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进出口银行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郭雁军,是中央国家机关中青年干部赴美培训第三期的学员之一,2006年1月到5月,在位于美国北卡罗来那州德海姆市的杜克大学桑福学院接受了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的专业培训。
他用“幸运”来形容此次培训经历:“能够参加这次培训,我个人觉得是很幸运的。虽然我在政府经济部门工作过较长的时间,但是全面系统深入地学习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理论还是第一次,特别是在国外学习,用英语授课,对于我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以前出国都是短期的公务出访,没有时间广泛地接触美国社会,认识程度非常肤浅,这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
深入美国社会
对于培训的收获,郭雁军首先提到,在美国的学习让他对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有了深入的了解。“我个人认为,设计这样一套课程是希望我们能够了解美国制定公共政策的依据及思维方式,遇到问题的解决途径等等。因此在课程设计上,除了课堂教学外,杜克大学桑福学院还为我们安排了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美期间,我们参观了很多政府机构和企业,通过政府官员和企业负责人介绍其机构职能、管理和经营情况等,使我们对所学的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学科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比如,我们参观了北卡州、多姆市、拉里市、查波海尔市及几个乡镇的政府机关,请有关州、市、镇的负责人介绍了政府职能、工作情况、管理分工,政策取向、决策过程等。广泛接触了美国的各级政府部门是如何运作的。我们参观了多姆市警察局、消防局、非政府公共卫生基金组织、赛司电脑软件公司、北卡州州立大学等政府机关、企业和科研机构,这些都有助于我们全面深入地了解美国政府机构的设置和运作情况以及非政府机构和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
在众多的参观考察项目中,郭雁军重点提到,曾经在学校的专门安排下,到华盛顿市参观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对于经济形势的分析能力在世界是领先的,我们很多金融分析的数据都来源于它,包括我在工作中从事国别风险分析时都要参考它的数据。能够到这两个地方参观,与他们就中国经济发展、人民币汇率等问题进行交流,我觉得受益匪浅,并且深感荣幸。这使得我更深入地了解了美国的经济政策和金融政策,学到了很多课堂外的知识。”
郭雁军也提到,他们居住的北卡州相对偏远,很多美国人不太了解中国,当地媒体提到中国的地方也不多,很多人知道中国经济发展很快,但不清楚具体情况,很多概念模糊。郭雁军和他的同学们利用平常每次交流的机会向美国人宣传中国,介绍中国。郭雁军同时也说,从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对世界影响力的加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希望与中国交往,了解中国的情况。在上课时,很多美国教授会用中国的事情来举例,比如中国的环保和教育问题等等。在经济课上,会拿出中国统计局网站上公布的数字分析中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在知识层面上,相当一部分的美国教授对中国有很深的研究。
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
郭雁军所在的中国进出口银行是1994年成立的一家政策性银行。郭雁军向记者介绍了成立这家银行的历史背景。由于当时中国外贸出口的总额每年只有1千多亿,在世界上排名比较靠后,而且一般性商品占较大比重,大量出口的是纺织、农副产品及原材料,机电类商品只占26%,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1994年时,中国累计向法国出口了6千多万双鞋,平均每个法国人就会有一双中国鞋,但是这些鞋的出口创汇总额还不够买一架波音747飞机。当时的中国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能够生产出质量较好的机电产品,但是由于没有市场和外贸服务体系,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为了在资金上推动、支持中国机电产品的出口,开拓国外市场,发展对外贸易,国家决定成立中国进出口银行。
而且,当时中国的国有银行都处在向商业化转型的过程中,商业银行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必须自主经营、自负营亏,要将政策性的业务从其中剥离,这些剥离出来的政策性业务就放在了中国进出口银行。因此,中国进出口银行的主要任务是,执行国家产业、外经贸、金融、外交等各项政策,支持机电、高新技术等产品的出口,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承包海外工程、进行海外投资,实施国家“走出去”战略,加强中国与国外的经济合作,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中国开放式经济的发展。
1994年,郭雁军从财政部来到了新组建的中国进出口银行,最初在评估审查部工作。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为加强信贷风险管理,评估审查部充实职能更名为信贷管理部。后信贷管理部又分为评估审查部、业务开发与创新部、风险管理部三个部门,郭雁军被任命为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
郭雁军介绍说,国外大多数国家如美国、日本、韩国、泰国等都有进出口银行,大都是为支持本国产品出口而设立的。如美国进出口银行是在经济大萧条期过后,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出口而成立的,韩国输出入银行是为支持国内船舶建造和出口而设立的。相比国外企业的多种融资渠道,中国企业融资渠道较少,进出口银行恰好可以弥补此不足,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提供政策上的支持。
到今天为止,中国进出口银行成立了十几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有了极大的发展,建立起完善的外贸渠道和比较稳定的市场。很多企业已经发展成熟,有自己的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进出口银行继续支持企业从事跨国经营,拓展海外市场。支持企业“走出去”,在海外投资办厂、并购企业、承包工程。
此外,由于很多非洲国家都与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友谊,进出口银行以多种多样的形式不断加大对非洲国家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非洲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公路、桥梁、电站等的建造。基础产业的建设促进了当地就业,增加了政府税收,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风险防范是银行永恒的主题
郭雁军的主要工作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负责全行信用风险的管理,从源头上的制度建设到最后不良资产的处置。银行90%的资产是信贷资产,因此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郭雁军主持或参与完成了一系列具有指导性的大型信贷政策、制度的制定,将国务院、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等政府主管部门制定的政策转化为进出口银行具体可操作的规章制度,对整体业务进行指导。他坦言,在从事此项工作时,在杜克大学接受的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的培训起了极大的作用,让他对制度实施的成本、措施及效果评估有了深入的认识。
二是资产质量监控,即贷款发放后,对贷款进行五级分类,然后根据分类结果对贷款有针对性地进行贷后管理,在组织实施资产质量的监控过程中,指导业务部门开展贷款管理,对贷后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测。
三是国别风险研究,进出口银行40%的贷款都是在国外实施的,对不同国家的信贷风险加以鉴别非常重要。目前,进出口银行已经建立起国别风险的监测平台,对142个国家提出国家风险报告,每个国家经济运行情况的各项指标都有翔实的数据。对于突发事件及时提出有效的评估,以决定要采取的信贷政策。
“通过与国外金融机构的交流,我发现,在国家风险分析领域,尤其是经济分析的深度方面,我们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很大的差距。国内研究机构风险管理领域的研究大多针对国内,而进出口银行的业务却集中在海外。从美国回来后,我更加注重与国外同行的交流,完善我们的国别风险评估,以有效确定一个国家对贷款的承受能力,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郭雁军说。
通过杜克大学近五个月的培训,郭雁军的英文表达能力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不仅多次带团到国外考察、访问,而且作为银行的代表在国际大型金融会议上发言。
2007年5月,亚洲各国官方出口信用机构在韩国举办了主题为“风险管理”的大型国际会议,郭雁军在大会上发言,用英语向其他亚洲国家介绍了中国在金融风险控制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得到了各国代表的好评。郭雁军颇为自豪地说,中国进出口银行按资产规模在世界同类银行排名第二位,超过美国仅在日本之后,日本国际协力银行正面临拆分,拆分后,中国将有望跃居世界第一位。中国进出口银行近年来的发展很快,正在向国际经济合作银行转型,在风险管理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有效的办法,很多国外的进出口银行都慕名来中国学习。
与我们通常理解的防范风险不同,郭雁军告诉记者,实际上,现在国际上银行业的最新理论是经营风险,风险越大,利润越大,赢利的机会越多。银行不怕有风险,关键在于有没有识别控制风险的能力和手段,很多新型的金融工具和风险缓释技术都是围绕着控制风险而产生的。比如《巴塞尔协议》就是为了防止跨国金融风险的发生,提供应对风险的能力而制定的。“银行在历史上是因国际航运的发展,为给航运提供金融便利而出现的,航运本身就充满了风险,可以说银行伴随着风险而产生。对于银行而言,风险就像下雨,我们能做的就是撑一把伞,把风险挡在外面。风险防范是银行永恒的课题,无论业务怎样发展,永远要把风险防范放在与业务发展同样重要的位置。没有风险防范,就不是健康的发展。”
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进出口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一度较高,此后,银行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风险教育,加大管理力度,成立了专门的信贷管理部、法律事务部,在风险防范上下足了工夫。此后,连续8年不良贷款呈下降趋势,不良贷款率控制在较低的水平。
郭雁军说:“国外很多国家都经历过金融危机,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工作,始终将其放在第一位,以避免金融风险发生。亚洲其他国家基本都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建立了内部评级体系,对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计量,设计风险控制的手段,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国很多银行都在加强内部风险管理,建立内部评级体系,监管部门正在研究内部评级法,准备在全国商业银行中推广。银行内部要有完善的管理体系,才能保证银行健康地运营,通过控制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
“培训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让我对世界经济有了更深的了解。通过在国外的学习,思维上得到极大的开拓,在做工作时,思路更加开阔。”郭雁军和同事们借鉴国外银行的经验,在中国进出口银行积极参与推行信贷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差别授权管理,根据各家分行不同的业务品种,权限也有所不同。并为此制定了科学、量化、定性的指标,保证了制度的顺利实施。
回国后的郭雁军总是尽可能地多了解国际上金融业的最新信息和管理方法,并加以借鉴。在他的主持与参与下,进出口银行聘请了国际知名的咨询公司,比照国际先进银行的实践,对全行的业务流程进行诊断、完善。其中一项就是负责建立新一代的信贷管理系统,实行精细化管理,实现自动化,提高服务能力,与现代化银行相适应,提高核心竞争力。
郭雁军感慨:“我们要做国内一流的银行,国际上一流的进出口银行,必须要学习国外先进的理念和管理方法。”
他用“幸运”来形容此次培训经历:“能够参加这次培训,我个人觉得是很幸运的。虽然我在政府经济部门工作过较长的时间,但是全面系统深入地学习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理论还是第一次,特别是在国外学习,用英语授课,对于我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以前出国都是短期的公务出访,没有时间广泛地接触美国社会,认识程度非常肤浅,这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
深入美国社会
对于培训的收获,郭雁军首先提到,在美国的学习让他对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有了深入的了解。“我个人认为,设计这样一套课程是希望我们能够了解美国制定公共政策的依据及思维方式,遇到问题的解决途径等等。因此在课程设计上,除了课堂教学外,杜克大学桑福学院还为我们安排了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美期间,我们参观了很多政府机构和企业,通过政府官员和企业负责人介绍其机构职能、管理和经营情况等,使我们对所学的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学科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比如,我们参观了北卡州、多姆市、拉里市、查波海尔市及几个乡镇的政府机关,请有关州、市、镇的负责人介绍了政府职能、工作情况、管理分工,政策取向、决策过程等。广泛接触了美国的各级政府部门是如何运作的。我们参观了多姆市警察局、消防局、非政府公共卫生基金组织、赛司电脑软件公司、北卡州州立大学等政府机关、企业和科研机构,这些都有助于我们全面深入地了解美国政府机构的设置和运作情况以及非政府机构和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
在众多的参观考察项目中,郭雁军重点提到,曾经在学校的专门安排下,到华盛顿市参观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对于经济形势的分析能力在世界是领先的,我们很多金融分析的数据都来源于它,包括我在工作中从事国别风险分析时都要参考它的数据。能够到这两个地方参观,与他们就中国经济发展、人民币汇率等问题进行交流,我觉得受益匪浅,并且深感荣幸。这使得我更深入地了解了美国的经济政策和金融政策,学到了很多课堂外的知识。”
郭雁军也提到,他们居住的北卡州相对偏远,很多美国人不太了解中国,当地媒体提到中国的地方也不多,很多人知道中国经济发展很快,但不清楚具体情况,很多概念模糊。郭雁军和他的同学们利用平常每次交流的机会向美国人宣传中国,介绍中国。郭雁军同时也说,从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对世界影响力的加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希望与中国交往,了解中国的情况。在上课时,很多美国教授会用中国的事情来举例,比如中国的环保和教育问题等等。在经济课上,会拿出中国统计局网站上公布的数字分析中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在知识层面上,相当一部分的美国教授对中国有很深的研究。
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
郭雁军所在的中国进出口银行是1994年成立的一家政策性银行。郭雁军向记者介绍了成立这家银行的历史背景。由于当时中国外贸出口的总额每年只有1千多亿,在世界上排名比较靠后,而且一般性商品占较大比重,大量出口的是纺织、农副产品及原材料,机电类商品只占26%,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1994年时,中国累计向法国出口了6千多万双鞋,平均每个法国人就会有一双中国鞋,但是这些鞋的出口创汇总额还不够买一架波音747飞机。当时的中国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能够生产出质量较好的机电产品,但是由于没有市场和外贸服务体系,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为了在资金上推动、支持中国机电产品的出口,开拓国外市场,发展对外贸易,国家决定成立中国进出口银行。
而且,当时中国的国有银行都处在向商业化转型的过程中,商业银行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必须自主经营、自负营亏,要将政策性的业务从其中剥离,这些剥离出来的政策性业务就放在了中国进出口银行。因此,中国进出口银行的主要任务是,执行国家产业、外经贸、金融、外交等各项政策,支持机电、高新技术等产品的出口,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承包海外工程、进行海外投资,实施国家“走出去”战略,加强中国与国外的经济合作,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中国开放式经济的发展。
1994年,郭雁军从财政部来到了新组建的中国进出口银行,最初在评估审查部工作。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为加强信贷风险管理,评估审查部充实职能更名为信贷管理部。后信贷管理部又分为评估审查部、业务开发与创新部、风险管理部三个部门,郭雁军被任命为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
郭雁军介绍说,国外大多数国家如美国、日本、韩国、泰国等都有进出口银行,大都是为支持本国产品出口而设立的。如美国进出口银行是在经济大萧条期过后,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出口而成立的,韩国输出入银行是为支持国内船舶建造和出口而设立的。相比国外企业的多种融资渠道,中国企业融资渠道较少,进出口银行恰好可以弥补此不足,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提供政策上的支持。
到今天为止,中国进出口银行成立了十几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有了极大的发展,建立起完善的外贸渠道和比较稳定的市场。很多企业已经发展成熟,有自己的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进出口银行继续支持企业从事跨国经营,拓展海外市场。支持企业“走出去”,在海外投资办厂、并购企业、承包工程。
此外,由于很多非洲国家都与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友谊,进出口银行以多种多样的形式不断加大对非洲国家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非洲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公路、桥梁、电站等的建造。基础产业的建设促进了当地就业,增加了政府税收,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风险防范是银行永恒的主题
郭雁军的主要工作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负责全行信用风险的管理,从源头上的制度建设到最后不良资产的处置。银行90%的资产是信贷资产,因此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郭雁军主持或参与完成了一系列具有指导性的大型信贷政策、制度的制定,将国务院、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等政府主管部门制定的政策转化为进出口银行具体可操作的规章制度,对整体业务进行指导。他坦言,在从事此项工作时,在杜克大学接受的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的培训起了极大的作用,让他对制度实施的成本、措施及效果评估有了深入的认识。
二是资产质量监控,即贷款发放后,对贷款进行五级分类,然后根据分类结果对贷款有针对性地进行贷后管理,在组织实施资产质量的监控过程中,指导业务部门开展贷款管理,对贷后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测。
三是国别风险研究,进出口银行40%的贷款都是在国外实施的,对不同国家的信贷风险加以鉴别非常重要。目前,进出口银行已经建立起国别风险的监测平台,对142个国家提出国家风险报告,每个国家经济运行情况的各项指标都有翔实的数据。对于突发事件及时提出有效的评估,以决定要采取的信贷政策。
“通过与国外金融机构的交流,我发现,在国家风险分析领域,尤其是经济分析的深度方面,我们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很大的差距。国内研究机构风险管理领域的研究大多针对国内,而进出口银行的业务却集中在海外。从美国回来后,我更加注重与国外同行的交流,完善我们的国别风险评估,以有效确定一个国家对贷款的承受能力,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郭雁军说。
通过杜克大学近五个月的培训,郭雁军的英文表达能力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不仅多次带团到国外考察、访问,而且作为银行的代表在国际大型金融会议上发言。
2007年5月,亚洲各国官方出口信用机构在韩国举办了主题为“风险管理”的大型国际会议,郭雁军在大会上发言,用英语向其他亚洲国家介绍了中国在金融风险控制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得到了各国代表的好评。郭雁军颇为自豪地说,中国进出口银行按资产规模在世界同类银行排名第二位,超过美国仅在日本之后,日本国际协力银行正面临拆分,拆分后,中国将有望跃居世界第一位。中国进出口银行近年来的发展很快,正在向国际经济合作银行转型,在风险管理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有效的办法,很多国外的进出口银行都慕名来中国学习。
与我们通常理解的防范风险不同,郭雁军告诉记者,实际上,现在国际上银行业的最新理论是经营风险,风险越大,利润越大,赢利的机会越多。银行不怕有风险,关键在于有没有识别控制风险的能力和手段,很多新型的金融工具和风险缓释技术都是围绕着控制风险而产生的。比如《巴塞尔协议》就是为了防止跨国金融风险的发生,提供应对风险的能力而制定的。“银行在历史上是因国际航运的发展,为给航运提供金融便利而出现的,航运本身就充满了风险,可以说银行伴随着风险而产生。对于银行而言,风险就像下雨,我们能做的就是撑一把伞,把风险挡在外面。风险防范是银行永恒的课题,无论业务怎样发展,永远要把风险防范放在与业务发展同样重要的位置。没有风险防范,就不是健康的发展。”
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进出口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一度较高,此后,银行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风险教育,加大管理力度,成立了专门的信贷管理部、法律事务部,在风险防范上下足了工夫。此后,连续8年不良贷款呈下降趋势,不良贷款率控制在较低的水平。
郭雁军说:“国外很多国家都经历过金融危机,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工作,始终将其放在第一位,以避免金融风险发生。亚洲其他国家基本都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建立了内部评级体系,对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计量,设计风险控制的手段,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国很多银行都在加强内部风险管理,建立内部评级体系,监管部门正在研究内部评级法,准备在全国商业银行中推广。银行内部要有完善的管理体系,才能保证银行健康地运营,通过控制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
“培训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让我对世界经济有了更深的了解。通过在国外的学习,思维上得到极大的开拓,在做工作时,思路更加开阔。”郭雁军和同事们借鉴国外银行的经验,在中国进出口银行积极参与推行信贷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差别授权管理,根据各家分行不同的业务品种,权限也有所不同。并为此制定了科学、量化、定性的指标,保证了制度的顺利实施。
回国后的郭雁军总是尽可能地多了解国际上金融业的最新信息和管理方法,并加以借鉴。在他的主持与参与下,进出口银行聘请了国际知名的咨询公司,比照国际先进银行的实践,对全行的业务流程进行诊断、完善。其中一项就是负责建立新一代的信贷管理系统,实行精细化管理,实现自动化,提高服务能力,与现代化银行相适应,提高核心竞争力。
郭雁军感慨:“我们要做国内一流的银行,国际上一流的进出口银行,必须要学习国外先进的理念和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