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踏入艺术门年底的展览“迷阵”,就像是步入了迷宫一般。但是复杂的不是展览路线,而是考验人们如何观看展览,叉该如何理解每件作品。挑战在画廊门口便开始了:一块三百多斤的汉白玉挡住了半边入口,当观众进入展厅后,不免因另一块悬挂在脑门上方的大石头而大吃一惊,这时才体会到深陷艺术家与策展人布好的阵局,随时可能被意外之喜“砸到”。
这些由九组艺术家共同展出的多媒体作品都隐藏玄机,其中许多作品更不禁让人质疑,这能算是艺术吗?拥有学者背景的艺术家组合MAP Office仔细考察了南沙群岛,除了自然条件与当地文化,还探讨岛屿之间的政治关系与其主权争端。展厅中的機器手臂将每天描绘一幅岛屿地图,再由工作人员贴在将近四米宽的展墙上,最终作品将由两百多张A4地图所组成,提供给人们那些平常地图无法提供的信息。与其说这是一件单纯的艺术作品,更像是记录了地图制作的研究过程,成为一种另类的艺术形式,指明了纸上看不见的概念。
艺术作品与人们的互动也是此次展览中不断出现的主题。比如,观众远远看到一幅空白画布隐埋在白墙中,当趋步靠近时,画作随即响起水琴声。王福瑞的感应装置《声画》,如同日本庭园乐器水琴窟的构造:发出水声的密封壶(扬声器)埋藏在小石头下(画布中),所流下的水(走近而触动感应器)即是乐音的来源。这件作品需要观众的听觉与其对声波的感知来自行构成想象的视觉画面。同样仰赖观众的参与,谢南星的一系列命名为《肖像与自画像》的油画却没有描绘任何人物,令人不解的内容鼓励观众拿取画作旁的明信片,以艺术家留下的线索来猜想画作背后的故事。对谢南星来说,每个人的理解或许偏离他初始的构想,但这个主动去了解与联想的过程,也让这些肖像变得独一无二。
如同其他作品都需要第二眼的观看,周洋明的画布乍看之下以浅色的浙层组成,但仔细一看却发现是由无数个一毫米宽的小色块与细线组成的。从这一笔一画的规律中,观众仿佛能感受到艺术家下笔时的屏气与呼吸。这块画布不仅是画作,还是纪录艺术家的耐心与冗长创作过程的日记。相较于对时间的捕捉,萨卡琳·克鲁昂(Sakarin Krue-On)的定点壁画《希望之环》则表现了光阴的流逝。克鲁昂重复使用由泰国文化中的财神形象所组成的同心圆,因天然颜料随着时光荏苒逐渐消失,这个展示的过程则刻画了真实与幻觉的共同存在。两位艺术家对时间细腻的表达方式也为我们汲汲营营的当代生活提供了另类的途径。
擅长以极端创作来挑战道德标准的孙原与彭禹,以录像《当看不再是一个选择》将观众带入情境中:一群蒙住双限的男子循环拆解AK-47步枪后再组装回去。这个机械化的过程隐约透露出一股不安的意味,仿佛暗示着遮住“灵魂之窗”后,人性也随之被泯灭,成为听命行事的机器,而背后隐藏的主导者也因此拥有强大的杀伤权力。另一个带有暴力美学的创作是李竞雄的绘画装置《白银》——取名自真实的连环杀人案,充满了暴力的疮痍。火喷后的工业废料与颜料在钢板上形成类似火吻后的溃烂的皮肤肌理,凸显出火这一危险且无法约束的媒介。钢板在画廊的空白空间中以铁链吊起或依墙而立,犹如置身于李竞雄的工作室,以艺术家的创作过程来塑造叙事。
延续艺术作品中较少见的侵略主题,娜布其的雕塑常取材生活中的平凡物品,如此次展出的《睫毛》系列。本应是柔弱且不起眼的毛发却摇身成为尖锐的铁制雕塑,而经由下方的镜面基座的映照,整只“眼睛”浮现在观众的视线中,更加深其桀骜不羁的特质。同样喜欢挑战既定感知的叛逆分子高伟刚,从自然中取材,以真假对比来考验我们对眼见为凭的执迷。门口的那块汉白玉命名为《你》,而挂在展厅上的仿造石头则取名为《我》,这种究竟是谁模仿谁的关系,如同人造艺术与大自然自古以来的拔河。错置不只是一种观赏方法。更是一种思考练习与沟通训练。
有心理学家曾提出,人类的反应机制会将所看到的与已有信息迅速组合,成为心理捷径回报给大脑——刻板印象和偏见就是这样形成的。“迷阵”处处布下陷阱,虽然大脑诱导我们选择轻松的路,但我们的感官却提醒我们应重新思索艺术的价值观。展览以充满冲突性的展示方式来挑战观众既定的想法,却不提供解释,试图让观众自行与艺术家,甚至作品本身对谈,而这些沟通的过程才是“迷阵”中最可贵的。
这些由九组艺术家共同展出的多媒体作品都隐藏玄机,其中许多作品更不禁让人质疑,这能算是艺术吗?拥有学者背景的艺术家组合MAP Office仔细考察了南沙群岛,除了自然条件与当地文化,还探讨岛屿之间的政治关系与其主权争端。展厅中的機器手臂将每天描绘一幅岛屿地图,再由工作人员贴在将近四米宽的展墙上,最终作品将由两百多张A4地图所组成,提供给人们那些平常地图无法提供的信息。与其说这是一件单纯的艺术作品,更像是记录了地图制作的研究过程,成为一种另类的艺术形式,指明了纸上看不见的概念。
艺术作品与人们的互动也是此次展览中不断出现的主题。比如,观众远远看到一幅空白画布隐埋在白墙中,当趋步靠近时,画作随即响起水琴声。王福瑞的感应装置《声画》,如同日本庭园乐器水琴窟的构造:发出水声的密封壶(扬声器)埋藏在小石头下(画布中),所流下的水(走近而触动感应器)即是乐音的来源。这件作品需要观众的听觉与其对声波的感知来自行构成想象的视觉画面。同样仰赖观众的参与,谢南星的一系列命名为《肖像与自画像》的油画却没有描绘任何人物,令人不解的内容鼓励观众拿取画作旁的明信片,以艺术家留下的线索来猜想画作背后的故事。对谢南星来说,每个人的理解或许偏离他初始的构想,但这个主动去了解与联想的过程,也让这些肖像变得独一无二。
如同其他作品都需要第二眼的观看,周洋明的画布乍看之下以浅色的浙层组成,但仔细一看却发现是由无数个一毫米宽的小色块与细线组成的。从这一笔一画的规律中,观众仿佛能感受到艺术家下笔时的屏气与呼吸。这块画布不仅是画作,还是纪录艺术家的耐心与冗长创作过程的日记。相较于对时间的捕捉,萨卡琳·克鲁昂(Sakarin Krue-On)的定点壁画《希望之环》则表现了光阴的流逝。克鲁昂重复使用由泰国文化中的财神形象所组成的同心圆,因天然颜料随着时光荏苒逐渐消失,这个展示的过程则刻画了真实与幻觉的共同存在。两位艺术家对时间细腻的表达方式也为我们汲汲营营的当代生活提供了另类的途径。
擅长以极端创作来挑战道德标准的孙原与彭禹,以录像《当看不再是一个选择》将观众带入情境中:一群蒙住双限的男子循环拆解AK-47步枪后再组装回去。这个机械化的过程隐约透露出一股不安的意味,仿佛暗示着遮住“灵魂之窗”后,人性也随之被泯灭,成为听命行事的机器,而背后隐藏的主导者也因此拥有强大的杀伤权力。另一个带有暴力美学的创作是李竞雄的绘画装置《白银》——取名自真实的连环杀人案,充满了暴力的疮痍。火喷后的工业废料与颜料在钢板上形成类似火吻后的溃烂的皮肤肌理,凸显出火这一危险且无法约束的媒介。钢板在画廊的空白空间中以铁链吊起或依墙而立,犹如置身于李竞雄的工作室,以艺术家的创作过程来塑造叙事。
延续艺术作品中较少见的侵略主题,娜布其的雕塑常取材生活中的平凡物品,如此次展出的《睫毛》系列。本应是柔弱且不起眼的毛发却摇身成为尖锐的铁制雕塑,而经由下方的镜面基座的映照,整只“眼睛”浮现在观众的视线中,更加深其桀骜不羁的特质。同样喜欢挑战既定感知的叛逆分子高伟刚,从自然中取材,以真假对比来考验我们对眼见为凭的执迷。门口的那块汉白玉命名为《你》,而挂在展厅上的仿造石头则取名为《我》,这种究竟是谁模仿谁的关系,如同人造艺术与大自然自古以来的拔河。错置不只是一种观赏方法。更是一种思考练习与沟通训练。
有心理学家曾提出,人类的反应机制会将所看到的与已有信息迅速组合,成为心理捷径回报给大脑——刻板印象和偏见就是这样形成的。“迷阵”处处布下陷阱,虽然大脑诱导我们选择轻松的路,但我们的感官却提醒我们应重新思索艺术的价值观。展览以充满冲突性的展示方式来挑战观众既定的想法,却不提供解释,试图让观众自行与艺术家,甚至作品本身对谈,而这些沟通的过程才是“迷阵”中最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