,用针尖挑断少许皮下纤维组织并使之少量出血,棉签按压片刻。隔日1次。挑刺2次后头痛明显减轻,5次后头痛消失。胃溃疡治疗8周后经内镜复查小弯侧溃疡已愈合。3个月后随访,头痛无复发而痊愈。
2讨论
紧张型头痛(TTH)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与头颈部肌肉持续性收缩有关。精神应激或头、颈部持久不合理姿势,往往引起环绕颅骨的额肌、颞肌、颈项肌以及肩胛带肌的持续收缩,并进一步引起肌肉内血循环障碍、血流减少,使局部组织产生乳酸及γ物质等致痛物质,引起头部疼痛,后者又进一步加重头颈部肌肉保护性持续收缩,形成恶性循环[1]。故紧张型头痛单纯口服镇痛药往往疗效不稳定,均需要很好的解除头颈部肌肉持续性收缩问题。
挑刺疗法是在一定穴位或部位,用挑治针挑断皮下纤维组织,用以治疗某些疼痛性疾病的一种方法。它以十二经筋理论为指导,选取局部压痛点或阿是穴进行挑刺,以治疗筋痹。从现代临床实践看,筋痹作为病种并不少见。凡筋脉痹阻、筋挛节痛者,均属本病。有研究表明,紧张型头痛与位于头颈部肌肉的触痛或压痛点密切相关。通过对头部阿是穴挑刺,把痉挛紧张的纤维挑断,使局部肌肉痉挛的症状缓解,亦可通调气血、疏通经络,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机理研究方面,以痛为腧可以加强针感的通关过节能力,使气治病所,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解挛止痛[2]作用。
本疗法可以排除血脉中郁结已久之病邪,使邪去正安,气血畅通而痛止,可见“以痛为腧”理论有其临床价值。阿是穴挑刺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紧张性头痛,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孙怡.杨任民.实用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428-429.
[3]张俊峰,吴耀持,宓轶群. “以痛为腧”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观察.中国针灸,2009,29(9):717
患者,女,38岁,主因头痛反复发作2年。2年前因家庭变故出现头痛,呈持续性钝痛,头部似束带感,双侧额顶部为主,持续数小时或数天不等,偶有轻度恶心,曾间断服用尼美舒利分散片0.1,每日2次,症状无缓解。无发烧、畏寒、眩晕、抽搐、喷射状呕吐,无意识障碍、心悸、气短、关节疼痛等。近半月来因工作繁忙,头痛反复发作,感觉身体疲倦、乏力而于2011-7-11就诊。既往身体健康,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肺结核、类风湿关节炎病史,两个月以来,饭后上腹部疼痛伴烧心、嗳气,服用尼美舒利后上腹部疼痛加重,未见黑便。查体:体温36.5?C ,Bp130/80mmHg 神情,头颅无畸形,头顶右侧有两个明显压痛点、左侧有一个明显压痛点,巩膜未见黄染,瞳孔等大,扁桃体未见红肿,甲状腺未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界不大,各瓣膜未闻杂音,上腹部有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及,双下肢未见浮肿。血常规正常,便潜血阴性,血生化肝肾功能正常,头颅CT未见异常,颈椎正侧位片未见异常,内镜检查胃窦小弯侧有一1.5*1.0cm溃疡,HP阴性。诊断考虑:1 紧张性头痛,2胃溃疡。给予头部阿是穴挑刺;鲁南贝特2#,每日3次;奥美拉唑20mg,每日2次;果胶铋2#,每日3次;停用尼美舒利。挑刺方法:患者取坐位,全身放松,在头部两侧各寻找1处明显的压痛点,用拇指指甲掐压“十”字标记,作为阿是穴。常规消毒,用左手拇食指固定皮肤,右手持20ml一次性注射器针头(B型侧口),将针尖迅速刺入皮下1-2mm,在皮下轻划3-5次,然后将针体倾斜,用针尖挑断少许皮下纤维组织并使之少量出血,棉签按压片刻。隔日1次。挑刺2次后头痛明显减轻,5次后头痛消失。胃溃疡治疗8周后经内镜复查小弯侧溃疡已愈合。3个月后随访,头痛无复发而痊愈。
2讨论
紧张型头痛(TTH)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与头颈部肌肉持续性收缩有关。精神应激或头、颈部持久不合理姿势,往往引起环绕颅骨的额肌、颞肌、颈项肌以及肩胛带肌的持续收缩,并进一步引起肌肉内血循环障碍、血流减少,使局部组织产生乳酸及γ物质等致痛物质,引起头部疼痛,后者又进一步加重头颈部肌肉保护性持续收缩,形成恶性循环[1]。故紧张型头痛单纯口服镇痛药往往疗效不稳定,均需要很好的解除头颈部肌肉持续性收缩问题。
挑刺疗法是在一定穴位或部位,用挑治针挑断皮下纤维组织,用以治疗某些疼痛性疾病的一种方法。它以十二经筋理论为指导,选取局部压痛点或阿是穴进行挑刺,以治疗筋痹。从现代临床实践看,筋痹作为病种并不少见。凡筋脉痹阻、筋挛节痛者,均属本病。有研究表明,紧张型头痛与位于头颈部肌肉的触痛或压痛点密切相关。通过对头部阿是穴挑刺,把痉挛紧张的纤维挑断,使局部肌肉痉挛的症状缓解,亦可通调气血、疏通经络,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机理研究方面,以痛为腧可以加强针感的通关过节能力,使气治病所,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解挛止痛[2]作用。
本疗法可以排除血脉中郁结已久之病邪,使邪去正安,气血畅通而痛止,可见“以痛为腧”理论有其临床价值。阿是穴挑刺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紧张性头痛,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孙怡.杨任民.实用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428-429.
[3]张俊峰,吴耀持,宓轶群. “以痛为腧”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观察.中国针灸,2009,29(9):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