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根本在课堂。课堂教学的效率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也影响着师生的幸福指数。所谓教学高效,就是师生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率;就是教学三维目标落到实处,教学过程民主,科学,互动,教学主题知识和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不是同一规格的产品,课堂要充满人性,张扬个性,充满灵性。最初的教育不是我们现在的教师、宿舍、食堂三点一线的枯燥生活,不是老师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坐在课桌前伏案疾书,而是源于一个人坐在树下,与另外几个人谈论自己的想法。谈的人不知道自己是老师,听的人也不知道自己是学生,”师生”都很投入,平等对话,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用智慧启迪智慧,让心灵塑造心灵。
教学过程必须体现低耗高质,不能单靠拼消耗、比时间、凭蛮力来提高教学效果。这是一种低层次的教学方式,不可能持续发展。我们现有的教学资源是有限的,教师在追求有效教学的时候,必须有一个节约意识。教学的材料要精简,教学的语言要精炼,教学的手段要精要,教学的训练要精致。教学上并不是白猫黑猫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还要看怎么抓。是花大代价来抓,还是花少代价来抓?学生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不是一台任人摆布的机器。学生既要学习,也要休息,劳逸结合才有效率。要学习并快乐着,也不是学习并痛苦着。少布置些莫名其妙的无效作业,多留点让学生游戏和做梦的时间;少举行些只为应试的训练和考试,多创设点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平台;让学生时时处处都能有机会体验成功的欣喜,感受成长的快乐,传达情感的温暖。我们不能因为学校的生源差,就用加班加点的办法来“缩小差距”;不能因为教师的专业水平差,就用超负荷的作业去折腾学生。具体地讲:
1、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激发兴趣,保持高效授课。
我国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前苏联教育学家斯卡特金认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也认为,兴趣是认识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可以使人们积极地观察和认识事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成功的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兴趣爱好。只有学生倾心于此,才会积极主动地乐于受教,也才能达成高效率的教学。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在课堂上保持一种生动活泼、有意思、有趣味的教学气氛。只有生动,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活泼,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只有趣味,才符合学生的口味,才能吸引学生。作为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学生一旦对学习感兴趣,就会乐于接受它,变“苦学”为“乐学”。几句充满激情的开场白,几张记忆犹新的老照片,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一则曲折离奇的典故,一幕生动的电视剧片段等等,都能调动起学生愉悦的情绪。一节课的开始就像整台戏的序幕;又像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儿;也仿佛是一首优美乐章的序曲。开始的情节设计得好,能收到先声夺人,燃起学生们求知的欲望的效果。优秀教师上课从一开始就一锤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食欲不好的人其消化功能很少强健,学习无兴趣的人其学习效果也不会好。食欲不振,消化功能差可以找大夫解决;学习成绩不好,则不能一味责骂孩子笨蛋不用功,还要看到我们的老师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存在的问题。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既要善于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还要不断以丰富的见识和实践经验诱导与激发学生更广泛的兴趣。每位学生都是千里马,兴趣教育者把知识作为一方“绿洲”,让其自由追求,该马离“绿洲”越近,兴趣就越高,跑得越轻松;而满堂灌的教学则把知识作为一副重荷压在千里马身上,它跑得越远就越吃紧,迟早会完全垮下而停滞不前。
2、让学生独立思考,在探究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独立思考,是使愚者成为智者的钥匙;遇事缺乏思考,是智者变愚的根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呆板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应该启迪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自主思考中获得到科学的真谛。综观世界各国课堂教学,无不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因为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始终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目标,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是各种能力培养的核心、基础和前提。
我们当今的教学从小学,到高中,教师天天以传授知识为目标,学生时时以应付考试为目的,处处以标准答案为准则,最终以升学为唯一追求。反复的练习,盲目的抄写,无休止的记诵,结果使学生的大脑得到了“不思考”的训练。由于教师控制着课堂,掌握着标准答案,学生不得不完全服从老师,不得不亦步亦趋地跟着教师跑,加之片面地追求分数和升学率,课业负担太重,每天学生连续苦战十几个小时,疲惫不堪,没有精力去独立思考。在课改中,我们许多教师过于追求形式上的活跃,忽视了学生实质上的提高,变换花样去增加学生活动,频繁地安排学生表演、对话与小组合作,过多地运用多媒体技术等,课堂上表面上热热闹闹,眼花缭乱,实际上剥夺了本该属于学生的思考机会。
学生的潜力如同深藏地底的宝藏,需要教师有一双慧眼,去发现;需要教师有一片沃土,去滋养;需要教师有一颗恒心,去挖掘。课堂,要成为一片培养创造力的沃土。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一只从树上坠下的苹果,造就了伟大的牛顿;一道从长空划过的闪电,成全了杰出的富兰克林。思考是人类最大的乐趣,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博学并不能使人智慧,只有在学习和生活中善于独立思考,才能开出智慧的奇葩。”
3、转换角色,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能力是教育第一生产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把自己放在最恰当的位置,扮演最合适的角色,把自己作为课堂中普通的一员,不做课堂教学的独裁者。“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教师不能像工厂里的工程师一样,按照自己的既定方案塑造学生,使学生成为被批量生产的千人一面的标准件。学生是具有灵性的人,其灵魂所需要的不是“塑造”,而是被“唤醒”、“激发和升华”。传统的教学模式忽略了教师和学生的合作关系、教和学的创造性以及教学相长的意识。教师的地位处于绝对权威之中,教师对学生实行控制,学生被迫服从。这样的教学容易出现“一言堂”局面,课堂没有生机与活力,气氛沉闷,长此以往,学生学得无味,教师教得痛苦。因此教师的角色应该改变,教师不仅是传授者、指导者、促进者,还是激励学生前进的伙伴和朋友。新课程改革要求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在知识传授中,师生不再是“我主你客”“我说你听”的单向传输,而是平等的对话和合作伙伴。教师如果不转换在课堂中的角色,新课改中的课堂教学就会是“换汤不换药”“穿新鞋,走老路”。 我们的教学常常普遍犯一个错误,认为好的教学就是一场完美的表演,教师是主角。新课导入、新课教授、复习巩固一气呵成,学生对老师所提的问题对答如流,每一个环节一点瑕疵也没有,这就是传统意义上成功的教学过程。为了追求完美,我们的教师上公开课,不惜事先进行排练。曾听得一则笑话,一位小学老师上公开课,事先把所有的问题都分配到人,并且与全体学生约定,老师提出一问题,全体同学举手,老师则点承担回答这一问题的同学发言。当天晚上同学们都回家精心准备自己任务。到了上课这一天,教室后面坐满了听课者,上课开始非常顺利,当教学中途,老师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依葫芦画瓢,纷纷举手,但承担问题的同学也许是准备不充分,也许是紧张,唯独他不举手。老师没有办法,只好惴惴不安地叫了别人,幸好替代的同学回答得很好。正当听课的专家对这班的学生水平啧啧称赞时,也许是童言无忌,一位学生大胆地站起来说:“老师错了,这个问题不应该是他回答的,而是某某的任务。”此言一出,教室哗然。
听了这则笑话,我们每个人应该扪心自问,也许自己在教学当中没做过这类事情,但也非常希望学生回答问题时能对答如流,当点到学生不能回答问题时也会时不时生气,这难道不是五十步笑一百步吗?其实我们回过头来想想,若学生真的可以对所有问题都能对答如流的话,还需要老师上课吗?教师要关注学生学得怎样,就不能避讳教学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不能把注意力放在打造完美教学过程的层面上。成功的课堂教学,就是让学生成功地成为课堂的主人。
走进新课改的课堂,教师要“洗心革面”。洗心,确立新的教学理念;革面,以新的面貌,塑造新“我”,实现教师角色的根本转变。具体讲,要扮演好五种角色: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为学生学习提供各种便利,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引导者,采取有效的方式和手段,把沉睡在每个学生身上的潜质唤醒、激活起来,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组织者,进行教学管理,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偶发事件;合作者,教师既是学生学习的导师,也是学生学习的朋友,是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是关心学生成长的有心人;反思者,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反思和评价,分析其中的不足,提出整改方案,以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成为研究型、学者型教师。
4、恰如其分的激励、唤醒和鼓舞,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欢乐。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教师要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最感困难的学生面前,都向他打开他的精神发展的领域,并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一个高处,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的源泉中吸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
激励性评价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学的一种手段。教师通过各种外部诱因来满足学生兴趣、情感的需求,点燃他们的求知、进取、发展的火花,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教师的一次鼓励,一句表扬,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不断上进的信心和动力,思维活跃,兴趣浓烈,为更好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不是命令,而是激励。通过激励,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教师充分肯定学生,正确评价学生,能使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成长,其劳动成果受到尊敬,就会乐学、好学、想学,课堂的注意力集中,教学的效率自然很高。
当然一个班几十个人,有些人是伶俐的,有些人是迟钝的,有些人是温柔和顺从的,也有些人是强硬不屈的。但我们应该坚信,几乎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因为“我们差不多找不出一块模糊的镜子模糊到了完全反映不出任何形象的地步,我们也差不多找不出一块粗糙的板子粗糙到了完全不能刻上什么东西的地步”(夸美纽斯)。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面向全体学生,打破传统教学中“一刀切”“一锅煮”的局面,实施分层教学,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了”,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对一些特殊意义上的后进生,需要一步步地引向深入。教师要注意既看到他们的闭锁心理,又抓住他们内心强烈的求同心理,从情感着手,仅可能给他们更多的真诚,更多的理解,用博大的宽容和接纳之心去温暖他们,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享受发现的乐趣,逐步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也昂起头走自己的路。“承认差异,利用差异,发展差异”。让不聪明的孩子聪明起来,让聪明的孩子更聪明;让不主动的孩子主动起来,让主动的孩子更主动,让“乔木”长成最好的“乔木”,“小草”长成最好的“小草”。课堂里灵动着一个个生命的音符。这是高效课堂和幸福课堂的目标追求。
5、让学生带着问题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出教室。
哈佛大学流传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课堂里教师恰当地提问,对于准确了解教育对象,开发学生智力,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检查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积极作用。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探索、发展的平台,但所提问题不能是死问题,而是活问题;不是学生厌恶的问题,而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不是太深太难的问题,而是有利于学生学习的问题。
在我们的课堂里,长期以来学生所习惯的学习过程便是从教材中把别人“已知”“已有”的东西传授给自己,通常的做法是,在教师的训练下一步一步靠近现成的答案,或者干脆等教师把答案告诉自己之后,花工夫背下来。再就是跟着教师按设定的模式反复操练,逐步掌握由别人设计好的技能和方法。这种接受性学习所产生的“被动性”、一定程度上的“强制性”和“简单重复性”等不利因素,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挥,自然激不起他们思考的涟漪。所以,现代的教师要掌握好提问的技巧,做到会提问,因为并非所有问题都有利于我们的课堂教学。合适的问题应当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 (1)多维性:需要通过集思广益、互相启发、扩展思路从多角度来获得有价值的值得研究的问题。比如;对一枚小小的鸡蛋,可以从生物(营养价值)、美术(彩蛋)、建筑学(薄壳理论)等多方面加以研究,形式不拘一格。
(2)开放性:可以让多学科的师生参与。
(3)发展性:学生既不容易回答或不容易解决但经过思考或努力又能解决的问题。
(4)创新性:问题的确立,要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型思维,要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
(5)生活性:问题的创设要考虑抓住学生生活这个源泉,贴近生活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参与的欲望。
“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教师要善于挖掘问题,找准切入点,给予学生对问题的主动权。学生应该带着问题走进教室,之后还能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而我们的教师往往认为要把学生教得没有问题,才算是成功的教学。要知道,困惑与好奇是孩子特有的财富,没有问题恰恰是最大的问题。应该始终保持这样一种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来,产生新问题去,使学生的大脑始终能够保持在一种思考状况,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他们才会对知识进行更深刻的学习。
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聪明的教师往往是不做结论的,如果非要得出结论,也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去总结。所以我们不是为了问题而提出问题,不在于学生最后是否得出了一个“标准答案”,而在于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教师是否能够引导学生去质疑、发现、想象、创造;学生是否已调动了已有的知识结构并应用于实践;学生是否能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会竞争与合作;学生的求异思维、跳跃式是否得到锻炼和发展;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否得到提高等等。
当然高效课堂,幸福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幸福需要教育,教育更需要幸福。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也就是说,课堂应该是一个幸福的课堂,应该成为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沃土;教育应该是幸福的事业,应该超乎一切功利,其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为了人的发展,在于帮助每个人获得幸福的体验、提升幸福的境界、发展幸福的能力。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尊严、人格,让学生不再是“物化”和知识的附庸。打造高效课堂、幸福课堂,营造出浓厚的幸福教育氛围,让学生成为既拥有美好前景,又跳动着健康脉络的幸福生命体,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什么时候,我们的学校变成孩子们留念的乐园,上课的老师成为学生心中的偶像,我们的教室变成学生最向往的地方,那高效和幸福就会敲响课堂的大门。
教学过程必须体现低耗高质,不能单靠拼消耗、比时间、凭蛮力来提高教学效果。这是一种低层次的教学方式,不可能持续发展。我们现有的教学资源是有限的,教师在追求有效教学的时候,必须有一个节约意识。教学的材料要精简,教学的语言要精炼,教学的手段要精要,教学的训练要精致。教学上并不是白猫黑猫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还要看怎么抓。是花大代价来抓,还是花少代价来抓?学生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不是一台任人摆布的机器。学生既要学习,也要休息,劳逸结合才有效率。要学习并快乐着,也不是学习并痛苦着。少布置些莫名其妙的无效作业,多留点让学生游戏和做梦的时间;少举行些只为应试的训练和考试,多创设点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平台;让学生时时处处都能有机会体验成功的欣喜,感受成长的快乐,传达情感的温暖。我们不能因为学校的生源差,就用加班加点的办法来“缩小差距”;不能因为教师的专业水平差,就用超负荷的作业去折腾学生。具体地讲:
1、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激发兴趣,保持高效授课。
我国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前苏联教育学家斯卡特金认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也认为,兴趣是认识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可以使人们积极地观察和认识事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成功的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兴趣爱好。只有学生倾心于此,才会积极主动地乐于受教,也才能达成高效率的教学。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在课堂上保持一种生动活泼、有意思、有趣味的教学气氛。只有生动,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活泼,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只有趣味,才符合学生的口味,才能吸引学生。作为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学生一旦对学习感兴趣,就会乐于接受它,变“苦学”为“乐学”。几句充满激情的开场白,几张记忆犹新的老照片,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一则曲折离奇的典故,一幕生动的电视剧片段等等,都能调动起学生愉悦的情绪。一节课的开始就像整台戏的序幕;又像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儿;也仿佛是一首优美乐章的序曲。开始的情节设计得好,能收到先声夺人,燃起学生们求知的欲望的效果。优秀教师上课从一开始就一锤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食欲不好的人其消化功能很少强健,学习无兴趣的人其学习效果也不会好。食欲不振,消化功能差可以找大夫解决;学习成绩不好,则不能一味责骂孩子笨蛋不用功,还要看到我们的老师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存在的问题。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既要善于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还要不断以丰富的见识和实践经验诱导与激发学生更广泛的兴趣。每位学生都是千里马,兴趣教育者把知识作为一方“绿洲”,让其自由追求,该马离“绿洲”越近,兴趣就越高,跑得越轻松;而满堂灌的教学则把知识作为一副重荷压在千里马身上,它跑得越远就越吃紧,迟早会完全垮下而停滞不前。
2、让学生独立思考,在探究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独立思考,是使愚者成为智者的钥匙;遇事缺乏思考,是智者变愚的根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呆板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应该启迪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自主思考中获得到科学的真谛。综观世界各国课堂教学,无不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因为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始终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目标,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是各种能力培养的核心、基础和前提。
我们当今的教学从小学,到高中,教师天天以传授知识为目标,学生时时以应付考试为目的,处处以标准答案为准则,最终以升学为唯一追求。反复的练习,盲目的抄写,无休止的记诵,结果使学生的大脑得到了“不思考”的训练。由于教师控制着课堂,掌握着标准答案,学生不得不完全服从老师,不得不亦步亦趋地跟着教师跑,加之片面地追求分数和升学率,课业负担太重,每天学生连续苦战十几个小时,疲惫不堪,没有精力去独立思考。在课改中,我们许多教师过于追求形式上的活跃,忽视了学生实质上的提高,变换花样去增加学生活动,频繁地安排学生表演、对话与小组合作,过多地运用多媒体技术等,课堂上表面上热热闹闹,眼花缭乱,实际上剥夺了本该属于学生的思考机会。
学生的潜力如同深藏地底的宝藏,需要教师有一双慧眼,去发现;需要教师有一片沃土,去滋养;需要教师有一颗恒心,去挖掘。课堂,要成为一片培养创造力的沃土。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一只从树上坠下的苹果,造就了伟大的牛顿;一道从长空划过的闪电,成全了杰出的富兰克林。思考是人类最大的乐趣,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博学并不能使人智慧,只有在学习和生活中善于独立思考,才能开出智慧的奇葩。”
3、转换角色,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能力是教育第一生产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把自己放在最恰当的位置,扮演最合适的角色,把自己作为课堂中普通的一员,不做课堂教学的独裁者。“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教师不能像工厂里的工程师一样,按照自己的既定方案塑造学生,使学生成为被批量生产的千人一面的标准件。学生是具有灵性的人,其灵魂所需要的不是“塑造”,而是被“唤醒”、“激发和升华”。传统的教学模式忽略了教师和学生的合作关系、教和学的创造性以及教学相长的意识。教师的地位处于绝对权威之中,教师对学生实行控制,学生被迫服从。这样的教学容易出现“一言堂”局面,课堂没有生机与活力,气氛沉闷,长此以往,学生学得无味,教师教得痛苦。因此教师的角色应该改变,教师不仅是传授者、指导者、促进者,还是激励学生前进的伙伴和朋友。新课程改革要求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在知识传授中,师生不再是“我主你客”“我说你听”的单向传输,而是平等的对话和合作伙伴。教师如果不转换在课堂中的角色,新课改中的课堂教学就会是“换汤不换药”“穿新鞋,走老路”。 我们的教学常常普遍犯一个错误,认为好的教学就是一场完美的表演,教师是主角。新课导入、新课教授、复习巩固一气呵成,学生对老师所提的问题对答如流,每一个环节一点瑕疵也没有,这就是传统意义上成功的教学过程。为了追求完美,我们的教师上公开课,不惜事先进行排练。曾听得一则笑话,一位小学老师上公开课,事先把所有的问题都分配到人,并且与全体学生约定,老师提出一问题,全体同学举手,老师则点承担回答这一问题的同学发言。当天晚上同学们都回家精心准备自己任务。到了上课这一天,教室后面坐满了听课者,上课开始非常顺利,当教学中途,老师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依葫芦画瓢,纷纷举手,但承担问题的同学也许是准备不充分,也许是紧张,唯独他不举手。老师没有办法,只好惴惴不安地叫了别人,幸好替代的同学回答得很好。正当听课的专家对这班的学生水平啧啧称赞时,也许是童言无忌,一位学生大胆地站起来说:“老师错了,这个问题不应该是他回答的,而是某某的任务。”此言一出,教室哗然。
听了这则笑话,我们每个人应该扪心自问,也许自己在教学当中没做过这类事情,但也非常希望学生回答问题时能对答如流,当点到学生不能回答问题时也会时不时生气,这难道不是五十步笑一百步吗?其实我们回过头来想想,若学生真的可以对所有问题都能对答如流的话,还需要老师上课吗?教师要关注学生学得怎样,就不能避讳教学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不能把注意力放在打造完美教学过程的层面上。成功的课堂教学,就是让学生成功地成为课堂的主人。
走进新课改的课堂,教师要“洗心革面”。洗心,确立新的教学理念;革面,以新的面貌,塑造新“我”,实现教师角色的根本转变。具体讲,要扮演好五种角色: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为学生学习提供各种便利,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引导者,采取有效的方式和手段,把沉睡在每个学生身上的潜质唤醒、激活起来,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组织者,进行教学管理,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偶发事件;合作者,教师既是学生学习的导师,也是学生学习的朋友,是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是关心学生成长的有心人;反思者,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反思和评价,分析其中的不足,提出整改方案,以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成为研究型、学者型教师。
4、恰如其分的激励、唤醒和鼓舞,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欢乐。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教师要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最感困难的学生面前,都向他打开他的精神发展的领域,并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一个高处,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的源泉中吸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
激励性评价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学的一种手段。教师通过各种外部诱因来满足学生兴趣、情感的需求,点燃他们的求知、进取、发展的火花,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教师的一次鼓励,一句表扬,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不断上进的信心和动力,思维活跃,兴趣浓烈,为更好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不是命令,而是激励。通过激励,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教师充分肯定学生,正确评价学生,能使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成长,其劳动成果受到尊敬,就会乐学、好学、想学,课堂的注意力集中,教学的效率自然很高。
当然一个班几十个人,有些人是伶俐的,有些人是迟钝的,有些人是温柔和顺从的,也有些人是强硬不屈的。但我们应该坚信,几乎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因为“我们差不多找不出一块模糊的镜子模糊到了完全反映不出任何形象的地步,我们也差不多找不出一块粗糙的板子粗糙到了完全不能刻上什么东西的地步”(夸美纽斯)。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面向全体学生,打破传统教学中“一刀切”“一锅煮”的局面,实施分层教学,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了”,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对一些特殊意义上的后进生,需要一步步地引向深入。教师要注意既看到他们的闭锁心理,又抓住他们内心强烈的求同心理,从情感着手,仅可能给他们更多的真诚,更多的理解,用博大的宽容和接纳之心去温暖他们,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享受发现的乐趣,逐步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也昂起头走自己的路。“承认差异,利用差异,发展差异”。让不聪明的孩子聪明起来,让聪明的孩子更聪明;让不主动的孩子主动起来,让主动的孩子更主动,让“乔木”长成最好的“乔木”,“小草”长成最好的“小草”。课堂里灵动着一个个生命的音符。这是高效课堂和幸福课堂的目标追求。
5、让学生带着问题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出教室。
哈佛大学流传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课堂里教师恰当地提问,对于准确了解教育对象,开发学生智力,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检查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积极作用。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探索、发展的平台,但所提问题不能是死问题,而是活问题;不是学生厌恶的问题,而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不是太深太难的问题,而是有利于学生学习的问题。
在我们的课堂里,长期以来学生所习惯的学习过程便是从教材中把别人“已知”“已有”的东西传授给自己,通常的做法是,在教师的训练下一步一步靠近现成的答案,或者干脆等教师把答案告诉自己之后,花工夫背下来。再就是跟着教师按设定的模式反复操练,逐步掌握由别人设计好的技能和方法。这种接受性学习所产生的“被动性”、一定程度上的“强制性”和“简单重复性”等不利因素,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挥,自然激不起他们思考的涟漪。所以,现代的教师要掌握好提问的技巧,做到会提问,因为并非所有问题都有利于我们的课堂教学。合适的问题应当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 (1)多维性:需要通过集思广益、互相启发、扩展思路从多角度来获得有价值的值得研究的问题。比如;对一枚小小的鸡蛋,可以从生物(营养价值)、美术(彩蛋)、建筑学(薄壳理论)等多方面加以研究,形式不拘一格。
(2)开放性:可以让多学科的师生参与。
(3)发展性:学生既不容易回答或不容易解决但经过思考或努力又能解决的问题。
(4)创新性:问题的确立,要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型思维,要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
(5)生活性:问题的创设要考虑抓住学生生活这个源泉,贴近生活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参与的欲望。
“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教师要善于挖掘问题,找准切入点,给予学生对问题的主动权。学生应该带着问题走进教室,之后还能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而我们的教师往往认为要把学生教得没有问题,才算是成功的教学。要知道,困惑与好奇是孩子特有的财富,没有问题恰恰是最大的问题。应该始终保持这样一种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来,产生新问题去,使学生的大脑始终能够保持在一种思考状况,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他们才会对知识进行更深刻的学习。
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聪明的教师往往是不做结论的,如果非要得出结论,也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去总结。所以我们不是为了问题而提出问题,不在于学生最后是否得出了一个“标准答案”,而在于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教师是否能够引导学生去质疑、发现、想象、创造;学生是否已调动了已有的知识结构并应用于实践;学生是否能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会竞争与合作;学生的求异思维、跳跃式是否得到锻炼和发展;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否得到提高等等。
当然高效课堂,幸福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幸福需要教育,教育更需要幸福。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也就是说,课堂应该是一个幸福的课堂,应该成为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沃土;教育应该是幸福的事业,应该超乎一切功利,其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为了人的发展,在于帮助每个人获得幸福的体验、提升幸福的境界、发展幸福的能力。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尊严、人格,让学生不再是“物化”和知识的附庸。打造高效课堂、幸福课堂,营造出浓厚的幸福教育氛围,让学生成为既拥有美好前景,又跳动着健康脉络的幸福生命体,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什么时候,我们的学校变成孩子们留念的乐园,上课的老师成为学生心中的偶像,我们的教室变成学生最向往的地方,那高效和幸福就会敲响课堂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