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是一种传承悠久的艺术文化,它能够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进行灵魂之间的沟通,更加真实地传递人的情感。除此之外,音乐也是人们放松心情、缓解压力的有效工具。本文通过简单的例证探讨了体态律动对小学音乐教育的意义。
关键词:体态律动;小学音乐;情绪表现;旋律感受;综合素养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2-149
在素质教育的倡导下,学生在小学阶段不仅要学习基础的音乐知识,更要培养自己的音乐感,提升音乐鉴赏能力,学会欣赏音乐的美妙之处。但是目前的小学音乐教育尚有许多缺点,例如课程内容古旧枯燥,学生动力不足;缺少创新性,学生主动性弱,缺少参与课堂的意愿等等。在此背景下,小学音乐教育无法起到应有的教学成果,甚至沦为鸡肋课程,学生在课堂上无所事事。如何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喜欢音乐课堂,是教师需要重视的问题。体态律动是指人在欣赏音乐时跟随音乐节奏做出规律性动作的一种行为。体态律动不仅能放松心情,帮助人们理解音乐所传达的情感,也是传达自己情绪的一种方式。在体态律动过程中,人可以调动身体的各个部位,全身心投入音乐欣赏过程中。下面本文将探讨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应用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情绪表现能力
音乐是人的一种表达形式。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也十分重要。学习音乐创造首先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有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性格内向,很难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绪。而在音乐学习过程中,体态律动是人自发而成的,它不需要与人互动,因而学生更能将注意力集中在表达上,锻炼自己的情绪表达能力。体态律动的意义不止于表达自身情感,也是对音乐的理解的表现。
例如,在欣赏《东方之珠》这首歌曲时。这首歌曲旋律舒缓而优雅,后段舒缓中又带着激情,是一首展现祖国发展变化,见证改革历史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歌曲。在欣赏这首歌曲时,我首次让学生采用体态律动的方法表达自己欣赏过程中的感受与理解。学生的表现很令人惊讶,他们没有表现出抗拒和难为情,而是十分大方的闭着眼睛或动手或踮脚,跟随音乐的旋律摇头晃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学生是用心在欣赏这首歌曲。在之后的总结过程中,学生普遍认为体态律动能够更好地帮助自己放松身心投入歌曲欣赏过程中去,放松的心情也更能让自己感受作者通过歌曲所传递的情感,与作者共鸣。
二、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旋律感受
小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如果在课程中只让学生练习演唱歌曲,学生很容易失去兴趣,而且在其他声音的干扰下,学生也很难辨别自己是否演唱准确。此外,受限于自己的知识水平,学生对于高低音、歌曲的节拍把握不准。长此以往,学生逐渐形成了不良习惯,再进行改正就更加困难了。体态律动能够帮助学生把握歌曲旋律,掌握歌曲的快慢节拍,让学生在歌唱练习过程中更加快速地掌握歌曲节奏,避免出现严重的错误。
例如,在学习《天堂》这首歌曲时。《天堂》在每一句中间都有较长的停顿,歌词曲调变化也较为复杂。在练习这首歌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体态律动把握曲调的变化与节拍。如果遇到旋律变化较为复杂的歌曲,教师也可以采用标记的办法来帮助学生进行记忆,例如一拍用敲手指表示,一节用跺脚表示,需要高音的节拍就扬起手来。通过有规律的体态律动学生能够将复杂的曲子化整为零进行记忆。体态律动也有许多表现形式,不拘泥于拍手跺脚,学生甚至可以站起来将体态律动转化为一段简单的舞蹈,学生在动作的辅助下能够快速把握歌曲的演唱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与趣味性。
三、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
体态律动是学生情绪的一种表达形式,它的形式多种多样,需要学生调动身体的各个部位进行配合。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到了充足锻炼,学生的基础音乐知识也更加牢固。传统音乐教育一味追求“效率”和成绩,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锻炼,在传统音乐教育中课堂内容大部分都是练习歌曲,课堂互动几乎为零,学生不需要思考,只要跟着教师进行练习即可。课堂是短暂而又漫长的,教师带领练习的时间非常短暂,之后漫长的时间要么学生重复练习,要么无所事事虚度光阴。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入这种有趣的教学方式,着眼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为学生打好音乐基础,培养音乐兴趣。
例如,在学习《我爱银河》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手里拿着星星纸片跟随歌曲旋律一跳一跳,将自己想象成银河中闪耀的星星。在学习《螃蟹歌》时,可以让学生模仿小螃蟹的姿势,与其他同学共同进行表演。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既锻炼自己的身体协调性,也培养了自身的音乐感知能力,提高自己的表现能力。
总之,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逐渐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制定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案,利用创新性的、趣味性的教學方式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应当积极转变角色定位,由课堂的领导者逐渐变为课堂的辅助者,根据学生的兴趣与性格特色开展课堂教育。
参考文献
[1]蔡丽群.探讨体态律动应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策略[J].才智,2019(7):100.
[2]李桂梅.论体态律动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19(3):154.
贵州省毕节市特殊教育学校
关键词:体态律动;小学音乐;情绪表现;旋律感受;综合素养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2-149
在素质教育的倡导下,学生在小学阶段不仅要学习基础的音乐知识,更要培养自己的音乐感,提升音乐鉴赏能力,学会欣赏音乐的美妙之处。但是目前的小学音乐教育尚有许多缺点,例如课程内容古旧枯燥,学生动力不足;缺少创新性,学生主动性弱,缺少参与课堂的意愿等等。在此背景下,小学音乐教育无法起到应有的教学成果,甚至沦为鸡肋课程,学生在课堂上无所事事。如何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喜欢音乐课堂,是教师需要重视的问题。体态律动是指人在欣赏音乐时跟随音乐节奏做出规律性动作的一种行为。体态律动不仅能放松心情,帮助人们理解音乐所传达的情感,也是传达自己情绪的一种方式。在体态律动过程中,人可以调动身体的各个部位,全身心投入音乐欣赏过程中。下面本文将探讨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应用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情绪表现能力
音乐是人的一种表达形式。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也十分重要。学习音乐创造首先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有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性格内向,很难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绪。而在音乐学习过程中,体态律动是人自发而成的,它不需要与人互动,因而学生更能将注意力集中在表达上,锻炼自己的情绪表达能力。体态律动的意义不止于表达自身情感,也是对音乐的理解的表现。
例如,在欣赏《东方之珠》这首歌曲时。这首歌曲旋律舒缓而优雅,后段舒缓中又带着激情,是一首展现祖国发展变化,见证改革历史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歌曲。在欣赏这首歌曲时,我首次让学生采用体态律动的方法表达自己欣赏过程中的感受与理解。学生的表现很令人惊讶,他们没有表现出抗拒和难为情,而是十分大方的闭着眼睛或动手或踮脚,跟随音乐的旋律摇头晃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学生是用心在欣赏这首歌曲。在之后的总结过程中,学生普遍认为体态律动能够更好地帮助自己放松身心投入歌曲欣赏过程中去,放松的心情也更能让自己感受作者通过歌曲所传递的情感,与作者共鸣。
二、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旋律感受
小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如果在课程中只让学生练习演唱歌曲,学生很容易失去兴趣,而且在其他声音的干扰下,学生也很难辨别自己是否演唱准确。此外,受限于自己的知识水平,学生对于高低音、歌曲的节拍把握不准。长此以往,学生逐渐形成了不良习惯,再进行改正就更加困难了。体态律动能够帮助学生把握歌曲旋律,掌握歌曲的快慢节拍,让学生在歌唱练习过程中更加快速地掌握歌曲节奏,避免出现严重的错误。
例如,在学习《天堂》这首歌曲时。《天堂》在每一句中间都有较长的停顿,歌词曲调变化也较为复杂。在练习这首歌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体态律动把握曲调的变化与节拍。如果遇到旋律变化较为复杂的歌曲,教师也可以采用标记的办法来帮助学生进行记忆,例如一拍用敲手指表示,一节用跺脚表示,需要高音的节拍就扬起手来。通过有规律的体态律动学生能够将复杂的曲子化整为零进行记忆。体态律动也有许多表现形式,不拘泥于拍手跺脚,学生甚至可以站起来将体态律动转化为一段简单的舞蹈,学生在动作的辅助下能够快速把握歌曲的演唱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与趣味性。
三、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
体态律动是学生情绪的一种表达形式,它的形式多种多样,需要学生调动身体的各个部位进行配合。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到了充足锻炼,学生的基础音乐知识也更加牢固。传统音乐教育一味追求“效率”和成绩,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锻炼,在传统音乐教育中课堂内容大部分都是练习歌曲,课堂互动几乎为零,学生不需要思考,只要跟着教师进行练习即可。课堂是短暂而又漫长的,教师带领练习的时间非常短暂,之后漫长的时间要么学生重复练习,要么无所事事虚度光阴。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入这种有趣的教学方式,着眼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为学生打好音乐基础,培养音乐兴趣。
例如,在学习《我爱银河》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手里拿着星星纸片跟随歌曲旋律一跳一跳,将自己想象成银河中闪耀的星星。在学习《螃蟹歌》时,可以让学生模仿小螃蟹的姿势,与其他同学共同进行表演。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既锻炼自己的身体协调性,也培养了自身的音乐感知能力,提高自己的表现能力。
总之,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逐渐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制定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案,利用创新性的、趣味性的教學方式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应当积极转变角色定位,由课堂的领导者逐渐变为课堂的辅助者,根据学生的兴趣与性格特色开展课堂教育。
参考文献
[1]蔡丽群.探讨体态律动应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策略[J].才智,2019(7):100.
[2]李桂梅.论体态律动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19(3):154.
贵州省毕节市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