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一起参加婚宴引起的食物中毒进行暴发调查,掌握食物中毒暴发特点,为下一步的科学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承办婚宴的食堂及参加婚宴的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检验。
结果发病的92例病例有共同进餐史、群体发病及症状体征相似等食物中毒的特点;采集的27份标本9份检出沙门氏菌,经菌株鉴定,均为肠炎沙门氏菌。
结论本事件是一起承办婚宴的食堂采购的食物受肠炎沙门氏菌污染引起的集体食物中毒。
关键词:食物中毒肠炎沙门氏菌流行病学调查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9.613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9-0366-01
沙门氏菌污染主要来源于污水、动物及人蓄粪便。患病或带菌牲蓄的肠道内含有大量的沙门氏菌,血液和内脏的带菌率更高。引起食物中毒的沙门氏菌主要有鼠伤寒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等。沙门氏菌的中毒作用主要是菌体内毒素的作用。内毒素具有耐热能力,75℃经1小时后仍有毒力,毒素对肠道黏膜、肠壁及肠壁神经和血管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造成肠道黏膜肿胀、渗出、黏膜脱落,因而出现中毒症状,表现出呕吐、腹痛及不同性质的腹泻。
2014年4月26日晚20∶20,兰考县疾控中心接到县卫生局电话,县中心医院、县人民医院、县妇儿医院收治大量腹泻,发热病人,县疾控中心接到电话后,迅速组织流调、检验等业务技术人员前往病例入住医院开展样品采集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根据病例的临床症状,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判定这起是承办婚宴的食堂采购的食物受肠炎沙门氏菌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现将调查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1.1流行病学资料。
1.1.1基本情况:2014年4月25日,三义寨乡夹河滩村李某儿子结婚,新娘为三义寨乡付楼村赵某,双方在三义寨乡政军饭店待客,当日赴宴人员226人,宴席结束后,晚上大约22时左右,赴宴人员三义寨乡西村村民郝东风出现腹泻,全身发冷症状,次日早晨在村卫生室服了诺氟沙星和安乃近药物,症状不见好转,于4月26日晚19时许前往县人民医院治疗,期间三义寨乡家河滩村、付楼村、老文村部分赴宴人员相继有92人出现腹泻、发热、呕吐症状,在村卫生室治疗效果不好情況下转往县人民医院、县中心医院、县妇儿医院治疗,所有病例病情平稳,无危重病例。
1.1.2现场卫生学调查:政军饭店位于三义寨乡西村,建筑面积大约600平方米,房内环境较差,物品堆放混乱,操作间北边堆放有酒瓶和垃圾,操作间内生熟案分开,操作用具堆放杂乱,卫生较差,无三防设施,储存食品外观正常,未发现变质食品,厨师政军有健康证明,无身体不适。
1.1.3就餐情况调查:通过对226名赴宴人员食谱调查分析,共同就餐史为4月25日中午在政军饭店吃的宴席,菜谱为:牛肉、盐水虾、桶子鸡、鸡蛋干、黄瓜变蛋、鹌鹑蛋、京酱肉丝、喜饼肉、红烧鱼、黄桃、蒜苔炒肉、芥菜肉、蒸肘子、扒猪脸、四喜丸子、八宝饭、白丸子汤、玉米羹汤。主食:馒头,饮料:利比客果粒橙、芬达、沱牌头曲白酒。
1.2临床表现:发热81人,腹泻81人,腹痛68人,恶心47人,呕吐42人,头痛31人,头晕20人。腹泻每日最多15次,最少3次,粪便基本都为黄绿色稀便。
1.3实验室检验结果:采集病人呕吐物2份,粪便样6份,肛拭子4份,食品加工原料15份(猪肉、水、黄桃、鹌鹑蛋、块鱼、芥菜肉、大豆油、鸡蛋干、扒猪脸、肘子、四喜丸子、盐水虾、牛肉、桶子鸡、白丸子)。经检验:霍乱弧菌、志贺菌、蜡样芽胞杆菌、变形杆菌、致泻性大肠杆菌培养阴性;5份病人粪便,3份病人肛拭子,1份食品原料猪肉检出沙门氏菌-D群,经菌株鉴定均为肠炎沙门氏菌。
2结果
根据WS/T13-1996《沙门氏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和实验检测结果综合分析如下:①发病人员有共同进餐暴露史,病例集中,症状相似,未发现该病例有传染性;②没有共同进餐暴露史的人群未发生类似病例;③通过现场调查,政军饭店卫生条件较差,食品与半成品交叉堆放,生熟不分,存在食物中毒的安全隐患;④5份病人粪便,3份病人肛拭子,1份食品原料检出沙门氏菌—D群,经菌株鉴定,均为肠炎沙门氏菌。综合上述,判断为一起由肠炎沙门氏菌污染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
3讨论
肠炎沙门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是我国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常见菌,对人和畜均具有致病性,此病好发于夏秋季节,肠炎沙门氏菌在温度为22~30℃时,在污染食物中2~4h便能迅速大量繁殖,而食物无外观变化,不易引起注意。一次大量污染可造成食物中毒,潜伏期一般为12~24h。造成本次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是食品储存不当,生熟不分,交叉污染,炒菜过程中猪肉加热不充分所致。
4建议
为防止类似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一是建议食堂在储存、加工肉制品时严格把握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熟食品食前要重新加工烹调;二是食堂要保持操作间的干净整洁,操作用具有序堆放;三是食品加工人员要定期开展健康体检,出现身体不适时及时脱离工作岗位;四是加强对基层卫生人员的法律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增强其法律意识和责任心,能够及时发现和报告食物中毒事件。
参考文献
[1]刘英民;一起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15
[2]黄继贵;章光斌;一起家庭自办喜宴引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8,09,
[3]夏玛丽;王复元;孟炜;胡俊;一起肠炎沙门氏菌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8,04
方法对承办婚宴的食堂及参加婚宴的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检验。
结果发病的92例病例有共同进餐史、群体发病及症状体征相似等食物中毒的特点;采集的27份标本9份检出沙门氏菌,经菌株鉴定,均为肠炎沙门氏菌。
结论本事件是一起承办婚宴的食堂采购的食物受肠炎沙门氏菌污染引起的集体食物中毒。
关键词:食物中毒肠炎沙门氏菌流行病学调查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9.613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9-0366-01
沙门氏菌污染主要来源于污水、动物及人蓄粪便。患病或带菌牲蓄的肠道内含有大量的沙门氏菌,血液和内脏的带菌率更高。引起食物中毒的沙门氏菌主要有鼠伤寒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等。沙门氏菌的中毒作用主要是菌体内毒素的作用。内毒素具有耐热能力,75℃经1小时后仍有毒力,毒素对肠道黏膜、肠壁及肠壁神经和血管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造成肠道黏膜肿胀、渗出、黏膜脱落,因而出现中毒症状,表现出呕吐、腹痛及不同性质的腹泻。
2014年4月26日晚20∶20,兰考县疾控中心接到县卫生局电话,县中心医院、县人民医院、县妇儿医院收治大量腹泻,发热病人,县疾控中心接到电话后,迅速组织流调、检验等业务技术人员前往病例入住医院开展样品采集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根据病例的临床症状,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判定这起是承办婚宴的食堂采购的食物受肠炎沙门氏菌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现将调查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1.1流行病学资料。
1.1.1基本情况:2014年4月25日,三义寨乡夹河滩村李某儿子结婚,新娘为三义寨乡付楼村赵某,双方在三义寨乡政军饭店待客,当日赴宴人员226人,宴席结束后,晚上大约22时左右,赴宴人员三义寨乡西村村民郝东风出现腹泻,全身发冷症状,次日早晨在村卫生室服了诺氟沙星和安乃近药物,症状不见好转,于4月26日晚19时许前往县人民医院治疗,期间三义寨乡家河滩村、付楼村、老文村部分赴宴人员相继有92人出现腹泻、发热、呕吐症状,在村卫生室治疗效果不好情況下转往县人民医院、县中心医院、县妇儿医院治疗,所有病例病情平稳,无危重病例。
1.1.2现场卫生学调查:政军饭店位于三义寨乡西村,建筑面积大约600平方米,房内环境较差,物品堆放混乱,操作间北边堆放有酒瓶和垃圾,操作间内生熟案分开,操作用具堆放杂乱,卫生较差,无三防设施,储存食品外观正常,未发现变质食品,厨师政军有健康证明,无身体不适。
1.1.3就餐情况调查:通过对226名赴宴人员食谱调查分析,共同就餐史为4月25日中午在政军饭店吃的宴席,菜谱为:牛肉、盐水虾、桶子鸡、鸡蛋干、黄瓜变蛋、鹌鹑蛋、京酱肉丝、喜饼肉、红烧鱼、黄桃、蒜苔炒肉、芥菜肉、蒸肘子、扒猪脸、四喜丸子、八宝饭、白丸子汤、玉米羹汤。主食:馒头,饮料:利比客果粒橙、芬达、沱牌头曲白酒。
1.2临床表现:发热81人,腹泻81人,腹痛68人,恶心47人,呕吐42人,头痛31人,头晕20人。腹泻每日最多15次,最少3次,粪便基本都为黄绿色稀便。
1.3实验室检验结果:采集病人呕吐物2份,粪便样6份,肛拭子4份,食品加工原料15份(猪肉、水、黄桃、鹌鹑蛋、块鱼、芥菜肉、大豆油、鸡蛋干、扒猪脸、肘子、四喜丸子、盐水虾、牛肉、桶子鸡、白丸子)。经检验:霍乱弧菌、志贺菌、蜡样芽胞杆菌、变形杆菌、致泻性大肠杆菌培养阴性;5份病人粪便,3份病人肛拭子,1份食品原料猪肉检出沙门氏菌-D群,经菌株鉴定均为肠炎沙门氏菌。
2结果
根据WS/T13-1996《沙门氏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和实验检测结果综合分析如下:①发病人员有共同进餐暴露史,病例集中,症状相似,未发现该病例有传染性;②没有共同进餐暴露史的人群未发生类似病例;③通过现场调查,政军饭店卫生条件较差,食品与半成品交叉堆放,生熟不分,存在食物中毒的安全隐患;④5份病人粪便,3份病人肛拭子,1份食品原料检出沙门氏菌—D群,经菌株鉴定,均为肠炎沙门氏菌。综合上述,判断为一起由肠炎沙门氏菌污染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
3讨论
肠炎沙门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是我国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常见菌,对人和畜均具有致病性,此病好发于夏秋季节,肠炎沙门氏菌在温度为22~30℃时,在污染食物中2~4h便能迅速大量繁殖,而食物无外观变化,不易引起注意。一次大量污染可造成食物中毒,潜伏期一般为12~24h。造成本次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是食品储存不当,生熟不分,交叉污染,炒菜过程中猪肉加热不充分所致。
4建议
为防止类似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一是建议食堂在储存、加工肉制品时严格把握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熟食品食前要重新加工烹调;二是食堂要保持操作间的干净整洁,操作用具有序堆放;三是食品加工人员要定期开展健康体检,出现身体不适时及时脱离工作岗位;四是加强对基层卫生人员的法律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增强其法律意识和责任心,能够及时发现和报告食物中毒事件。
参考文献
[1]刘英民;一起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15
[2]黄继贵;章光斌;一起家庭自办喜宴引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8,09,
[3]夏玛丽;王复元;孟炜;胡俊;一起肠炎沙门氏菌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