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3月南通仿真绣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公布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今年年初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南通仿真绣的创始人——被誉为“神针”的沈寿又一次被人们重新提起。
沈寿(1874—1921)苏州吴县人,原名云芝,号天香阁主,字雪君,晚号雪宧。父亲沈椿经营文物古董,母亲宋氏擅刺绣,从小受江南绣乡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沈寿七八岁便向姐姐沈立学绣,年益增,艺益精,十五六岁时绣品已在苏州小有名气。二十岁时沈寿与客寓苏州的绍兴才子余觉(名冰臣,又名兆熊)结婚,余觉擅书画,常常就着绣棚指点绣稿讲解绘画原理,评析作品意境,并亲自绘制绣稿,使沈寿绣艺大进,作品风格也从民间一般绣稿逐渐向文人书画过渡,强调绣品意境和艺术风格。
沈寿的刺绣从艺术风格上可分为两个不同的时期,从学绣开始到赴日本考察前,为典型的苏绣风格,绣品无论是在用线的精细还是针法的处理、配色的调和等方面都完全体现了苏绣的艺术魅力。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八仙上寿图》通景屏、《无量寿佛图》、《罗汉图》、《花鸟四屏条》等。其中《八仙上寿图》通景屏和《无量寿佛图》两件作品是余沈夫妇合作,为慈禧太后70岁祝寿而绣,得到太后的赏识,被授予四等商勋,并赐书“福”“寿”两字赠余沈夫妇,云芝改名为寿。清代农工商部还特设立绣工科,任命沈寿为总教习,余觉为总管。
1905年余沈夫妇受清政府委派,赴日本考察刺绣艺术,此行对沈寿的刺绣艺术风格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形成了她独创的艺术风格。赴日本考察美术教育历时三个多月,遍游东洋,使沈寿开拓了眼界,接触到西方油画、铅画等西画风格,大受启发。回国后,沈寿对苏绣进行了大胆创新,运用传统的苏绣刺绣针法,融入日本美术绣的用针方法,采用欧洲油画的用光用色原理,创作出极具代表性并对中国传统刺绣产生了深远影响的“美术绣”即“仿真绣”。
沈寿的第一幅仿真绣作品是1910年完成的《意大利皇后像》,作品以意大利皇后爱丽娜为蓝本绣制,神情逼真地刻画了意后雍容华贵的形象。绣品由清政府选送参加在意大利举行的万国博览会,获“至大荣誉最高级之卓越奖凭”。清政府将此绣赠送给意大利皇后,意皇致信盛赞中国艺术,并回赠沈寿带有皇家徽号的钻石金表表示感谢。
沈寿对中国刺绣艺术不仅在于技法和针法上的创新,同时,她还将旧时闺房女红推广普及。她有感于西方教学的理念,先后在北京绣工科授绣,在天津创办“自立女子传习所”,在苏州创立“同立绣校”,她借鉴日本办学的方式,改变中国传统的家传或师傅带徒弟的授艺方式,采用集体上课,画绣相辅、技艺课与艺术课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开创现代刺绣教学之先河。1914年沈寿应张謇先生之邀来南通创办女工传习所。沈寿得到张謇先生的大力扶持,依托女工传习所,进一步完善了教学体系,设置了刺绣普通班、刺绣美术班、刺绣研究班三种学制,分别教授花卉、翎毛、山水、仕女、肖像和油画的刺绣。除刺绣专业课外,同时还开设了国画、国文、体育、音乐、书法等相关课程,并配备专业老师及名家授课,沈寿在教授刺绣时,还结合美术原理讲解用针用线技法,提高她们的艺术修养。在沈寿和其姐沈立的倾心努力下,女工传习所培养造就了一批高素质的刺绣人才,极大地推动了传统刺绣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闻名绣艺界的旷世神绣《耶稣像》完稿于1915年,沈寿耗时两年多才完成。此绣像高53.34厘米,宽38.1厘米,呈椭圆形。作品完成后被送往美国参加在巴拿马举办的世界艺术博览会,作品震惊国际艺坛,荣获一等奖。《耶稣像》以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画家琪杜·雷尼的油画《荆棘冠冕》为绣稿,绣的是耶稣头戴荆棘被钉在十字架上殉难时的瞬间。绣稿由颜文木梁先生设计(颜先生是我国早期引进西洋画方法的教育家之一),将油画原稿放大,再描到绣料上。绣像中的耶稣头戴蒺藜,脸向上微仰,两眼上翻,血迹披额,神情忧戚悲壮。为了表现欧洲油画艺术的用光用色,沈寿用细密的丝线、多变的针法,采用独创的旋针,结合施针、散针、虚针等针法的巧妙运用,创作了这幅旷世神绣。其特点是按自然物的旋转形状绣制,绣制的头发与胡须松软自然。面部、脖颈辅底采用旋针,使人物面部立体感强,肤质逼真。耶稣头上的光环,采用虚针、散针、旋针并用,虚虚实实散发出神秘的光韵。为了体现光环丰富自然的色彩,还采用多种色线合一股进行绣制。眼部采用秘针、旋针及辅助针法,按眼珠的形状表情绣制,针法上虚实结合,最精妙处是瞳孔处留白不绣,利用绣地的白色表现眼球的高光,使得面部层次更为丰富。沈寿对针法和色彩的深刻理解和巧妙运用使绣制出来的作品颜色自然、和顺、丰富,表情传神,使人震撼。《耶稣像》现藏于南京博物院。作品历经90余年,还散发着自然的光晕,我们甚至都能感受到耶稣的自然肤质。
现珍藏于南通博物苑的《蛤蜊图》也是沈寿的一幅精致作品。此作品以素描蛤蜊图为绣稿,绣有大小蛤蜊6个,采用了缠针、施针、滚针等多种针法,通过明暗对比,逼真地表现了蛤蜊的质感,特别是在大蛤蜊的高光部分留出缎子绣底,巧写地衬托出蛤蜊的光亮质感,底部颜色用浅棕色烘染而成。作品左下方题“沈寿”名款,绣“雪君”朱文方印,右下角绣“姓名长在御屏风”白文方印。观音像是沈寿绣品中的重要题材,现存于南通博物苑的《古观音像》由沈寿绣制,上部有张謇题字。此绣品是摹清代画家陈洪绶所作德王观音像而绣制。绣品下方为一手拄长扙、驼背的老妪,双眼烔烔有神地凝视着远方,这是佛经上所描述的观世音菩萨呈现的特殊扮相,谓“德王观音”。绣品分别采用旋针、长短针、平针、斜缠针等仿真绣技法绣制。绣品上部是张謇亲书的一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和题款,字字珠玑、笔力遒劲,沈寿以黑丝线精心绣成,极好地表现了张謇深厚的书法功底,她以刺绣的语言再现了我国传统书画艺术的精髓,体现了仿真绣的艺术魅力。
从1916年起至1919年,沈寿完成了她生前最后一幅杰作——《女优倍克像》,绣制的是当时美国当红明星倍克。沈寿运用传统的羼针、双套针、虚实针等结合旋针,以几套黑灰白线,根据明暗层次运针配色。口角、眼睛、发际等细微之处精心落针,传神地再现了人物表情。倍克那细腻的肌肤、蓬松的卷发、蝉翼般的纱裙绣制得惟妙惟肖,富有质感与动感。传统苏绣的“平、齐、细、密、匀、顺、和、光”的特点与仿真绣生动逼真的特色在此作品中进行了完美的结合。
沈寿一生热爱刺绣,全身心地投入到艺术创作中,勤诲无倦,不幸积劳成疾。为传承其绣艺,她将自己一生从艺的实践经验以及传统针法进行了归类、总结和研究,由她口述,张謇先生执笔,手录完成了《雪宧绣谱》,这是我国第一部具有理论性、系统性的刺绣专著,1920年由南通翰墨林书局出版发行。《雪宧绣谱》全书共分八章:绣备、绣引、绣要、针法、绣品、绣德、绣节、绣通。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阐述了刺绣制作中的要点,对刺绣工艺技法做了深刻的研究,在用针方面创造了“旋针”,扩展了虚针、套针、施针的应用范围,吸收了日本绣技法,发展了“肉入针”,并根据我国传统针法,研究、总结出18种针法,填补了刺绣针法研究空白。在长期的“潜神凝思”专心致志地研究中,终于“以新意运旧法,渐有得”,成功地研绣出“仿真绣”,达到“凡能入吾目,无不能入吾绣”的高度境界。在刺绣的色、光、线的运用方面,悟出了7种基本线色可分可合,“色之用无定”、“针之用无定”的辩证关系。绣谱中沈寿首次在理论上研究西洋油画的光与影在中国刺绣上的运用,对其独创的仿真绣艺术在理论上进行研究,阐述了仿真绣艺术特色,为后人研究、传承、发扬中国刺绣艺术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
沈寿那精湛的刺绣技艺在当时的刺绣界是独树一帜的,沈寿将中国的刺绣艺术开创到一个新的时代,并由中国第一所刺绣艺术学校“南通女工传习所”发扬、传承。沈寿1914年到南通,直至1921年6月去世,在南通8年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刺绣人才,女工传习所第一批学员有:宋金龄、刘采繁、宋冯、孙慧基、王坚、沈雪芬、孙洁秋、孙一琪。自女工传习所成立以来,在沈寿及其姐沈立等教师的倾心努力下,传习所自身培养的刺绣艺人成长起来,一时南通绣品日见繁荣,人才辈出。有些学员来自上海、安徽、浙江、湖南、广东等地,毕业后大都回原籍从艺,传播刺绣技艺。江苏苏州、无锡、常熟、丹阳等地学员,学成后分别在当地创办了刺绣传习所、绣工科、绣工会等开展授绣,仿真绣随之在这些地区传播。为进一步扩大影响,张謇先生又亲自筹划成立了“南通绣织局”,沈寿任局长,在上海、美国纽约、意大利都灵、法国等地设立分部和推销点,销售南通刺绣。
历经多年沧桑,南通博物苑收藏有较丰富的早期女工传习所学员刺绣作品,其中第一批学员的作品有宋金龄的《乘莲观音像》、《西方三圣像》;刘采繁的《鱼蓝观音像》;孙慧基的《观音五十三参第八现之相》;王坚的《观音五十三参第四十四现之相》,孙洁秋的《观音背坐相》,以及宋金龄、孙慧基等合作绣制的《花卉屏条》。孙慧基,字克明,她绣制的《观音五十三参第八现之相》是一个水月观音坐像,在万籁俱寂之夜,静坐于岩石上,默默地注视着水中的月亮,整个画面显得宁静、安逸。绣者根据作品的需要,运用灵活多变的针法表现画面的结构、造型,使绣品栩栩如生,富有灵气。
在众多仿真绣藏品中,这些传承人所绣的杰出作品主要的:《老夫人像》、《夕阳返照图》、《奉天牧羊图》等。《老夫人像》是1922年女工传习所早期学员张慕韩为友人之母绣制的一幅人物肖像作品,作品绣制得异常精细,给人庄重、大方的感觉。可以看出绣者具有良好的美术功底,整幅作品细腻、平滑,人物脸部明暗处理得当,立体感强,人物神态也绣制出来了。
《奉天牧羊图》李群秀绣制,李群秀为女工传习所早期学员,由沈寿监制。作品描绘了郊外溪边放牧的场景。溪边一群丰肥的羊儿悠闲地吃草、嬉戏,牧羊人则静静地守候其旁,绣面充满安静、祥和的氛围。此作最具特色的是针法的运用,绣者根据表现对象肌理的变化不断地调整平针的丝路,用虚实针施于平针之上表现羊皮毛的质感,灵活而又多变,传统平针针法被赋予新的刺绣语言。表现物象的结构、造型则灵活运用光景明暗技法加以表现,富有立体感。平针、虚实针、散套针等多种针法的灵活运用,使草、地、树木等景致栩栩如生,每只羊儿也都显得那样的丰肥、生动而富有灵气。《夕阳返照图》由女工传习所早期学员张淑德绣制,沈寿监制。绣品描绘了夕阳映照下的山谷、林泉的美丽景致。落日的余辉散发着淡淡的红晕,宁静而又神秘。林中细语呢喃,溪水涓涓流淌。作品将西洋油画、摄影中的光影、色彩技法运用到刺绣艺术中,针法上采用平针散套,并灵活运用变化丝路和走向来表现不同的树木、山石、流水。丝线的自然光泽也带来不同的艺术效果;画面生动精致,立体感强,将仿真绣的用光、用色、用针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地陆续建立刺绣研究所,沈寿在苏州、南通培养的一些优秀学员先后供职于苏绣研究所、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他们又不断培养了新的刺绣人才。当前,仿真绣要分布于南通。
沈寿创新传统刺绣技艺,开创了仿真绣,其刺绣技艺和刺绣艺术思想为中国刺绣的发展和创新开辟了一条新路,仿真绣的艺术价值越来越为世人所珍视。南通作为仿真绣的主要发源地,保护和传承的任务还很重。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转型、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解体,刺绣艺人分流,当前只有部分艺人以个人或组成小组形式在从事艺术创作和生产,少数研究人员仍在从事仿真绣的传承、保护及相关理论研究工作。南通博物苑作为南通仿真绣的责任单位,正积极开展保护、传承的研究工作。
沈寿(1874—1921)苏州吴县人,原名云芝,号天香阁主,字雪君,晚号雪宧。父亲沈椿经营文物古董,母亲宋氏擅刺绣,从小受江南绣乡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沈寿七八岁便向姐姐沈立学绣,年益增,艺益精,十五六岁时绣品已在苏州小有名气。二十岁时沈寿与客寓苏州的绍兴才子余觉(名冰臣,又名兆熊)结婚,余觉擅书画,常常就着绣棚指点绣稿讲解绘画原理,评析作品意境,并亲自绘制绣稿,使沈寿绣艺大进,作品风格也从民间一般绣稿逐渐向文人书画过渡,强调绣品意境和艺术风格。
沈寿的刺绣从艺术风格上可分为两个不同的时期,从学绣开始到赴日本考察前,为典型的苏绣风格,绣品无论是在用线的精细还是针法的处理、配色的调和等方面都完全体现了苏绣的艺术魅力。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八仙上寿图》通景屏、《无量寿佛图》、《罗汉图》、《花鸟四屏条》等。其中《八仙上寿图》通景屏和《无量寿佛图》两件作品是余沈夫妇合作,为慈禧太后70岁祝寿而绣,得到太后的赏识,被授予四等商勋,并赐书“福”“寿”两字赠余沈夫妇,云芝改名为寿。清代农工商部还特设立绣工科,任命沈寿为总教习,余觉为总管。
1905年余沈夫妇受清政府委派,赴日本考察刺绣艺术,此行对沈寿的刺绣艺术风格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形成了她独创的艺术风格。赴日本考察美术教育历时三个多月,遍游东洋,使沈寿开拓了眼界,接触到西方油画、铅画等西画风格,大受启发。回国后,沈寿对苏绣进行了大胆创新,运用传统的苏绣刺绣针法,融入日本美术绣的用针方法,采用欧洲油画的用光用色原理,创作出极具代表性并对中国传统刺绣产生了深远影响的“美术绣”即“仿真绣”。
沈寿的第一幅仿真绣作品是1910年完成的《意大利皇后像》,作品以意大利皇后爱丽娜为蓝本绣制,神情逼真地刻画了意后雍容华贵的形象。绣品由清政府选送参加在意大利举行的万国博览会,获“至大荣誉最高级之卓越奖凭”。清政府将此绣赠送给意大利皇后,意皇致信盛赞中国艺术,并回赠沈寿带有皇家徽号的钻石金表表示感谢。
沈寿对中国刺绣艺术不仅在于技法和针法上的创新,同时,她还将旧时闺房女红推广普及。她有感于西方教学的理念,先后在北京绣工科授绣,在天津创办“自立女子传习所”,在苏州创立“同立绣校”,她借鉴日本办学的方式,改变中国传统的家传或师傅带徒弟的授艺方式,采用集体上课,画绣相辅、技艺课与艺术课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开创现代刺绣教学之先河。1914年沈寿应张謇先生之邀来南通创办女工传习所。沈寿得到张謇先生的大力扶持,依托女工传习所,进一步完善了教学体系,设置了刺绣普通班、刺绣美术班、刺绣研究班三种学制,分别教授花卉、翎毛、山水、仕女、肖像和油画的刺绣。除刺绣专业课外,同时还开设了国画、国文、体育、音乐、书法等相关课程,并配备专业老师及名家授课,沈寿在教授刺绣时,还结合美术原理讲解用针用线技法,提高她们的艺术修养。在沈寿和其姐沈立的倾心努力下,女工传习所培养造就了一批高素质的刺绣人才,极大地推动了传统刺绣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闻名绣艺界的旷世神绣《耶稣像》完稿于1915年,沈寿耗时两年多才完成。此绣像高53.34厘米,宽38.1厘米,呈椭圆形。作品完成后被送往美国参加在巴拿马举办的世界艺术博览会,作品震惊国际艺坛,荣获一等奖。《耶稣像》以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画家琪杜·雷尼的油画《荆棘冠冕》为绣稿,绣的是耶稣头戴荆棘被钉在十字架上殉难时的瞬间。绣稿由颜文木梁先生设计(颜先生是我国早期引进西洋画方法的教育家之一),将油画原稿放大,再描到绣料上。绣像中的耶稣头戴蒺藜,脸向上微仰,两眼上翻,血迹披额,神情忧戚悲壮。为了表现欧洲油画艺术的用光用色,沈寿用细密的丝线、多变的针法,采用独创的旋针,结合施针、散针、虚针等针法的巧妙运用,创作了这幅旷世神绣。其特点是按自然物的旋转形状绣制,绣制的头发与胡须松软自然。面部、脖颈辅底采用旋针,使人物面部立体感强,肤质逼真。耶稣头上的光环,采用虚针、散针、旋针并用,虚虚实实散发出神秘的光韵。为了体现光环丰富自然的色彩,还采用多种色线合一股进行绣制。眼部采用秘针、旋针及辅助针法,按眼珠的形状表情绣制,针法上虚实结合,最精妙处是瞳孔处留白不绣,利用绣地的白色表现眼球的高光,使得面部层次更为丰富。沈寿对针法和色彩的深刻理解和巧妙运用使绣制出来的作品颜色自然、和顺、丰富,表情传神,使人震撼。《耶稣像》现藏于南京博物院。作品历经90余年,还散发着自然的光晕,我们甚至都能感受到耶稣的自然肤质。
现珍藏于南通博物苑的《蛤蜊图》也是沈寿的一幅精致作品。此作品以素描蛤蜊图为绣稿,绣有大小蛤蜊6个,采用了缠针、施针、滚针等多种针法,通过明暗对比,逼真地表现了蛤蜊的质感,特别是在大蛤蜊的高光部分留出缎子绣底,巧写地衬托出蛤蜊的光亮质感,底部颜色用浅棕色烘染而成。作品左下方题“沈寿”名款,绣“雪君”朱文方印,右下角绣“姓名长在御屏风”白文方印。观音像是沈寿绣品中的重要题材,现存于南通博物苑的《古观音像》由沈寿绣制,上部有张謇题字。此绣品是摹清代画家陈洪绶所作德王观音像而绣制。绣品下方为一手拄长扙、驼背的老妪,双眼烔烔有神地凝视着远方,这是佛经上所描述的观世音菩萨呈现的特殊扮相,谓“德王观音”。绣品分别采用旋针、长短针、平针、斜缠针等仿真绣技法绣制。绣品上部是张謇亲书的一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和题款,字字珠玑、笔力遒劲,沈寿以黑丝线精心绣成,极好地表现了张謇深厚的书法功底,她以刺绣的语言再现了我国传统书画艺术的精髓,体现了仿真绣的艺术魅力。
从1916年起至1919年,沈寿完成了她生前最后一幅杰作——《女优倍克像》,绣制的是当时美国当红明星倍克。沈寿运用传统的羼针、双套针、虚实针等结合旋针,以几套黑灰白线,根据明暗层次运针配色。口角、眼睛、发际等细微之处精心落针,传神地再现了人物表情。倍克那细腻的肌肤、蓬松的卷发、蝉翼般的纱裙绣制得惟妙惟肖,富有质感与动感。传统苏绣的“平、齐、细、密、匀、顺、和、光”的特点与仿真绣生动逼真的特色在此作品中进行了完美的结合。
沈寿一生热爱刺绣,全身心地投入到艺术创作中,勤诲无倦,不幸积劳成疾。为传承其绣艺,她将自己一生从艺的实践经验以及传统针法进行了归类、总结和研究,由她口述,张謇先生执笔,手录完成了《雪宧绣谱》,这是我国第一部具有理论性、系统性的刺绣专著,1920年由南通翰墨林书局出版发行。《雪宧绣谱》全书共分八章:绣备、绣引、绣要、针法、绣品、绣德、绣节、绣通。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阐述了刺绣制作中的要点,对刺绣工艺技法做了深刻的研究,在用针方面创造了“旋针”,扩展了虚针、套针、施针的应用范围,吸收了日本绣技法,发展了“肉入针”,并根据我国传统针法,研究、总结出18种针法,填补了刺绣针法研究空白。在长期的“潜神凝思”专心致志地研究中,终于“以新意运旧法,渐有得”,成功地研绣出“仿真绣”,达到“凡能入吾目,无不能入吾绣”的高度境界。在刺绣的色、光、线的运用方面,悟出了7种基本线色可分可合,“色之用无定”、“针之用无定”的辩证关系。绣谱中沈寿首次在理论上研究西洋油画的光与影在中国刺绣上的运用,对其独创的仿真绣艺术在理论上进行研究,阐述了仿真绣艺术特色,为后人研究、传承、发扬中国刺绣艺术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
沈寿那精湛的刺绣技艺在当时的刺绣界是独树一帜的,沈寿将中国的刺绣艺术开创到一个新的时代,并由中国第一所刺绣艺术学校“南通女工传习所”发扬、传承。沈寿1914年到南通,直至1921年6月去世,在南通8年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刺绣人才,女工传习所第一批学员有:宋金龄、刘采繁、宋冯、孙慧基、王坚、沈雪芬、孙洁秋、孙一琪。自女工传习所成立以来,在沈寿及其姐沈立等教师的倾心努力下,传习所自身培养的刺绣艺人成长起来,一时南通绣品日见繁荣,人才辈出。有些学员来自上海、安徽、浙江、湖南、广东等地,毕业后大都回原籍从艺,传播刺绣技艺。江苏苏州、无锡、常熟、丹阳等地学员,学成后分别在当地创办了刺绣传习所、绣工科、绣工会等开展授绣,仿真绣随之在这些地区传播。为进一步扩大影响,张謇先生又亲自筹划成立了“南通绣织局”,沈寿任局长,在上海、美国纽约、意大利都灵、法国等地设立分部和推销点,销售南通刺绣。
历经多年沧桑,南通博物苑收藏有较丰富的早期女工传习所学员刺绣作品,其中第一批学员的作品有宋金龄的《乘莲观音像》、《西方三圣像》;刘采繁的《鱼蓝观音像》;孙慧基的《观音五十三参第八现之相》;王坚的《观音五十三参第四十四现之相》,孙洁秋的《观音背坐相》,以及宋金龄、孙慧基等合作绣制的《花卉屏条》。孙慧基,字克明,她绣制的《观音五十三参第八现之相》是一个水月观音坐像,在万籁俱寂之夜,静坐于岩石上,默默地注视着水中的月亮,整个画面显得宁静、安逸。绣者根据作品的需要,运用灵活多变的针法表现画面的结构、造型,使绣品栩栩如生,富有灵气。
在众多仿真绣藏品中,这些传承人所绣的杰出作品主要的:《老夫人像》、《夕阳返照图》、《奉天牧羊图》等。《老夫人像》是1922年女工传习所早期学员张慕韩为友人之母绣制的一幅人物肖像作品,作品绣制得异常精细,给人庄重、大方的感觉。可以看出绣者具有良好的美术功底,整幅作品细腻、平滑,人物脸部明暗处理得当,立体感强,人物神态也绣制出来了。
《奉天牧羊图》李群秀绣制,李群秀为女工传习所早期学员,由沈寿监制。作品描绘了郊外溪边放牧的场景。溪边一群丰肥的羊儿悠闲地吃草、嬉戏,牧羊人则静静地守候其旁,绣面充满安静、祥和的氛围。此作最具特色的是针法的运用,绣者根据表现对象肌理的变化不断地调整平针的丝路,用虚实针施于平针之上表现羊皮毛的质感,灵活而又多变,传统平针针法被赋予新的刺绣语言。表现物象的结构、造型则灵活运用光景明暗技法加以表现,富有立体感。平针、虚实针、散套针等多种针法的灵活运用,使草、地、树木等景致栩栩如生,每只羊儿也都显得那样的丰肥、生动而富有灵气。《夕阳返照图》由女工传习所早期学员张淑德绣制,沈寿监制。绣品描绘了夕阳映照下的山谷、林泉的美丽景致。落日的余辉散发着淡淡的红晕,宁静而又神秘。林中细语呢喃,溪水涓涓流淌。作品将西洋油画、摄影中的光影、色彩技法运用到刺绣艺术中,针法上采用平针散套,并灵活运用变化丝路和走向来表现不同的树木、山石、流水。丝线的自然光泽也带来不同的艺术效果;画面生动精致,立体感强,将仿真绣的用光、用色、用针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地陆续建立刺绣研究所,沈寿在苏州、南通培养的一些优秀学员先后供职于苏绣研究所、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他们又不断培养了新的刺绣人才。当前,仿真绣要分布于南通。
沈寿创新传统刺绣技艺,开创了仿真绣,其刺绣技艺和刺绣艺术思想为中国刺绣的发展和创新开辟了一条新路,仿真绣的艺术价值越来越为世人所珍视。南通作为仿真绣的主要发源地,保护和传承的任务还很重。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转型、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解体,刺绣艺人分流,当前只有部分艺人以个人或组成小组形式在从事艺术创作和生产,少数研究人员仍在从事仿真绣的传承、保护及相关理论研究工作。南通博物苑作为南通仿真绣的责任单位,正积极开展保护、传承的研究工作。