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元中,唐玄宗东巡,吴道子受诏随驾。
当他到洛阳时,已是白日落下,暮色升起,这位名满天下的画圣从宫廷走进红尘故道,这里是他成名的地方。当初的孤苦少年功成名就,画作深受唐玄宗喜爱,使皇帝命他“非有诏不得画”。如今,他的画笔已许久没有染墨了。
站在城楼上远眺洛阳,忆起当年他为求生计在此当画工的时光。那时固然贫寒,但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可纵情描绘,及至后来有幸拜书法大师张旭、大诗人贺知章为师,生命才变得更厚重丰富。
他流连市井,细细揣摩三千红尘,阅尽人间百态,足迹几乎踏遍洛阳周围大小寺院,饱览名家手笔,终于有幸在弱冠前领悟丹青之妙。张旭称他“绝顶聪明绝顶狂,天生道子世无双”,却不知他这番技艺是花了多少工夫练成的。
他曾任兖州瑕丘县尉,主管典狱和捕盗,可公事繁杂扰乱人意,画笔也因此变得迟滞,其后便辞官回到洛阳,可未曾想,没过多久唐玄宗便召他入宫。
圣命难违,他奉召任内教博士。后来,玄宗遣他去蜀中嘉陵江,描绘那里的青山秀水。半年后他回到皇宫,在大同殿上凝神挥毫,一日而成,嘉陵江三百里风光跃然壁上。当日目睹这一神技之人纷纷赞扬,却不知能有如此功力只因他人在宫廷,心在江湖。
他作画时好饮酒,曾受邀前去赵景公寺作画,庙宇里香火弥漫,佛像或拈花而笑,或金刚怒目。还未开笔,他便不顾老僧劝阻,揭开酒坛上的泥封,痛饮一口,琼浆酒酿入喉,方才开始作画,这一画便是几天。
听闻吴道子作画,许多人便来见识这位为皇帝推崇的画师有何能耐。随着寺里三百余间墙壁被慢慢画满,人也越聚越多,后来每天都有数百人等待他作画。人们发现,这么多画像竟无一幅相同,偏偏又都活灵活现。可令人诧异的是,所有的佛陀菩萨都没有佛光。
最后一日,万众瞩目中他提起画笔,在墙上率性挥毫,不似在画庄严神圣的菩萨像,反倒如涂鸦般随意,落笔生风,引得人群一阵惊呼,生怕亵渎了神明。
他不以为意,观画者不知的是早年那个寂寂无闻的少年曾痴坐佛前,修行不为解脱,只为参透佛的精髓,如今佛的千姿百态皆了然于心。
张僧繇能画龙点睛,他便要画佛生光,他大笔一挥而就,不仅墙壁上的佛陀菩萨宛若活了过来,画中的地狱阎罗之像更显得栩栩如生。那段日子,长安街市上的肉铺都没了生意,屠夫渔民纷纷改业,怕因杀生而获罪。
在长安时,诸多寺庙里都留下他的画作,长安菩提寺里的佛像能转目视人,赵景公寺里的执炉天女似在窃窃私语。他所画的人物连衣带都仿佛在迎风飘动,因此后世称之为“吴带当风”。
他名声日隆,京都上下无人不服,权臣贵胄向他求画,但他的画岂是凡俗可得?求画之人若不入他眼,便只能重金来买,因此他被冠以粗俗之名。但始料未及的是,玄宗却因向他求画者过多而封禁了他的笔。
这便是画师的悲哀,在宫中他固然能向宫廷画师求教,博采众长,磨炼画艺。但这尺寸之地怎及天地广大,他终究思念日月为友、江山入画的生活。
他随驾洛阳的消息很快传开,张旭恰好也在洛阳,两人相会对酌时,大将军裴旻登门拜访。大将军近日丧母,此番特求他为母亲在上清宫廊道内画神像,用来祈福,并允诺重金酬谢。裴旻乃一代名将,世人称其“剑圣”,亦是大唐功臣,此次是为母尽孝,于情于理都不该拒绝。
他思忖片刻,看了一眼身旁的老师,忽而洒然一笑,应允了此事,直言无须酬谢,只要裴旻在他作画之时舞剑即可。早年老师因观公孙大娘舞剑而悟书道,而裴旻的剑舞亦是闻名天下,想必不会让他失望。
次日,洛阳上清宫前人山人海,只因今日三圣毕至,定是一场名传千古的盛事。不多时,甲兵开道,唐玄宗驾到,吴道子赴约而来。
就在人声鼎沸之际,裴旻身穿孝服来到宫前,他凝神静气,一声清鸣,三尺宝剑出鞘,霎时剑光如瀑,出神入化,使所有人为之惊叹,只能用“合如花焰秀,散若电光开”来形容。
人群里,吴道子也为之震惊。这气概豪壮的剑舞驱散了他心中郁结的苦闷,让他陡然回到意气风发的年岁,心潮澎湃之下,他手中紧握的画笔仿佛也化作一柄利剑。
裴旻的剑舞果然让他生出了灵感,他当即挥毫作画,笔端有着淋漓快意,大袖翻滚中飒然风起,行走若雷公蹑云,龙飞凤舞,不似凡间气象,竟有不输裴旻剑舞的壮观。顷刻工夫,墙壁上幻化出神佛鬼怪,立在一旁观画的张旭看得如醉如痴,等他画完,就迫不及待抓起画笔,乘兴写下满墙草书。
那日后他不顾皇帝禁令,又在洛阳玄元皇帝庙画下了《五圣千官图》,在浓墨重彩的变化间,他向着色彩瑰丽的画中世界越走越深,在他身后,唐朝五位皇帝的真容被绘在大殿正壁上,文武百官齐列,场面壮观,妙不可言。
如今我们已无从观赏《五圣千官图》的精妙,却有诸多文人留下笔墨描述,杜甫有诗赞叹:“画手看前辈,吴生远擅场。森罗移地轴,妙绝动宫墙。五圣联龙衮,千官列雁行。冕旒俱秀发,旌旆尽飞扬。”而一句“山河扶绣户,日月近雕梁”,就可知他画出了山河日月的气势。
自那之后他便辞官而去,于江湖之中笔酣墨饱,直到晚年被唐玄宗召往蜀地作画,却在途中不幸染上瘟疫,客死他乡。他留下的丹青妙笔为世间增色,而自己去了一个新的地方,那里应当是沉寂的,不会有人群的喧嚣,能听见的只有研墨调色的微响,和画笔在墙上的运行声。
当他到洛阳时,已是白日落下,暮色升起,这位名满天下的画圣从宫廷走进红尘故道,这里是他成名的地方。当初的孤苦少年功成名就,画作深受唐玄宗喜爱,使皇帝命他“非有诏不得画”。如今,他的画笔已许久没有染墨了。
站在城楼上远眺洛阳,忆起当年他为求生计在此当画工的时光。那时固然贫寒,但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可纵情描绘,及至后来有幸拜书法大师张旭、大诗人贺知章为师,生命才变得更厚重丰富。
他流连市井,细细揣摩三千红尘,阅尽人间百态,足迹几乎踏遍洛阳周围大小寺院,饱览名家手笔,终于有幸在弱冠前领悟丹青之妙。张旭称他“绝顶聪明绝顶狂,天生道子世无双”,却不知他这番技艺是花了多少工夫练成的。
他曾任兖州瑕丘县尉,主管典狱和捕盗,可公事繁杂扰乱人意,画笔也因此变得迟滞,其后便辞官回到洛阳,可未曾想,没过多久唐玄宗便召他入宫。
圣命难违,他奉召任内教博士。后来,玄宗遣他去蜀中嘉陵江,描绘那里的青山秀水。半年后他回到皇宫,在大同殿上凝神挥毫,一日而成,嘉陵江三百里风光跃然壁上。当日目睹这一神技之人纷纷赞扬,却不知能有如此功力只因他人在宫廷,心在江湖。
他作画时好饮酒,曾受邀前去赵景公寺作画,庙宇里香火弥漫,佛像或拈花而笑,或金刚怒目。还未开笔,他便不顾老僧劝阻,揭开酒坛上的泥封,痛饮一口,琼浆酒酿入喉,方才开始作画,这一画便是几天。
听闻吴道子作画,许多人便来见识这位为皇帝推崇的画师有何能耐。随着寺里三百余间墙壁被慢慢画满,人也越聚越多,后来每天都有数百人等待他作画。人们发现,这么多画像竟无一幅相同,偏偏又都活灵活现。可令人诧异的是,所有的佛陀菩萨都没有佛光。
最后一日,万众瞩目中他提起画笔,在墙上率性挥毫,不似在画庄严神圣的菩萨像,反倒如涂鸦般随意,落笔生风,引得人群一阵惊呼,生怕亵渎了神明。
他不以为意,观画者不知的是早年那个寂寂无闻的少年曾痴坐佛前,修行不为解脱,只为参透佛的精髓,如今佛的千姿百态皆了然于心。
张僧繇能画龙点睛,他便要画佛生光,他大笔一挥而就,不仅墙壁上的佛陀菩萨宛若活了过来,画中的地狱阎罗之像更显得栩栩如生。那段日子,长安街市上的肉铺都没了生意,屠夫渔民纷纷改业,怕因杀生而获罪。
在长安时,诸多寺庙里都留下他的画作,长安菩提寺里的佛像能转目视人,赵景公寺里的执炉天女似在窃窃私语。他所画的人物连衣带都仿佛在迎风飘动,因此后世称之为“吴带当风”。
他名声日隆,京都上下无人不服,权臣贵胄向他求画,但他的画岂是凡俗可得?求画之人若不入他眼,便只能重金来买,因此他被冠以粗俗之名。但始料未及的是,玄宗却因向他求画者过多而封禁了他的笔。
这便是画师的悲哀,在宫中他固然能向宫廷画师求教,博采众长,磨炼画艺。但这尺寸之地怎及天地广大,他终究思念日月为友、江山入画的生活。
他随驾洛阳的消息很快传开,张旭恰好也在洛阳,两人相会对酌时,大将军裴旻登门拜访。大将军近日丧母,此番特求他为母亲在上清宫廊道内画神像,用来祈福,并允诺重金酬谢。裴旻乃一代名将,世人称其“剑圣”,亦是大唐功臣,此次是为母尽孝,于情于理都不该拒绝。
他思忖片刻,看了一眼身旁的老师,忽而洒然一笑,应允了此事,直言无须酬谢,只要裴旻在他作画之时舞剑即可。早年老师因观公孙大娘舞剑而悟书道,而裴旻的剑舞亦是闻名天下,想必不会让他失望。
次日,洛阳上清宫前人山人海,只因今日三圣毕至,定是一场名传千古的盛事。不多时,甲兵开道,唐玄宗驾到,吴道子赴约而来。
就在人声鼎沸之际,裴旻身穿孝服来到宫前,他凝神静气,一声清鸣,三尺宝剑出鞘,霎时剑光如瀑,出神入化,使所有人为之惊叹,只能用“合如花焰秀,散若电光开”来形容。
人群里,吴道子也为之震惊。这气概豪壮的剑舞驱散了他心中郁结的苦闷,让他陡然回到意气风发的年岁,心潮澎湃之下,他手中紧握的画笔仿佛也化作一柄利剑。
裴旻的剑舞果然让他生出了灵感,他当即挥毫作画,笔端有着淋漓快意,大袖翻滚中飒然风起,行走若雷公蹑云,龙飞凤舞,不似凡间气象,竟有不输裴旻剑舞的壮观。顷刻工夫,墙壁上幻化出神佛鬼怪,立在一旁观画的张旭看得如醉如痴,等他画完,就迫不及待抓起画笔,乘兴写下满墙草书。
那日后他不顾皇帝禁令,又在洛阳玄元皇帝庙画下了《五圣千官图》,在浓墨重彩的变化间,他向着色彩瑰丽的画中世界越走越深,在他身后,唐朝五位皇帝的真容被绘在大殿正壁上,文武百官齐列,场面壮观,妙不可言。
如今我们已无从观赏《五圣千官图》的精妙,却有诸多文人留下笔墨描述,杜甫有诗赞叹:“画手看前辈,吴生远擅场。森罗移地轴,妙绝动宫墙。五圣联龙衮,千官列雁行。冕旒俱秀发,旌旆尽飞扬。”而一句“山河扶绣户,日月近雕梁”,就可知他画出了山河日月的气势。
自那之后他便辞官而去,于江湖之中笔酣墨饱,直到晚年被唐玄宗召往蜀地作画,却在途中不幸染上瘟疫,客死他乡。他留下的丹青妙笔为世间增色,而自己去了一个新的地方,那里应当是沉寂的,不会有人群的喧嚣,能听见的只有研墨调色的微响,和画笔在墙上的运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