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卫冕,他们三个仍是少年

来源 :意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jiang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决赛结束了。在与樊振东的对决中,马龙最终获得金牌。经此一役,马龙夺得第二个奥运男单冠军,也成为目前唯一一个世界乒坛男子双满贯。荣耀的背后,是他和他们的故事。
  谁也想不到,在拿到“超级全满贯”之前,马龙心中有个无法跨越的坎。这道坎,是张继科。2006年,18岁的马龙第一次拿到世界冠军,这个击败过王皓、马琳的天才少年,被视为国乒队的下一代希望。当他觉得自己该大展拳脚的时候,这一年张继科重回国家队。从此锋芒毕露,仅用445天便实现个人大满贯。而在同一时期,马龙对自己的表现却不太满意。频频输球的他默不作声,开启了漫长的自我挣扎。平日里,马龙对自己极其严苛,每天训练时间全队最长。教练要求的标准,他也总是尽善尽美地去完成,不容自己有一丝差错,甚至到了偏执的地步。
  可乒乓球不仅是技术之争,更是心态的纤毫较量。心理包袱越发沉重的马龙,在2014年世界杯输给了张继科。那段时间,张继科的势如破竹,仿佛成为马龙的心魔。他在煎熬中拷问自己还能坚持多久,甚至在心里萌生了退役的念头。但一个人只有经历了蛰伏,才能重新征服星辰大海。
  “人的一生中最光辉的一天,并非是功成名就的那天。而是从悲叹与绝望中产生对人生的挑战,以勇敢之心迈向意志的那天。”2015年的世乒赛,马龙用自己强大的心脏,以及阅读比赛并迅速做出对策的能力,势如破竹、横扫千军,拿到了自己的第一个男单世界冠军。
  这时距里约奥运会还有一年,属于马龙的黄金时代,开始了。
  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子乒乓球单打决赛,张继科0∶4负于马龙。赛后,一向桀骜的张继科笑着对马龙说:“龙,你反手打得真好。”那时他并不知道,在马龙心里自己不仅是亲密无间的队友,还是一个无比伟大的对手,督促着自己不断突破进步。没有人会忘记张继科撕破上衣庆祝赢球的画面。那时他鲜衣怒马,意气风发。
  但登上巅峰的人,也会面临走下坡路的宿命。
  里约奥运时期,他的腰伤就已经严重到难以入睡的程度。每次等待上场,他都疼得坐不了椅子,只能坐在地上。接受采访时也难以站直,只能趴在护栏上。可即便这样,他也靠打封闭,帮国乒队赢得每一场比赛。只是那时人们忙着欢呼,没有人意识到:伤病,让张继科的职业生涯逐渐滑向低谷。
  男子乒乓球三剑客中,只有许昕没有收获个人大满贯。
  在众声喧哗的网络空间,围绕在他身上的关键词,往往是喜剧人和艺术家。
  甚至这次混双比赛拿到银牌,要么被嘲讽营销过度,要么被吐槽技术不行。甚至出现了一种声音:老将占着参赛名额不作为,不给新人出头的机会。
  殊不知,整个东京周期,他的混双战绩近乎完美。这次奥运会混双的名额,也是他和刘诗雯通过比赛战绩,一分分挣来的。
  许昕的单打实力极其强悍,是国家队极为稀缺的“金左手”,2021年之前,对战水谷隼,13胜1负。对战张本智和,7胜0负。与张本智和交手的国乒队主力六人,只有他没输过。
  可大家只会记住许昕的败绩。没人知道,奥运会的延期,对一个老将来说有多难。这其中伤病的折磨、赛程的紧密、变数的增加……让许昕不斷调整自己,争取保持最好的状态,为国家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虽然他说——没有给自己一个好的结局。
  但那个在逆风中没有放弃的人,那个想要扳回一局又一局的人,早已成为自己的传奇。
  早在2019年,马龙就因膝盖钙化严重,不得不手术。
  手术之后,他的身体情况大不如前。为了争取比赛名额,他一边做康复训练,一边练球,一边和不同的对手比赛积累经验。
  这期间,他输过不少次。可马龙的心态,已经有了质的变化。他不再需要通过金牌数量证明自己。
  有人问,你都拿过全满贯了,为何还要这么执着?大概是因为纯粹的热爱吧。
  “我太热爱乒乓球了,我怎么能不热爱它呢?”
  人生如登山,一步一重天。他想知道,自己在登顶之后,是否还能找寻另一座巅峰,看看不一样的风景。
  许昕输球后,张继科发了视频为其声援。这是兄弟之间不需过多言说的支持。
  一如当年男团比赛,许昕为了帮张继科复仇,以11∶0的比分大胜韩国选手一样。
  张继科,这个经常吐槽马龙太乖,嫌弃许昕行李塞满房间的男人,至今不舍得退役。有人说,他既是对职业生涯心存眷恋,也是在等自己的兄弟们一起。
  在男单半决赛中,马龙对阵奥恰洛夫。虽然从未输给过对方,但这场比赛打得十分胶着。决胜局,马龙赢下最后一分的瞬间,看台上的许昕激动地跳起来,他举起双手,比自己赢了球还要高兴。而马龙也望向看台的兄弟们喊着:“他赢不了我!”
  他赢不了我。他们,赢不了我们。那一瞬,突然回到三剑客最好的十年。
  那时候,马龙还是鞍山小马。绝对冷静和全能,号称六边形战士。张继科的凶狠让无数对手胆寒,从胸腔迸发的嘶吼,被视作藏獒。许昕凭借敏捷的步伐和强大的体能,如同蟒蛇般在球场上纵横驰骋。训练日,他们被批评和表扬,生活里相互吐槽,爱开玩笑。比赛时,为彼此出气,用尽全力为团队争取每一个得分。如今,国乒三剑客有了各自的归路。突破、坚持、等待……他们有自己的荣耀与遗憾,也伴随着血泪和伤病。但在漫长的职业生涯里,他们没有辜负任何人。
  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该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也守住了。从此以后,必有荣耀的冠冕为我停留。
其他文献
想象一下你请几个朋友来家里吃饭,给他们准备了下面这几道菜:海鲜类有蒜蓉扇贝、五香黄花鱼;荤菜类有香菇猪蹄、四喜丸子;素菜类有四鲜烤麸、油焖笋;饭后还可以来一份糖水菠萝。是不是显得自己特别厉害?  但你能想象吗?上面这一大桌子菜,其实不需要自己做,现买的罐头就能满足。  听到“罐头”,我们通常想到的都是“垃圾食品”“不新鲜”、“没营养”“有防腐剂”。  但罐头真的有那么不好吗?罐头食品,根本不需要防
我们的沉闷乏味比祖先少了,却比他们更怕无聊了。那些有余力追求刺激的人脚步不停,寻欢、跳舞、饮酒,乐此不疲,然而由于某种原因,他们总是期望能在他处找到一个新的温柔乡。  无聊,有一部分是与避免过度兴奋有直接关系的,过度兴奋不仅会影响健康,还会让人对各种快乐的滋味变得迟钝,渐渐地以隔靴搔痒取代真实深入的满足,用小聪明代替大智慧,用猎奇代替审美。  过多的旅行,五光十色的印象对于孩子并非好事,会使他们长
马虎死的那个中午,天气出奇地燠热。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说,当天的最高气温已达38.5摄氏度,树上的叶子都被太阳晒得蔫头耷脑的,知了躲在里面不停地叫着,好像是要将马虎的魂给叫回来似的。  马虎的尸体就停放在工棚外面的那棵老核桃树下,一张白色的塑料纸铺在地上,马虎躺在上面好像是睡着了似的,静静地。我们脸上的汗不停地往外冒着,好像脑壳里有一眼泉,马虎的脸上却一滴汗也没有,仿佛他是睡在春天里似的。  马虎不
苏安在她十四岁时有了第一颗坏牙。为她看牙的大夫说她的牙釉质发育不好。  “好深的牙洞,要么拔掉,要么杀死牙神经,上药,等不疼了再补上。”戴了口罩的大夫,只露两只眼睛,用一个带弯钩的金属工具在她嘴里搅来搅去,拨弄她不太听话的舌头。  她害怕去看牙医,尽管以前经常陪着母亲去,母亲有一口“火牙”,一上火就牙疼,疼起来用手托着半边脸,倒吸了凉风一样皱了眉头。苏安不喜欢诊所里假牙的味道,化学材质和消毒液的味
起这个名字没有哗众取宠的意思,也不想跟系列恐怖电影《午夜凶铃》扯上关系,只是在想到雷老师的时候,下意识地就蹦出了这个词。包括前几天和白玉山市的朋友一起吃饭,酒桌上谈起这个人,大家印象最深的也是这个词,西西里、新生、雨果都劝我,写写吧,这个雷……挺有意思的,小说名字也别费劲了,就这挺好——《午夜铃声》。  还有对于雷老师的称呼,褒的贬的,各种都有,雷记者、雷老、老雷、雷无涯(牙)、雷无耻(齿)……我
蜷缩在地铁站的黄大衣  在过道的拐角看着天花板  一盏灯一闪一闪  昨天的我路过他的时候  他在今天的拐角处  今天的我路过他的时候  我在他昨天的拐角处  我在看他  也看見那盏一闪一闪的日光灯  像太阳一样白花花地  照着我和他  并且若无其事  在医院  叫号机用普通话喊出  每一个人的名字  这些来自甘肃的人  来自宁夏的人  还有来自本地的人  他们杂七杂八的口音  和他们来自胃肠的嗝混
一个男孩走向一架钢琴  他将铺展一条河流  那里有茂密葱茏的两岸  和无比斑斓的夜空  繁星涌动,追赶着群山  月下蜿蜒的小路带着经霜的样子  通向山顶的寺庙  抑或一场假面舞会  发光的天使 欢乐的树袋熊  从天而降  又或者是暴风雨之夜  人们于密室内酣然的安眠和捕梦  20岁  战栗过早地经过他年轻的身体  也经过我们  一种叫命运的东西  把每个人紧紧缠绕  一阵风  从白色围廊,越过悠长
老太有个邻居老王,从河南来的。老王的朋友在苏州开古玩店,干得风生水起。苏州民间喜欢收藏的人多,所以古玩店多,生意也好做。他的朋友做了几年,生意很好,后来觉得古玩店不够他玩的了,要转行到房地产上去,想把古玩店转手,问老王愿不愿意来苏州接手。  老王愿意。他从河南来到苏州,接手了朋友的古玩店。  老王经济上有点实力,可以租住酒店公寓,也可去购买新房,但是既然开的是古玩店,住老宅气息肯定是对的。老王在苏
1  一入冬, 土地就成了冬地。寒冷、冰冻和枯叶是它的特有符号,看上去一片颓然,还有几分死皮赖脸的肃穆。冬地的身份决定了它们对诗意的遮蔽,对力量的蕴藏,和对未来的孕育。  山包上的三十多亩冬地被划成了一块一块的格子,一共三百多块,用阿拉伯数字按照顺序进行了编号。格子与格子之间用竹竿或木桩做成的篱笆隔开,分割成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地块的形状不同,但大小相同,都是一分地。化整为零之后,山包由悠缓
内卷,这一原本属于人类学术语的词汇,俨然成了人们熟悉的一种对生活“惨状”的描述和吐槽。  当我们提到自己正陷入“内卷”,多半是为了抒发无效竞争的焦虑和苦闷,发泄“生活不由我”的情绪。  但对“为什么卷”,很多人却似乎兴味索然。  人类学家项飙把内卷描述为一种“不断抽打自己的陀螺式的死循環”,他提到,今天人们陷入内卷像走进死胡同,很大程度在于高度一体化的竞争。  当全国14亿人民都认准一个目标,为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