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待优生指智力正常,但学习困难,因为厌学以致难以完成学业的学生。待优生学习成绩比较差,纪律涣散。尽管他们占班级人数的比例不大,但对班级的影响却相当大。因此,待优生的教育工作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意义重大。
一、利用“三心”关爱待优生
1.爱心
教师对于每一个学生都要有一颗关爱之心,尤其是对待优生更要关爱有加。待优生之所以会落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现实问题,也有基础原因;有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教师必须牢固树立每一个待优生都可以转化的观念,本着“只有方法不当的老师,没有无法转变的学生”这一理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主要矛盾,向待优生伸出援助之手,给他们特殊的关怀和温暖。教师的爱心会使待优生心灵的闪光点得以激活,使这些闪光点在他们的思想上占据主导地位并巩固下来,进而使其产生改变自我的动力,逐步达到改变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效果。
2.自信心
教师必须对待优生是可以转化的这一信念坚信不疑。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马卡连柯曾经说过:“培养人就是培养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十三四岁的孩子在人生的旅途刚刚起步,难免会有跌跌撞撞,在遭遇挫折时,他们很容易就会产生就此罢休的想法。这个时候教师要给他们必要的鼓励、勇气、信心,尤其是待优生,教师更需要帮他们树立信心。
记得一次期中考试后,我所教的一个班的几名待优生的成绩十分不理想。在我讲解试卷的时候,他们有的灰溜溜,低着头,眼皮儿都不敢往上抬;有的摆出一幅满不在乎、自暴自弃的样子。见此情景,我便对他们说:“同学们,万丈高楼平地起,我们只有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考试才能取得好成绩,这次考试有一些人的成绩不理想,但你们思考过没有:你平时的努力程度如何?取得好成绩的同学又是怎样努力的呢?其实,人的智商原本没多大差别,咱们班的学生都是非常聪明的,只要你们课上认真听讲、课下及时复习,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我相信每个人都会取得好成绩的,老师愿做你们的扶臂人,协助你们振臂高飞”。我记得当时那几个学生们的精神都为之一振,尤其是那几个待优生,一个个扬起了小脸儿,开始认真地听起课来,还不停地记笔记。所以,我认为教师要尽量从不同的角度对待优生加以引导、鼓励,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使其产生学习的动力,从而达到对他们转化的目的。
3.耐心
“冰冻三尺,非一日寒”。待优生的思想转化,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地做思想工作。待优生的基础一般都比较差,教师一方面要努力找出他们落后的原因,另一方面要对症下药,为他们制定好转化的计划。这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待优生的思想在转化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反复,教师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耐性。
二、利用“四忌”感化待优生
1.忌责备
一个班级不可能没有待优生。有的教师看到待优生做错了事或作业做得不好、考试成绩差,不是说服教育、帮助辅导,而是开口责备。教师的责备使待优生抬不起头来,在全班同学面前丢丑,自尊心受到伤害,产生自卑心理,从此情绪更加低落,进而自暴自弃,今后,更会对老师的教育采取抵触的态度。
2.忌讥讽
有的待优生虽然已经读到初三了,初一的知识他可能还不会,教师煞费苦心的辅导,终因基础薄弱,未能改变他的成绩。教师有些不耐烦,就会当着全体同学的面对待优生挖苦、羞辱,会使待优生觉得低人一等,更加失去对学习的信心。
3.忌冷漠
待优生的思想认识及成绩的提高,很少有直线上升的,而是螺旋式的,有时还会出现大幅度的反复。有的待优生纪律观念淡薄,表现鲁莽、蛮横,常做一些越轨的事。他们认为老师和同学看不起他们,因而对老师和同学有戒心,甚至破罐子破摔,以粗暴无礼来反抗老师和同学的教育帮助。对此情况,有的老师会说:“汝子不可教也!”于是对其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教育态度。殊不知教师的冷漠,只能使他们自暴自弃,在后进的路上滑得更快。
4.忌过分惩罚
有的老师经常对待优生进行惩罚,例如,待优生完不成作业,老师就罚他们写一百遍、二百遍;待优生不遵守纪律,老师就罚他们站着或进行劳动。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严厉的惩罚和过分的责备,都会招致教育上的失败。惩罚是短暂的、消极的、让人痛苦的教育,它的反作用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别林斯基说:“有损人类尊严的各种惩罚施加于儿童,会压制儿童精神上的可贵的自由,也会使儿童的心灵为自卑、恐惧、隐瞒和狡猾的肮脏之诱惑所腐蚀,在这种情况下的教育是徒劳的。”
在实践中,只要是教师的引导得法,并持之以恒地加以监督,再差的学生也会有进步的。只要教师付出真诚的爱,学生就会视老师如朋友,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
一、利用“三心”关爱待优生
1.爱心
教师对于每一个学生都要有一颗关爱之心,尤其是对待优生更要关爱有加。待优生之所以会落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现实问题,也有基础原因;有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教师必须牢固树立每一个待优生都可以转化的观念,本着“只有方法不当的老师,没有无法转变的学生”这一理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主要矛盾,向待优生伸出援助之手,给他们特殊的关怀和温暖。教师的爱心会使待优生心灵的闪光点得以激活,使这些闪光点在他们的思想上占据主导地位并巩固下来,进而使其产生改变自我的动力,逐步达到改变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效果。
2.自信心
教师必须对待优生是可以转化的这一信念坚信不疑。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马卡连柯曾经说过:“培养人就是培养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十三四岁的孩子在人生的旅途刚刚起步,难免会有跌跌撞撞,在遭遇挫折时,他们很容易就会产生就此罢休的想法。这个时候教师要给他们必要的鼓励、勇气、信心,尤其是待优生,教师更需要帮他们树立信心。
记得一次期中考试后,我所教的一个班的几名待优生的成绩十分不理想。在我讲解试卷的时候,他们有的灰溜溜,低着头,眼皮儿都不敢往上抬;有的摆出一幅满不在乎、自暴自弃的样子。见此情景,我便对他们说:“同学们,万丈高楼平地起,我们只有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考试才能取得好成绩,这次考试有一些人的成绩不理想,但你们思考过没有:你平时的努力程度如何?取得好成绩的同学又是怎样努力的呢?其实,人的智商原本没多大差别,咱们班的学生都是非常聪明的,只要你们课上认真听讲、课下及时复习,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我相信每个人都会取得好成绩的,老师愿做你们的扶臂人,协助你们振臂高飞”。我记得当时那几个学生们的精神都为之一振,尤其是那几个待优生,一个个扬起了小脸儿,开始认真地听起课来,还不停地记笔记。所以,我认为教师要尽量从不同的角度对待优生加以引导、鼓励,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使其产生学习的动力,从而达到对他们转化的目的。
3.耐心
“冰冻三尺,非一日寒”。待优生的思想转化,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地做思想工作。待优生的基础一般都比较差,教师一方面要努力找出他们落后的原因,另一方面要对症下药,为他们制定好转化的计划。这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待优生的思想在转化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反复,教师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耐性。
二、利用“四忌”感化待优生
1.忌责备
一个班级不可能没有待优生。有的教师看到待优生做错了事或作业做得不好、考试成绩差,不是说服教育、帮助辅导,而是开口责备。教师的责备使待优生抬不起头来,在全班同学面前丢丑,自尊心受到伤害,产生自卑心理,从此情绪更加低落,进而自暴自弃,今后,更会对老师的教育采取抵触的态度。
2.忌讥讽
有的待优生虽然已经读到初三了,初一的知识他可能还不会,教师煞费苦心的辅导,终因基础薄弱,未能改变他的成绩。教师有些不耐烦,就会当着全体同学的面对待优生挖苦、羞辱,会使待优生觉得低人一等,更加失去对学习的信心。
3.忌冷漠
待优生的思想认识及成绩的提高,很少有直线上升的,而是螺旋式的,有时还会出现大幅度的反复。有的待优生纪律观念淡薄,表现鲁莽、蛮横,常做一些越轨的事。他们认为老师和同学看不起他们,因而对老师和同学有戒心,甚至破罐子破摔,以粗暴无礼来反抗老师和同学的教育帮助。对此情况,有的老师会说:“汝子不可教也!”于是对其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教育态度。殊不知教师的冷漠,只能使他们自暴自弃,在后进的路上滑得更快。
4.忌过分惩罚
有的老师经常对待优生进行惩罚,例如,待优生完不成作业,老师就罚他们写一百遍、二百遍;待优生不遵守纪律,老师就罚他们站着或进行劳动。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严厉的惩罚和过分的责备,都会招致教育上的失败。惩罚是短暂的、消极的、让人痛苦的教育,它的反作用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别林斯基说:“有损人类尊严的各种惩罚施加于儿童,会压制儿童精神上的可贵的自由,也会使儿童的心灵为自卑、恐惧、隐瞒和狡猾的肮脏之诱惑所腐蚀,在这种情况下的教育是徒劳的。”
在实践中,只要是教师的引导得法,并持之以恒地加以监督,再差的学生也会有进步的。只要教师付出真诚的爱,学生就会视老师如朋友,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