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新课标,应建立一种理性的认识,既不能把它当作是无数次无足轻重的课改而无动于裹;也不能盲目崇拜追随,唯新课标是从。作为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把握时代脉搏,掌握学生心理特点,切合教育地域特点,发挥自己的个性.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不会在新课标的大旗下迷失自己,茫然不知所往。
【关键词】语文 新课标 教师权利
近一两年来,新课标在全国轰轰烈烈的宣讲、展开。不同的地区。城市和农村,都对新课标寄予了很大的关注。并且。随着各级机构的推动。新课标已逐渐深入人心。自然,在对新课标的理解和执行过程当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不同的倾向。有的是盲从,有的是抗拒,当然,更多的是结合自身,进行比较合理的消化。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实践,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原则,认为应该用另一种目光来看待,用另一种方式来操作新课标。
一、新课标实施是历史和时代的必然
新课标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又一次课程改革(第八次)。作为一名教师,一名语文教师,是非常盼望语文课程改革的,虽然以往的教改似乎并没有收到特别明显的效果。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教师还是那样教,学生还是那样学,高中学生还是为了高考。这次的课改,处于世纪之初,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也被更大程度的关注,这是一件好事。新课标如果不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让师生能够切实可行的操作,就可能走老路。不管怎么说,新课标的实施是历史和时代的要求。
1.课程理论的发展向教育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
课程本质由课程是知识,课程是经验到课程是活动,课程理论在不断的发展、丰富,相应的。要求在实践上体现出来。
2.社会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育的目的,从社会本位上来说,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能发展社会的人才。新课标提出了新世纪的人才标准。否则,教育就失去了它的价值。
3.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与发展潮流的要求
国外,如日本2002年提出的新课程,美国2000年的课程标准,英国1999年的课程标准,新加坡2001年的课程标准,都提出了新世纪的人才培养方向。其中如“提高国际意识”,“交往,信息技术,共同操作”。“善于获取信息”,“每所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与标新立异”等都值得我们思考和引起迫切感。
4.我国课程改革的继续推进
我国的课程改革已进行了七次,新课标是在新世纪对它的一次有力的推进。“变革是一个过程”。在过程中不断上升、前进,这是课改的价值所在。而且,新的世纪赋予了它更丰富的内容,使它得到更多的关注。
二、新课标实施的客观局限
新课标正全面展开,但是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那里。却会遇到一些现实的障碍。从而影响它的实施。原因主要有以下一些;
1.观念落后
经历了多次课改的教师。特别是比较传统的教师,可能不能一下子理解到它的精髓。落后地区的学校可能还不会意识到课改的意义所在。他们可能更关心学校的条件设施、资金等问题。
2.师资不齐
全国教师的水平差异很大。单从学历来说,教初中的教师,有研究生。也有中师生。何况。教师对工作的态度也不一样。并非都能视之如生命。不少人只是当作一个弃之可惜的职业。这样的教师,对新课标是不会有太大兴趣的。
3.学生水平不一
学生差异也很大。就是同一地区、同一学校、同一班级也存在这个问题。不是人人都可以达到新课程的标准的。
4.硬件落后
“多读书。读好书”。利用网络资源,这些在不少地方还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书价高,连我们这些人都不大舍得买,何况是贫困地区的学校和学生。自然,家庭藏书不大可能,学校的图书馆也无法建立。计算机、网络更是天方夜谭。新课标的一些要求也只能是空谈。
5.评价不配套
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以考试来衡量教与学的成果,仍然是学校教学评价的主导方式。学校以考试成绩评教师,教师以考试成绩评学生,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已经成为新课程实施的“瓶颈”。
6.素质培养成效具有滞后性
素质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形成的。它往往是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如语文的语感就不是读几篇文章就能形成的。而且,它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检验的。
三、新课标员活实施的理论思考
由于上面所说的种种原因。新课程对于不少地方、不同层次的状况来说还只是“乌托邦”,就是在教育发达地区,实施起来也并不能行云流水。它是一种理想,一个观念层次的东西。所以,作为基层的教师,能做的,应该做的,只能是对它的创造性的实施。
1.新课标只是一个参照标准
新课标的编写组长巢宗祺教授在他的讲座中曾提到“新课标不可能在任何地方、不同层次适用,它只是一个理想化的参照标准。”因此,我们没有道理对新课标的各项要求进行盲目的断章取义的肢解。不同的地区。如东部与西部,教育资源、地域特点有很大的差异。学生的成长背景有很大的区别,不可能用相同的方式、相同的要求。不同的学生层次,优生与后进生。也应该“因材施教”。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新课标是我们的教育理想,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而具体的实施,应该着眼于现实。
2.关于“赋权于教师”
教育改革中,如果忽视了教师的权力就如无视学生的主体性一样。将使教改失去活力而僵化。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而课程实施的主要参与者是教师。成都教育学院的严先元教授认为,课程改革大致相当于教学改革,教师是连接二者的中间环节有人说:教学改革的过程就是课程改革的过程。可见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重要作用。张华把课程实施的取向分为三种: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课程创生取向。即不同的教师在课程实施时的不同方式。忠实取向认为。“教师这一角色的实质是,教师即课程专家所指定的课程变革计划的忠实执行者。教师就是课程的‘消费者’。”相互适应取向认为,在课程变革过程中。实践者对课程做出修改是不可避免的。正如富兰所说:“变革是一个过程。而非一个事件。”相互适应取向中的教师是主动的、积极的“消费”者。课程创生取向认为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既有的课程计划只是供经验创生过程选择的工具而已。三种取向都有存在价值,有其优劣,这里不加评说。其实,三种取向当中,展现了教师权力的增加过程。现实生活中,教师连第二种取向都还不能做到。教师是教学层次的课程实施者,在他前面。观念层次、社会层次、学校层次,特别是社会和学校,赋予教师的自主权太少,毫无疑问,这极大地抹杀了教师的创造性。没有了教师观念和行为上的进步,教育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
3.关于评价与教学
课程的评价关系到国家、学校、教师和学生,如何评价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是一件并不简单的事。幸运的是,大家已经普遍认识到高考并不能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但是。在一所重点中学中。如果一名教师带高考屡战屡败。就算学生有很高的评价,校长也是要给他做工作的。高考还是指挥棒,它的地位几十年来都没有动摇。虽然多元智能的理论也开始引起了教育的关注,但还仅仅停留在观念层次。评价的长期单一不可能带来实质性的教学方式变革。巢教授提出了一个看似折中的办法:抓好考试题。但这也只是一个过渡时期的处理方式。评价方式不可能短期有所突破,但是教学改革不可能原地踏步、等待观望,必须做出积极的行为。
4.关于教材与教师
长期以来。教师是在“教课本”(教书),没有发展到“用课本教”。课本始终是有界的,有局限性的。如关注学科课程。忽视经验课程;关注显性课程,忽视隐性课程;重视必修课程,忽视选修课程。如全国通用几套语文教材。没有考虑到地域差异和教师的特点。早在8O年前,怀特海就提出学校教师应该有一定的权利,如自己命题考试,编写教材等。开发校本教材。教师自编教材在有些地方已有尝试。教师应该在充分理解新课标的基础之上,进行这方面的尝试,进行更有特色的教学。
四、正确合理实施新课标
1.加强学习促进观念的更新
对新课标的理解可能会出现各种偏差,也可能有积极或消极的态度。有的地方的课改是乱糟糟的闹成一团,包括教师和学生;有的地方是我自岿然不动。不管怎样,要加强学习,不光是学课标。还应该加强教师教育理论的培训。比如教师进修,继续教育,考虑一种价值导向。让教师能自主地参与到个人的提高中来。
2.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包括对教材的合理使用和自编教材。教师应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展开互动的教学。不要唯书本,应有改变的勇气。另外,可以调动学生,比如开展一些语文活动,甚至可以办报,学生编教材,扩大课程的内容。
3.充分利用教育资源
教育受诸多因素影响:教师的天赋,学生的智力类型,他们生活的前景。学校周围环境提供的机会,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因素(怀特海语)。新课标在执行当中,不可能不考虑实际情况。发达地区有新的观念、生活方式和内容,而落后地区,比如农村。也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进行探究式和综合学习其实都能找到很多的题材。如果让西部农村的孩子去研究交通堵塞问题只会显得荒谬。
4.以学生发展为本
所谓发展,指的是以下几方面:全体学生的发展,全面和谐的发展。终身持续的发展。个性特长的发展,活泼生动的发展等。以学生为本,指的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语文新课标的三个维度比较全面的体现了这个原则。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注重以往容易忽略的东西,如能力、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正确处理地域厦学生差异
应因地因时因人而教。这一点,前面已有一些阐述。
6.在教学与评价的夹缝中寻求突破
教学要出新,考试要成绩。二者似乎有些矛盾。事实上。善于动脑的教师能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教出特色,考出水平。作为普通教师,应在技术层面去解决问题。教师是课标的实施者。不同的是做怎样的实施者。所以,抨击高考代替不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们也没有必要把时间浪费在等待上。应全方位、多角度地考虑问题。
其实,以上做法并非是背离了新课标,而恰恰是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
【关键词】语文 新课标 教师权利
近一两年来,新课标在全国轰轰烈烈的宣讲、展开。不同的地区。城市和农村,都对新课标寄予了很大的关注。并且。随着各级机构的推动。新课标已逐渐深入人心。自然,在对新课标的理解和执行过程当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不同的倾向。有的是盲从,有的是抗拒,当然,更多的是结合自身,进行比较合理的消化。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实践,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原则,认为应该用另一种目光来看待,用另一种方式来操作新课标。
一、新课标实施是历史和时代的必然
新课标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又一次课程改革(第八次)。作为一名教师,一名语文教师,是非常盼望语文课程改革的,虽然以往的教改似乎并没有收到特别明显的效果。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教师还是那样教,学生还是那样学,高中学生还是为了高考。这次的课改,处于世纪之初,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也被更大程度的关注,这是一件好事。新课标如果不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让师生能够切实可行的操作,就可能走老路。不管怎么说,新课标的实施是历史和时代的要求。
1.课程理论的发展向教育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
课程本质由课程是知识,课程是经验到课程是活动,课程理论在不断的发展、丰富,相应的。要求在实践上体现出来。
2.社会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育的目的,从社会本位上来说,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能发展社会的人才。新课标提出了新世纪的人才标准。否则,教育就失去了它的价值。
3.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与发展潮流的要求
国外,如日本2002年提出的新课程,美国2000年的课程标准,英国1999年的课程标准,新加坡2001年的课程标准,都提出了新世纪的人才培养方向。其中如“提高国际意识”,“交往,信息技术,共同操作”。“善于获取信息”,“每所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与标新立异”等都值得我们思考和引起迫切感。
4.我国课程改革的继续推进
我国的课程改革已进行了七次,新课标是在新世纪对它的一次有力的推进。“变革是一个过程”。在过程中不断上升、前进,这是课改的价值所在。而且,新的世纪赋予了它更丰富的内容,使它得到更多的关注。
二、新课标实施的客观局限
新课标正全面展开,但是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那里。却会遇到一些现实的障碍。从而影响它的实施。原因主要有以下一些;
1.观念落后
经历了多次课改的教师。特别是比较传统的教师,可能不能一下子理解到它的精髓。落后地区的学校可能还不会意识到课改的意义所在。他们可能更关心学校的条件设施、资金等问题。
2.师资不齐
全国教师的水平差异很大。单从学历来说,教初中的教师,有研究生。也有中师生。何况。教师对工作的态度也不一样。并非都能视之如生命。不少人只是当作一个弃之可惜的职业。这样的教师,对新课标是不会有太大兴趣的。
3.学生水平不一
学生差异也很大。就是同一地区、同一学校、同一班级也存在这个问题。不是人人都可以达到新课程的标准的。
4.硬件落后
“多读书。读好书”。利用网络资源,这些在不少地方还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书价高,连我们这些人都不大舍得买,何况是贫困地区的学校和学生。自然,家庭藏书不大可能,学校的图书馆也无法建立。计算机、网络更是天方夜谭。新课标的一些要求也只能是空谈。
5.评价不配套
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以考试来衡量教与学的成果,仍然是学校教学评价的主导方式。学校以考试成绩评教师,教师以考试成绩评学生,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已经成为新课程实施的“瓶颈”。
6.素质培养成效具有滞后性
素质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形成的。它往往是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如语文的语感就不是读几篇文章就能形成的。而且,它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检验的。
三、新课标员活实施的理论思考
由于上面所说的种种原因。新课程对于不少地方、不同层次的状况来说还只是“乌托邦”,就是在教育发达地区,实施起来也并不能行云流水。它是一种理想,一个观念层次的东西。所以,作为基层的教师,能做的,应该做的,只能是对它的创造性的实施。
1.新课标只是一个参照标准
新课标的编写组长巢宗祺教授在他的讲座中曾提到“新课标不可能在任何地方、不同层次适用,它只是一个理想化的参照标准。”因此,我们没有道理对新课标的各项要求进行盲目的断章取义的肢解。不同的地区。如东部与西部,教育资源、地域特点有很大的差异。学生的成长背景有很大的区别,不可能用相同的方式、相同的要求。不同的学生层次,优生与后进生。也应该“因材施教”。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新课标是我们的教育理想,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而具体的实施,应该着眼于现实。
2.关于“赋权于教师”
教育改革中,如果忽视了教师的权力就如无视学生的主体性一样。将使教改失去活力而僵化。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而课程实施的主要参与者是教师。成都教育学院的严先元教授认为,课程改革大致相当于教学改革,教师是连接二者的中间环节有人说:教学改革的过程就是课程改革的过程。可见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重要作用。张华把课程实施的取向分为三种: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课程创生取向。即不同的教师在课程实施时的不同方式。忠实取向认为。“教师这一角色的实质是,教师即课程专家所指定的课程变革计划的忠实执行者。教师就是课程的‘消费者’。”相互适应取向认为,在课程变革过程中。实践者对课程做出修改是不可避免的。正如富兰所说:“变革是一个过程。而非一个事件。”相互适应取向中的教师是主动的、积极的“消费”者。课程创生取向认为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既有的课程计划只是供经验创生过程选择的工具而已。三种取向都有存在价值,有其优劣,这里不加评说。其实,三种取向当中,展现了教师权力的增加过程。现实生活中,教师连第二种取向都还不能做到。教师是教学层次的课程实施者,在他前面。观念层次、社会层次、学校层次,特别是社会和学校,赋予教师的自主权太少,毫无疑问,这极大地抹杀了教师的创造性。没有了教师观念和行为上的进步,教育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
3.关于评价与教学
课程的评价关系到国家、学校、教师和学生,如何评价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是一件并不简单的事。幸运的是,大家已经普遍认识到高考并不能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但是。在一所重点中学中。如果一名教师带高考屡战屡败。就算学生有很高的评价,校长也是要给他做工作的。高考还是指挥棒,它的地位几十年来都没有动摇。虽然多元智能的理论也开始引起了教育的关注,但还仅仅停留在观念层次。评价的长期单一不可能带来实质性的教学方式变革。巢教授提出了一个看似折中的办法:抓好考试题。但这也只是一个过渡时期的处理方式。评价方式不可能短期有所突破,但是教学改革不可能原地踏步、等待观望,必须做出积极的行为。
4.关于教材与教师
长期以来。教师是在“教课本”(教书),没有发展到“用课本教”。课本始终是有界的,有局限性的。如关注学科课程。忽视经验课程;关注显性课程,忽视隐性课程;重视必修课程,忽视选修课程。如全国通用几套语文教材。没有考虑到地域差异和教师的特点。早在8O年前,怀特海就提出学校教师应该有一定的权利,如自己命题考试,编写教材等。开发校本教材。教师自编教材在有些地方已有尝试。教师应该在充分理解新课标的基础之上,进行这方面的尝试,进行更有特色的教学。
四、正确合理实施新课标
1.加强学习促进观念的更新
对新课标的理解可能会出现各种偏差,也可能有积极或消极的态度。有的地方的课改是乱糟糟的闹成一团,包括教师和学生;有的地方是我自岿然不动。不管怎样,要加强学习,不光是学课标。还应该加强教师教育理论的培训。比如教师进修,继续教育,考虑一种价值导向。让教师能自主地参与到个人的提高中来。
2.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包括对教材的合理使用和自编教材。教师应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展开互动的教学。不要唯书本,应有改变的勇气。另外,可以调动学生,比如开展一些语文活动,甚至可以办报,学生编教材,扩大课程的内容。
3.充分利用教育资源
教育受诸多因素影响:教师的天赋,学生的智力类型,他们生活的前景。学校周围环境提供的机会,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因素(怀特海语)。新课标在执行当中,不可能不考虑实际情况。发达地区有新的观念、生活方式和内容,而落后地区,比如农村。也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进行探究式和综合学习其实都能找到很多的题材。如果让西部农村的孩子去研究交通堵塞问题只会显得荒谬。
4.以学生发展为本
所谓发展,指的是以下几方面:全体学生的发展,全面和谐的发展。终身持续的发展。个性特长的发展,活泼生动的发展等。以学生为本,指的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语文新课标的三个维度比较全面的体现了这个原则。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注重以往容易忽略的东西,如能力、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正确处理地域厦学生差异
应因地因时因人而教。这一点,前面已有一些阐述。
6.在教学与评价的夹缝中寻求突破
教学要出新,考试要成绩。二者似乎有些矛盾。事实上。善于动脑的教师能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教出特色,考出水平。作为普通教师,应在技术层面去解决问题。教师是课标的实施者。不同的是做怎样的实施者。所以,抨击高考代替不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们也没有必要把时间浪费在等待上。应全方位、多角度地考虑问题。
其实,以上做法并非是背离了新课标,而恰恰是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