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素材积累初探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9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积累是作文教学的基础。作文教学必须从积累开始。通过多种渠道的积累,学生胸中有材料厚积而薄发,作文时就会顺手一些,信手拈来。写作能力的提高,便有了基础。
  关键词 素材积累 阅读 背诵 练笔
  积累:就是为了将来发展的需要,逐渐聚集起有用的资源,使之慢慢增长、完善(《辞海》)。小学生学习语文,先是对阅读和字的学习,再是对词的学习,然后是句、段、篇的学习,其实,这些都是为今后的写作进行积累。作文是学生语文创新能力和言语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老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常常发现很多学生要么是没有东西可写,要么是有了内容而表情达意却不够准确、流畅、生动,究其原因,归根到底是他们没有丰富的作文素材积累和语言经验。积累得多的孩子往往作文内容丰富、语言生动优美、结构合理,构思也巧妙。而积累得少的孩子写的作文往往内容简单,表达苍白无力,更无精彩之说。作文要有素材,素材来自积累。学生心中积累了丰富的作文材料,作文时就会有人可写,有事可叙,有景可摹,有情可抒,其心理上的惧怕也就变为喜欢了。教师应怎样指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积累作文材料呢?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建议。
  一、课外阅读,积累习作素材
  为了写《资本论》,马克思先后阅读了一千五百多种书,留下了一百多本读书笔记。他几乎掌握欧洲所有国家的语言,在头脑里积累储存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和资料。指导学生多读各位大师、大家的作品,自然能学到他们作文的方法和技巧,就能达到心领神会的程度。实际教学中,要指导学生从阅读课外书籍中积累素材,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鼓励学生自觉阅读,随时摘录,坚持写读书笔记。同时指导学生按内容分成写景、写人、写物、记事等将材料分类。习作素材的积累应该是阅读、理解、背诵、记忆有机地结合。最好的积累方法就是用心地阅读。而阅读的对象绝不仅仅局限于作文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博览群书,各种文章都看。要求学生在每次看书的时候做到:①一边读一边划。划出自己认为最好的词句,划出自己最欣赏的地方,划出最有趣最吸引自己的地方。②一边读一边记。将好的词句、段落摘抄在积累本上。当学生某篇作文无事可写、无从下笔的时候,就可以找来平时积累的相关资料为参考,可以让其模仿,但不能照抄原文和积累本。这种方法很适合于作文功底较差的孩子,一是可以帮助他们写完作文,另外一方面可以培养他们自己写作文的好习惯。最重要的是在完成作文时,之前积累的东西已经内化成了自己的东西。下次再遇到相关题材作文题目时就能随时调出“记忆”里存储的材料了。
  二、指导背诵,积累习作素材
  著名作家梁衡先生说:“大量阅读还不够,语文学习最基本、最简便的方法就是背书。要背下来,才能将众多的资源转化成自身的营养。”他总结的读写心得是:“背诵十万字,读破百部书,手写千万言。”总的指导思想是:“先厚积,先输入;后薄发,后输出。”老师要要求学生熟读甚至背诵课本中优美语句、精彩片断、优秀篇章,让学生从中得到较多的语言储备,这是积累作文素材的有效方法之一。如果读而不背,写作时就会感到词语贫乏,词不达意。
  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的最佳记忆时期,教师首先应对学生加强背诵指导,强化记忆,帮助他们积累终生受用的素材。其次,对于优秀篇目,可以让学生整篇背诵,或选择其中片断背诵。利用休息时间,进行吟诵、品味、内化。再次,指导学生养成摘录课文中优美词句的习惯,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时间长了,学生能熟悉各种各样的句式、段式、篇章结构方法,了解句与句、句与段、段与段、段与篇之间的联系,写作时想用到某些段式结构方法、句式,视野也就宽了。
  三、留心生活,积累习作素材
  生活是小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是学生奠定作文根基的基础。小学生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需要教师走进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生活,接触他们的世界,用心捕捉。教学中,让学生运用教材中课堂上学到的观察方法,留心自己的身边事情,观察生活、自然、社会,从中捕捉和积累作文素材,提高观察分析事物、认识自然和社会的能力。吸取写作内容的养分。其次,在家长的配合下,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每次活动都要有一定的主题,活动前要有充分准备,活动中要细心指导学生留心生活,活动后要认真帮助学生回顾总结。还可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通过报刊、书籍、网络、影视等积累素材,以扩大学生的见闻,丰富学生的生活。任何事情,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了,才会表达得更加真切感人。只有用一颗敏感细腻的心,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随时随地做个有心人,才能获取写作的灵感,积累习作的素材。
  四、及时练笔,运用习作素材
  小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浅,经验也比较少,但是这并不表明他们对生活毫无感觉,留心课堂、家庭和社会的一切动向,将有关的或重要的内容记下来,这或许是作文的好素材。积累其实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平时看电视、听别人说话都可以吸收到不少好的词汇、句子和写作素材。要教会学生将这些素材记在心中,及时地记录下来。最重要的是,在不停地积累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及时地复习。隔一段时间就翻看一下以前记录的内容,以达到巩固的效果。
  积累是作文教学的基础。作文教学必须从素材的积累开始。通过多种渠道、多种途径的积累,学生心中有了材料,就能厚积而薄发,写作时就会顺手一些。写作能力的提高也相应有了一些基础。
其他文献
找准病因——课堂现状分析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改的全新理念带来了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的深入进行,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特别是课堂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非常普遍。我认为,造成课堂教学的低效、无效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认识层面的问题,包括教材解读不深刻、学生把握不到位、目标定位
摘要 在对教材内容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注重“以人的发展为本”。灵活使用教材,积极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情境。注重学生自己的思维过程,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和宽松的思维气氛,努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究解题方法,在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合作讨论,探究不同的解题方法。  关键词 情境创设 独立探究 合作讨论 体验数学  数学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认知发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自觉、主动的学习行为。它具有鲜明的个性特性,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它表现为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参与的精神与积
教师经常遇到某一知识反复教学却不为学生所掌握的情况。就某一教学环节进行反思后发现,“百闻不如一见”的现象产生的原因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
摘要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 在教学中,英语教师应该实施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技能。文章试从情感激励、情境带入及课堂反馈三个方面探讨了小学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 小学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当前,有效教学是课程改革的永恒话题。就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而言,我们应改变原有的“死记硬背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面的活动。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操纵者、设计者和组织者。不同的教学体系赋予教师不同的职责和名称。不论赋予教师哪种称呼,都在强调一点:教师的素质,即教师
摘要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要想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就要深入到数学的“灵魂深处”,就要加强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关键词 转化的思想 替换的思想 实验猜测的方法  苏教版教材比较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要求学生了解转化的思想、替换的思想、简单的统计、方程、归纳等数学思想和方法,优化思想、分类思想、模
一提到复习课,人们首先想到练习题与试卷,教师不辞劳苦地把学生推向题海。这样的教学方式既使教师感到疲惫不堪,又让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极大地降低了课堂效率。为克服以
小学英语教学技巧种类繁多。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不仅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掌握并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常用的技巧主要有:讲故事、做游戏、课堂
课堂小练笔是单元习作的有益补充,有利于学生培养习作兴趣,减缓作文教学的“坡度”,实现课堂教学与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同步。语文教师利用语文课堂精心选择落笔点,并对课堂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