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俗求优,轻负高质:品质教育的价值追求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aolan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邹忠明,1969年出生,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现任长兴县实验初级中学校长,浙江师范大学班主任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2009年被授予长兴县名校长称号。
  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邹忠明校长以其敏锐的教育眼光,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创新德育思路,成为长兴中学德育导师制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组织实施的课题《中学德育导师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获浙江省第五届教育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中学德育的社会化之路》获湖州市教育论文评比一等奖。
  调任长兴县实验初级中学以来,邹忠明校长根据“科学化管理、社会化德育、精致化教学、个性化师训、特色化发展”办学思路,加强社会化德育及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进一步拓展学校德育的外延,建设社区家长学校,完善运作机制,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并承担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和谐德育背景下构建社区家长学校新机制的研究》;在推进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他坚持追求“去俗求优”的品质教育,积极探索“轻负担高质量”素质教育之路,开展的“互助式学习”课堂教学改革,获浙江省第三届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全程助学法”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记 者 邹校长,近年来贵校“去俗求优”的品质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去俗求优”这个提法很有意思,请您对贵校“去俗求优”品质教育的定位作一解释?
  邹忠明 好的。当前很多学校都在提品质教育,关于品质教育的认识、说法也很多。我个人认为,品质教育涵盖的面是非常广的,但总有一个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在里头。教育教学不能仅仅讲质量、看结果,还得看效应,就如一个产品,即便最后的质量是好的,也得考虑其投入的成本如何。作为浙江省示范性初中、长兴县的一所窗口学校,我校拥有一流的教育教学设施、优雅的校园环境以及相对优秀的教师个人素养和充足的生源条件。那种“唯分”“唯升”甚至以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代价的“高分数”和“高质量”绝不是现代教育的追求目标,所以我们要利用现有优势,走“主动探索、理论指导、实践提升”的教育内涵式发展之路——“去俗求优”。这是一种“轻负担高质量”的教育,讲究高效率——教师的教学高效率,学生的学习高效率,最终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与个性的发展。
  记 者 “轻负担高质量”是当前教育的一个热门话题,很多学校是不敢轻易地打出这面“旗帜”的。作为校长,您的底气来自哪里?
  邹忠明 首先,来自于我对“轻负担高质量”的认识。“轻负担高质量”是长兴县实验初级中学办学的一种价值追求,无论是我个人还是全体教职工,都有这样的认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完全实现了“轻负担高质量”的目标,我们只是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尝试,比以前做得更好,比周边学校能有更多的体现,何况高质量本身就是一个没有止境的目标。
  其次,来自于我对学校功能的思考和定位。长期以来,受传统的“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影响,老百姓对教育的需求就是让孩子顺利升学,考上大学。在这种教育功利化环境中,很多学校自觉或不自觉地走进了应试教育的丛林而迷失了方向。一时间,教师纷纷大搞“题海大战”“分数大战”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无形之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心理压力越来越重。虽然多年来给学生减负的呼声不断,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对于这样的现状,很多人都把指责的矛头指向了社会和教育制度,甚至批评家长的功利意识。而我却觉得,解决矛盾的关键在学校,因为学校除了教育学生,还应该负有引领家长和社会的职责。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家长和社会不正确的教育取向。为此,我们公开地向家长和社会表明:长兴县实验初级中学不搞“题海战术”,强调“轻负担高质量”;不唯“分数是图”,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然,这种底气还来自于我前面所说的作为新建学校的诸多优势条件的支撑,特别是我们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记 者 有人说,“轻负担高质量”是一对矛盾,是一个没有解的方程。在具体实践中,您又是如何来实施的呢?
  邹忠明 我也把“轻负担高质量”理解为一个方程,是否有解就看学校能不能为它创设足够的条件。在办学思想指导下,我们将“德育为基、规范课程、全程助学、师本研修”作为四大行动纲领,并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从当前的成效来说,我觉得我们已经初步找到了答案。
  记 者 浙江省教育厅巡视员张绪培强调:“在新起点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是规范办学行为。”去年省教育厅又提出减负必须实行“六个严格”,请您谈谈长兴县实验初级中学是如何来规范课程的。
  邹忠明 我校从一开始就把规范办学行为作为推进“轻负担高质量”素质教育的前提,无论是张绪培副厅长曾强调的“三条底线”,还是省教育厅新提出的“六个严格”,学校都坚决地贯彻执行,不让学生有过重学业负担。
  一是规范教学 我们开齐开足规定的课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设置非常规范,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有充分保障,维护学生的权益。
  二是规范作息 我们限时让道,确保学生的休息和体育锻炼时间,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措施有:(1)限在校时间,学生在校的时间为8:00~16:15,住校生晚上8:40就寝;(2)限作业时间,规定各科每日的课后作业时间为10~15分钟左右,备课组长在公示栏公示,值日领导检查登记反馈;(3)限教学时间,双休日、节假日不补课,晚自习不上课,上午每节课的时间为40分钟;(4)为阳光体育让行,每天进行4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并保证学生每天能锻炼1小时。
  三是规范招生 我们实行“自主报名、电脑派位、随机录取、平行分班”的招生办法,关注全体学生,重视后20%学生的教育,做到有教无类。
  记 者 单纯的“轻负担”很容易,如果没有“高质量”的支撑,再轻的负担也将变得没有任何意义。如何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满足较高教育质量的需求?
  邹忠明 首先,要让学生减负而不减质,关键在教师。对此,我们注重“师本研修”。我始终认为,教师的成长不只是学校的需要,更是学校的责任;不只是学生的需要,更是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和追求。以教师学科专业素养和执教能力的提升为重点,加强常态教师研修的策划,开展校本教研,是我校近年来工作的重点。学校清楚地认识到单纯的减负没有任何意义,减负还需提质,而提质的关键在于师资队伍的建设。为此,我们确定了“以培训全体教师为目标、培养青年教师为重点、培育名优教师为品牌”的师本研修思路,开始了“教师个人成长规划”“135主题式培训促青年教师成长”和“313师训工作室促教师个性发展”等一系列教师成长工程的实施。一是基于全员素质提升的教师个人成长规划工程,坚持全员参与、分层培养、权责统一、三级互动的原则,学校以三年为周期,为每位教师编制了个人成长手册,建立教师成长档案,以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基于青年教师成长的“135主题式培训”,定期举办青年教师研训班,以有效课堂、课题研究、班级管理等为主题开展专题研讨,使不少青年教师很快成为学校推进改革的主力军。三是基于教师个性发展的“313师训工作室”,根据“六有”标准(有个性化名称、有培养目标、有实施计划、有研究项目、有获奖成果、有教育博客)和“五级梯队”培养目标(合格教师—教学新苗—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名师名家)开展研修,满足教师个性发展的需求。这三项培训是一个整体,它围绕教师自主发展,并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对象而有所侧重,且互为补充。其特点是以自主化发展为主要途径、以个性化追求为价值取向、以团队化推进为基本特征,追求教师教学业务、教育科研均衡发展,最终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其次,要让学生减负而不减质,重点在课堂。我校“轻负担高质量”的价值追求,以课堂教学为支撑,又充分体现在课堂教学上。长期以来,我校借助课题研究和校本教研提升教师素质,打造高效课堂。我校从建校之初就开始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验,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为解决学生“学”的问题,在经历了引入强调“先学后教”理念的“尝试教学法”的第一阶段和此后自己提出的“互助式学习”教学模式的第二阶段后,我们于2009年开始了“全程助学法”教学的探索,力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教学相长、潜能开发、最优质量的生命历程,给学校课改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力地推动了学校“轻负担高质量”素质教育的实践。对此,2010年4月和5月,《中国教师报》进行了跟踪报道;2011年3月,《教育信息报·教师周刊》刊登了《长兴实验初中:去俗求优中“减负”》一文,报道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实践,对我校实施的“全程助学法”实践予以高度评价。2011年3月,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一行12人在刘宝剑主任的带领下来我校开展了为期3天的“轻负担高质量”专题调研。专家组通过观摩集体备课、听课调研、教师座谈会等形式全方位调研了我校“全程助学法”的实施情况。他们充分肯定了我校全力实施的“全程助学法”,并对我们的实践进行了总结提炼。
  记 者 去俗求优,全程助学。在这一过程中,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应该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吧?
  邹忠明 几年下来,学校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同时,一没有降低教学质量,二没有降低学生素质。我们坚持德育为基,用学生减负后剩余的时间和精力做实素质教育的文章,提出了“让每一位孩子得到全面与个性和谐统一的发展”口号,通过丰富的社团活动来开展体艺和科普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效果很显著,学生学业成绩遥遥领先,课程建设卓有成效,社团活动精彩纷呈,艺体教育彰显特色,学生持续发展后劲十足。
  记 者 “轻负担高质量”是您或者说是贵校办学的一种价值追求,几年的坚持贵校也已经初显成效。那么,在这背后又凸显出您怎样的办学理念和文化诉求呢?
  邹忠明 说到办学理念,我们没有进行刻意提炼,就是一种朴素的表达:“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有人说,这没有个性,而我觉得学校的办学个性不一定要在办学理念上反映出来。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我们坚持规范办学,追求“轻负担高质量”的素质教育,同样能反映出学校的办学个性。
  学校文化总是产生于一种深刻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背景中的。学校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她应该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轨迹中追寻自己的坐标。作为一所新建学校,长兴县实验初级中学缺乏文化的历史积淀,但我们注重后天的培育。依托长兴地域文化的“包容性”和新学校的发展要求,在构建学校文化时,我们以“和”作为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它包含“人际关系和睦、教育发展和谐、人地关系和美”三方面。“人际关系和睦”主要是从做人方面来讲的,我经常在教职工中强调“三气”观:即做人要有大气,大气才能成大事;做人要有正气,正气才能成正果;做人要有儒气,儒气才能成大师。教师“三气”合一,必能成大家。学生方面,我们主要强调“三养”教育,即教养、素养和修养,通过小故事、大道理,引导学生做大气人。“教育发展和谐”主要是从做事层面来讲的,“轻负担高质量”本身体现的就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和谐、学生学习的付出与收获的和谐。“人地关系和美”反映的是从人与人、人与事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学校最高层面的一种文化诉求,也是中国古代道家“天人合一”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反映。
其他文献
让学生爱上课堂实在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试想,一群性格、兴趣各异,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心理状态各不相同的学生,要让他们喜欢课堂并专心致志学有所获,着实是不容易啊,这中间包含着太多的学问。  那么,什么样的课堂能够得到学生的欢迎,博得行家的青睐,可以称之为好课堂呢?笔者结合多年与教育行家的交流及自己的听课、评课经验,认为把握住以下几个核心问题至关重要。  一、明确的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应该是有的放矢
期刊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交流中需仔细倾听学生话语中的深层含义,走进他们的思维世界,灵活地调整教学、组织教学,这样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并达成课堂教学的目标。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虽然也走近学生,与学生交流,但在倾听中有选择地指向能满足自身需要的声音,对那些可能对自我不利的声音则加以排斥和压制”[1];有的教师“貌似倾听,实则没听,或者与其说在倾听他人,不如说是在倾听自我”[1]。作为教师,我
期刊
新世纪之初,英国中小学一度出现了“教师荒”。由于薪酬等原因,一方面英国中小学教师平均流失率高达10%,中小学校对优秀大学毕业生缺乏吸引力。[1]另一方面,居于学校领导岗位的管理者大多是战后“婴儿潮”(Baby Boomer)时期(1946-1964年)出生的人,他们现在正面临着退休。当时,迫切需要政府出台政策,为优秀青年教师提供专业成长的条件和空间,吸引并使他们留下来,为英国的中小学学校教育作出贡
期刊
2011年11月,我市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举行了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比活动,教学内容为《从自然界中获取铁和铜》。在比赛中,参赛教师有的采用先学后教的方式,有的采用边讲边实验的方式,有的采用以实验为载体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方式,比赛场景精彩纷呈。在评委点评和教师讨论互动的过程中,不少教师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提出了质疑:还原产物黑色固体到底是不是铁?活动后,我们继续组织部分教师对此质疑进行了深入研究,并
期刊
阅读是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视野是指眼睛看到的空间范围,同时也指观察和认识的领域。“阅读视野”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最早是由德国文艺理论家、美学家姚斯(Hans Robert Jauss)在他的专著《关于接受美学》一书中提出来的,而最早关注到“视野”问题并加以专门讨论的则是德国哲学家、阐释学家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一书中提出:人在诠释环境中最重
期刊
畲族文化源远流长、意蕴丰厚,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畲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景宁这个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的神圣职责。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运用各种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2008年浙江省委《关于扶持景宁畲族自治县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12年把景宁建设成为全国畲族文化发展基地。”就学校教育而言,挖掘畲族文化资源,建立有
期刊
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我们由于不谨慎,常把健康心理看做道德问题,错误地给学生贴上“不道德”的标签,制造了许多的“冤假错案”。  一、骄傲、狭隘与归因的自我价值保护  “我呀,别的没有什么,就是聪明。”  “作文竞赛的冠军舍我其谁?”  “这一向我挺勤奋的,所以考了好成绩。”  “我这次考得差就是因为晚上没有睡好。”  “老师也真是的,讲的都没有考,考的全是没有讲的,怎么考得好?”  “我妈妈太唠叨,
期刊
编者按:下文根据作者的一次面向中小学校长的讲座整理而成。虽然作者不是教育界人士,但听听“圈外人”的看法,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也许会有不一样的体会。    我不曾是一名教师,但我曾经是一名学生、一名家长。所以,从学生与家长的角度,对中小学校如何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的相关方面,浅谈几点想法。  我非常憧憬美好的学生时代,也想象现在的学生应该是多么的快乐与幸福。所以,我认为,现代化育人的中小学校应
期刊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矢志不渝的教育理想。作为一所新建学校,长兴县实验初级中学借助新課程改革的契机,以新建学校的优势追求优质,以特色打造品牌,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办学理念,高举“轻负担高质量”素质教育的大旗,贯彻“规范是前提,评价是导向,課堂是重点,教师是关键,管理是保证”的指导思想,将“德育为基、规范課程、全程助学、师本研修”作为四大行动纲领,在关注全体
期刊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新课改的亮点和特色。新编语文课本把阅读范文与“写作、口语和交际”进行并列,虽然没有把作文放在核心的地位上,但是总算在理论上把最能表现学生素质的三个环节平衡了,这是一个较大的改革。但这样的编排也有一个弊端,那就是写作教学成了一个大杂烩,缺少一个可以操作的系统和序列。那么如何借助综合性学习来构建一个适合初中生的写作序列呢?作为教研员,笔者和一线语文教师一起进行了“‘先写后教’初中微格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