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向前推进,现行增值税与营业税并存的整体框架导致的问题越来越明显。上世纪九十年代,第三产业发展还处在相对较低的水平,1994 年税制改革依然把第三产业营业税作为主要地方税存在,这对于调动地方发展第三产业的积极性十分有利。
[关键词]:营改增 增值税 营业税 減税
一、营改增扩围的现实意义
对于制造业来说,购买服务没有增值税发票,意味着其中所含的增值税得不到抵扣,为了避免重复纳税,涉及与营业税相关的企业及产业,就会尽可能减少外购服务和流转环节,极易形成“小而全”“大而全”的经营模式,就拿物流行业来说,假如将仓储业务与运输业务分开,且分别属于不同的法人,那么仓储和运输两个环节都要征收营业税,这显然不利于专业化分工和服务外包的发展。
营改增之前对现代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的工业设计、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征收而营业税,阻抑了市场细分和分工协作,妨碍了产业和企业的技术进步,所以减少营业税的适用领域,其负面作用就可以大大减少。同时,用增值税来替代营业税,也使针对货物生产销售的增值税扩大到服务领域,增值税环环相扣的抵扣链条就会更加完整,能更有效发挥增值税的中性作用并减少税收流失。
二、营改增扩围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 一) 面临的问题
1. 税制衔接问题。首先,由于营改增在部分行业、部分纳税人、个别地区之间扩围试点,加上营业税制度和增值税制度存在差异,必然会在增值税抵扣、运输费用抵扣、差额征税、混业经营等诸多方面产生不协调因素,对此我们必须进行衔接。其次,由于增值税与营业税彼此的税收优惠政策比较复杂,以及两种税在征收原理和征收方式上的差异性,扩围试点难免产生新的税收优惠问题,这也需要衔接。再次,两种税制在不同地区之间、不同纳税人之间、不同业务之间的过渡及衔接无论是在企业执行层面还是税收征管层面都需要过程。尽管试点文件对此做了安排,但还远远不够。
2. 营改增无法完全解决税负公平问题。增值税强调税负公平而不注重行业的内容差异,避免重复征税,对税率的要求档次相对要少。在对部分国家 1995 年增值税率的统计中显示,被统计的 100 个国家中,采用单一税率的国家 47 个,采用双税率的国家 21 个,采用三个税率的国家 14 个,采用三个以上税率的国家 18 个。欧盟也曾建议其成员国简化税率,只使用两档税率: 一个标准税率,一个低档税率。不同的税率会造成抵扣额的不同,很容易过分加重某行业的负担,造成税负不均,也破坏了增值税链条的完整性。但我国此次营改增试点中反而增加了增值税的税率,这显然是受到目前营改增尚未完全推广的制约,也是为了扶持特定行业的需要。
3. 从上海税改试点情况看,营改增导致部分交通运输企业税负不减反增。例如,占货运企业很大一部分成本的过路过桥费不属于“营改增”的范畴,也就无法开具增值税发票供运输企业抵扣税款。除此之外,运输企业成本还包括油耗、人工工资和场地租金。按国家规定,只有油料和修理费能拿到增值税发票,企业可以进行抵扣,但运输司机不定点加油取得的发票 90% 以上是机打小票无法抵扣,而油料消耗占运输行业成本的 40%,仓库租金、人工成本、保险费等均不能抵扣。
4. 营改增将造成地方可用财力减少,地方财政收支平衡的基础将被打破。在现行分税制体制下,营业税是地方第一大税种。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按增值税分配比例中央分享 75%,地方分享 25%,营业税又是地方政府收入,即使税收收入不变,地方政府收入也会减少 75%。一旦营业税不再是地方政府的主体税种,增值税也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增值税,那么国、地税各自征管的格局就会被打破,也就脱离了现行税制体系和征管制度的分税制。为保证试点的顺利进行,试点地区将原征自营业税地盘、现改征增值税之后的收入原封不动地“还给”地方政府,但在体制上,地方政府的自主财源被“挖掉”了一大块。失掉了这一大块自主财源的支撑,地方财政收支平衡的基础便被打破。
( 二) 应对策略
2012 年 8 月 1 日起我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在更多的地方和行业扩大试点,针对扩围后面临的问题现提出如下应对策略:
1. 尽快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⑴由于营改增在部分纳税人试点的地区性、行业性,势必导致试点与非试点地区、行业及纳税人之间出现税制方面的衔接问题,而且仅在小范围内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难以发挥税收的作用,解决税制衔问题需要营改增在全国推行。⑵营改增试点方案中为了扶持特定行业,保证试点的顺利运行反而增加了增值税的税率,显然是受到目前营改增尚未完全推广的制约。试点以后税制变得更加复杂,这不仅提高了税收成本,而且也加大了纳税人偷逃税的可能性,在全国推行营改征增可进行税率精简,进而提高税收效率。⑶营改增旨在消除重复征税问题,其本质是减税,体现了对试点地区、试点行业、试点纳税人的政策倾斜,反之对非试点地区、非试点行业、非试点纳税人则是政策盲区,不能体现税负公平原则,因此应尽快在全国实施营改增。⑷我国经济发展地区差异极其明显,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相比较,显然发达地区丰足的地方财源能更有实力地支持本地区进行以减税为主的营改增试点改革,因而也更利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当然也不利于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为了均衡发展经济,营改增在全国推行不宜久拖。
2. 综合考虑试点行业及纳税人的不同情况,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从试点情况看,营改增导致部分交通运输企业税负不减反增,为保证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扩围改革的平稳过渡和顺利实施,对因营改增税制转换过程中而导致税负增加的试点企业应综合考虑其行业及纳税人的不同情况实施超税负返还措施; 或者制定有扶持期限、扶持资金、扶持方式等针对性过渡扶持政策,比如设立市与区县两级财政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试点财政专项资金,按照“企业据实申请、财政分类扶持、资金及时预拨”方式对税负升高试点企业区别对待、分类予以扶持,以确保试点企业和试点行业税负基本不增加,促进试点企业创新服务领域、转变经营方式、用好政策、抓住机遇、整合业务资源。
3. 将货物运输服务纳入物流辅助服务。在不改变营改增试点方案基本框架的前提下,将“货物运输服务”从“交通运输服务”中剥离,纳入“物流辅助服务”,采用 6%的税率( 经测算,略高于营业税实际负担率) 。这样既实现了物流业务各环节税率统一,有利于物流业一体化运作,也能够解决试点中货物运输业务税负大幅增加的问题。同时,建议在今后改革中,明确设立“物流综合服务”统一税目,与物流相关的各环节业务执行统一的税目和税率,以适应物流业一体化运作的需要。
4. 重新构建分税体系及新的地方税种。目前的营改增试点中,改征增值税部分留归地方财政,已经打乱了中央和地方此前的分税制,随着营改增在全国的铺开,税款的归属问题必须慎重决策。营业税作为地方主体税种改为增值税共享后,我们必须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即合理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增值税分成比例,重新构建分税体系,否则地方财政的缺口会越来越大,并导致财政困难的地方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为减少财政赤字,保持收支平衡,弥补因营业税改征增值税造成的地方税收损失,增加税收收入、重建地方主体税种或者重建地方税体系也就顺理成章地摆上了桌面,比如新增环境税、遗产税或适时全面推行房产税等等。
三、结语
综上所述,营改增是以结构性减税政策措施促进稳定增长、调整产业结构的关键点,营改增对于企业税收成本降低、三次产业融合、社会专业化分工、企业发展能力增强、消费及投资和出口结构优化、税制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营改增 增值税 营业税 減税
一、营改增扩围的现实意义
对于制造业来说,购买服务没有增值税发票,意味着其中所含的增值税得不到抵扣,为了避免重复纳税,涉及与营业税相关的企业及产业,就会尽可能减少外购服务和流转环节,极易形成“小而全”“大而全”的经营模式,就拿物流行业来说,假如将仓储业务与运输业务分开,且分别属于不同的法人,那么仓储和运输两个环节都要征收营业税,这显然不利于专业化分工和服务外包的发展。
营改增之前对现代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的工业设计、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征收而营业税,阻抑了市场细分和分工协作,妨碍了产业和企业的技术进步,所以减少营业税的适用领域,其负面作用就可以大大减少。同时,用增值税来替代营业税,也使针对货物生产销售的增值税扩大到服务领域,增值税环环相扣的抵扣链条就会更加完整,能更有效发挥增值税的中性作用并减少税收流失。
二、营改增扩围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 一) 面临的问题
1. 税制衔接问题。首先,由于营改增在部分行业、部分纳税人、个别地区之间扩围试点,加上营业税制度和增值税制度存在差异,必然会在增值税抵扣、运输费用抵扣、差额征税、混业经营等诸多方面产生不协调因素,对此我们必须进行衔接。其次,由于增值税与营业税彼此的税收优惠政策比较复杂,以及两种税在征收原理和征收方式上的差异性,扩围试点难免产生新的税收优惠问题,这也需要衔接。再次,两种税制在不同地区之间、不同纳税人之间、不同业务之间的过渡及衔接无论是在企业执行层面还是税收征管层面都需要过程。尽管试点文件对此做了安排,但还远远不够。
2. 营改增无法完全解决税负公平问题。增值税强调税负公平而不注重行业的内容差异,避免重复征税,对税率的要求档次相对要少。在对部分国家 1995 年增值税率的统计中显示,被统计的 100 个国家中,采用单一税率的国家 47 个,采用双税率的国家 21 个,采用三个税率的国家 14 个,采用三个以上税率的国家 18 个。欧盟也曾建议其成员国简化税率,只使用两档税率: 一个标准税率,一个低档税率。不同的税率会造成抵扣额的不同,很容易过分加重某行业的负担,造成税负不均,也破坏了增值税链条的完整性。但我国此次营改增试点中反而增加了增值税的税率,这显然是受到目前营改增尚未完全推广的制约,也是为了扶持特定行业的需要。
3. 从上海税改试点情况看,营改增导致部分交通运输企业税负不减反增。例如,占货运企业很大一部分成本的过路过桥费不属于“营改增”的范畴,也就无法开具增值税发票供运输企业抵扣税款。除此之外,运输企业成本还包括油耗、人工工资和场地租金。按国家规定,只有油料和修理费能拿到增值税发票,企业可以进行抵扣,但运输司机不定点加油取得的发票 90% 以上是机打小票无法抵扣,而油料消耗占运输行业成本的 40%,仓库租金、人工成本、保险费等均不能抵扣。
4. 营改增将造成地方可用财力减少,地方财政收支平衡的基础将被打破。在现行分税制体制下,营业税是地方第一大税种。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按增值税分配比例中央分享 75%,地方分享 25%,营业税又是地方政府收入,即使税收收入不变,地方政府收入也会减少 75%。一旦营业税不再是地方政府的主体税种,增值税也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增值税,那么国、地税各自征管的格局就会被打破,也就脱离了现行税制体系和征管制度的分税制。为保证试点的顺利进行,试点地区将原征自营业税地盘、现改征增值税之后的收入原封不动地“还给”地方政府,但在体制上,地方政府的自主财源被“挖掉”了一大块。失掉了这一大块自主财源的支撑,地方财政收支平衡的基础便被打破。
( 二) 应对策略
2012 年 8 月 1 日起我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在更多的地方和行业扩大试点,针对扩围后面临的问题现提出如下应对策略:
1. 尽快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⑴由于营改增在部分纳税人试点的地区性、行业性,势必导致试点与非试点地区、行业及纳税人之间出现税制方面的衔接问题,而且仅在小范围内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难以发挥税收的作用,解决税制衔问题需要营改增在全国推行。⑵营改增试点方案中为了扶持特定行业,保证试点的顺利运行反而增加了增值税的税率,显然是受到目前营改增尚未完全推广的制约。试点以后税制变得更加复杂,这不仅提高了税收成本,而且也加大了纳税人偷逃税的可能性,在全国推行营改征增可进行税率精简,进而提高税收效率。⑶营改增旨在消除重复征税问题,其本质是减税,体现了对试点地区、试点行业、试点纳税人的政策倾斜,反之对非试点地区、非试点行业、非试点纳税人则是政策盲区,不能体现税负公平原则,因此应尽快在全国实施营改增。⑷我国经济发展地区差异极其明显,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相比较,显然发达地区丰足的地方财源能更有实力地支持本地区进行以减税为主的营改增试点改革,因而也更利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当然也不利于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为了均衡发展经济,营改增在全国推行不宜久拖。
2. 综合考虑试点行业及纳税人的不同情况,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从试点情况看,营改增导致部分交通运输企业税负不减反增,为保证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扩围改革的平稳过渡和顺利实施,对因营改增税制转换过程中而导致税负增加的试点企业应综合考虑其行业及纳税人的不同情况实施超税负返还措施; 或者制定有扶持期限、扶持资金、扶持方式等针对性过渡扶持政策,比如设立市与区县两级财政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试点财政专项资金,按照“企业据实申请、财政分类扶持、资金及时预拨”方式对税负升高试点企业区别对待、分类予以扶持,以确保试点企业和试点行业税负基本不增加,促进试点企业创新服务领域、转变经营方式、用好政策、抓住机遇、整合业务资源。
3. 将货物运输服务纳入物流辅助服务。在不改变营改增试点方案基本框架的前提下,将“货物运输服务”从“交通运输服务”中剥离,纳入“物流辅助服务”,采用 6%的税率( 经测算,略高于营业税实际负担率) 。这样既实现了物流业务各环节税率统一,有利于物流业一体化运作,也能够解决试点中货物运输业务税负大幅增加的问题。同时,建议在今后改革中,明确设立“物流综合服务”统一税目,与物流相关的各环节业务执行统一的税目和税率,以适应物流业一体化运作的需要。
4. 重新构建分税体系及新的地方税种。目前的营改增试点中,改征增值税部分留归地方财政,已经打乱了中央和地方此前的分税制,随着营改增在全国的铺开,税款的归属问题必须慎重决策。营业税作为地方主体税种改为增值税共享后,我们必须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即合理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增值税分成比例,重新构建分税体系,否则地方财政的缺口会越来越大,并导致财政困难的地方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为减少财政赤字,保持收支平衡,弥补因营业税改征增值税造成的地方税收损失,增加税收收入、重建地方主体税种或者重建地方税体系也就顺理成章地摆上了桌面,比如新增环境税、遗产税或适时全面推行房产税等等。
三、结语
综上所述,营改增是以结构性减税政策措施促进稳定增长、调整产业结构的关键点,营改增对于企业税收成本降低、三次产业融合、社会专业化分工、企业发展能力增强、消费及投资和出口结构优化、税制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