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是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制约着学生物理、化学的学习。目前,义务教育阶段要求学生就近入学,以使所有学生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同时,初中学段不再有重点班、普通班之分,加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之间呈现出鲜明的个性差异。于是,如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以实现培优补差的教学目标,并使每个学生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初中教学;数学教学;培优补差
实际的教学现象表明,初中数学教学差异持续扩大,分层断层现象突出,在根本上影响了学生的自我发展。加之学生个体的差异化,部分同学逻辑思维能力较强,能够很好地跟上老师的步伐,学习进度迅速;而一些对数字不太敏感的同学在学习中又会比较吃力,久而久之,学生之间学习进度差异化逐渐增大。为了适应当下的课堂教学,提优补差能有效缩小班级内的差距。
一、隐性分层,针对辅导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越来越显著,过去统一标准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合当今的学生。于是在同一间教室、同一节课堂内容,面对能力、水平、兴趣各不相同的学生,为了使得每位学生获得最优发展,更好地培优补差,对学生进行分层变得尤为重要。分层教学过程中如果采取了显性学生分层的方法,即学生互相知道各自所在的层次,这样将学生标签化的做法,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建议初中数学教师在班内分层教学过程中采取隐形动态分层的办法。分层的目的是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及时有益的帮助,寻求适合各层次学生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所以,分层情况不必告知学生,只需教师在心底对学生“分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宜其发展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后作业和教学评价,学生并不清楚自己所在的层次。数学教师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依据学生的数学基础、数学学习习惯和数学成绩,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为基本功扎实,学习成绩优异,学习习惯好,作业能够独立完成,上课回答问题积极,数学学习主动性高的学生。B层为数学基础一般,学习成绩中等,学习习惯一般,作业经常需要和同学讨论完成,上课回答问题比较被动,数学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C层为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学生成绩较低,学习习惯差,作业经常抄袭,上课害怕回答问题,甚至对学习数学有点儿放弃的学生。
在将学生隐性分层的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实行针对性备课。例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时,根据教学内容“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决有关握手和变化率的实际问题”,则可以针对不对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重难点。针对A、B层的同学,教学的重点就是:用一元二次方程解有关“握手”和“变化率”的问题,根据实际问题列出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并顺利求解。而难点则是: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建立一元二次方程。对C层学生而言,教学难点就是,如何根据实际问题选用合适的公式列出方程。
二、注重思维诱导,激发优生再进步
对于学习表现好,并且渴求学习机会的优生而言,教师要帮助优生开阔眼界,不断进步。教师可举办数学兴趣小组讲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还可以组织学生做数学墙报、黑板报,开展数学竞赛、数学趣味游戏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优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例如:在学习有理数混合运算时,由于引入了负数,一些学生在运算上经常出现问题,枯燥的計算题以及算错的挫败感,使一些优生对计算不自信,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此时可以引入游戏法,安排学优生带头分组进行数学计算游戏“三八二十四”,规则是:借助扑克牌,规定大小王代表数字“0”,黑桃和梅花代表正数,红桃和方片代表负数,运用加、减、乘、除、乘方运算进行混算,结果等于24即可,谁先答对谁胜出。
三、补足差生短板,激发学习兴趣
目前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主要集中在C层次,该层次的学生学习能力弱,学习兴趣低,缺乏动力。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教师要在学习生活中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马斯洛认为:人的生存和安全得到满足后,会渴望爱与尊重,教师对学生关注、重视和帮助,才能充分发挥学生数学学习的潜力。教师灵活的选用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兴趣”给予孩子力量。对C层次学生的教学方法不能局限于单一的讲授法和填鸭式教学。C层次的学生也有自己的想法,只有让他们说出来,动手做起来,才能真正的理解他们、帮助他们。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额外设计一些基础问题与学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不要畏惧错误,这样能有效提高学生课堂专注度。例如,在进行“中心对称”一课的教学时,如果单纯依靠课本图例进行讲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这时教师就可以将生活素材与多媒体将结合,在多媒体上依次展示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等同学们熟知的图案,再引导学生回答哪些是中心对称图形,并提出,首先回答正确的同学可以亲自操作多媒体为大家演示中心对称。这种可以操作多媒体进行学习的要求,对于C层同学而言可以更好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对于整个班级而言,能够更好地缩小班级差距。
四、结语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要结合学生自身学习特点和兴趣差异,将学生进行隐性分层,并进行差异化备课。而培优补差教学目标的设计不仅要求教师考虑到知识本身的特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还要充分结合每一个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设计与学生自身相匹配的学习目标,使学生能够在完成不同内容、不同阶段的数学学习是逐步提升自我与完善自我。除此之外,考虑到优差生之间在学习经验、学习效率方面的差异,激发差生学习兴趣也是缩小班级差异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陈茗.如何做好初中数学的培优补差工作[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142.
[2]殷信.初中数学教学中培优补差工作探究[J].新课程(中),2017,(07):118.
◆关键词:初中教学;数学教学;培优补差
实际的教学现象表明,初中数学教学差异持续扩大,分层断层现象突出,在根本上影响了学生的自我发展。加之学生个体的差异化,部分同学逻辑思维能力较强,能够很好地跟上老师的步伐,学习进度迅速;而一些对数字不太敏感的同学在学习中又会比较吃力,久而久之,学生之间学习进度差异化逐渐增大。为了适应当下的课堂教学,提优补差能有效缩小班级内的差距。
一、隐性分层,针对辅导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越来越显著,过去统一标准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合当今的学生。于是在同一间教室、同一节课堂内容,面对能力、水平、兴趣各不相同的学生,为了使得每位学生获得最优发展,更好地培优补差,对学生进行分层变得尤为重要。分层教学过程中如果采取了显性学生分层的方法,即学生互相知道各自所在的层次,这样将学生标签化的做法,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建议初中数学教师在班内分层教学过程中采取隐形动态分层的办法。分层的目的是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及时有益的帮助,寻求适合各层次学生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所以,分层情况不必告知学生,只需教师在心底对学生“分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宜其发展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后作业和教学评价,学生并不清楚自己所在的层次。数学教师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依据学生的数学基础、数学学习习惯和数学成绩,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为基本功扎实,学习成绩优异,学习习惯好,作业能够独立完成,上课回答问题积极,数学学习主动性高的学生。B层为数学基础一般,学习成绩中等,学习习惯一般,作业经常需要和同学讨论完成,上课回答问题比较被动,数学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C层为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学生成绩较低,学习习惯差,作业经常抄袭,上课害怕回答问题,甚至对学习数学有点儿放弃的学生。
在将学生隐性分层的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实行针对性备课。例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时,根据教学内容“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决有关握手和变化率的实际问题”,则可以针对不对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重难点。针对A、B层的同学,教学的重点就是:用一元二次方程解有关“握手”和“变化率”的问题,根据实际问题列出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并顺利求解。而难点则是: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建立一元二次方程。对C层学生而言,教学难点就是,如何根据实际问题选用合适的公式列出方程。
二、注重思维诱导,激发优生再进步
对于学习表现好,并且渴求学习机会的优生而言,教师要帮助优生开阔眼界,不断进步。教师可举办数学兴趣小组讲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还可以组织学生做数学墙报、黑板报,开展数学竞赛、数学趣味游戏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优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例如:在学习有理数混合运算时,由于引入了负数,一些学生在运算上经常出现问题,枯燥的計算题以及算错的挫败感,使一些优生对计算不自信,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此时可以引入游戏法,安排学优生带头分组进行数学计算游戏“三八二十四”,规则是:借助扑克牌,规定大小王代表数字“0”,黑桃和梅花代表正数,红桃和方片代表负数,运用加、减、乘、除、乘方运算进行混算,结果等于24即可,谁先答对谁胜出。
三、补足差生短板,激发学习兴趣
目前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主要集中在C层次,该层次的学生学习能力弱,学习兴趣低,缺乏动力。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教师要在学习生活中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马斯洛认为:人的生存和安全得到满足后,会渴望爱与尊重,教师对学生关注、重视和帮助,才能充分发挥学生数学学习的潜力。教师灵活的选用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兴趣”给予孩子力量。对C层次学生的教学方法不能局限于单一的讲授法和填鸭式教学。C层次的学生也有自己的想法,只有让他们说出来,动手做起来,才能真正的理解他们、帮助他们。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额外设计一些基础问题与学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不要畏惧错误,这样能有效提高学生课堂专注度。例如,在进行“中心对称”一课的教学时,如果单纯依靠课本图例进行讲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这时教师就可以将生活素材与多媒体将结合,在多媒体上依次展示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等同学们熟知的图案,再引导学生回答哪些是中心对称图形,并提出,首先回答正确的同学可以亲自操作多媒体为大家演示中心对称。这种可以操作多媒体进行学习的要求,对于C层同学而言可以更好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对于整个班级而言,能够更好地缩小班级差距。
四、结语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要结合学生自身学习特点和兴趣差异,将学生进行隐性分层,并进行差异化备课。而培优补差教学目标的设计不仅要求教师考虑到知识本身的特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还要充分结合每一个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设计与学生自身相匹配的学习目标,使学生能够在完成不同内容、不同阶段的数学学习是逐步提升自我与完善自我。除此之外,考虑到优差生之间在学习经验、学习效率方面的差异,激发差生学习兴趣也是缩小班级差异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陈茗.如何做好初中数学的培优补差工作[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142.
[2]殷信.初中数学教学中培优补差工作探究[J].新课程(中),2017,(0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