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阵:视觉陷阱

来源 :艺术当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lcc1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踏入艺术门年底的展览“迷阵”,就像是步入了迷宫一般。但是复杂的不是展览路线,而是考验人们如何观看展览,叉该如何理解每件作品。挑战在画廊门口便开始了:一块三百多斤的汉白玉挡住了半边入口,当观众进入展厅后,不免因另一块悬挂在脑门上方的大石头而大吃一惊,这时才体会到深陷艺术家与策展人布好的阵局,随时可能被意外之喜“砸到”。
  这些由九组艺术家共同展出的多媒体作品都隐藏玄机,其中许多作品更不禁让人质疑,这能算是艺术吗?拥有学者背景的艺术家组合MAP Office仔细考察了南沙群岛,除了自然条件与当地文化,还探讨岛屿之间的政治关系与其主权争端。展厅中的機器手臂将每天描绘一幅岛屿地图,再由工作人员贴在将近四米宽的展墙上,最终作品将由两百多张A4地图所组成,提供给人们那些平常地图无法提供的信息。与其说这是一件单纯的艺术作品,更像是记录了地图制作的研究过程,成为一种另类的艺术形式,指明了纸上看不见的概念。
  艺术作品与人们的互动也是此次展览中不断出现的主题。比如,观众远远看到一幅空白画布隐埋在白墙中,当趋步靠近时,画作随即响起水琴声。王福瑞的感应装置《声画》,如同日本庭园乐器水琴窟的构造:发出水声的密封壶(扬声器)埋藏在小石头下(画布中),所流下的水(走近而触动感应器)即是乐音的来源。这件作品需要观众的听觉与其对声波的感知来自行构成想象的视觉画面。同样仰赖观众的参与,谢南星的一系列命名为《肖像与自画像》的油画却没有描绘任何人物,令人不解的内容鼓励观众拿取画作旁的明信片,以艺术家留下的线索来猜想画作背后的故事。对谢南星来说,每个人的理解或许偏离他初始的构想,但这个主动去了解与联想的过程,也让这些肖像变得独一无二。
  如同其他作品都需要第二眼的观看,周洋明的画布乍看之下以浅色的浙层组成,但仔细一看却发现是由无数个一毫米宽的小色块与细线组成的。从这一笔一画的规律中,观众仿佛能感受到艺术家下笔时的屏气与呼吸。这块画布不仅是画作,还是纪录艺术家的耐心与冗长创作过程的日记。相较于对时间的捕捉,萨卡琳·克鲁昂(Sakarin Krue-On)的定点壁画《希望之环》则表现了光阴的流逝。克鲁昂重复使用由泰国文化中的财神形象所组成的同心圆,因天然颜料随着时光荏苒逐渐消失,这个展示的过程则刻画了真实与幻觉的共同存在。两位艺术家对时间细腻的表达方式也为我们汲汲营营的当代生活提供了另类的途径。
  擅长以极端创作来挑战道德标准的孙原与彭禹,以录像《当看不再是一个选择》将观众带入情境中:一群蒙住双限的男子循环拆解AK-47步枪后再组装回去。这个机械化的过程隐约透露出一股不安的意味,仿佛暗示着遮住“灵魂之窗”后,人性也随之被泯灭,成为听命行事的机器,而背后隐藏的主导者也因此拥有强大的杀伤权力。另一个带有暴力美学的创作是李竞雄的绘画装置《白银》——取名自真实的连环杀人案,充满了暴力的疮痍。火喷后的工业废料与颜料在钢板上形成类似火吻后的溃烂的皮肤肌理,凸显出火这一危险且无法约束的媒介。钢板在画廊的空白空间中以铁链吊起或依墙而立,犹如置身于李竞雄的工作室,以艺术家的创作过程来塑造叙事。
  延续艺术作品中较少见的侵略主题,娜布其的雕塑常取材生活中的平凡物品,如此次展出的《睫毛》系列。本应是柔弱且不起眼的毛发却摇身成为尖锐的铁制雕塑,而经由下方的镜面基座的映照,整只“眼睛”浮现在观众的视线中,更加深其桀骜不羁的特质。同样喜欢挑战既定感知的叛逆分子高伟刚,从自然中取材,以真假对比来考验我们对眼见为凭的执迷。门口的那块汉白玉命名为《你》,而挂在展厅上的仿造石头则取名为《我》,这种究竟是谁模仿谁的关系,如同人造艺术与大自然自古以来的拔河。错置不只是一种观赏方法。更是一种思考练习与沟通训练。
  有心理学家曾提出,人类的反应机制会将所看到的与已有信息迅速组合,成为心理捷径回报给大脑——刻板印象和偏见就是这样形成的。“迷阵”处处布下陷阱,虽然大脑诱导我们选择轻松的路,但我们的感官却提醒我们应重新思索艺术的价值观。展览以充满冲突性的展示方式来挑战观众既定的想法,却不提供解释,试图让观众自行与艺术家,甚至作品本身对谈,而这些沟通的过程才是“迷阵”中最可贵的。
其他文献
新加坡双年展的特点和工作方式  和上海双年展相比,新加坡双年展的运作模式几乎是反向的,同时仍在不断探索和发展的过程中。从2006年第一届开始,新加坡双年展由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主办,走的也是常规的国际化路线,采取了一位艺术总监外加三位策展人的策展模式,参展艺术家是全球范围的。2008年第二届新加坡双年展和2011年第三届新加坡双年展沿用了这个策展模式。从第三届开始,新加坡双年展由新加坡美术馆主办。
期刊
2016年10月15日下午,“笃图年代”在成都麓山美术馆国际交流空间开展。此次展览由田萌担任策展人,展示了何工及他所指导的在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以及他工作室助手的七十余件艺术作品。这是一次由何工提议的实验艺术展览,试图通过展览反映观念缺失的图像扁平化问题。在何工看来,艺术作品应当体现当代艺术家作为知识分子的态度。展览中,年轻艺术家通过简单日常的现实经验和个人的兴趣来构筑国像,用个体方法来呈现
期刊
“青年策展人计划”,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的年度展览品牌,2016年的青策计划是这个项目推出的第三年。第三届的“青策计划”在招募期间共收到了八十多份有效方案。其中,三组方案在今年6月通过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初审,以及由克里斯-德尔康、丁乙、侯瀚如、冯原、徐文瑞、高土明、李旭、龚彦组成的国际评审委员会的面试答疑。这三组方案是:“厦门肉食公司”(轴艺术项目小组)、“连结者峰会”(刘益红、王岩
期刊
上海西岸  上海西岸是以上海徐汇滨江地区为载体打造的城区品牌,该区域位于徐汇区西南域,紧邻徐家汇、龙华历史文化风貌区,与世博园区、后滩公园隔江相望。自2014年以来,随着余德耀美术馆、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摄影艺术中心、乔空间、没顶画廊及徐震专卖店、香格纳画廊西岸空间等私人美术馆、艺术中心和画廊相继入驻,以及西岸音乐节、西岸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等品牌活动的推出,上海西岸正在成为
期刊
2016年10月15日下午,由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和国际批评理论中心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喜玛拉雅文化论坛“无名的现实——今日中国的表象冲突”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举行。论坛的发言嘉宾包括: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东亚学系教授、中国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国际批评理论中心主任张旭东,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作家协会主席、茅盾文掌奖获得者王安忆,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麦克阿瑟天才奖”获得者徐冰,复旦大
期刊
如何观看和理解曦儿的艺术,是一个有些难度的问题。对于普通观众来说,主要的困惑在于图像的辨识,画家画的是什么?对于专业评论家来说,主要的难度在于意义的寻找,画家为什么这样画?除此之外,对于画家的专业性的判断,也困扰着许多评论家,因为曦儿的作品似乎没有明显的美术史风格来源,但许多作品叉具有很高的专业水准,例如在线条的组织、色彩的布局乃至局部细节的丰富上,都呈现出一种长期沉浸于绘画实践所形成的技术成熟度
期刊
2016年的5月底,在K11美术馆,同时开启了四个“艺术展”。之所以要打引号,是因为这四个展览,不但不像传统美术馆那样在不同展厅分别展出,而是在一个U型的空间中连续陈列,如同一个群展;而且其中大多数“展览”(不仅是作品)也不像我们传统认识中的“当代艺术展”。这其中既有被一大批休闲、购物的游客排队拍照宛若布景的大型装置(一件便是一个展览);也有用镜子、彩色灯光、氮气烟雾、重金属的声音表演以及一大群如
期刊
公共教育是一个美术馆基本的社会职能,它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对外教育与传播,二是“吸粉”。今天中国各类美术馆与博物馆蓬勃发展,但是在功能健全,多元辐射等进一步拓展的领域可以说刚刚起步。很多美术馆行业的先行者与杰出的实践者纷纷提出了将美术馆打造成“知识生产”的基地,“生活方式”的现场,也催生了一些有益的美术馆案例,其中不乏在公共教育领域的有益尝试。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推出的“诗歌来到美术馆”,就是
期刊
和丽斌:(以下简称“和”)在我的印象中,20世纪90年代昆明和现代艺术有关的展览并不多。  毛旭辉:(以下简称“毛”)是的,那时我们大多是参加省外和海外的展览,第一个是广州双年展,第二个是在香港举行的“后8g艺术展”,还有一个是在成都四川美术馆举办的“中国经验展”,除此之外,西南就没有什么重要的展览了,后来就各自发展了。1993年以后普遍提到的一个词是“与国际接轨”,大家都各自去参加海外的展览。1
期刊
2004年,我开始策划第一个展览,十二年来,我的策展不断地随着认知体系的扩展和时代发展的变迁而发生变化。基于在本土文化与全球普遍体系对接过程中的大量不确定性,我侧重于深度发现在时代变化中的艺术家的态度,他们的想法将反射当代文化内在的多种冲动,文明建造的最终目的是对个体的建造。新生個体正在努力适应全球化时期的各种新社会关系,他们将不再服从于某种单一的信息模式和内容,而是在网络、在地性、跨学科、心理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