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子:爱欲与自由

来源 :艺术当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lin_shan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Lover”展出了胡子近一年半来所创作的四十件纸上水粉和木板油画作品。直线化的线条结构,类似硬边的边界,单纯而叉透明的色彩,画面洁净,这是胡子的作品给人带来的最直观的感受。
  策展人岳鸿飞(Robin Peckham)认为,胡子这些作品延续了其既往历史人物与友人肖像的创作,通过身体局部和肖像构建叙事。艺术家胡子对摇滚音乐尤其感兴趣,作品很多灵感来源于她喜爱的摇滚音乐偶像,如滚石乐队创始人基思理查兹(Keith Richards)、歌手Camille、朋克乐队贝斯手席德-维瑟斯(Sid Vicious)、英国后朋克乐队Joy Division等:也包括影视、文学、艺术和历史人物,如剪刀手爱德华、文学家雨果的女儿阿黛尔·雨果(AdeIe Hugo)、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女摄影师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伊丽莎白二世等。这些人物肖像和肢体都带有冷漠、孤独和病态,突兀的眼睛、僵硬的胺体,肖像表现大多简洁而平面。作品看似未完成,显露出焦灼、敏感,但在结构性的笔触中又能感受到胡子的果敢和独立。
  整个展览碎片式地呈现了从文艺复兴到摇滚文化以及胡子的个人生活。这些记忆和经验承载了胡子对个人生存的思考和理解。胡子认为:“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痛点,是人性的伤口,它无力诉说、自我修复。”这便是为什么她的作品总让人感到一种不安。
  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曾经提出:“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萨特认为:“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必然是冲突、抗争与残酷,充满了丑恶和罪行,一切都是荒谬的。而人只是这个荒谬、冷酷处境中的一个痛苦的人,世界给人的只能是无尽的苦闷、失望、悲观消极,人生是痛苦的。”受“二戰”的影响,人们当时形成了孤独、焦虑、颓废的情绪,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标榜个性自由,将存在放在第一位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潮影响了当时社会并延续至今。
  而胡子所思考的人与社会中,更多了一些浪漫和偏执。作品《Eros and Psyche》、《Pieta》取自于宗教故事,都与爱有关。前者是关于丘比特和普赛克的爱情故事,后者是圣母哀悼基督的悲悯之情。胡子越来越感觉到,能打动人内心的是来自心底的爱,但经验不同,爱也不同。展览名称以观念性的“Lover”隐喻爱情、母性、双生等,而来自心底的Lover正是弗洛伊德提出的。爱欲”,是个体生存和繁衍的动力,人的一切求生、求爱和求乐的欲望都出自爱欲的“快乐原则”。马尔库塞又将爱欲升华为创造文明的功能,认为爱欲是生命、自由和美的三位一体,是文明的最高理想和楷模。胡子将作品《Cross》中表现的蜘蛛解释为一种潜意识,一种意念,来自于潜意识里的爱不仅贯穿展览,也引导她不断创作。
  从小对于摇滚音乐的痴迷,让胡子骨子里散发出摇滚精神,她向往加勒比海盗里对于自由的追求,她崇尚伊丽莎白女王一世对自由和征服的信念。她喜欢听音乐、画画,然后满世界跑。她给自己取了一个男性化的名字“胡子”,更透露出一种叛逆的性格。“Lover”只是胡子在人生旅途中某一阶段对个人存在的理解、暂时的思考,是一种片段式、分解的状态。“一个人,在路上”,这是她的自我评价。
其他文献
踏入艺术门年底的展览“迷阵”,就像是步入了迷宫一般。但是复杂的不是展览路线,而是考验人们如何观看展览,叉该如何理解每件作品。挑战在画廊门口便开始了:一块三百多斤的汉白玉挡住了半边入口,当观众进入展厅后,不免因另一块悬挂在脑门上方的大石头而大吃一惊,这时才体会到深陷艺术家与策展人布好的阵局,随时可能被意外之喜“砸到”。  这些由九组艺术家共同展出的多媒体作品都隐藏玄机,其中许多作品更不禁让人质疑,这
期刊
2010年,周啸虎前往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进行了行为表演作品《疯狂英语》,这是由极具感召力的企业家李阳发展出的一套英语教学法。这套方法的核心前提是以最大的嗓门齐声重复老师所教授的内容。对于那些熟悉中国课堂的人而言,这种方式听上去并不陌生。如果我们先撇开“最大的嗓门”不谈,那剩下的就是中式教学法中的基本内容。李阳让。疯狂英语”成为一个全国范围内的现象,而他所做的无非是让人们在进行基本重复的时候要泵足音
期刊
中国现代艺术是来自西方艺术的冲击与浸润,而非中国文化的自身动力,因此,对西方艺术与艺术史的理解直接關系到中国现代艺术的创作、研究、批评与教学,而翻译又是理解的第一步。完全准确的翻译几乎是不可能的,误读导致误译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  一 “大师”(master)与“巨匠”(master)的误解  传统中国画论与画史里是不用“大师”“巨匠”的称谓的,这种习惯甚至影响到西美史的写作与编著。“大师”这个词
期刊
“一切物化都是遗忘”,当阿多诺用一种强硬的口吻描述异质文化的消融性结果时,“记忆”的追溯和重审,就成为每一个以“血缘”为本体的地域文化的必然条件。对21世纪中国追求物质化、金钱化的社会进程而言,它像一个预言,尽管他的“物化”更多地指向客观统一性的文化要求,而实际上,它几乎成为今天中国当代艺术现实的具体写照。比如“遗忘”,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民族最为鲜明的文化特征,在经济市场的加速度中,“遗忘”已经成为
期刊
白家峰(以下简称“白”):李老师,最近我参观了你的新个展,“好汉是不能被打败的”,整个展览充溢着海明威式的精神。请问为什么给自己的摄影作品展起这样的名字?这种海明威式的境遇是否映射了当下摄影艺术的某种现状?  李振华(以下简称“李”):给自己的工作起这样一个名字并不认为它完全都是摄影,当然整个展览的表现形式有鼹影和表演方面的形式,从我的角度上讲更多地表现的是人的精神状态和精神生活。这个展览与当下的
期刊
2016年1月和6月,陈秋林分别在澳大利亚悉尼4A亚洲当代艺术中心和谢珀顿美术馆举办了个展“陈秋林:百家姓”。展览精选了艺术家十多年创作生涯中的部分作品,这些作品集中探讨了当代中国社会面临的城市化进程、移民搬迂、家族传承、传统文化崩塌等核心问题。通过摄影、录像、装置、行为表演等多种媒介与表现方式,陈秋林的创作深入探究了中国当代生活、传统文化理念以及社会发展进程之间的冲突与矛盾。中国不同寻常的快速发
期刊
艺术当代(以下简称“艺”):在自媒体日益日常化、普泛化的当下,摄影、影像还是新媒体艺术吗?  Steverl Harris(以下简称“Steven”)摄影至今已有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所以我不确定它目前还只是被定义为“新媒体”。对我而言,说摄影是一种混合式的媒体艺术更为恰当。薅影的过程、材料、技术和方式灵活多变而且各有千秋,因此我觉得“新媒体”这个简单的定义无法诠释摄影本身。在和摄影、影像打交道的过
期刊
徐冰:今天我们讨论张小涛博士的毕业作品《黄桷坪的春天》。张小涛1970年生于重庆,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他是四川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系的创始人,教授及硕士生导师。他参加过众多国际展览,由于他的多样性,他以特殊的电影项目参加过各种电影节,并获得过一些奖项。我觉得他的能量特别强,因为他的作品总是给我们出其不意的感觉,涵盖各种形态,比如大幅油画、国画、装置、影像作品,而且他在每一个领域都走到了一定高度
期刊
告诉我一个故事,属于每个人不同的故事,是记忆、是梦境,或是生活的体验,不同的历史碎片共同重组成一种陈述:是恐惧的隐射,或是生存的焦虑,都无一例外地通过“叙事”的方式呈现创作主体与观众的心理。  最近外滩美术馆展出的这个“讲故事”的展览,包括了来自亚洲不同地区的艺术家的作品,综合了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从观众的视角审视了不同的地方历史和文化。正如展览副标题所提示的“地方性”,此次对于这类“故事”的叙说
期刊
叶永青的绘画,一向以细微、复杂、纵横交错的熟稔笔触为基底,在看似单调的画布上将之缝合成为粗放的线条笔画,从而构建出西方表现主义与中国文人情怀的独特情境。远观之,不过是粗放笔画描绘出的禽乌和风景写意之作;只有走近鉴赏,观者才能明白艺术家正以坚韧辛劳的精密写实创作手法,进一步展现那势不可当的、忍受重复描绘细节的强大创作韧性。  “芊子园”,采撷自《芥子园画谱》“可看不可学、有法归于无法”的哲思,是叶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