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数学阅读能力、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探究能力。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这样的话:“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可见,阅读在数学里与语文同等重要。文章针对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阅读能力的培养展开深入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依据,进而将学生培养成一对国家社会有用的栋梁人才。
关键词:课标下;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
一、 引言
伴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而数学又是一门抽象化较强的学科,要想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教师还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展开入手。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也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对不同人员也要给予不同的指导,进一步真正落实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工作,以及为后续教育活动的顺利展开奠定好基础。
二、 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阅读能力的培养价值
首先,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语言水平。阅读是学生与数学教材之间的沟通形式,学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深入理解数学语言,使其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与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并且自数学语言的辅助下能够更好地表达逻辑思想,从而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并且能够给保证书写的有序性和规范性。其次,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小学数学在课标的指导下积极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以及合作教学模式等,学生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解决。对此,学生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善于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对这个学习过程以及相关问题进行总结,从而对学好数学充满信心。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为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主动探究知识创造条件,促使学生主动投身学习,进而掌握数学知识。此外,对学生的数学能力进行培养,便于教师带领学生对教材进行全面解读。小学阶段的数学教材是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关键,也是基础,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便于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且将其更好地应用在生活中,解决生活问题,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可见,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阅读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多的价值,教师要重视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提升,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教学。
三、 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阅读能力的培养对策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要想推动数学教学活动有序展开,优秀小学教师应基于课标下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只有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之上,才能够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并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参与转变,这样所获得的教学效果也更加显著。本身此教育阶段的学生年纪就比较小,倘若对所讲解的内容没有兴趣,更加不愿意配合教师完成相应教学任务,所以,我们只有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之上,才能够获得绝佳的教学效果,这对提高其数学阅读能力也非常重要。比如,在学习《分类与整理》一节知识点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展开指导,现如今,随着科学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媒体也被大量地应用在教学活动中,该设备的应用可以简化抽象化的知识点,进一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让其更加热爱学习。比如,在阅读本知识题目内容的过程中,由于涉及数字与表格会相对枯燥,而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问题进行直观展示,将文字阅读辅以图片和语音,这种集音、形、影于一体的阅读引导模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阅读效率和质量。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能夠快速掌握分类与整理相关知识点。此外,对个别学生也要给予引导,帮助他们攻破学习上的障碍,进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二)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数学是一个抽象化且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对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讲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而要想获得绝佳的教学效果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改变以往落后的教学模式,采用新型教学方式来授课,因为落后单一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学生学习需求,只会影响其学习效果。所以,要结合学生实际状况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展开教育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提高数学成绩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其阅读能力。例如,在学习《复数统计表》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选择不同的方法对其进行指导,也要引导他们认真阅读素材,这对提高其阅读能力均具有促进作用。当然,对学生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要及时处理,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复数统计表知识点。不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就存在着差异,所以,我们更加需要结合学习状况选择不同教学策略。如此一来,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为后续数学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创下良好的条件,提高学生综合阅读能力。
(三)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融洽度与否直接关乎教学质量和水平,而以往数学教学水平之所以不高,一部分原因就是由于师生关系不融洽所致。很多教师往往过于偏爱成绩优异人员,而忽视弱势群体,这样就会拉大彼此之间的距离。无形之中,也影响了整体教学活动的进度,所以,课标下要想提高数学教学水平,小学教师必须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这也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基础,让学生更加尊重和信任自己,为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带来便利。例如,在学习《混合运算》内容时,可以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情景。这部分知识内容涉及加减乘除多种运算,而学生在阅读题目的过程中,需要仔细读题,否则领会错一个字的含义,都会造成整个解题过程的错误。教师为学生创设有效的阅读情境,与学生进行亲切的交流沟通,让学生在轻松宽泛的氛围下高效的展开学习,会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的领会能力。再或者,也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阅读比赛活动,当然自身也要参与其中,这都是促进彼此情感交流的一个有效途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可以快速掌握混合运算相关知识点,对个别学生也要给予表扬和鼓励,不断提高其阅读自信心。 (四)结合教材展开指导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必须注意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数学教学活动要想顺利展开,教师还应结合实际教材进行相关教育指导。教师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者,是学生学会阅读的促进者。只要教师走出认为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师的事这个误区,充分挖掘教科书的阅读资源,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能得到提升。例如,在学习《图形的运动》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展开阅读,让他们围绕自身生活去探讨。这有助于帮助他们快速记忆图形运动相关知识点,也可以结合教材提出一些课堂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这对横向发展其数学思维有着重要意义。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能够让其快速找到解题思路,本身数学综合性就比较强,所涉及的内容也比较多,而结合教材展开教育指导是加深记忆的关键。最重要的是要对学生做好阅读引导,而阅读活动也需要以实际教材内容为主,这样才能够通过相互交流探讨掌握重难点知识,进而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也能掌握分析问题的相关技巧,从而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五)积极改变教学观念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需要教师从当前的教育环境出发,在课标的指导和要求下,积极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为落实阅读教学奠定思想基础,并对阅读教学方案的实施做出积极的思想指导,促使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教学朝着规范化、科学化以及人本化的方向发展。对此,教师需要熟悉新课标理念,明确小学数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目标,积极采取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和思想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积极性,通过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方式,强化学生数学其他方面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例如:学习《扇形统计图》一课时,教师需要掌握学生整体对扇形统计图的认知情况,利用课前导学案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标注教材中的重难点;在课堂教学中过程中利用教材上的事例说明扇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含义、应用价值以及运算规律等相关知识,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并消化扇形统计图的教学内容,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效率和质量,提升其阅读能力,为提升数学综合能力奠定基础。由此可见,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需要教师重视自身教学观念的重要性,并作出积极改变。
(六)鼓励质疑,求同存异,提高思维广度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并确保学生有自我主见,能够自主地去分析数学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阅读去质疑问题、探索问题、释疑问题,使学生能够自主构建起一个独立思索的自主空间,进而形成体系化的思维模式。同时,也应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思维深刻性,不应被表面的问题所束缚,而是应善于对问题进行深入化的思考,以此对问题的非本质及本质特征,并对问题中的关键点和重点问题进行精准把握。
此外,对数学的定理、概念等问题并非单纯的死记硬背,而是应逐字逐句对题目中的真实内涵进行剖析和推敲,在真正弄懂其含义的情况下,自然会加深对概念、定理的记忆程度,以此增强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养成在阅读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腦、眼、手并用的情况,以动手带动阅读,由于数学阅读问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数学语言大都具有较强的简洁性,且数学的数量关系、概念等也都是含蓄的、隐藏的,所以,阅读数学问题关键在于通过转化内部语言实现领会数学问题实质。这种将阅读内容以容易接受的语言方式进行转换的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归纳、分析、总结相近的数学概念,然后对其进行整体把控,这会使学生形成一种透过树木豁然见到森林的感觉,真正凸显出数学阅读教学的价值。
再者,也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尽量拓展自身的思维,丰富想象力,并对学生间差异化的问题秉承求同存异的原则。通常,思维的想象力指的是学生应从多元视角对数学问题进行深度思考,以此探知更加多种问题解决方法,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拓展思维广度。例如,在阅读树苗问题方面,教师可以将阅读问题呈现给学生,工人运送一批树苗给学校,并分给部分学生进行栽树,秉承一次分给一个学生一棵树苗的原则,一轮轮进行分发树苗,当剩余树苗为12棵的时候,不够分给每一个学生,但若再加上8棵树苗,恰好每名学生可以种10棵树苗,求原树苗总数,及学生总数。对于这类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逐一分析理解题意,并通过例子讲解为学生分析问题,使学生能够理解问题,让学生清楚无论题目如何,都应寻找其中的关键词,才能找准问题的突破口。
(七)仔细研究字义,深度分析题目
小学数学问题具有一定的精简性,通常题目中的一个关键词或关键字就会对数学题目的内涵具有深度引导作用,若错误理解其中的含义,则会导致错误的理解整个题目,进而造成最后结果的错误。比如,“剩余多少”“留下多少”“走过几公里”“剩余几公里”等,上述描述融合在题目中,与题目的内在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且都具有不同的含义。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对题目的内涵进行深度研究,然后以代入模式设身处地地理解实际描述的问题,这会使学生对题意能够形成本质的认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
例如,在学习“平行线”相关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先引导学生以阅读的方式理解平行线的概念,并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养成用笔做记录的习惯。可以通过圈、点、画等不同标志,将文章中同一个概念的不同关键词进行标注,然后可以让学生根据或圈或点的图形,理解相同图形标注的相似点,包括“两条、不相交、同一”等。让学生通过这类关键词对平行线的概念进行进一步理解,包括平行线的定义并非孤立的,也不是某一条直线就是平行线,平行线指的是对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理解,且前提条件必须是在同一平面内。教师也应注意让学生对语言文字之间的关键词句进行推敲,并对不同关键词字之间的制约和依存关系进行明确,使学生学会在阅读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咬文嚼字”,字斟句酌地理解语言之间的内在含义,培养学生严谨、求真的阅读态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成了影响学生综合成绩提升的一个因素。所以,为了进一步满足课标下所提出的具体要求,教师应采取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也要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并结合教材展开教育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让其掌握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最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其综合成绩得到全面提升,让其毕业走出校园后能够快速地融入社会集体中。
参考文献:
[1]谢志强.基于核心素养的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169.
[2]魏立.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课堂指导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20):86-87.
[3]王苏宁.数学课堂基于阅读能力培养的思考[J].小学生,2020(8):68.
[4]苏国相.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J].试题与研究,2020(19):38.
作者简介:方梅芳,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奇韬中心小学。
关键词:课标下;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
一、 引言
伴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而数学又是一门抽象化较强的学科,要想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教师还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展开入手。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也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对不同人员也要给予不同的指导,进一步真正落实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工作,以及为后续教育活动的顺利展开奠定好基础。
二、 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阅读能力的培养价值
首先,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语言水平。阅读是学生与数学教材之间的沟通形式,学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深入理解数学语言,使其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与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并且自数学语言的辅助下能够更好地表达逻辑思想,从而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并且能够给保证书写的有序性和规范性。其次,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小学数学在课标的指导下积极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以及合作教学模式等,学生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解决。对此,学生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善于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对这个学习过程以及相关问题进行总结,从而对学好数学充满信心。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为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主动探究知识创造条件,促使学生主动投身学习,进而掌握数学知识。此外,对学生的数学能力进行培养,便于教师带领学生对教材进行全面解读。小学阶段的数学教材是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关键,也是基础,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便于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且将其更好地应用在生活中,解决生活问题,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可见,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阅读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多的价值,教师要重视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提升,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教学。
三、 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阅读能力的培养对策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要想推动数学教学活动有序展开,优秀小学教师应基于课标下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只有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之上,才能够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并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参与转变,这样所获得的教学效果也更加显著。本身此教育阶段的学生年纪就比较小,倘若对所讲解的内容没有兴趣,更加不愿意配合教师完成相应教学任务,所以,我们只有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之上,才能够获得绝佳的教学效果,这对提高其数学阅读能力也非常重要。比如,在学习《分类与整理》一节知识点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展开指导,现如今,随着科学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媒体也被大量地应用在教学活动中,该设备的应用可以简化抽象化的知识点,进一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让其更加热爱学习。比如,在阅读本知识题目内容的过程中,由于涉及数字与表格会相对枯燥,而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问题进行直观展示,将文字阅读辅以图片和语音,这种集音、形、影于一体的阅读引导模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阅读效率和质量。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能夠快速掌握分类与整理相关知识点。此外,对个别学生也要给予引导,帮助他们攻破学习上的障碍,进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二)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数学是一个抽象化且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对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讲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而要想获得绝佳的教学效果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改变以往落后的教学模式,采用新型教学方式来授课,因为落后单一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学生学习需求,只会影响其学习效果。所以,要结合学生实际状况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展开教育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提高数学成绩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其阅读能力。例如,在学习《复数统计表》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选择不同的方法对其进行指导,也要引导他们认真阅读素材,这对提高其阅读能力均具有促进作用。当然,对学生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要及时处理,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复数统计表知识点。不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就存在着差异,所以,我们更加需要结合学习状况选择不同教学策略。如此一来,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为后续数学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创下良好的条件,提高学生综合阅读能力。
(三)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融洽度与否直接关乎教学质量和水平,而以往数学教学水平之所以不高,一部分原因就是由于师生关系不融洽所致。很多教师往往过于偏爱成绩优异人员,而忽视弱势群体,这样就会拉大彼此之间的距离。无形之中,也影响了整体教学活动的进度,所以,课标下要想提高数学教学水平,小学教师必须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这也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基础,让学生更加尊重和信任自己,为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带来便利。例如,在学习《混合运算》内容时,可以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情景。这部分知识内容涉及加减乘除多种运算,而学生在阅读题目的过程中,需要仔细读题,否则领会错一个字的含义,都会造成整个解题过程的错误。教师为学生创设有效的阅读情境,与学生进行亲切的交流沟通,让学生在轻松宽泛的氛围下高效的展开学习,会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的领会能力。再或者,也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阅读比赛活动,当然自身也要参与其中,这都是促进彼此情感交流的一个有效途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可以快速掌握混合运算相关知识点,对个别学生也要给予表扬和鼓励,不断提高其阅读自信心。 (四)结合教材展开指导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必须注意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数学教学活动要想顺利展开,教师还应结合实际教材进行相关教育指导。教师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者,是学生学会阅读的促进者。只要教师走出认为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师的事这个误区,充分挖掘教科书的阅读资源,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能得到提升。例如,在学习《图形的运动》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展开阅读,让他们围绕自身生活去探讨。这有助于帮助他们快速记忆图形运动相关知识点,也可以结合教材提出一些课堂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这对横向发展其数学思维有着重要意义。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能够让其快速找到解题思路,本身数学综合性就比较强,所涉及的内容也比较多,而结合教材展开教育指导是加深记忆的关键。最重要的是要对学生做好阅读引导,而阅读活动也需要以实际教材内容为主,这样才能够通过相互交流探讨掌握重难点知识,进而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也能掌握分析问题的相关技巧,从而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五)积极改变教学观念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需要教师从当前的教育环境出发,在课标的指导和要求下,积极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为落实阅读教学奠定思想基础,并对阅读教学方案的实施做出积极的思想指导,促使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教学朝着规范化、科学化以及人本化的方向发展。对此,教师需要熟悉新课标理念,明确小学数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目标,积极采取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和思想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积极性,通过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方式,强化学生数学其他方面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例如:学习《扇形统计图》一课时,教师需要掌握学生整体对扇形统计图的认知情况,利用课前导学案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标注教材中的重难点;在课堂教学中过程中利用教材上的事例说明扇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含义、应用价值以及运算规律等相关知识,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并消化扇形统计图的教学内容,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效率和质量,提升其阅读能力,为提升数学综合能力奠定基础。由此可见,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需要教师重视自身教学观念的重要性,并作出积极改变。
(六)鼓励质疑,求同存异,提高思维广度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并确保学生有自我主见,能够自主地去分析数学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阅读去质疑问题、探索问题、释疑问题,使学生能够自主构建起一个独立思索的自主空间,进而形成体系化的思维模式。同时,也应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思维深刻性,不应被表面的问题所束缚,而是应善于对问题进行深入化的思考,以此对问题的非本质及本质特征,并对问题中的关键点和重点问题进行精准把握。
此外,对数学的定理、概念等问题并非单纯的死记硬背,而是应逐字逐句对题目中的真实内涵进行剖析和推敲,在真正弄懂其含义的情况下,自然会加深对概念、定理的记忆程度,以此增强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养成在阅读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腦、眼、手并用的情况,以动手带动阅读,由于数学阅读问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数学语言大都具有较强的简洁性,且数学的数量关系、概念等也都是含蓄的、隐藏的,所以,阅读数学问题关键在于通过转化内部语言实现领会数学问题实质。这种将阅读内容以容易接受的语言方式进行转换的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归纳、分析、总结相近的数学概念,然后对其进行整体把控,这会使学生形成一种透过树木豁然见到森林的感觉,真正凸显出数学阅读教学的价值。
再者,也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尽量拓展自身的思维,丰富想象力,并对学生间差异化的问题秉承求同存异的原则。通常,思维的想象力指的是学生应从多元视角对数学问题进行深度思考,以此探知更加多种问题解决方法,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拓展思维广度。例如,在阅读树苗问题方面,教师可以将阅读问题呈现给学生,工人运送一批树苗给学校,并分给部分学生进行栽树,秉承一次分给一个学生一棵树苗的原则,一轮轮进行分发树苗,当剩余树苗为12棵的时候,不够分给每一个学生,但若再加上8棵树苗,恰好每名学生可以种10棵树苗,求原树苗总数,及学生总数。对于这类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逐一分析理解题意,并通过例子讲解为学生分析问题,使学生能够理解问题,让学生清楚无论题目如何,都应寻找其中的关键词,才能找准问题的突破口。
(七)仔细研究字义,深度分析题目
小学数学问题具有一定的精简性,通常题目中的一个关键词或关键字就会对数学题目的内涵具有深度引导作用,若错误理解其中的含义,则会导致错误的理解整个题目,进而造成最后结果的错误。比如,“剩余多少”“留下多少”“走过几公里”“剩余几公里”等,上述描述融合在题目中,与题目的内在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且都具有不同的含义。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对题目的内涵进行深度研究,然后以代入模式设身处地地理解实际描述的问题,这会使学生对题意能够形成本质的认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
例如,在学习“平行线”相关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先引导学生以阅读的方式理解平行线的概念,并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养成用笔做记录的习惯。可以通过圈、点、画等不同标志,将文章中同一个概念的不同关键词进行标注,然后可以让学生根据或圈或点的图形,理解相同图形标注的相似点,包括“两条、不相交、同一”等。让学生通过这类关键词对平行线的概念进行进一步理解,包括平行线的定义并非孤立的,也不是某一条直线就是平行线,平行线指的是对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理解,且前提条件必须是在同一平面内。教师也应注意让学生对语言文字之间的关键词句进行推敲,并对不同关键词字之间的制约和依存关系进行明确,使学生学会在阅读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咬文嚼字”,字斟句酌地理解语言之间的内在含义,培养学生严谨、求真的阅读态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成了影响学生综合成绩提升的一个因素。所以,为了进一步满足课标下所提出的具体要求,教师应采取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也要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并结合教材展开教育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让其掌握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最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其综合成绩得到全面提升,让其毕业走出校园后能够快速地融入社会集体中。
参考文献:
[1]谢志强.基于核心素养的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169.
[2]魏立.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课堂指导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20):86-87.
[3]王苏宁.数学课堂基于阅读能力培养的思考[J].小学生,2020(8):68.
[4]苏国相.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J].试题与研究,2020(19):38.
作者简介:方梅芳,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奇韬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