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形势下我国标准化改革重心之一是鼓励社会团体制定符合市场需要的团体标准,各级各类行业协会将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通过调研国内外行业协会标准化工作现状,分析浙江省行业协会发展现状与问题,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三个主体入手,提出浙江省行业协会发展协会标准的建议,推动“浙江制造”品牌的建设。
关键词:行业协会 标准化 联盟标准 协会标准
Abstract: One main part of standardization reform of China is encouraging social organizations formulate group standards according with market demand, as well as all types of guilds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is proces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develop situation and problem through investigating and surveying current standardization work status of guilds from domestic and overseas. In order to push forward the brand construction of “made in Zhejiang”, come up with some suggestions for developing association standard of guilds of Zhejiang from three main parts: government, guild and company.
Key words: industry association, standardization, alliance standard, association standard
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以下简称《标准化法》)将国内标准划分为四种类型: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其中“行业标准”是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在国内外标准化领域还有广义上的行业标准,其包括由国家认可的协会、商会、联合会等社会组织发布的标准,也被称为协会标准或团体标准。2015年,《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 13号)明确指出“培育发展团体标准。在标准制定主体上,鼓励具备相应能力的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等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标准供市场自愿选用,增加标准的有效供给。在标准管理上,对团体标准不设行政许可,由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自主制定发布,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1]”至此,国内行业协会开展标准化建设已经形成新的局面。
国内行业协会是政府部门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下的产物,按照由政府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开展工作。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放开式发展,行业协会的市场性进一步被激发出来。浙江省块状产业十分发达,与之相匹配的行业协会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从标准化角度分析当前行业协会发展现状,研究在新形势下行业协会如何正确发挥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1 国外协会标准发展现状
行业协会起源于欧洲,目前,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行业协会已发展到了成熟阶段,成为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通过制定各种协会标准来发挥作用。发达国家行业协会的发展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以美国为代表,行业协会由企业自发组织,自愿加入,政府不干预,协会通过发布各类协会标准,统一该行业或领域内发展出现的分歧,或提高整个行业或领域的发展水平。至今美国有标准化团体700多家,其中286家被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认可为美国国家标准制定组织,其制定的标准可由ANSI批准发布为美国国家标准。行业协会发布的团体标准已占据美国所有标准的90%[2]。另一种以日本为代表,采用行业协会由大型企业发起、中小企业参与、政府推动其发展的模式。至今日本民间标准化组织有近200家,共制定了5000多项团体标准。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日本政府开始效仿美国发展模式,逐步放开对行业协会的干预。
标准化的活动与认证是密切相关的。认证是一种由国家认可的认证机构证明一个组织的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标准、技术规范或其强制性要求的合格评定活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51家代表性的协会组织推行31项认证,认证主要适用于本国,如美国艺术与创造性材料协会(ACMI)发起的认证项目,其范围包括儿童美术用品等艺术及手工材料产品,若要出口此类产品进入美国市场,必须通过其安全性检查贴上AP标签才可进入[3]。也有部分组织强化其影响力并推向全球,如美国保险商实验室(UL)制定的UL产品安全认证。
2 我国协会标准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宏观政策的转变,国内行业协会的发展迎来了春天。到2013年底,我国依法登记的行业协会有近7万家,全国性行业协会达800余家[4]。我国协会标准最早出现于1988年,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委员会(原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是我国最早开展制定协会标准的组织)1988年制定发布CECS 01《呋喃树脂防腐蚀工程技术规程》[5]。截至2014年底,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已发布380余项工程建设协会标准。中国标准化协会从2001年开始制定协会标准,至今已批准发布130余项协会标准[6]。2014年10月,上海发布首批10项社会团体标准,这批团体标准既包含新兴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的产品标准,也有新兴服务业的服务标准和社会管理领域的管理标准,为全国范围内标准化改革提供了经验。 目前,我国已经明确提出要培育发展团体标准。2015年7月,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确定了中国电子学会等39家社会团体标准试点,这是我国又一次标准化工作的转折点。此次试点涵盖了高新技术产业、新兴领域等,由此我国协会标准的发展迎来新篇章。
3 浙江省协会标准发展现状
浙江省是我国民营经济大省,也是产业集群发展特色省,现今浙江省行业协会总数已位居全国第4位,建成113家省级行业协会,2500多家市、县(县级市、区)行业协会[7]。笔者走访和调研全省67家省级行业协会,收集整理、分析其年度报告,总结其发展情况及其问题。
3.1 基本工作情况
行业协会是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行业协会帮助政府了解企业具体发展情况,出具调研报告,政府根据行业发展现状,出台符合国家总体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的新政策,由行业协会宣传政府最新发展政策,并帮助企业制定适宜的发展策略。其次,行业协会也是整个行业的领跑者,面对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巨大压力,行业协会联合政府主管部门,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上中下游完整信息资料包,鼓励技术创新,组织并承担行业标准的编制,完成产业升级和优化。再者,行业协会做好服务企业基本工作,67个行业协会都提出加强自身建设,完善规章制度,做好提供咨询和培训的工作,并组织国外参观和国内展览会等活动,加强交流和信息共享,创办报刊和网站。
3.2 标准化工作现状
67家省级行业协会的年度报告中有40家协会的报告提到开展标准化工作、制定标准,但标准化工作开展程度不一,其中有15家已完成或正在开展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联盟标准。如省挂锁行业协会主导制定行业标准QB/T 1918—2011《挂锁》,随即开展标准的宣传、培训、指导实施等活动;省节能行业协会2006—2012年共完成制修订标准53项,涵盖了工业、公共机构、商贸、饭店等30余个行业;省经编行业协会自2008年至今共制定9个联盟标准;省饰品行业协会于2009年制定《义乌饰品行业联盟标准》,2012年联合16家企业制定了联盟标准《环保型金属饰品锌合金材料联盟标准》;省照明电器协会联合30多家企业历时近2年,制定了节能灯管联盟标准,在业内得到一致好评。在另外25家中,有的协会虽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但已意识到标准化的重要性,如省计算机应用与教育协会提出进行高新技术标准化工作的宣讲,为今后开展标准化工作打下基础。
总结发现,浙江省行业协会及其协会标准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其中协会标准化工作已初步成形的协会,涉及了机械制造、能源、包装材料、饰品、会展服务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服务行业。这些行业的普遍特点一是结合国家标准化大趋势,如节能限额标准的大力推广;二是结合浙江省行业发展趋势,如饰品行业、照明电器行业联盟标准的飞速发展。目前浙江省鼓励由省内协会发起、众多企业共同参与联合制定发布联盟标准,已经成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补充,填补了该行业标准的空白,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保证。联盟标准的普及与应用不仅有利于全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而且避免了因压低价格而带来的反倾销投诉。
3.3 存在的问题
行业协会发展过程中,其主要相关方——政府职能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会员如何发挥各自功能是协会持续发展壮大的根本。在当前经济形势和社会背景下,浙江省行业协会在发展标准化工作中仍面临以下主要问题。
(1)政府如何平衡监管与服务的问题。
我国现行《标准化法》中对协会标准没有明确的定义以及法律效力和地位的说明,使得协会标准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受到质疑。同时,国内行业协会的起源不同于国外发达国家,国内行业协会主要由政府或政府下属的某个部门领头创建。因此,政府对于行业协会的社会定位以服务政府为主,即政府主导行业协会工作。这与市场经济下行业协会的功能相脱离,加之我国国情,政府职能部门在监管与服务中应优化平衡。具体表现为在协会标准化工作中,政府职能部门过于干涉其标准化程序,将导致标准制定时间过长、与前沿技术脱轨等问题,不利于协会标准的发展。
(2)行业协会如何壮大专业与标准的影响力的问题。
从67家省级行业协会的调研中发现,全省行业协会自身还存在较大的问题。因行业协会还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阶段,其体制的设置、制度的完善性、工作程序的规范性都是不成熟的;人员缺少,导致获取信息的主要平台网站内容单一,又长久不更新,企业无法了解最新的信息,因此对企业利益造成损害;行业协会的活动主要围绕企业,目前主要工作以市场营销、宏观政策与技术成果转化为主,涉及标准化的知识与专业储备较少,在发展协会标准化工作中需要完善内部实力与借助外力发展两种途径,这对于省级协会都是潜在的问题。
(3)企业如何保护自身利益和维护行业发展的问题。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也是行业协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行业内企业规模不一,市场竞争力悬殊较大,在经济利益面前企业面临保护自身利益和维护行业发展的博弈,这种博弈直接反映到其在行业协会中的活动。同时,新兴行业中的龙头企业更是强强联合,组织形成的产业联盟完全可以满足发展需要,制定的联盟标准进一步增强其竞争力,其影响力往往超过行业协会。同时,当前行业协会在逐渐脱离政府扶持,其工作经费主要来源之一是会员费,行业协会过于关注协会的会员规模,而忽视企业会员质量,这将造成行业协会的权威性以及工作效率都受到质疑。反映在行业协会标准化工作中,如协会标准缺乏权威性,会员不愿意实施其发布的标准。
4 对策与建议
行业协会是市场经济中的主要角色,也是浙江省经济结构转型中的重要力量之一。在全国标准化工作面临新发展、新机遇之际,省内行业协会应提升自身实力,将标准化工作纳入协会发展战略之中,将标准作为服务企业发展的主要支撑。
4.1 政府积极转变职能
新形势下政府要逐渐简政放权,明确职责,实行行业自律。(1)政府应转移自己的工作重心,只负责管理宏观事务,逐渐放开对行业协会的干涉,行业标准交给协会自己完成,既可以减少标准与市场脱节的现象,还可以加快标准的制修订速度[8]。(2)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确立行业协会地位的同时,对行业协会制定相应的社会监督机制。(3)政府部门在协会标准发展过程中应起到引导和协调的作用,以企业联盟标准作为突破口[9],协助行业协会开展协会标准的各项工作,包括协会标准的制修订、登记备案等工作。对已经初具规模的协会联盟标准,可以将其转化为协会标准,加强对协会标准化工作的引导,同时,政府应发挥其重要作用,应采取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参与制定和采用协会标准。 4.2 协会努力提升实力
(1)要完善行业协会自身建设,完善行业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各分支机构的职责和内部治理制度,完善行业宣传平台的搭建及后续工作的进行,扩大行业的知名度。(2)巩固标准化能力储备,形成一定规模的标准化内部团队与外部支撑专家库,确立自身协会标准的责任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定满足行业发展的协会标准。(3)行业协会应充分发挥服务企业的原则,为企业提供及时的咨询和业务培训工作,特别是与标准化相关的各项工作,如标准资讯普及、标准制定服务、标准实施咨询、产品认证衔接等。(4)注重行业品牌意识,紧扣全省大力打造和推进“浙江制造”品牌的历史机遇,行业协会应联合其会员企业,制定高质量的协会标准,积极加入“浙江制造”品牌的大家庭,从而扩大“浙江制造”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3 企业构建社会责任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行业协会的组成部分,对于发展优势明显、技术路线明确的企业更应构建社会责任,做好带头作用,将企业发展与行业发展、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和衔接起来,打破“彼强此弱”的格局,构建“大”与“强”和谐发展的企业生态圈。在行业协会的组织牵头下,龙头企业应联合起来,共同制定适用于整个产业链的协会标准,可以包括新的技术、成熟的管理体系等,为中、小规模发展不成熟的企业提供发展机遇。同时,中、小规模企业应主动加入行业协会的大阵营当中,明确自身定位,将协会标准融入自身发展,在产业链中做精做强。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13号)[DB/OL].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3/26/content_9557.html.
[2] 程旭.培育与发展团体标准的探讨[J]. 品牌与标准化, 2015(1):54-58.
[3] 国际标准协会认证一览表[DB/OL].http://www.cbsworld.com.cn/industries.html.
[4] 刘香,张剑渝. 如何更好发挥行业协会作用[N]. 光明日报,2015-04-01(007).
[5] 贺鸣. 中美协会标准的对比分析[J]. 工程建设标准化,2014(10):52-56.
[6] 康俊生,晏绍庆. 对社会团体标准发展的分析与思考[J].标准科学,2015(3):6-9.
[7] 翁士增. 浙江省行业协会发展瓶颈及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 中国市场,2015(6):61-64.
[8] 沈伟民,陈向平.关于发展社会团体标准的若干思考[J]. 质量与标准化,2015(1):01-04.
[9] 长人. 建立和完善协会标准——中国技术标准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J]. 中国质量与品牌,2005(7):14-21.
关键词:行业协会 标准化 联盟标准 协会标准
Abstract: One main part of standardization reform of China is encouraging social organizations formulate group standards according with market demand, as well as all types of guilds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is proces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develop situation and problem through investigating and surveying current standardization work status of guilds from domestic and overseas. In order to push forward the brand construction of “made in Zhejiang”, come up with some suggestions for developing association standard of guilds of Zhejiang from three main parts: government, guild and company.
Key words: industry association, standardization, alliance standard, association standard
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以下简称《标准化法》)将国内标准划分为四种类型: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其中“行业标准”是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在国内外标准化领域还有广义上的行业标准,其包括由国家认可的协会、商会、联合会等社会组织发布的标准,也被称为协会标准或团体标准。2015年,《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 13号)明确指出“培育发展团体标准。在标准制定主体上,鼓励具备相应能力的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等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标准供市场自愿选用,增加标准的有效供给。在标准管理上,对团体标准不设行政许可,由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自主制定发布,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1]”至此,国内行业协会开展标准化建设已经形成新的局面。
国内行业协会是政府部门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下的产物,按照由政府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开展工作。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放开式发展,行业协会的市场性进一步被激发出来。浙江省块状产业十分发达,与之相匹配的行业协会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从标准化角度分析当前行业协会发展现状,研究在新形势下行业协会如何正确发挥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1 国外协会标准发展现状
行业协会起源于欧洲,目前,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行业协会已发展到了成熟阶段,成为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通过制定各种协会标准来发挥作用。发达国家行业协会的发展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以美国为代表,行业协会由企业自发组织,自愿加入,政府不干预,协会通过发布各类协会标准,统一该行业或领域内发展出现的分歧,或提高整个行业或领域的发展水平。至今美国有标准化团体700多家,其中286家被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认可为美国国家标准制定组织,其制定的标准可由ANSI批准发布为美国国家标准。行业协会发布的团体标准已占据美国所有标准的90%[2]。另一种以日本为代表,采用行业协会由大型企业发起、中小企业参与、政府推动其发展的模式。至今日本民间标准化组织有近200家,共制定了5000多项团体标准。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日本政府开始效仿美国发展模式,逐步放开对行业协会的干预。
标准化的活动与认证是密切相关的。认证是一种由国家认可的认证机构证明一个组织的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标准、技术规范或其强制性要求的合格评定活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51家代表性的协会组织推行31项认证,认证主要适用于本国,如美国艺术与创造性材料协会(ACMI)发起的认证项目,其范围包括儿童美术用品等艺术及手工材料产品,若要出口此类产品进入美国市场,必须通过其安全性检查贴上AP标签才可进入[3]。也有部分组织强化其影响力并推向全球,如美国保险商实验室(UL)制定的UL产品安全认证。
2 我国协会标准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宏观政策的转变,国内行业协会的发展迎来了春天。到2013年底,我国依法登记的行业协会有近7万家,全国性行业协会达800余家[4]。我国协会标准最早出现于1988年,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委员会(原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是我国最早开展制定协会标准的组织)1988年制定发布CECS 01《呋喃树脂防腐蚀工程技术规程》[5]。截至2014年底,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已发布380余项工程建设协会标准。中国标准化协会从2001年开始制定协会标准,至今已批准发布130余项协会标准[6]。2014年10月,上海发布首批10项社会团体标准,这批团体标准既包含新兴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的产品标准,也有新兴服务业的服务标准和社会管理领域的管理标准,为全国范围内标准化改革提供了经验。 目前,我国已经明确提出要培育发展团体标准。2015年7月,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确定了中国电子学会等39家社会团体标准试点,这是我国又一次标准化工作的转折点。此次试点涵盖了高新技术产业、新兴领域等,由此我国协会标准的发展迎来新篇章。
3 浙江省协会标准发展现状
浙江省是我国民营经济大省,也是产业集群发展特色省,现今浙江省行业协会总数已位居全国第4位,建成113家省级行业协会,2500多家市、县(县级市、区)行业协会[7]。笔者走访和调研全省67家省级行业协会,收集整理、分析其年度报告,总结其发展情况及其问题。
3.1 基本工作情况
行业协会是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行业协会帮助政府了解企业具体发展情况,出具调研报告,政府根据行业发展现状,出台符合国家总体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的新政策,由行业协会宣传政府最新发展政策,并帮助企业制定适宜的发展策略。其次,行业协会也是整个行业的领跑者,面对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巨大压力,行业协会联合政府主管部门,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上中下游完整信息资料包,鼓励技术创新,组织并承担行业标准的编制,完成产业升级和优化。再者,行业协会做好服务企业基本工作,67个行业协会都提出加强自身建设,完善规章制度,做好提供咨询和培训的工作,并组织国外参观和国内展览会等活动,加强交流和信息共享,创办报刊和网站。
3.2 标准化工作现状
67家省级行业协会的年度报告中有40家协会的报告提到开展标准化工作、制定标准,但标准化工作开展程度不一,其中有15家已完成或正在开展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联盟标准。如省挂锁行业协会主导制定行业标准QB/T 1918—2011《挂锁》,随即开展标准的宣传、培训、指导实施等活动;省节能行业协会2006—2012年共完成制修订标准53项,涵盖了工业、公共机构、商贸、饭店等30余个行业;省经编行业协会自2008年至今共制定9个联盟标准;省饰品行业协会于2009年制定《义乌饰品行业联盟标准》,2012年联合16家企业制定了联盟标准《环保型金属饰品锌合金材料联盟标准》;省照明电器协会联合30多家企业历时近2年,制定了节能灯管联盟标准,在业内得到一致好评。在另外25家中,有的协会虽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但已意识到标准化的重要性,如省计算机应用与教育协会提出进行高新技术标准化工作的宣讲,为今后开展标准化工作打下基础。
总结发现,浙江省行业协会及其协会标准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其中协会标准化工作已初步成形的协会,涉及了机械制造、能源、包装材料、饰品、会展服务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服务行业。这些行业的普遍特点一是结合国家标准化大趋势,如节能限额标准的大力推广;二是结合浙江省行业发展趋势,如饰品行业、照明电器行业联盟标准的飞速发展。目前浙江省鼓励由省内协会发起、众多企业共同参与联合制定发布联盟标准,已经成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补充,填补了该行业标准的空白,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保证。联盟标准的普及与应用不仅有利于全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而且避免了因压低价格而带来的反倾销投诉。
3.3 存在的问题
行业协会发展过程中,其主要相关方——政府职能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会员如何发挥各自功能是协会持续发展壮大的根本。在当前经济形势和社会背景下,浙江省行业协会在发展标准化工作中仍面临以下主要问题。
(1)政府如何平衡监管与服务的问题。
我国现行《标准化法》中对协会标准没有明确的定义以及法律效力和地位的说明,使得协会标准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受到质疑。同时,国内行业协会的起源不同于国外发达国家,国内行业协会主要由政府或政府下属的某个部门领头创建。因此,政府对于行业协会的社会定位以服务政府为主,即政府主导行业协会工作。这与市场经济下行业协会的功能相脱离,加之我国国情,政府职能部门在监管与服务中应优化平衡。具体表现为在协会标准化工作中,政府职能部门过于干涉其标准化程序,将导致标准制定时间过长、与前沿技术脱轨等问题,不利于协会标准的发展。
(2)行业协会如何壮大专业与标准的影响力的问题。
从67家省级行业协会的调研中发现,全省行业协会自身还存在较大的问题。因行业协会还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阶段,其体制的设置、制度的完善性、工作程序的规范性都是不成熟的;人员缺少,导致获取信息的主要平台网站内容单一,又长久不更新,企业无法了解最新的信息,因此对企业利益造成损害;行业协会的活动主要围绕企业,目前主要工作以市场营销、宏观政策与技术成果转化为主,涉及标准化的知识与专业储备较少,在发展协会标准化工作中需要完善内部实力与借助外力发展两种途径,这对于省级协会都是潜在的问题。
(3)企业如何保护自身利益和维护行业发展的问题。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也是行业协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行业内企业规模不一,市场竞争力悬殊较大,在经济利益面前企业面临保护自身利益和维护行业发展的博弈,这种博弈直接反映到其在行业协会中的活动。同时,新兴行业中的龙头企业更是强强联合,组织形成的产业联盟完全可以满足发展需要,制定的联盟标准进一步增强其竞争力,其影响力往往超过行业协会。同时,当前行业协会在逐渐脱离政府扶持,其工作经费主要来源之一是会员费,行业协会过于关注协会的会员规模,而忽视企业会员质量,这将造成行业协会的权威性以及工作效率都受到质疑。反映在行业协会标准化工作中,如协会标准缺乏权威性,会员不愿意实施其发布的标准。
4 对策与建议
行业协会是市场经济中的主要角色,也是浙江省经济结构转型中的重要力量之一。在全国标准化工作面临新发展、新机遇之际,省内行业协会应提升自身实力,将标准化工作纳入协会发展战略之中,将标准作为服务企业发展的主要支撑。
4.1 政府积极转变职能
新形势下政府要逐渐简政放权,明确职责,实行行业自律。(1)政府应转移自己的工作重心,只负责管理宏观事务,逐渐放开对行业协会的干涉,行业标准交给协会自己完成,既可以减少标准与市场脱节的现象,还可以加快标准的制修订速度[8]。(2)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确立行业协会地位的同时,对行业协会制定相应的社会监督机制。(3)政府部门在协会标准发展过程中应起到引导和协调的作用,以企业联盟标准作为突破口[9],协助行业协会开展协会标准的各项工作,包括协会标准的制修订、登记备案等工作。对已经初具规模的协会联盟标准,可以将其转化为协会标准,加强对协会标准化工作的引导,同时,政府应发挥其重要作用,应采取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参与制定和采用协会标准。 4.2 协会努力提升实力
(1)要完善行业协会自身建设,完善行业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各分支机构的职责和内部治理制度,完善行业宣传平台的搭建及后续工作的进行,扩大行业的知名度。(2)巩固标准化能力储备,形成一定规模的标准化内部团队与外部支撑专家库,确立自身协会标准的责任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定满足行业发展的协会标准。(3)行业协会应充分发挥服务企业的原则,为企业提供及时的咨询和业务培训工作,特别是与标准化相关的各项工作,如标准资讯普及、标准制定服务、标准实施咨询、产品认证衔接等。(4)注重行业品牌意识,紧扣全省大力打造和推进“浙江制造”品牌的历史机遇,行业协会应联合其会员企业,制定高质量的协会标准,积极加入“浙江制造”品牌的大家庭,从而扩大“浙江制造”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3 企业构建社会责任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行业协会的组成部分,对于发展优势明显、技术路线明确的企业更应构建社会责任,做好带头作用,将企业发展与行业发展、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和衔接起来,打破“彼强此弱”的格局,构建“大”与“强”和谐发展的企业生态圈。在行业协会的组织牵头下,龙头企业应联合起来,共同制定适用于整个产业链的协会标准,可以包括新的技术、成熟的管理体系等,为中、小规模发展不成熟的企业提供发展机遇。同时,中、小规模企业应主动加入行业协会的大阵营当中,明确自身定位,将协会标准融入自身发展,在产业链中做精做强。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13号)[DB/OL].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3/26/content_9557.html.
[2] 程旭.培育与发展团体标准的探讨[J]. 品牌与标准化, 2015(1):54-58.
[3] 国际标准协会认证一览表[DB/OL].http://www.cbsworld.com.cn/industries.html.
[4] 刘香,张剑渝. 如何更好发挥行业协会作用[N]. 光明日报,2015-04-01(007).
[5] 贺鸣. 中美协会标准的对比分析[J]. 工程建设标准化,2014(10):52-56.
[6] 康俊生,晏绍庆. 对社会团体标准发展的分析与思考[J].标准科学,2015(3):6-9.
[7] 翁士增. 浙江省行业协会发展瓶颈及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 中国市场,2015(6):61-64.
[8] 沈伟民,陈向平.关于发展社会团体标准的若干思考[J]. 质量与标准化,2015(1):01-04.
[9] 长人. 建立和完善协会标准——中国技术标准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J]. 中国质量与品牌,2005(7):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