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科学的教学中,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即生活化教学将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结合科学教学实际,谈不同课型如何进行生活化教学。
一、“概念型”课的生活化教学流程
以《功率》一课的教学为例,在科学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中,通过生活实例有效地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层层深入。
1.运用生活实例创设问题情境,实现“从生活走向科学”
如《功率》一课的导入如下:
小强与小明体重相同,有一天,两人来到桃林口山脚下,进行爬山比赛。比赛结果是小明先到达山顶,过了一会小强才上来。小明说:“我赢了。”小强说:“你没有赢,咱俩体重相同,爬的山一样高,做的功一样多。”小明说:“咱俩做的功虽然一样多,但我做功比你快。”
上述材料是源于学生生活经验的实例,通过对这些实例的分析,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拉近了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距离,体现“从生活走向科学”的要求。
2.结合生活实例探究科学规律,实现探究过程生活化
通过生活化探究,它能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能发现新知,是对知识的再发展;通过生活化探究,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和心灵感悟,品尝探究的乐趣,感受生活的美好;通过生活化探究,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流程和方法,将这些技能和方法内化为自身的能力。
二、“探究规律型”课的生活化教学流程
在探究活动、教学的设计时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这样处理更加突出了学生的学,使学生充分动脑思考,动口交流,学会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各种能力。下面以《光的反射》一课为例说明。
1.创设生活情境,引入新课
情境(1)播放动画:有一天,一位科学家的妈妈病了,请来医生诊断后,必须马上动手术,但当时天色已晚,屋里灯又很暗,手术无法进行。这位科学家就把家里所有的蜡烛找来集中在一起点燃,但屋里还是不够亮,达不到手术的要求。怎么办?科学家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把大衣柜的镜子拆下来,放到蜡烛的后面,科学家的妈妈的周围一下子变得明亮起来,医生顺利地完成了手术,科学家的妈妈得救了。
情境(2)小游戏:拿个小镜子放在阳光下,反射太阳光到墙壁上。
情境(1)中渗透了创新思想,情境(2)则为学生创设了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这两个情境为理想模型的建立、问题的提出做好了铺垫。
2.建立理想模型,提出问题
用课件中的动画模拟光反射现象和光路图(反射光线暂不画)。结合光路图学习入射光线、入射点、法线、入射角、反射光线、反射角等概念。
3.发散思维,科学猜想
教师接着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你是历史上第一个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人,你猜想反射光线的位置会在哪里?教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考虑,小组讨论,尽可能让学生发散思维,并作适当提示:要确定光线的位置,先要确定光线所在的面,即确定光线的关系,再确定角的关系。学生猜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可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通过猜想,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并营造了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4.设计方案,实验探究
为了降低难度,突破难点,可设置如下阶梯式问题:(1)设计一个光的反射现象的实验,需要哪些实验器材?(2)要清晰地看到光传播的路径还需要什么器材?(3)怎样才能方便地研究三线同面的關系?应怎样设计?(4)实验步骤如何,需观察什么,记录什么?四人小组讨论。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对书本中的实验步骤作更合理的调整,先研究“线”的关系,再研究“角”的关系,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5.归纳总结,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由学生归纳实验结论,得出光的反射定律。接着,教师再对光的反射定律作相应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归纳成“三线、两角”;强调反射角、入射角的定义,并以“孩子像妈妈”的比喻来说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而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渗透因果关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6.应用拓展
为了加深对光的反射定律的理解,加强对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深化、拓展光的反射定律知识,接着进行了以下设计:(1)应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2)实验并讨论:镜子能将太阳光反射到墙上形成光斑,白纸却不能。教师作出镜面反射、漫反射的光路图,引导学生讨论两者的异同点并解释:为什么电影院的屏幕用粗糙的布?黑板为何会反光?用什么办法使它不反光?
7.创新
为了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教师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布置课外实践作业能否利用简单易得的试验器材自制光的反射演示仪?
三、“复习型”课的生活化教学流程
复习课的意义在于对知识的理解深化和综合应用,特别是把学过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盎然,让科学复习课活起来。构建科学复习课的教学新模式,提高复习课的课堂效率。通过课题研究,形成“创设生活情景——用具体情境串联知识”的复习课方式。
总之,教师应努力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科学,在生活中要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和运用科学知识的习惯。
(责任编辑 廖银燕)
一、“概念型”课的生活化教学流程
以《功率》一课的教学为例,在科学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中,通过生活实例有效地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层层深入。
1.运用生活实例创设问题情境,实现“从生活走向科学”
如《功率》一课的导入如下:
小强与小明体重相同,有一天,两人来到桃林口山脚下,进行爬山比赛。比赛结果是小明先到达山顶,过了一会小强才上来。小明说:“我赢了。”小强说:“你没有赢,咱俩体重相同,爬的山一样高,做的功一样多。”小明说:“咱俩做的功虽然一样多,但我做功比你快。”
上述材料是源于学生生活经验的实例,通过对这些实例的分析,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拉近了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距离,体现“从生活走向科学”的要求。
2.结合生活实例探究科学规律,实现探究过程生活化
通过生活化探究,它能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能发现新知,是对知识的再发展;通过生活化探究,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和心灵感悟,品尝探究的乐趣,感受生活的美好;通过生活化探究,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流程和方法,将这些技能和方法内化为自身的能力。
二、“探究规律型”课的生活化教学流程
在探究活动、教学的设计时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这样处理更加突出了学生的学,使学生充分动脑思考,动口交流,学会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各种能力。下面以《光的反射》一课为例说明。
1.创设生活情境,引入新课
情境(1)播放动画:有一天,一位科学家的妈妈病了,请来医生诊断后,必须马上动手术,但当时天色已晚,屋里灯又很暗,手术无法进行。这位科学家就把家里所有的蜡烛找来集中在一起点燃,但屋里还是不够亮,达不到手术的要求。怎么办?科学家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把大衣柜的镜子拆下来,放到蜡烛的后面,科学家的妈妈的周围一下子变得明亮起来,医生顺利地完成了手术,科学家的妈妈得救了。
情境(2)小游戏:拿个小镜子放在阳光下,反射太阳光到墙壁上。
情境(1)中渗透了创新思想,情境(2)则为学生创设了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这两个情境为理想模型的建立、问题的提出做好了铺垫。
2.建立理想模型,提出问题
用课件中的动画模拟光反射现象和光路图(反射光线暂不画)。结合光路图学习入射光线、入射点、法线、入射角、反射光线、反射角等概念。
3.发散思维,科学猜想
教师接着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你是历史上第一个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人,你猜想反射光线的位置会在哪里?教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考虑,小组讨论,尽可能让学生发散思维,并作适当提示:要确定光线的位置,先要确定光线所在的面,即确定光线的关系,再确定角的关系。学生猜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可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通过猜想,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并营造了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4.设计方案,实验探究
为了降低难度,突破难点,可设置如下阶梯式问题:(1)设计一个光的反射现象的实验,需要哪些实验器材?(2)要清晰地看到光传播的路径还需要什么器材?(3)怎样才能方便地研究三线同面的關系?应怎样设计?(4)实验步骤如何,需观察什么,记录什么?四人小组讨论。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对书本中的实验步骤作更合理的调整,先研究“线”的关系,再研究“角”的关系,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5.归纳总结,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由学生归纳实验结论,得出光的反射定律。接着,教师再对光的反射定律作相应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归纳成“三线、两角”;强调反射角、入射角的定义,并以“孩子像妈妈”的比喻来说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而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渗透因果关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6.应用拓展
为了加深对光的反射定律的理解,加强对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深化、拓展光的反射定律知识,接着进行了以下设计:(1)应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2)实验并讨论:镜子能将太阳光反射到墙上形成光斑,白纸却不能。教师作出镜面反射、漫反射的光路图,引导学生讨论两者的异同点并解释:为什么电影院的屏幕用粗糙的布?黑板为何会反光?用什么办法使它不反光?
7.创新
为了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教师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布置课外实践作业能否利用简单易得的试验器材自制光的反射演示仪?
三、“复习型”课的生活化教学流程
复习课的意义在于对知识的理解深化和综合应用,特别是把学过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盎然,让科学复习课活起来。构建科学复习课的教学新模式,提高复习课的课堂效率。通过课题研究,形成“创设生活情景——用具体情境串联知识”的复习课方式。
总之,教师应努力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科学,在生活中要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和运用科学知识的习惯。
(责任编辑 廖银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