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实践性教学趋势日益明朗,这种改革思路与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相一致,也是高职语文自身发展使然和课程改革的必然出路。在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改革中,应突出实践性教学,从教学思想到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按照实践性的要求,推进高职语文课程改革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高职语文教学 课程改革 实践性教学
高职语文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必修课。随着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实践性教学趋势日益明朗,这种改革的思路与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相一致,也是高职语文自身发展的使然和课程改革的必然出路。
一、高职语文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
今天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特征体现在培养目标的应用性、专业设置的职业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办学体制的地方性四个方面。
高职教育的性质是职业教育,强调素质教育。高职生毕业之后要就业应聘,语言是频繁使用的工具,没有较高的语文素质就不能适应现实发展需要,即使过硬的专业素质尚需熟练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奏效。目前,高职学科课程改革相当活跃,其基本趋势是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增加实践课(减少理论课时),提高实践效率。高职语文作为其中的一个学科,只有进入这种状态才能与之适应。语文教师要在实践方面多下工夫,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就高职语文而言,它不仅要培养学生“能说能写”的本领,而且要把这种能力延及工作、生活、学习、交往的方方面面。
二、高职语文实践性教学的特征
1.突出口语训练,注重能力培养。
语文既是一门学科,又是一种能力。语文基础知识在中学阶段已经完成,进入职业院校后,重点应放在知识的运用上,即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使语文能力在立德树人、求职就业甚至创业方面发挥作用。
2.使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材。
教材是教学之本,犹如演戏,首先要有好的剧本。现行教材的特点是以讲读为主,以教师为主,以课堂为主,相关的实践内容十分匮乏。即使有些零星的内容,也仅限于知识的范畴,不能打破“书本——课堂——闭卷考试”的禁锢,不便于大面积的实践性操作。因此,改革高职语文课程,当务之急是编写易于操作的“听、写、读、说、做”理论实践一体化教材,注重实用性,可按“说”、“读”、“写”分册而编。
宏观上,“说——读——写”除介绍有关理论知识外,还应将各种实践形式囊括,交互运用。如“说”的形式就有独白、交谈,“读”有阅读、诵读、速读。“读”与“说”同属动口,但“读”有“读物”,“说”可有可无。“写”的形式因文体不同,种类就更多。
微观上,可按基本知识、范例、技能实践三个层次构建教学单元,并按单元组织施教。在知识、范例、技能实践三个教学要素中,应突出知识的全面系统、范例的典型通俗、技能实践的易于操作。
某些语文教师主张把高职语文教材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阅读篇,另一部分是训练篇,包括口语训练和写作训练。训练篇有助于学生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的提高。口语训练应从实际和社会需要出发,提高语言交际能力,使用简洁、明确、得体的口头语言。
3.探索高职“语文大课堂”的教学模式。
随着高职专业教学计划的进一步优化,教材量大与教时减少的矛盾将日益加剧。完全依赖有限的课堂教学,根本无法实现教育目标,出路就是把有限的小课堂变成语文大课堂,把“第一课堂”延伸到“第二课堂”,使课内与课外、生活与学习、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时事、处处都是学习训练的“语文大课堂”。
4.运用教育技术使语文教学立体化和形象性。
千百年来,语文教学给人的印象就是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这种单调而平面式的教学手段使语文课令人生厌,教师形象受损,魅力丧失。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特有的实习实训基地设施较多,设备较好,现代电化教学仪器基本齐全的资源,使高职语文走向立体化——讲、做、观、访、说、演、写、编成为现实,从根本上改变教师“一讲主宰天下”的格局。在教学手段上,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音像制品、互联网直播课堂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其高效地服务于高职“大语文”的教学活动。教师要掌握一些多媒体课件制作和使用的基本方法,并利用多媒体声、光、色的直观效果和强大的人机交互功能吸引学生,并通过生动的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形象引导学生,促使学生提高学习“大语文”的兴趣。例如,可以把学校广播室、闭路电视、电教室、语音室等开放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办“广播”和“电视”节目,把课堂搬上喇叭和屏幕,既增强学生“说、写”的实践能力,又活跃校园氛围。
三、课程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突出高职语文实践性教学,并不意味着要淡化基础知识的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即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这“八字宪法”,是语文实践的基础和工具。突出实践性教学是为了促进知识的运用。可以说,突出实践性教学与加强基础知识是相辅相成的,互为需要的。
其次,突出高职语文实践性教学,要求语文教师有过硬的实践本领。“严师出高徒”、“强将手下无弱兵”、“打铁先得本身硬”,都说明了教师实践本领在教学中的特殊作用。比如,要求学生写好作文,教师自己要写得好;要求学生会说,教师要会说,这样才能令学生心服。
再次,突出高职语文实践性教学,需要学校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高职语文课程改革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中心内容之一。改革愈是深入,牵动的方面就愈广,遇到的问题就愈多,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就愈必不可少。领导支持,课程改革就能顺利进行,即使出现曲折,也能勇往直前。
综上所述,高职语文课程改革必须适应“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突出高职语文实践性教学是高职语文适应和满足上述现实需要的根本途径。广大高职语文教师应抓住当前课程改革的大好契机,看准目标,勇于改革,勤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有高职特色的语文教学理论,开创高职语文教学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王亿香,王桂华,王圣文,尤东升.高职语文课程改革探索[J].上海机电技术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00(9).
[2]张云霞.关于高职语文课程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12).
[3]黄志敢.谈谈在语文大课堂中的教与学[J].中学文科,2008(7).
[4]丁勇.大学语文的实践性教学环节[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2(3).
关键词: 高职语文教学 课程改革 实践性教学
高职语文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必修课。随着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实践性教学趋势日益明朗,这种改革的思路与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相一致,也是高职语文自身发展的使然和课程改革的必然出路。
一、高职语文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
今天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特征体现在培养目标的应用性、专业设置的职业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办学体制的地方性四个方面。
高职教育的性质是职业教育,强调素质教育。高职生毕业之后要就业应聘,语言是频繁使用的工具,没有较高的语文素质就不能适应现实发展需要,即使过硬的专业素质尚需熟练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奏效。目前,高职学科课程改革相当活跃,其基本趋势是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增加实践课(减少理论课时),提高实践效率。高职语文作为其中的一个学科,只有进入这种状态才能与之适应。语文教师要在实践方面多下工夫,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就高职语文而言,它不仅要培养学生“能说能写”的本领,而且要把这种能力延及工作、生活、学习、交往的方方面面。
二、高职语文实践性教学的特征
1.突出口语训练,注重能力培养。
语文既是一门学科,又是一种能力。语文基础知识在中学阶段已经完成,进入职业院校后,重点应放在知识的运用上,即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使语文能力在立德树人、求职就业甚至创业方面发挥作用。
2.使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材。
教材是教学之本,犹如演戏,首先要有好的剧本。现行教材的特点是以讲读为主,以教师为主,以课堂为主,相关的实践内容十分匮乏。即使有些零星的内容,也仅限于知识的范畴,不能打破“书本——课堂——闭卷考试”的禁锢,不便于大面积的实践性操作。因此,改革高职语文课程,当务之急是编写易于操作的“听、写、读、说、做”理论实践一体化教材,注重实用性,可按“说”、“读”、“写”分册而编。
宏观上,“说——读——写”除介绍有关理论知识外,还应将各种实践形式囊括,交互运用。如“说”的形式就有独白、交谈,“读”有阅读、诵读、速读。“读”与“说”同属动口,但“读”有“读物”,“说”可有可无。“写”的形式因文体不同,种类就更多。
微观上,可按基本知识、范例、技能实践三个层次构建教学单元,并按单元组织施教。在知识、范例、技能实践三个教学要素中,应突出知识的全面系统、范例的典型通俗、技能实践的易于操作。
某些语文教师主张把高职语文教材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阅读篇,另一部分是训练篇,包括口语训练和写作训练。训练篇有助于学生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的提高。口语训练应从实际和社会需要出发,提高语言交际能力,使用简洁、明确、得体的口头语言。
3.探索高职“语文大课堂”的教学模式。
随着高职专业教学计划的进一步优化,教材量大与教时减少的矛盾将日益加剧。完全依赖有限的课堂教学,根本无法实现教育目标,出路就是把有限的小课堂变成语文大课堂,把“第一课堂”延伸到“第二课堂”,使课内与课外、生活与学习、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时事、处处都是学习训练的“语文大课堂”。
4.运用教育技术使语文教学立体化和形象性。
千百年来,语文教学给人的印象就是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这种单调而平面式的教学手段使语文课令人生厌,教师形象受损,魅力丧失。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特有的实习实训基地设施较多,设备较好,现代电化教学仪器基本齐全的资源,使高职语文走向立体化——讲、做、观、访、说、演、写、编成为现实,从根本上改变教师“一讲主宰天下”的格局。在教学手段上,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音像制品、互联网直播课堂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其高效地服务于高职“大语文”的教学活动。教师要掌握一些多媒体课件制作和使用的基本方法,并利用多媒体声、光、色的直观效果和强大的人机交互功能吸引学生,并通过生动的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形象引导学生,促使学生提高学习“大语文”的兴趣。例如,可以把学校广播室、闭路电视、电教室、语音室等开放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办“广播”和“电视”节目,把课堂搬上喇叭和屏幕,既增强学生“说、写”的实践能力,又活跃校园氛围。
三、课程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突出高职语文实践性教学,并不意味着要淡化基础知识的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即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这“八字宪法”,是语文实践的基础和工具。突出实践性教学是为了促进知识的运用。可以说,突出实践性教学与加强基础知识是相辅相成的,互为需要的。
其次,突出高职语文实践性教学,要求语文教师有过硬的实践本领。“严师出高徒”、“强将手下无弱兵”、“打铁先得本身硬”,都说明了教师实践本领在教学中的特殊作用。比如,要求学生写好作文,教师自己要写得好;要求学生会说,教师要会说,这样才能令学生心服。
再次,突出高职语文实践性教学,需要学校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高职语文课程改革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中心内容之一。改革愈是深入,牵动的方面就愈广,遇到的问题就愈多,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就愈必不可少。领导支持,课程改革就能顺利进行,即使出现曲折,也能勇往直前。
综上所述,高职语文课程改革必须适应“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突出高职语文实践性教学是高职语文适应和满足上述现实需要的根本途径。广大高职语文教师应抓住当前课程改革的大好契机,看准目标,勇于改革,勤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有高职特色的语文教学理论,开创高职语文教学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王亿香,王桂华,王圣文,尤东升.高职语文课程改革探索[J].上海机电技术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00(9).
[2]张云霞.关于高职语文课程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12).
[3]黄志敢.谈谈在语文大课堂中的教与学[J].中学文科,2008(7).
[4]丁勇.大学语文的实践性教学环节[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