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教师,我和大部分老师一样喜欢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但是,由于学生自身条件差异不同而导致学生的接受能力、知识面也参差不齐,于是就莫名地戴上了“优等生”“学困生”的帽子。谁也不愿意将自己列入“学困生”的行列。长期以来,“学困生”也一直困扰着各位老师。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开展,新的教学理念逐步走进课堂,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作为教师,更应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符合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努力帮助“学困生”扬起自信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
一、“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据调查显示,学生中智力超常和弱智的都比较少,因此,“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并不只在于智力因素,而是社会、家庭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社会因素
社会是学生成长的最大空间和最重要的环境,我们都知道“环境影响人”的道理,恶劣的环境激发人的斗志,和谐的环境修养人的身心。但当今社会的环境是相当复杂的。如:学生迷恋网吧、一切向钱看、读书无用论等严重污染了广大学生的精神世界,降低了学生对学习的重视程度,学习不刻苦,听之任之。这种消极文化一旦耳濡目染,很难纠正。
2.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是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学期检测后,家长总会向老师询问近段学习怎么样,而当老师告诉家长其小孩经常在学校门口小店买零食并让其配合教育时,家长就会很心疼地说:以前是因为家里太苦吃不起,现在有这个条件给小孩优越的生活,就应尽量满足他。家长这边出现了比较矛盾的心理,一方面过于严厉,唯分是问;另一方面又过分溺爱,导致学生好逸恶劳、不求上进。
3.教师影响
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当导致部分学生成为“学困生”,再有少数教师的教学水平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不良习惯(如:话吧、多次随地吐痰等)导致学生产生厌恶感或分散注意力,从而学习成绩下降而成为“學困生”,还有就是老师不恰当的批评导致学生不喜欢听老师的课等。
4.教材影响
新教材的一大特点是知识点的跳跃性大、涵盖范围大,容易造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点的缺陷,一个小知识点若未及时掌握,积少成多,就会让学生对此失去兴趣,甚至厌恶学习.
社会因素、家庭因素、教师及教材编排的影响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融合的。因此,要想消除学生自主学习的障碍,顺利转化“学困生”,就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二、“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1.从心开始——帮助“学困生”克服心理障碍,去超越自我
“学困生”的共同特点是懦弱、自卑,缺乏自信心和上进的勇气,将“我不能”、 “我不会”常挂嘴边,学习上的疑难不敢请教,恐别人讥笑。常说“心病还需心药医”,要转化“学困生”应从心入手,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战胜自我。用关爱点燃希望,用成功唤起自信,善于细察“学困生”之心,创造转化的契机。
2.呵护激趣——唤起“学困生”求知欲望,去积极向上
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如一名成绩差的学生喜欢读课外书,甚至私下写小说传阅。老师了解这个情况之后找到并告诉他:要想成为一名小说家,必须精通历史、政治、化学、地理等各学科。学生听了老师的话之后,学习刻苦,成绩也就直线向上。因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也是转化“学困生”的“敲门砖”。
3.授之以“渔”——帮助“学困生”掌握方法,去自我超越
学习方法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古语:“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压力之下,教师采取的是“填鸭式”单向灌输的教育模式,在这种应试教育体制下,很多学生都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缺乏主动学习意识,更没有去主动探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于是也就产生了一些所谓的“学困生”。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在教学中渗透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学困生”的帽子只有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将其摘除。
4.关爱学生——帮助“学困生”找到归属感,去奋发进取
每天,“学困生”都以饱满的热情进入校园,可当他面对老师的无视和同学的置之不理时,他们的畏惧感又莫名上升。此时,教师应更加热情主动地关心和帮助他们,经常与他们交流,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感受到一种归属感。要知道最能融洽师生关系的是爱,最能感动心灵的是爱,最能让人奋发的还是爱,相信“学困生”在教师爱的感染下,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定能发奋学习。
5.开导励志——让“学困生”树立主动转困的意识,去开拓创新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首先教会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样学生就会产生抗挫的主动性,缺点也就不会反反复复。教育是以人为本,人以志为本的工程,要想治本,必须对他们加强励志教育,励志教育是我国传统教育的精华,应作为抓学困生的强项。纵观古今中外有建树的人,无不胸怀远大志向,终身致力于实现既定的人生目标,故能自强不息、建功立业、担负重任。立了志,才会勤奋,才会追求创新,才会崇尚文明,才不会重蹈覆辙,才能真正走出困境。
以上是我对帮助“学困生”的一些反思和体会,“学困生”转化应因人而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通向孩子心灵之路的并不是肥沃的田野。”在这片土地上要想获得丰收,需要辛勤耕作,需要阳光雨露。把握“学困生”的心理特点,用我们的爱心、细心和恒心,这些迟开的“花朵”就一定能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一、“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据调查显示,学生中智力超常和弱智的都比较少,因此,“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并不只在于智力因素,而是社会、家庭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社会因素
社会是学生成长的最大空间和最重要的环境,我们都知道“环境影响人”的道理,恶劣的环境激发人的斗志,和谐的环境修养人的身心。但当今社会的环境是相当复杂的。如:学生迷恋网吧、一切向钱看、读书无用论等严重污染了广大学生的精神世界,降低了学生对学习的重视程度,学习不刻苦,听之任之。这种消极文化一旦耳濡目染,很难纠正。
2.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是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学期检测后,家长总会向老师询问近段学习怎么样,而当老师告诉家长其小孩经常在学校门口小店买零食并让其配合教育时,家长就会很心疼地说:以前是因为家里太苦吃不起,现在有这个条件给小孩优越的生活,就应尽量满足他。家长这边出现了比较矛盾的心理,一方面过于严厉,唯分是问;另一方面又过分溺爱,导致学生好逸恶劳、不求上进。
3.教师影响
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当导致部分学生成为“学困生”,再有少数教师的教学水平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不良习惯(如:话吧、多次随地吐痰等)导致学生产生厌恶感或分散注意力,从而学习成绩下降而成为“學困生”,还有就是老师不恰当的批评导致学生不喜欢听老师的课等。
4.教材影响
新教材的一大特点是知识点的跳跃性大、涵盖范围大,容易造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点的缺陷,一个小知识点若未及时掌握,积少成多,就会让学生对此失去兴趣,甚至厌恶学习.
社会因素、家庭因素、教师及教材编排的影响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融合的。因此,要想消除学生自主学习的障碍,顺利转化“学困生”,就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二、“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1.从心开始——帮助“学困生”克服心理障碍,去超越自我
“学困生”的共同特点是懦弱、自卑,缺乏自信心和上进的勇气,将“我不能”、 “我不会”常挂嘴边,学习上的疑难不敢请教,恐别人讥笑。常说“心病还需心药医”,要转化“学困生”应从心入手,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战胜自我。用关爱点燃希望,用成功唤起自信,善于细察“学困生”之心,创造转化的契机。
2.呵护激趣——唤起“学困生”求知欲望,去积极向上
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如一名成绩差的学生喜欢读课外书,甚至私下写小说传阅。老师了解这个情况之后找到并告诉他:要想成为一名小说家,必须精通历史、政治、化学、地理等各学科。学生听了老师的话之后,学习刻苦,成绩也就直线向上。因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也是转化“学困生”的“敲门砖”。
3.授之以“渔”——帮助“学困生”掌握方法,去自我超越
学习方法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古语:“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压力之下,教师采取的是“填鸭式”单向灌输的教育模式,在这种应试教育体制下,很多学生都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缺乏主动学习意识,更没有去主动探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于是也就产生了一些所谓的“学困生”。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在教学中渗透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学困生”的帽子只有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将其摘除。
4.关爱学生——帮助“学困生”找到归属感,去奋发进取
每天,“学困生”都以饱满的热情进入校园,可当他面对老师的无视和同学的置之不理时,他们的畏惧感又莫名上升。此时,教师应更加热情主动地关心和帮助他们,经常与他们交流,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感受到一种归属感。要知道最能融洽师生关系的是爱,最能感动心灵的是爱,最能让人奋发的还是爱,相信“学困生”在教师爱的感染下,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定能发奋学习。
5.开导励志——让“学困生”树立主动转困的意识,去开拓创新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首先教会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样学生就会产生抗挫的主动性,缺点也就不会反反复复。教育是以人为本,人以志为本的工程,要想治本,必须对他们加强励志教育,励志教育是我国传统教育的精华,应作为抓学困生的强项。纵观古今中外有建树的人,无不胸怀远大志向,终身致力于实现既定的人生目标,故能自强不息、建功立业、担负重任。立了志,才会勤奋,才会追求创新,才会崇尚文明,才不会重蹈覆辙,才能真正走出困境。
以上是我对帮助“学困生”的一些反思和体会,“学困生”转化应因人而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通向孩子心灵之路的并不是肥沃的田野。”在这片土地上要想获得丰收,需要辛勤耕作,需要阳光雨露。把握“学困生”的心理特点,用我们的爱心、细心和恒心,这些迟开的“花朵”就一定能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