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雷贝拉唑和常规药物治疗内科消化疾病疗效对比研究及药学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内科消化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均分为雷贝拉唑组以及常规药物组,常规药物组患者行奥美拉唑进行治疗,雷贝拉唑组患者行雷贝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雷贝拉唑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为83.33%,常规药物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为69.44%,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雷贝拉唑组患者的总并发症率为5.56%,常规药物组的总266424并发症率为19.44%,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内科消化疾病患者行雷贝拉唑治疗具有较高的疗效,且并发症率较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关键词:雷贝拉唑;内科消化疾病;疗效;药学分析
胃炎以及胃溃疡等内科消化疾病已经成为临床常见疾病,对人们的健康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在对患者的治疗中,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雷贝拉唑属于胃酸分泌抑制剂,可以抑制胃壁细胞分泌性微血管以及胞浆内冠状泡上酶的活性[1]。对于内科消化道疾病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是臨床药学分析相对较少。因此,本文将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并且分析其药学,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内科消化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42例,患者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42.6±4.1)岁,其中,胃溃疡患者3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25例,胃炎患者17例。
1.2 研究方法
常规药物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44871)进行治疗,给予患者口服30mg,每天服用1次。雷贝拉唑组患者采用雷贝拉唑(上海信谊万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31291)治疗,给予患者口服20mg,每天服用2次。对两组患者均治疗半个月,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疗效。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同时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腹痛、泛酸以及胃烧灼感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SPSS 17.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数据比较运用X2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比较
在本次研究中,雷贝拉唑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为83.33%,常规药物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为69.44%,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率比较
在本次研究中,雷贝拉唑组患者的总并发症率为5.56%,常规药物组的总并发症率为19.44%,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雷贝拉唑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为83.33%,常规药物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为69.44%,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对内科消化疾病患者的治疗中,采用雷贝拉唑,可以更好的清除患者体内的幽门螺杆菌。另外,在患者服用药物后,会在1h内起效,0.5~3.5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作用持续24小时以上。可分布到肝、肾、胃、十二指肠、甲状腺等组织,且易透过胎盘。通常单剂量生物利用度约35%,多剂量可增至约60%,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5%~96%,血浆半衰期为0.5~1小时,慢性肝病患者为3小时。本品在体内经肝脏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系统代谢,代谢物的80%经尿排泄,其余由胆汁分泌后从粪便排泄。另外,在对患者的治疗中,雷贝拉唑对于幽门螺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主要是由于雷贝拉唑服用后,会通过质子泵抑制剂作用,降低患者胃内的PH值,抑制幽门螺杆菌的活性。并且患者在服用药物后,会提升胃细胞电位,保证患者胃粘膜的稳定状态。可见,在雷贝拉唑的应用中,对于内科消化疾病患者具有较高的疗效。在对药物的治疗效果研究中,研究学者指出,雷贝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可以通过调节患者胃内的PH值来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繁殖,从而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经过对100例患者的研究发现,雷贝拉唑对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达到90%左右[2]。
雷贝拉唑组患者的总并发症率为5.56%,常规药物组的总并发症率为19.44%,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对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雷贝拉唑,可以降低患者的并发症率[3]。其主要是由于雷贝拉唑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强,时间长,故应用本品时不宜同时再服用其他抗酸剂或抑酸剂。同时,药物可延缓在肝脏氧化代谢的药物在体内的消除,如与安定一起使用时,应酌减后者的用量。另外,雷贝拉唑与经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代谢的药物(如华法令)可能有相互作用。因而在患者的临床应用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但是总体而言,其临床并发症率较低,说明药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研究显示,雷贝拉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保证患者的并发症率在10%以内。还有研究学者指出,在对内科消化疾病患者的治疗中,相比于常规治疗药物,采用雷贝拉唑,可以有效的清除患者体内的幽门螺杆菌,降低患者的感染机率,器主要是由于雷贝拉唑与其他药物发生反应的机率较低,在运用过程中,会通过质子泵的作用抑制胃酸,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陈光,徐小兵.雷贝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的成本-效果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6,(19):2972-2973.
[2]丁展华.埃索美拉唑与雷贝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比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63):129-131.
[3]马弘博.雷贝拉唑、伊托必利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5,(09):72-74.
关键词:雷贝拉唑;内科消化疾病;疗效;药学分析
胃炎以及胃溃疡等内科消化疾病已经成为临床常见疾病,对人们的健康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在对患者的治疗中,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雷贝拉唑属于胃酸分泌抑制剂,可以抑制胃壁细胞分泌性微血管以及胞浆内冠状泡上酶的活性[1]。对于内科消化道疾病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是臨床药学分析相对较少。因此,本文将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并且分析其药学,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内科消化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42例,患者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42.6±4.1)岁,其中,胃溃疡患者3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25例,胃炎患者17例。
1.2 研究方法
常规药物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44871)进行治疗,给予患者口服30mg,每天服用1次。雷贝拉唑组患者采用雷贝拉唑(上海信谊万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31291)治疗,给予患者口服20mg,每天服用2次。对两组患者均治疗半个月,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疗效。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同时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腹痛、泛酸以及胃烧灼感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SPSS 17.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数据比较运用X2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比较
在本次研究中,雷贝拉唑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为83.33%,常规药物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为69.44%,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率比较
在本次研究中,雷贝拉唑组患者的总并发症率为5.56%,常规药物组的总并发症率为19.44%,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雷贝拉唑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为83.33%,常规药物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为69.44%,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对内科消化疾病患者的治疗中,采用雷贝拉唑,可以更好的清除患者体内的幽门螺杆菌。另外,在患者服用药物后,会在1h内起效,0.5~3.5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作用持续24小时以上。可分布到肝、肾、胃、十二指肠、甲状腺等组织,且易透过胎盘。通常单剂量生物利用度约35%,多剂量可增至约60%,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5%~96%,血浆半衰期为0.5~1小时,慢性肝病患者为3小时。本品在体内经肝脏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系统代谢,代谢物的80%经尿排泄,其余由胆汁分泌后从粪便排泄。另外,在对患者的治疗中,雷贝拉唑对于幽门螺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主要是由于雷贝拉唑服用后,会通过质子泵抑制剂作用,降低患者胃内的PH值,抑制幽门螺杆菌的活性。并且患者在服用药物后,会提升胃细胞电位,保证患者胃粘膜的稳定状态。可见,在雷贝拉唑的应用中,对于内科消化疾病患者具有较高的疗效。在对药物的治疗效果研究中,研究学者指出,雷贝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可以通过调节患者胃内的PH值来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繁殖,从而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经过对100例患者的研究发现,雷贝拉唑对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达到90%左右[2]。
雷贝拉唑组患者的总并发症率为5.56%,常规药物组的总并发症率为19.44%,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对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雷贝拉唑,可以降低患者的并发症率[3]。其主要是由于雷贝拉唑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强,时间长,故应用本品时不宜同时再服用其他抗酸剂或抑酸剂。同时,药物可延缓在肝脏氧化代谢的药物在体内的消除,如与安定一起使用时,应酌减后者的用量。另外,雷贝拉唑与经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代谢的药物(如华法令)可能有相互作用。因而在患者的临床应用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但是总体而言,其临床并发症率较低,说明药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研究显示,雷贝拉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保证患者的并发症率在10%以内。还有研究学者指出,在对内科消化疾病患者的治疗中,相比于常规治疗药物,采用雷贝拉唑,可以有效的清除患者体内的幽门螺杆菌,降低患者的感染机率,器主要是由于雷贝拉唑与其他药物发生反应的机率较低,在运用过程中,会通过质子泵的作用抑制胃酸,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陈光,徐小兵.雷贝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的成本-效果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6,(19):2972-2973.
[2]丁展华.埃索美拉唑与雷贝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比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63):129-131.
[3]马弘博.雷贝拉唑、伊托必利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5,(09):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