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这几年,新鲜,刺激,这个年轻却被资本偏爱亲吻过的市场,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经历兴起、发展、高峰和低潮的过山车式发展。
时光回溯,2004年10月的香港苏富比起拍首场“中国当代艺术专拍”,由此揭开中国当代艺术品全方位正式进入市场流通领域的序幕,鉴于对这场拍卖影响度和辐射力的预判,《收藏·拍卖》成为第一个制作专题关注此事件的内地媒体。6年前,我们关注“中国的社会经济改革为当代艺术的发展在提供了国际化的平台和崭新的公共空间的同时,也为艺术市场的运作和管理带来了威胁和疑虑,当代艺术作品全面进入流通领域之后,是否会丧失它的先锋性和前卫性?面对国际化的平台,当代艺术是否会模糊掉自身的民族性与本土性?面对广阔的市场前景,画家、画廊、拍卖行、美术馆、批评家和藏家各自的机遇与挑战会面临怎样的情境?”(详见《收藏·拍卖》2005年第1期)……6年后,面对这个生气勃勃,而又矛盾重重的市场,以上提问依旧有效!
6年的超高速发展,当代艺术品市场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身处其中的各种角色看到了怎样的风景,又有怎样的感慨?整整6年之后,2010年10月刊的《收藏·拍卖》再次以专题形式,沉淀凝结,呈现具有“中国式成长”特色的当代艺术品市场的成长痕迹。
当代艺术市场关键词 胡 晓
当代艺术品市场对于中国来说有一些奇特:它在不经意间高调亮相,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又在经历了短暂的“疯狂”之后变得沉 寂。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经历了一场自生自灭式的生死突围,仰仗中国整体向好的经济形势,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经 历了艰难的蜕变,本文抽取了这场突围过程中的若干个“关键词”,虽然危机已过,市场已暖,但是中国当代艺术生态的众多关键环 节仍然还需要深度盘整,中国当代艺术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1.当代拍卖骤聚骤散
2004年10月的香港苏富比起拍首场“中国当代 艺术专拍”,由此揭开中国当代艺术品全方位正式进入 市场流通领域的序幕:2006年,苏富比第一次在纽约 举办亚洲当代艺术拍卖,保利也随之在中国率先举办 当代艺术夜场拍卖,斩获4亿人民币,中国当代艺术 品市场的井喷热潮由此爆发,此前从属于油雕专场的 中国当代艺术纷纷成为国内外各大公司独立设置的拍 卖专场,西方拍卖公司试图在西方拔高中国当代艺术 市场的意图未有获得太大的成功之后,香港成为国际 操盘首选之地,而香港的独特地位又给中国大陆市场 起到风向标的作用,当代艺术品价格一路飙升,2007年, 拍卖市场到达巅峰,甚至当代艺术“过亿论”也甚嚣 尘上,但市场中隐藏的危机也越来越明显,直至金融 危机,市场泡沫破灭后,中国当代艺术由巅峰跌至谷底, 各拍卖公司的当代艺术专场归于沉寂,直至最近市场 回暖。
2.两级市场倒挂
中国的政治和经济环境造成了中国当代艺术“墙 外开花墙内红”的独特局面,空降而来的中国当代艺 术有着炫目的国际光环,也有着让人血脉喷张的诱人 价格,敏感而又贪婪的投资者大量涌入拍卖市场,只 要胆量够大,春秋两场拍卖就可谋获暴利,于是同一 张作品在同一年的春秋拍中反复出现已经不足为奇。 而同样闻风而动的新晋当代艺术画廊却是无米下锅, 与拍卖场形成了鲜明而有趣的对比,这不能不说是只 会发生在中国的“特色经济模式”,细细追究也情有可 原,毕竟国内一线艺术家的作品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 已经被西方人大量购藏,而拍卖行又是出货最为便捷, 利润也最为丰厚的首选之地,由此何以谈一二级市场 的分工?中国的当代艺术画廊只有眼巴巴地等着市场 回落,然而回落后画廊的境遇也同样举步维艰,画廊 成为投资回报和投资风险很高的的行业。
3.一线名家捂盘待价
张晓刚、刘小东、曾梵志、蔡国强等等这些曾经 叱咤风云的当代艺术一线主力,在金融危机之前屡屡 创出拍卖天价,张晓刚4700万港币、刘小东2200万 人民币、曾梵志7000万港币、蔡国强7000万港币…… 一个个令人咂舌的数字在中国当代艺术拍卖中成为现 实,也让人开始质疑为什么本来就离谱的价格会涨得 更加离谱,这是真的么9金融风暴给了怀疑的人们明 确的答案,然而一线名家的布局总归是不同于常人, 就在大家纷纷质疑当代艺术的市场价格与艺术价值之 时,这些曾经风光无限的一线明星纷纷变得低调起来, 虽然表面看起来他们的价格大跌,而仔细分析发现他 们的经典作品却在拍场上鲜有露面,答案已经不言而 喻,他们雪藏的经典名作正在耐心地等待下~个春天 的到来。当然也有一部分艺术家从此就真正地销声匿 迹了。
4.画廊的中国式生存
中国的当代艺术画廊迅速地崛起而后又迅速地面 临生存的严峻考验,当众多的淘金者匆匆进入当代艺 术行业之后,发现他们面对的是无法找到在拍卖市场 上“炙手可热”的艺术作品,同时发现藏家也不知在 何方。在经历了阵痛之后,有些画廊一再易手,有些 画廊选择了坚持。而选择坚持下来的画廊主却要面临 如何去填平高昂的房租费用与培育那些“虚无缥缈” 的客户的难题,于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些携资 进入的画廊刚刚步入798之时,对当代艺术几乎一窍 不通,被一些别有用心的所谓“经理人”搞得晕头转 向,在交了不少学费之后慢慢摸索到自己的经营之道, 充分利用自己原有的商业资源拓展新客户;有的画廊 凭借原有的国画经营资源和经验迅速崛起;有的画廊 则闻风而动靠天吃饭,最后无奈之下关门大吉;有的 画廊打起了艺术衍生品的主意……总之中国画廊都在 千方百计地寻找自己的客户与货源,探索适合自己的 道路,当然扎根中国的国际画廊的生存状况比本土画 廊要好很多。
5.博览会的同质化迷局
中国目前最受关注的三场艺术博览会在过去的几 年中都遭遇了或大或小的“变动”,王一涵与董梦阳分 道扬镳各立门户,上海当代也遭遇了胡伯风波,这给 三个博览会团队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随之而来的金 融危机更是给博览会运营雪上加霜。在混乱的最初阶 段,三家博览会的竞争基本又回到了同一起跑线,开 始忙碌于维持自己的博览会的运转,“招展”是他们必 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学术包装只能算是一个勉勉强强 的门面。
6.大型机构联合共赢
用“空降”来形容中国当代艺术市场非常贴切, 不论藏家、机构还是受众,整个艺术生态在人们从拍 卖上知道中国当代艺术之前,几乎可以说在中国是不 存在的。于是,对于所有的艺术机构尤其是大型艺术 机构来讲,每一步的探索都是举步维艰,高昂的成本 和微薄的收入迫使所有的人都捂紧了自己的口袋,寻 求着最为经济的运作模式,同时也开始向圈外的“有钱” 行业抛出橄榄枝,而中国整体向好的宏观环境也为这 种尝试提供了可能,房地产商及奢侈品行业纷纷以艺 术的名义提升产品及自身企业的文化内涵,大型银行 纷纷抛出艺术类理财产品,美术馆成为提升和聚集艺 术力量的首选场所,复杂的商业合作虽然不能在有限 的篇幅内详述,但是这些联合共赢的举动无疑正在建 构中国自身的当代艺术生态系统的大框架,相信未来 的中国当代艺术将与中国更加地血脉融合,成为真正 中国的当代艺术。
7.学术建构冷静自修
“空降型”的中国当代艺术,最为薄弱也是当代 艺术市场必须去加强的就是学术建设,唯有如此,才 能获得更大的美术史和学术价值,而目前,学术方面 的建设仍然未见起色。而很多艺术家也开始通过回顾 展等等方式来建立自己的学术,而理论研究却还在深 闺之中,不见天日,或者是以批评的名义在艺术圈内 翻云覆雨,甚至有段时间“骂”式评论充斥于网络媒体, 让人不胜其烦,除了市场和舆论还没有什么可以去规 范和约束现在的“批评”,还好,现在的艺术批评家也 变得沉稳了,年轻一代的批评家策展人也开始组织一 些较有质量的展览,“有没有看头”渐渐成为衡量一个 展览的标准,而非之前那样随便拉一批艺术家,起一 个大而空的题目就可以做一个展览,目的即是大卖特卖。 但是回顾一下这几年的学术研究,其实还是没有太多 的进步,当然学术成就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希 望在未来的几年中国的学术与艺术理论能有质的突破。
8.亚洲艺术概念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停滞也引发了亚洲游资的新 变动,而东南亚和日韩、印度也一度成为这部分资金 的新宠,而这背后的战略则是瞄准了中国当代艺术以 及中国经济长远的未来,亚洲地区共同的发展将为这 一地区国家的艺术市场带来潜在的商机,但是在中国 人还没有接受中国人自己的当代艺术之时,亚洲艺术 可能还只是停留在少部分人的关注与爱好上,大型的 拍卖也尚集中于香港,市场的培育任重而道远。
9.青年艺术家与“可爱”经济
在一线艺术家价格触摸“天花板”之后,寻找新 的价格洼地成为国内藏家延续艺术品市场的一个必然 选择,而“可爱”的卡通艺术作品以及价位相对较低 的青年艺术家作品成为国内藏家考虑的方向,可爱经 济为藏家所消费,青年艺术家成为藏家中长期投资的 选择。卡通艺术在最初出现时,一度成为市场操作的 又一个热点,这也招致了很多人的怀疑,但事实是中 国的很多中产阶级他们最能够接受的反而就是这类艺 术作品,青年艺术家这个概念比较符合市场规律,不 过看看曾经涨过百万的拍卖价格,也让人怀疑这个市 场的纯洁度,然而方力钧最近讲过的一段话很有说服 力:“我不相信艺术是干净的。艺术如果很崇高、很干 净的话,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喜欢或者关心艺术了。”所 以,市场操作不可避免,只是要避免过度操作。
时光回溯,2004年10月的香港苏富比起拍首场“中国当代艺术专拍”,由此揭开中国当代艺术品全方位正式进入市场流通领域的序幕,鉴于对这场拍卖影响度和辐射力的预判,《收藏·拍卖》成为第一个制作专题关注此事件的内地媒体。6年前,我们关注“中国的社会经济改革为当代艺术的发展在提供了国际化的平台和崭新的公共空间的同时,也为艺术市场的运作和管理带来了威胁和疑虑,当代艺术作品全面进入流通领域之后,是否会丧失它的先锋性和前卫性?面对国际化的平台,当代艺术是否会模糊掉自身的民族性与本土性?面对广阔的市场前景,画家、画廊、拍卖行、美术馆、批评家和藏家各自的机遇与挑战会面临怎样的情境?”(详见《收藏·拍卖》2005年第1期)……6年后,面对这个生气勃勃,而又矛盾重重的市场,以上提问依旧有效!
6年的超高速发展,当代艺术品市场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身处其中的各种角色看到了怎样的风景,又有怎样的感慨?整整6年之后,2010年10月刊的《收藏·拍卖》再次以专题形式,沉淀凝结,呈现具有“中国式成长”特色的当代艺术品市场的成长痕迹。
当代艺术市场关键词 胡 晓
当代艺术品市场对于中国来说有一些奇特:它在不经意间高调亮相,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又在经历了短暂的“疯狂”之后变得沉 寂。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经历了一场自生自灭式的生死突围,仰仗中国整体向好的经济形势,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经 历了艰难的蜕变,本文抽取了这场突围过程中的若干个“关键词”,虽然危机已过,市场已暖,但是中国当代艺术生态的众多关键环 节仍然还需要深度盘整,中国当代艺术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1.当代拍卖骤聚骤散
2004年10月的香港苏富比起拍首场“中国当代 艺术专拍”,由此揭开中国当代艺术品全方位正式进入 市场流通领域的序幕:2006年,苏富比第一次在纽约 举办亚洲当代艺术拍卖,保利也随之在中国率先举办 当代艺术夜场拍卖,斩获4亿人民币,中国当代艺术 品市场的井喷热潮由此爆发,此前从属于油雕专场的 中国当代艺术纷纷成为国内外各大公司独立设置的拍 卖专场,西方拍卖公司试图在西方拔高中国当代艺术 市场的意图未有获得太大的成功之后,香港成为国际 操盘首选之地,而香港的独特地位又给中国大陆市场 起到风向标的作用,当代艺术品价格一路飙升,2007年, 拍卖市场到达巅峰,甚至当代艺术“过亿论”也甚嚣 尘上,但市场中隐藏的危机也越来越明显,直至金融 危机,市场泡沫破灭后,中国当代艺术由巅峰跌至谷底, 各拍卖公司的当代艺术专场归于沉寂,直至最近市场 回暖。
2.两级市场倒挂
中国的政治和经济环境造成了中国当代艺术“墙 外开花墙内红”的独特局面,空降而来的中国当代艺 术有着炫目的国际光环,也有着让人血脉喷张的诱人 价格,敏感而又贪婪的投资者大量涌入拍卖市场,只 要胆量够大,春秋两场拍卖就可谋获暴利,于是同一 张作品在同一年的春秋拍中反复出现已经不足为奇。 而同样闻风而动的新晋当代艺术画廊却是无米下锅, 与拍卖场形成了鲜明而有趣的对比,这不能不说是只 会发生在中国的“特色经济模式”,细细追究也情有可 原,毕竟国内一线艺术家的作品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 已经被西方人大量购藏,而拍卖行又是出货最为便捷, 利润也最为丰厚的首选之地,由此何以谈一二级市场 的分工?中国的当代艺术画廊只有眼巴巴地等着市场 回落,然而回落后画廊的境遇也同样举步维艰,画廊 成为投资回报和投资风险很高的的行业。
3.一线名家捂盘待价
张晓刚、刘小东、曾梵志、蔡国强等等这些曾经 叱咤风云的当代艺术一线主力,在金融危机之前屡屡 创出拍卖天价,张晓刚4700万港币、刘小东2200万 人民币、曾梵志7000万港币、蔡国强7000万港币…… 一个个令人咂舌的数字在中国当代艺术拍卖中成为现 实,也让人开始质疑为什么本来就离谱的价格会涨得 更加离谱,这是真的么9金融风暴给了怀疑的人们明 确的答案,然而一线名家的布局总归是不同于常人, 就在大家纷纷质疑当代艺术的市场价格与艺术价值之 时,这些曾经风光无限的一线明星纷纷变得低调起来, 虽然表面看起来他们的价格大跌,而仔细分析发现他 们的经典作品却在拍场上鲜有露面,答案已经不言而 喻,他们雪藏的经典名作正在耐心地等待下~个春天 的到来。当然也有一部分艺术家从此就真正地销声匿 迹了。
4.画廊的中国式生存
中国的当代艺术画廊迅速地崛起而后又迅速地面 临生存的严峻考验,当众多的淘金者匆匆进入当代艺 术行业之后,发现他们面对的是无法找到在拍卖市场 上“炙手可热”的艺术作品,同时发现藏家也不知在 何方。在经历了阵痛之后,有些画廊一再易手,有些 画廊选择了坚持。而选择坚持下来的画廊主却要面临 如何去填平高昂的房租费用与培育那些“虚无缥缈” 的客户的难题,于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些携资 进入的画廊刚刚步入798之时,对当代艺术几乎一窍 不通,被一些别有用心的所谓“经理人”搞得晕头转 向,在交了不少学费之后慢慢摸索到自己的经营之道, 充分利用自己原有的商业资源拓展新客户;有的画廊 凭借原有的国画经营资源和经验迅速崛起;有的画廊 则闻风而动靠天吃饭,最后无奈之下关门大吉;有的 画廊打起了艺术衍生品的主意……总之中国画廊都在 千方百计地寻找自己的客户与货源,探索适合自己的 道路,当然扎根中国的国际画廊的生存状况比本土画 廊要好很多。
5.博览会的同质化迷局
中国目前最受关注的三场艺术博览会在过去的几 年中都遭遇了或大或小的“变动”,王一涵与董梦阳分 道扬镳各立门户,上海当代也遭遇了胡伯风波,这给 三个博览会团队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随之而来的金 融危机更是给博览会运营雪上加霜。在混乱的最初阶 段,三家博览会的竞争基本又回到了同一起跑线,开 始忙碌于维持自己的博览会的运转,“招展”是他们必 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学术包装只能算是一个勉勉强强 的门面。
6.大型机构联合共赢
用“空降”来形容中国当代艺术市场非常贴切, 不论藏家、机构还是受众,整个艺术生态在人们从拍 卖上知道中国当代艺术之前,几乎可以说在中国是不 存在的。于是,对于所有的艺术机构尤其是大型艺术 机构来讲,每一步的探索都是举步维艰,高昂的成本 和微薄的收入迫使所有的人都捂紧了自己的口袋,寻 求着最为经济的运作模式,同时也开始向圈外的“有钱” 行业抛出橄榄枝,而中国整体向好的宏观环境也为这 种尝试提供了可能,房地产商及奢侈品行业纷纷以艺 术的名义提升产品及自身企业的文化内涵,大型银行 纷纷抛出艺术类理财产品,美术馆成为提升和聚集艺 术力量的首选场所,复杂的商业合作虽然不能在有限 的篇幅内详述,但是这些联合共赢的举动无疑正在建 构中国自身的当代艺术生态系统的大框架,相信未来 的中国当代艺术将与中国更加地血脉融合,成为真正 中国的当代艺术。
7.学术建构冷静自修
“空降型”的中国当代艺术,最为薄弱也是当代 艺术市场必须去加强的就是学术建设,唯有如此,才 能获得更大的美术史和学术价值,而目前,学术方面 的建设仍然未见起色。而很多艺术家也开始通过回顾 展等等方式来建立自己的学术,而理论研究却还在深 闺之中,不见天日,或者是以批评的名义在艺术圈内 翻云覆雨,甚至有段时间“骂”式评论充斥于网络媒体, 让人不胜其烦,除了市场和舆论还没有什么可以去规 范和约束现在的“批评”,还好,现在的艺术批评家也 变得沉稳了,年轻一代的批评家策展人也开始组织一 些较有质量的展览,“有没有看头”渐渐成为衡量一个 展览的标准,而非之前那样随便拉一批艺术家,起一 个大而空的题目就可以做一个展览,目的即是大卖特卖。 但是回顾一下这几年的学术研究,其实还是没有太多 的进步,当然学术成就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希 望在未来的几年中国的学术与艺术理论能有质的突破。
8.亚洲艺术概念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停滞也引发了亚洲游资的新 变动,而东南亚和日韩、印度也一度成为这部分资金 的新宠,而这背后的战略则是瞄准了中国当代艺术以 及中国经济长远的未来,亚洲地区共同的发展将为这 一地区国家的艺术市场带来潜在的商机,但是在中国 人还没有接受中国人自己的当代艺术之时,亚洲艺术 可能还只是停留在少部分人的关注与爱好上,大型的 拍卖也尚集中于香港,市场的培育任重而道远。
9.青年艺术家与“可爱”经济
在一线艺术家价格触摸“天花板”之后,寻找新 的价格洼地成为国内藏家延续艺术品市场的一个必然 选择,而“可爱”的卡通艺术作品以及价位相对较低 的青年艺术家作品成为国内藏家考虑的方向,可爱经 济为藏家所消费,青年艺术家成为藏家中长期投资的 选择。卡通艺术在最初出现时,一度成为市场操作的 又一个热点,这也招致了很多人的怀疑,但事实是中 国的很多中产阶级他们最能够接受的反而就是这类艺 术作品,青年艺术家这个概念比较符合市场规律,不 过看看曾经涨过百万的拍卖价格,也让人怀疑这个市 场的纯洁度,然而方力钧最近讲过的一段话很有说服 力:“我不相信艺术是干净的。艺术如果很崇高、很干 净的话,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喜欢或者关心艺术了。”所 以,市场操作不可避免,只是要避免过度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